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功能连接的急性脑干梗死默认功能网络研究

刘浩;周星帆;陈宇辰;武新英;殷信道

关键词:脑干梗死, 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默认功能网络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默认功能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改变.方法 对26例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患者组)及26例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MRI扫描,采用功能连接的方法以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为种子点计算DMN,将患者组及对照组的DMN分布图进行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患者组及对照组均获得DMN分布图,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内侧前额叶与PCC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减低.结论 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DMN内核心节点间功能连接的减低可能是其出现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材质的金属植入物对放疗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目的 分析两种不同材质(不锈钢、钛合金)的金属植入物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加速器机头进行建模,再模拟计算用能量为6 MV的X射线照射不锈钢、钛合金植入物(厚度分别为0.4、1、2、4 cm)在水中的百分深度剂量分布,分析因两者材质不同引起剂量分布之间的差异,重点比较了射线在植入物入射面和出射面剂量变化.结果 在水中,在不锈钢、钛合金植入物的入射面剂量相对于水分别大约有24%、20%的提高,出射面剂量相对于水分别减少大约16.2%~55.1%、11.5%~35.0%.结论 不锈钢植入物对放射剂量的影响大于钛合金植入物,对于需要放疗的金属植入物患者选择钛合金材质的植入物为宜.

    作者:何雪平;倪昕晔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关键绩效法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在我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我院心电监护仪218台及耳温仪44支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KPI进行管理,将其随机分为KPI组及常规组.以心电监护仪故障率及耳温仪的自修率为关键指标,定期对两组进行监督考评,2016年底对结果进行汇总,同时对2016年两组间设备故障的原因及设备维修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探讨实行KPI对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结果 2016年全年,KPI组心电监护仪故障率(P=0.049)与诊治反应时间(P=0.005)明显低于常规组;耳温仪自修率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46);比较两组设备故障原因,KPI组人为使用不当占比较低(7.27%),而常规组中人为使用不当占比较高(18.47%);KPI组维修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00).结论 实行关键绩效法以来,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得到明显改进,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作者:范璐敏;朱人杰;沈玲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Pubmed科技论文的我国脑深部刺激领域基础研究态势分析

    目的 评价我国在脑深部刺激领域的基础研究态势.方法 采用自由词联合主题词的检索方式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脑深部刺激领域的所有研究性论文,以此为基础,根据文献总数、影响因子>10的文献数、近十年发文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以及各科研机构的发文量分析我国在脑深部刺激领域的基础研究规模、基础研究质量、基础研究增长情况以及主要科研机构.结果 我国在脑深部刺激领域的文献总数、高质量文献数、以及近十年发文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9篇、5篇和30.5%,上述三个指标的全球排名分别为第7、第13和第1.我国仅有1家机构在该领域的发文量进入全球前20.结论 我国在脑深部刺激领域的基础研究规模处于全球中上游水平,增速很快但质量偏低,仅一家机构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多数机构的国际影响力还很弱.因此,我国需发展更多实力较强的机构,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质量,从而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及影响力.

    作者:陈娟;欧阳昭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种基于脉搏波法的腕式血压计的设计

    目的 设计一种能够连续动态监测血压的新型腕式血压计.方法 基于自主研发的脉搏波传感器和脉感TM芯片,采用脉搏波速结合脉搏波波形特征参量法提取相关特征,通过构建非线性模型来测量血压.结果 本文使用403个样本进行测试,其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误差在±10 mmHg以内的准确率均超过了90%,达到了很好的测量精度.结论 该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之间的测量误差满足AAMI SP-10的美国标准,未来可以为测量者提供准确的血压信息,并辅助医生及时地发现潜在的病患.

    作者:孙煜;冯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肺癌组织间插植放疗中两种驻留点优化方案的剂量分布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肺癌组织间插植放疗计划中驻留点以线状排列方案与简化的驻留点设计优化方案的剂量分布的差别.方法 针对14例铱源(192Ir)后装近距离组织间插植照射患者,分别设计驻留点以线状排列的插植计划和简化的驻留点设计优化方案的插植计划;并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参数包括:95%的CTV靶区受到的照射剂量D95、D90和D50;100%处方剂量所包绕的CTV体积V100、V150和V200;患侧肺和全肺1 cc所受照的剂量D1cc、D5cc和平均肺剂量;患侧肺和全肺体积V10、V20和V30;心脏平均剂量(MD)和D50;脊髓D1cc、D5cc和MD;肋骨D1cc、D5cc和MD.在SPSS 19.0统计软件中,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种优化方案的各参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剂量参数比较上看,驻留点线状排列方案的插植计划相对于简化的驻留点设计优化方案插植计划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简化的驻留点设计优化方案是一种合理可行的计划优化选择方案.

    作者:杨波;孙小杨;庞皓文;吴敬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移动APP的区域分级诊疗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目的 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实施提供信息系统的支撑.方法 本文分析了分级诊疗制度在中医医联体内实施的业务需求,给出了基于移动APP的区域分级诊疗平台的架构设计、功能模块以及关键技术路线.结果 通过在中医医联体内医院中的应用案例,验证了该分级诊疗平台的易用性和使用价值.结论 基于移动APP的区域分级诊疗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促进医联体分级诊疗制度的推广普及提供信息化支持.

    作者:李哲;陈晓珩;户蕊;李璐;付金香;黄盛;刘东升;丁治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VB.NET的血液透析设备质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目的 提出一种适用于血液透析中心的血透机质控管理系统,并加以实现.方法 介绍了血液透析中心及血液透析设备质控管理现状,分析了常规血液透析设备质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VB.NET结合VBA的血液透析机质量控制管理方式,并从逻辑结构及模块化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以及VB.NET与VBA交互设计方案等方面对系统加以叙述.结果 系统具有权限匹配、血液透析机质量控制、水处理系统质量控制、质控报告批量生成、季度报表生成等功能模块.结论 系统可简化常规血液透析设备质量控制流程,使质量控制工作更具信息化、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专职工程师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宋晨;金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岛津大平板多功能X线机Safire 17故障维修

    目的 本文通过对岛津大平板多功能X线机Sonialvision Safire 17图像重建颗粒感明显及高千伏摄影报错相关故障维修2例进行分析,为同类设备的维修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分析在应用了画质提升软件包的Safire 2后,进行断层融合重建图像时,发现中心层面的图像仍然颗粒感明显,通过进入手动模式分别查找2例故障的原因.结果 故障为滤线栅开关位置不良,调整后经初始化恢复正常;高千伏摄影出现的错误代码,通过运用示波器查找分析故障原因,更换相关配件,故障解除.结论 对于该类故障,维修人员需要结合故障现象查找故障原因,并根据错误代码提示进行维修,可以提高维修效率.

    作者:杨凯华;陈志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呼吸机故障检修二例

    本文通过分析检修一例SIEMENS Servo系列呼吸机通气故障和一例MAQUET Servo系列呼吸机氧浓度低故障,为呼吸机维修提供借鉴经验.对于出现的吸入与呼出潮气量严重失衡的通气故障,经逐步排查发现为空气模块喷嘴弹簧压片断裂而漏气,并分析原因和给出建议;对于氧浓度低故障,经排查发现为制氧机中心供氧浓度不足而造成,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增加产量初步解决,并分析后续问题及相关思考.通过此类故障现象,延伸维修思路,总结维修策略,提出建设性建议.

    作者:冷晓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与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均做超声和CTA检查,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检出率为70.19%(73/104),其中使用高频超声检查出狭窄率为30.13%(22/73),低频超声检查出狭窄率为69.86%(51/73);CTA检查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检出率为74.03%(77/104),与超声检查结果相比,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声与CTA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超声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检出率显著提高.

    作者:周雪雁;潘晓芳;贾晓东;于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种基于铜氨法的高精度自动化氧气浓度检测仪的设计

    目的 针对制供氧设备原位、快速、精确的氧气浓度测量需求,设计一种基于铜氨法的高精度、自动化氧气浓度检测仪.方法 综合采用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对现有铜氨法测量装置进行优化和改进,其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气液管路、测量光幕传感器、步进电机、双向蠕动泵、旋转叶轮、高浓度氧测量管和控制系统等.结果 系统结构合理,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好.0~99%范围内氧气浓度测量精度为1%,99%以上范围内氧气浓度测量精度为0.1%.结论 本系统减少了测量过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了铜氨法氧气浓度测量的自动化程度、环境适应性和精确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作者:丁攀;戚路宽;郭伟;汤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国产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绩效评价

    通过对一种国产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绩效评价,为企业改进和创新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提供依据.通过文献查找、企业调查、医院问卷等方式,从图像质量、有效性、安全性能、经济性、利用率、社会性等方面对国内某品牌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表明这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安全性能达标,投资回收期短,可以满足国内临床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

    作者:邱晓力;姚赛苗;包家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信息系统采购管理探讨

    结合我院信息系统采购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医院信息系统采购的特点及采购流程.医院信息系统采购在需求、报价、与其他产品的关联性、验收标准及后续增值服务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使用部门和采购部门应在需求调研、参数编写、合同签订、项目实施、验收与付款这五个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中采购项目的全程监控和对报价合理性的判断是难点,使用部门应在采购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赵予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种透析用臂托舒适垫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设计一种带有漏血报警装置的透析患者内瘘侧肢体舒适垫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降低透析治疗过程中漏血的发生率.方法 该装置包括肢体舒适垫部分和无线呼叫手环,肢体舒适垫上带有漏血监测装置,发生漏血时,无线手环呼叫器会发生蜂鸣警报.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拟行透析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自行研制的带有漏血感应装置的内瘘肢体舒适垫;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传统内瘘肢体舒适垫.比较两组患者的脱针率及漏血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 改良后带有漏血感应装置的内瘘肢体舒适垫应用方便,患者脱针率低,漏血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透析用舒适垫的设计理念符合透析患者内瘘侧肢体固定与舒适要求,同时能够感应治疗过程中内瘘肢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漏血,为透析患者的治疗安全增加的保障,减轻透析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李林林;于艳;李亚娟;孙锐玲;张拉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品管圈活动降低输液泵维修率的探讨

    目的 为降低了因输液泵、注射泵质量问题引发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诊疗安全,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我科室采取品管圈活动,规范临床对输液泵的使用.方法 通过主题选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制定和实施等措施,减少了输液泵的维修和误报次数.结果 通过本次活动将维修总次数降低了42%.结论 通过品管圈手段进一步规范了临床对输液泵的合理使用,使输液泵故障率有了显著的降低,增强了临床工程师与临床一线沟通的能力.

    作者:霍刚;曹扬;袁波;陆建雄;覃异;岳丽青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的网络安全探讨

    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数字医疗产业的飞速发展,也促使大量医学人工智能产品出现.由于人工智能产品部署的特殊性,产品的网络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在产品设计、研发、数据集构建、算法训练等过程中考虑网络安全因素,保障性能的可靠性、模型健壮性等要素,如何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从通用安全和专用安全的角度采取相关策略防御网络安全风险.本文针对通用安全和专用安全开展研究,具体分析了通用安全的四个问题和专用安全的三个问题及防御机制,为保证医学人工智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提供建议和思考.

    作者:王晨希;王浩;王权;任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数据清洗技术在DICOM格式医学图像质控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全球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开发、挖掘和分析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数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产品都进行了很多研发,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需要依托海量的医学临床数据.为了保证这类产品的质量,必须从源头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清洗,以保障数据质量,支持后续的产品研发与验证过程.本文对DICOM格式的数据清洗问题进行分析,开发了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审核的流程,在实践中进行了测试,证明能够有效地发现数据缺陷,为今后开展医学人工智能专用数据集的质控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作者:郝烨;唐桥红;李佳戈;王浩;孟祥峰;任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种显微镜视频无线示教装置的设计

    目的 本文针对显微镜下图像不能多人多屏观看、不能实时讨论、现有专用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等问题,研制一种低成本、小型的适用于各类显微镜的无线视频示教装置.方法 通过集成嵌入式设备、高清USB摄像头和HTML5软件环境,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台可移动的无线迷你主机装置.结果 该装置可以同时展示显微镜下动态图像和显微镜操作者操作视频,可以拍摄、存储动态视频和静态画面,同时为客户端提供了弹幕和共享白板等在线交互手段.结论 本文设计实现的显微镜视频无线示教装置极大的方便了显微教学演示,实现了显微镜下图像多人同时观察,师生、生生同屏讨论等功能,具有高清晰度、低成本、可移动和交互性强等优点.

    作者:王琳;雷长海;杨勇骥;王晔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结合Tikhonov正则化方法的近红外漫射光血流成像技术

    近红外漫射相关光谱与断层成像(DCS/DCT)是一类实现生物组织血流测量和成像的较新技术,其中图像重建方法与血流成像的质量密切相关.目前常用的解析表达式和有限元方法存在局限性,影响了血流重建图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本文根据一种新型的N-阶线性算法,并结合Tikhonov正则化方法提出了DCT的血流重建技术(称为Tikhonov-DCT技术).在本技术中,通过光子在组织中的蒙特卡罗仿真,被测组织的几何形态和内部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此外,Tikhonov正则化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图像重建问题的病态性,提高了成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在真实头部模型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利用Tikhonov-DCT重建的异常组织血流数值和位置准确,边缘保持较好.本技术有潜力用于优化光学传感器位置和数量,以及应用于各种生理及临床中的血流成像中.

    作者:张晓娟;徐金荣;桂志国;白馨;左佳;刘祎;尚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8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召回情况探讨

    目的 统计2018年上半年医疗器械召回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各统计结果表明的政策、行业现状等方面的趋势.方法 采用比对去重、选取关键信息及分类统计等方法对收集到的医疗器械召回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度医疗器械召回事件呈上升趋势,一级召回略有增加,质量和设计问题仍是召回的主要原因,医疗设备召回事件多,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召回意识相对较弱.结论 医疗器械企业要注重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升,国产医疗器械厂商要端正对召回的态度;医疗机构要及时关注召回信息,以降低医疗器械使用风险.

    作者:张倩;冯靖祎;吕颖莹;孙静;叶秋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

主管:医疗设备信息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