蔡建平;沈杰枫;邹文浩
六一散由黄芪、甘草按比例组成,临床用慢性溃疡,使溃疡愈合加快,效果较好.笔者其疗效的作用机理.
作者:李波;吴强国;张世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观察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的胃粘膜超微结构.Wistar雌性大鼠,按体重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CAG组、脾虚CAG组、肝郁CAG组、肾虚CAG组.CAG造模采用交替饮用脱氧胆酸钠和阿斯匹林水溶液加免疫损伤法;脾虚造模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肝郁造模采用激怒加肾上腺素注射法;肾虚造模采用MTU饮用法.造模35周~45周.观察胃体腺超微结构.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胃粘膜主细胞和壁细胞均有较明显损伤.肾虚CAG组程度严重.实验45周时,各实验组病变均较35周严重.对照组随实验期的延长,胃粘膜主细胞也出现病理改变,反映了增龄引起的改变.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的胃粘膜超微结构改变与证、病、病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小野;邹世洁;张宇鹏;徐世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在发作期以攻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从近5年来各家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入手,在治疗上分为中药辨证施治、专方治疗以及针灸、穴位注射、外贴法等其它疗法三个方面,对近5年来有代表性的疗法作了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病研究现状的不足及展望.指出,应集中临床行之有效的制剂,对其进行药理、毒理、药效学研究,从免疫、分子水平研究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华敏;孙其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闭经是病又是症,中医辨证有虚实之分.中医古代文献中多数认为闭经虚多实少,主张温补.致使后世医家少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病家亦惧服活血化瘀类的药物加重病情.笔者临床采用活血化瘀通络为主,与扶正药物同用治疗本症,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黄祖亮;江秋世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探索乌蛇散对平阳霉素所致肺纤维化模型保护作用机理.用大鼠气管内滴入平阳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用药组每天灌胃自制中药乌蛇散,28天后检测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谷胱甘肽(GSH)含量,与模型组及正常组进行对照.模型组及用药组BALF中GSH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用药组GSH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指出:乌蛇散能提高肺纤维化大鼠BALF中GSH含量.
作者:宋建平;李瑞琴;李伟;刘方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中西医结合法辨证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50例,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孟安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医药继续教育经过10年探索与实践,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如何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逐步构建具有中医药行业和学术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是21世纪初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郑炳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后基因组时代揭开了序幕,这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在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和所表达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深化生命科学的认识,极大影响着医学发展与走向.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中医药研究如何借鉴和引入这些新观念和新技术、开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新局面,提出今后中医药研究的以下几点思路:其一,证候与基因组的相关性研究;其二,证候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其三,体质与易感基因的研究;其四,中药药理与基因(蛋白质)组学研究;其五,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模式与疾病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昱;谢雁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高脂血症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始发因素.并且二者互为因果,共同作用于心脑血管,引起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故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及防止血管内皮损伤,是改善动脉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寻找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的高凝、高稠粘状态的药物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以健脾益肾,祛痰利湿活血为治则,自拟活血降稠汤治疗高脂血症82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晓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综述临床应用大柴胡汤范围.分析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应关系.指出:大柴胡汤的各种临床疗效均有相应的药理作用基础,临床中恰当应用大柴胡汤可收到很好的疗效.并提出了大柴胡研究应阐明的几个问题.
作者:柳红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采用行气破血、益气养阴之法配合西药促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治疗长期高黄疸肝病64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阎稳;贺俊英;唐彩平;黄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于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以全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6例作为对照组,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以全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3例(其中配合骶管滴注25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报告如下:
作者:杨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观察骨疏康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33例,给药3个月,对显效的102例作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其骨密度均值停药6个月为0.596±0.07g/cm2,2次复查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的均值0.481±0.06g/cm2,远期疗效观察的102例中于停药6个月时,尚有18例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停药当时上升,其上升值》0.06g/cm2,临床症状方面如腰背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等症状,停药6个月时与停药当时比较无显著变化,但停药12个月后较停药当时有一些症状再度出现.
作者:刘志伟;刚丕寰;尤田;蒋淑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种.笔者于1998年4月~1999年2月应用伤络宁搽剂(江苏省中医院周福贻主任医师研制已申报卫生部三类新药)对照治疗,采用随机表法进行前瞻双盲观察,共60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蔡建平;沈杰枫;邹文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了充分展示和揭示建国后近50年来中医诊治阳痿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成果,总结阳痿论治思路与规律,为今后诊治阳痿的临床、科研以及阳痿药物的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对建国以来中医诊治阳瘘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文献来源于1950年以后的国内期刊杂志,文献篇数近1500篇,但只选择专论阳痿的866篇文献进行研究.介绍现代中医从瘀、痰湿、湿热、酒毒、郁、情志等病因论治阳痿的研究现状并作简要述评.
作者:秦国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王绵之教授治学严谨,学术精湛,对肝纤维化治疗有独到之处.从五个方面论述其经验,即:以疏肝理气为要、重用活血化瘀、不忘软坚散结、清除湿热余邪、养正顾护脾胃.指出: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常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之一,是因情志不遂、暴怒、抑郁、六淫疫疠等作用于肝,留着肝体,阻血运行,耗伤正气,致正虚邪踞而发病.针对正虚邪踞的病理特点,采用扶正祛邪作为治疗大法,强调实脾,健运脾胃,可充养先天,顾护后天,有固本祛邪、防病传变之妙.
作者:晏军;王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近几年来用当归配五味子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8例,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振秀;罗惠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乳癌晚期,包括乳癌已经通过手术治疗后和不能手术治疗者,再通过放疗、化疗以后所产生的常见并发症,如先出现以饮食减少为主的肢体乏力精神萎靡;继则见白细胞急剧下降、贫血或全血减少;再则可有患侧肢水肿、全身浮肿和口干、烦躁乃至低热持续不退以及全身疼痛等,应用中医药辨治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姚玉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风病属常见病、多发病,为临床三大死亡原因之一,致残率高,我院中风病专业组经过10多年来致力于中风病的研究,精心筛选出疗效确切的名贵地道药材,协同中药制剂研究室,设计合理的制备工艺,制备出康复胶囊,在活血通络、提高患病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促进血肿吸收等方面收到很好效果.
作者:王东青;唐月荣;吕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脂肪肝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性病变,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5%,或组织学上每u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脂肪肝.现将其辨证用药略述如次:
作者:谢绍武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