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绩效评价

邱晓力;姚赛苗;包家立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超导型设备, 卫生技术评估, 绩效评价
摘要:通过对一种国产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绩效评价,为企业改进和创新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提供依据.通过文献查找、企业调查、医院问卷等方式,从图像质量、有效性、安全性能、经济性、利用率、社会性等方面对国内某品牌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表明这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安全性能达标,投资回收期短,可以满足国内临床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用数据集管理与评价方法研究

    数据集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医疗器械研发、训练、验证、优化的重要资源,是产业链上游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起步的关键时期,如何规范和引导企业、医院、第三方机构等社会力量建设与管理数据集,关系到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与持久繁荣,关系到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风险性,也关系到我国海量医学数据红利能否释放.国内外对于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用数据集的管理与评价尚未建立专业标准,缺乏专用的可操作的方法体系.本文结合数据集建设实践经验,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用数据集管理与评价策略提出具体的建议,从医疗器械质量评价与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视角明确具体的工作流程与方法要求,旨在帮助行业加强对数据集质量管理的重视,通过对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管理,确保和提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质量.

    作者:王浩;孟祥峰;王权;任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磁共振三维双反转恢复序列在早期诊断视神经脊髓炎和评价预后的价值

    目的 分析磁共振三维双反转恢复序列(3D-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3D-DIR)在早期诊断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和评价预后的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50例疑似NMO患者,联合应用血清NMO-IgG定量检测和3D-DIR检查.结果 共确诊43例(86.0%)NMO,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3.3±0.9)d.脑部呈T1W低信号,T2W和FLAIR高信号,平均累及部位(5.7±1.4)个,分布于侧脑室周围、延髓、大脑白质、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脑桥、间脑;T1W平均信号强度0.88±0.22,T2W平均信号强度2.69±0.46,FLAIR平均信号强度2.47±0.53.视神经和视交叉呈FLAIR高信号,平均信号强度2.45±0.33.脊髓呈肿胀、坏死、空洞病变,累及中央部位的灰质和白质,呈横贯性;病灶长度平均(4.8±1.2)个椎体.治疗后脑部、视神经和视交叉及脊髓的信号强度均较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DIR在早期诊断NMO和评价预后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千朋;张华文;周欣;康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Pubmed科技论文的我国脑深部刺激领域基础研究态势分析

    目的 评价我国在脑深部刺激领域的基础研究态势.方法 采用自由词联合主题词的检索方式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脑深部刺激领域的所有研究性论文,以此为基础,根据文献总数、影响因子>10的文献数、近十年发文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以及各科研机构的发文量分析我国在脑深部刺激领域的基础研究规模、基础研究质量、基础研究增长情况以及主要科研机构.结果 我国在脑深部刺激领域的文献总数、高质量文献数、以及近十年发文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9篇、5篇和30.5%,上述三个指标的全球排名分别为第7、第13和第1.我国仅有1家机构在该领域的发文量进入全球前20.结论 我国在脑深部刺激领域的基础研究规模处于全球中上游水平,增速很快但质量偏低,仅一家机构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多数机构的国际影响力还很弱.因此,我国需发展更多实力较强的机构,着力提升基础研究质量,从而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及影响力.

    作者:陈娟;欧阳昭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微创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患者呈上升趋势,非开放式热消融技术在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综述了治疗甲状腺结节术前风险评估、热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国内外临床应用现状、术后并发症和预防措施,后指出了目前热消融技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中仍存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笑茹;吴水才;赵冬;王晓静;姜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功能连接的急性脑干梗死默认功能网络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默认功能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改变.方法 对26例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患者组)及26例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MRI扫描,采用功能连接的方法以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为种子点计算DMN,将患者组及对照组的DMN分布图进行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患者组及对照组均获得DMN分布图,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内侧前额叶与PCC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减低.结论 急性期脑干梗死患者DMN内核心节点间功能连接的减低可能是其出现认知障碍的原因之一.

    作者:刘浩;周星帆;陈宇辰;武新英;殷信道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岛津大平板多功能X线机Safire 17故障维修

    目的 本文通过对岛津大平板多功能X线机Sonialvision Safire 17图像重建颗粒感明显及高千伏摄影报错相关故障维修2例进行分析,为同类设备的维修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分析在应用了画质提升软件包的Safire 2后,进行断层融合重建图像时,发现中心层面的图像仍然颗粒感明显,通过进入手动模式分别查找2例故障的原因.结果 故障为滤线栅开关位置不良,调整后经初始化恢复正常;高千伏摄影出现的错误代码,通过运用示波器查找分析故障原因,更换相关配件,故障解除.结论 对于该类故障,维修人员需要结合故障现象查找故障原因,并根据错误代码提示进行维修,可以提高维修效率.

    作者:杨凯华;陈志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外科手术系统尖端主振幅的测量方法评价

    目的 本项目为解决超声外科手术系统尖端主振幅测量中存在的重复性差、准确性低等问题,对相关测量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根据超声外科手术设备相关的行业标准中对尖端主振幅这一测试项目提出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围绕超声外科手术系统尖端的物理特征及声学特性,采用测量尖端振幅常用的两种方法,即光学显微镜法和激光测振法,分别对实验样品进行测量.结果 借助两种测量方法下获得的差异化结果,从测量原理、测量装置布置、测量设备优势等方面进行比较,对两种测量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论 得出了在超声外科手术系统尖端主振幅的测量中,选择适宜试验方法的指导性建议.

    作者:张靖;冯磊;梁振士;郑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呼吸机故障检修二例

    本文通过分析检修一例SIEMENS Servo系列呼吸机通气故障和一例MAQUET Servo系列呼吸机氧浓度低故障,为呼吸机维修提供借鉴经验.对于出现的吸入与呼出潮气量严重失衡的通气故障,经逐步排查发现为空气模块喷嘴弹簧压片断裂而漏气,并分析原因和给出建议;对于氧浓度低故障,经排查发现为制氧机中心供氧浓度不足而造成,通过协调相关部门增加产量初步解决,并分析后续问题及相关思考.通过此类故障现象,延伸维修思路,总结维修策略,提出建设性建议.

    作者:冷晓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关键绩效法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在我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我院心电监护仪218台及耳温仪44支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KPI进行管理,将其随机分为KPI组及常规组.以心电监护仪故障率及耳温仪的自修率为关键指标,定期对两组进行监督考评,2016年底对结果进行汇总,同时对2016年两组间设备故障的原因及设备维修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探讨实行KPI对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结果 2016年全年,KPI组心电监护仪故障率(P=0.049)与诊治反应时间(P=0.005)明显低于常规组;耳温仪自修率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46);比较两组设备故障原因,KPI组人为使用不当占比较低(7.27%),而常规组中人为使用不当占比较高(18.47%);KPI组维修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00).结论 实行关键绩效法以来,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得到明显改进,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作者:范璐敏;朱人杰;沈玲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信息系统采购管理探讨

    结合我院信息系统采购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医院信息系统采购的特点及采购流程.医院信息系统采购在需求、报价、与其他产品的关联性、验收标准及后续增值服务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使用部门和采购部门应在需求调研、参数编写、合同签订、项目实施、验收与付款这五个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其中采购项目的全程监控和对报价合理性的判断是难点,使用部门应在采购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赵予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床边移动DR图像归档管理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目的 提出并完成一种床边DR图像归档管理软件,以期为业内床边DR专职放射技师提供一种简单、可靠、有效的管理手段.方法 分析了重症医学科专职放射技师的常规工作内容,介绍了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临床应用,叙述了图像自主获取方法及图像唯一性编码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完成了床边移动DR图像归档管理软件.结果 该软件可以对人工检索刻录及系统自主抓取的图像进行唯一性编码标注,可实现图像组合查询,以及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的生成工作.结论 该软件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重症监护室专职放射技师的工作强度,提高专职技师的工作效率.

    作者:朱俊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的网络安全探讨

    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数字医疗产业的飞速发展,也促使大量医学人工智能产品出现.由于人工智能产品部署的特殊性,产品的网络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在产品设计、研发、数据集构建、算法训练等过程中考虑网络安全因素,保障性能的可靠性、模型健壮性等要素,如何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从通用安全和专用安全的角度采取相关策略防御网络安全风险.本文针对通用安全和专用安全开展研究,具体分析了通用安全的四个问题和专用安全的三个问题及防御机制,为保证医学人工智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提供建议和思考.

    作者:王晨希;王浩;王权;任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影响DR双下肢全长拼接技术成功率的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

    目的 探讨对影响数字化X线摄影双下肢拼接技术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拼接技术的成功率和图像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PACS系统中进行双下肢全长摄影进行质量控制前后各100例图像,通过对拼接图像的质量和下肢力线等进行分析,比较质量控制前后图像优质率和重摄率的差异.结果 双下肢全长摄影质量控制前100幅:甲级片55幅、乙级片38幅、丙级片7幅,甲级片率为55%,下肢力线测量准确率81%,重复摄影率33%;质量控制后图像100幅:甲级片75幅、乙级片25幅、丙级片0幅,甲级片率为75%,下肢力线测量准确率98%,重复摄影率5%.质控后拼接图像质量得到很大提升,甲级片率提升20%,重复摄影率下降28%,下肢力线测量准确率提升17%.结论 DR全长拼接摄影有必要对其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质控后图像质量明显提升,对骨科开展下肢各种矫形手术的术前、术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陈进良;袁华;冯剑楠;宫林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搬迁中的变更控制管理

    本研究用变更控制系统管理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搬迁,按照变更控制流程,将仪器设备搬迁分为申请和受理、变更评估、变更方案的实施和效果评价、变更通告、变更正式实施、变更结果跟踪确认、变更记录归档和变更的效果跟踪等环节,总结每个环节的风险点和注意事项.将变更控制的理念引入仪器设备的搬迁,能有效控制搬迁中的风险点,增强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作者:王冠杰;肖镜;季士委;常志勇;张河战;项新华;田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结合Tikhonov正则化方法的近红外漫射光血流成像技术

    近红外漫射相关光谱与断层成像(DCS/DCT)是一类实现生物组织血流测量和成像的较新技术,其中图像重建方法与血流成像的质量密切相关.目前常用的解析表达式和有限元方法存在局限性,影响了血流重建图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本文根据一种新型的N-阶线性算法,并结合Tikhonov正则化方法提出了DCT的血流重建技术(称为Tikhonov-DCT技术).在本技术中,通过光子在组织中的蒙特卡罗仿真,被测组织的几何形态和内部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此外,Tikhonov正则化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图像重建问题的病态性,提高了成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在真实头部模型进行的仿真结果表明,利用Tikhonov-DCT重建的异常组织血流数值和位置准确,边缘保持较好.本技术有潜力用于优化光学传感器位置和数量,以及应用于各种生理及临床中的血流成像中.

    作者:张晓娟;徐金荣;桂志国;白馨;左佳;刘祎;尚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异常切应力对Glenn术后恢复情况的定量分析研究

    目的 评估双向Glenn手术(Bidirectional Glenn Shunt,BGS)术后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血管切应力特性,分析不同振荡切应力数据对评价Glenn术后恢复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磁共振扫描成像,采集8例BGS术后的肺动脉影像,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法获得重建三维BGS模型切应力和振荡切应力.结果 本次研究的8例先心患儿计算获得平均振荡切应力为(0.233±0.067)Pa.病例7中,上腔静脉和左肺动脉存在低切应力的情况,计算振荡切应力低值为0.14 Pa.结论 BGS术后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评价患者肺动脉个体化切应力模型和平均振荡切应力有助于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

    作者:张弘;胡立伟;钟玉敏;洪海筏;孙琦;刘金龙;杜隽;王谦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种透析用臂托舒适垫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设计一种带有漏血报警装置的透析患者内瘘侧肢体舒适垫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降低透析治疗过程中漏血的发生率.方法 该装置包括肢体舒适垫部分和无线呼叫手环,肢体舒适垫上带有漏血监测装置,发生漏血时,无线手环呼叫器会发生蜂鸣警报.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拟行透析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自行研制的带有漏血感应装置的内瘘肢体舒适垫;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传统内瘘肢体舒适垫.比较两组患者的脱针率及漏血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 改良后带有漏血感应装置的内瘘肢体舒适垫应用方便,患者脱针率低,漏血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透析用舒适垫的设计理念符合透析患者内瘘侧肢体固定与舒适要求,同时能够感应治疗过程中内瘘肢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漏血,为透析患者的治疗安全增加的保障,减轻透析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李林林;于艳;李亚娟;孙锐玲;张拉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瑞典GETINGE 46-5型清洗消毒机工作原理及故障维修

    本文通过分析检修GETINGE 46-5型清洗消毒机常见故障,为同类型的清洗消毒机维修提供借鉴经验.本文对设备开机空气开关过载保护、循环泵压力过低、主洗时腔体温度错误、喷臂出水孔冲击力小、干燥阶段报错等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多年维修经验,在原有设备提供的故障代码的基础上,对一些程序没有报错但设备出现故障时,总结出一些维修解决方案,丰富了该设备的维修知识.

    作者:文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与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均做超声和CTA检查,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检出率为70.19%(73/104),其中使用高频超声检查出狭窄率为30.13%(22/73),低频超声检查出狭窄率为69.86%(51/73);CTA检查椎动脉起始段中重度狭窄检出率为74.03%(77/104),与超声检查结果相比,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声与CTA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超声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检出率显著提高.

    作者:周雪雁;潘晓芳;贾晓东;于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国产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绩效评价

    通过对一种国产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绩效评价,为企业改进和创新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提供依据.通过文献查找、企业调查、医院问卷等方式,从图像质量、有效性、安全性能、经济性、利用率、社会性等方面对国内某品牌超导型磁共振成像设备进行应用绩效评价.结果 表明这种磁共振成像设备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安全性能达标,投资回收期短,可以满足国内临床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

    作者:邱晓力;姚赛苗;包家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

中国医疗设备杂志

主管:医疗设备信息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