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芸;李彦生;费仁元;张磊
为验证用营养曲线评价膳食营养状况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20名年龄在22~45岁的健康成年人(男8名,女12名)于2004年5月、8月2次分别采用7d记账法、5d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同时详细记录调查几天内活动种类及其活动时间.按标准方法进行体格检查,采用阻抗法进行人体组织测定.对膳食调查结果进行了营养分析,以营养曲线图的形式给出各种营养素包括胆固醇在内的营养状况描述,并以评价整个膳食营养状况.结果表明采用营养曲线对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评定是合理的.
作者:王萍;郭巧;王晓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针对利用麦克风阵列进行数字助听器的语音增强这一应用,本文对传统的GSC结构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加以改进,以对固定波束形成器(fixed beamfomer,FBF)的输出进行语音活动检测的结果,来取代信干比作为处理过程中的自适应模式控制,并将波束形成过程对目标语音信号的畸变引入到滤波器代价函数的设计,重新定义多路输入抵消器(multiple-input canceller,MC)中的归一化小均方算法的迭代公式,以减少自适应过程中目标语音的损失.仿真结果显示使用新的代价函数后,背景噪声和强干扰得到了明显的抑制,目标语音信号的畸变显著减小,而算法因此增加的计算量也在一个可接受的程度.
作者:高杰;胡广书;张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介绍了一套数字化X射线影像实时处理系统,重点对其中显示处理子系统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为实现图像的实时显示处理而采取的一些特殊设计.由于选用FPGA及多种优化结构设计,该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医学图像显示过程中的大数据量处理与高分辨率实时显示等问题.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作者:谷子;张辉;胡广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是一种新型的微全分析系统,它具有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体积小便于携带、成本低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该芯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芯片的结构、进样方式、检测方法等方面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其主要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作者:刘莉莉;马文丽;姚文娟;郑文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首先对结构化报告(structured report,SR)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提出了结构化报告对象模型(structure report object model,SROM),并用VC++进行了实现.
作者:伏光莲;杨延成;董守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故障现象:普通摄影时,按下手闸AN10令继电器JC8工作,松开手闸AN10后继电器JC8不断电,曝光不能进行.
作者:裴作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通过脑电分析来认识脑的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手段.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研究的逐渐升温,将脑电信号分析应用于认知研究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在对脑电信号处理方法以及认知研究现状等综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脑电分析在认知研究中进展状况.文章指出由于EEG良好的时间分辨率等特性,深入研究EEG对于了解认知和思维过程、揭示大脑工作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颖洁;樊飞燕;陈兴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从电磁波传播的基础理论出发,对各种频率的平面电磁波在人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及透入深度进行了计算,发现在所计算的频率段内,反射系数均大于透射系数,且频率越低,虽透入深度较高频时增加,但反射系数也增大,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原始电磁波由于人体表面的反射没有进入人体内.由此得出提高电磁波热疗效果的关键是反射电磁波的再利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王祝盈;董卉慎;刘珈;谢中;翦知渐;陈小林;袁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磁导航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利用外界磁场引导药物或其它治疗手段在患者体内完成复杂外科手术的一种全新的治疗设备.它主要由超导磁体系统、立体定向成像系统、监视、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电源系统、介入式手术器械等部分组成.根据该系统对磁体的特殊要求,首先设计并建造了新的磁体结构,并终设计、建造了国内首台磁导航外科手术模型系统,试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工作正常,较好的模拟了磁导航外科手术系统的基本功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作者:白烨;杨明;王秋良;余运佳;刘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高分辨率的X光片和高对比度的CT、MRI等三维医学影像具有很大的信息量,使医学影像诊断系统、PACS系统及远程医疗等数字化技术应用面临巨大的挑战,迫切需要高效实用的医学图像压缩技术.与一般图像压缩相比,医学图像压缩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其压缩必须严格保证诊断的可靠性.本文从医学图像的特殊性出发,对医学图像压缩算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比较,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用于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的无磨损的血泵转子系统,为第三代人工心脏即轴流血泵柔性转子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控制仿真分析.方法将血泵转子悬浮于主动式磁轴承(AMB)系统中,利用线性化方法建立系统简单的线性数学模型,利用状态变量反馈(SVFB)方法、全次元观测器(observer)设计和线性二次控制器(LQR)对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与讨论人工心脏血泵转子系统对干扰的稳定延迟时间为350ms,稳态误差接近0,无超调现象,满足血泵转子系统设计要求.
作者:常宇;冯辅周;郝冬梅;乔爱科;YANG Jooho;曾衍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探讨由高频双向脉冲电刺激实现神经传导阻断的可能性.采用McNeal的神经电缆模型,利用单电极高频双向脉冲刺激对基于Frankenhaeuser-Huxley(FH)方程的有髓神经纤维,仿真研究传导阻断的阈值及机制.结果显示,当刺激脉冲频率高于10kHz时,不同直径(5~20μm)的神经纤维可以完全被阻断.在神经纤维的传导阻断中,刺激电流的频率越高,所需的刺激强度越高.粗纤维具有低的传导阻断阈值.对于由高频双向脉冲引起的神经纤维传导阻断,其阻断的机制主要取决于钾离子通道的开放.研究结果为相关动物实验及功能神经电刺激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张旭;邰常峰;马斌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30年来各种红光治疗仪器已纷纷进入医院和家庭,而且疗效明显,但是目前对其工作光谱及治病机理还缺乏较深入的分析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应用精密的光栅光谱仪系统对一种红光治疗仪的工作光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后对其治疗机理进行探讨,并与其他光疗进行比较.
作者:李成伟;张晓媛;晋志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脑内肿瘤因牵涉大量丰富的血管、神经及存在血脑屏障,其临床治疗有一定特殊性,以采用副作用小的物理疗法较为安全.此方面,冷热治疗可望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脑肿瘤的冷、热疗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比,讨论了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热学问题,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作者:闫井夫;刘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利用AR模型谱估计法对三种心动周期序列和同步的呼吸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比较了三种心动周期序列用来分析心率变异性的异同,结果显示dRR(the difference between adjacent RR intervals)序列的功率谱主要表征了心率变异的HF,且改变呼吸条件时其HF/LF值比较敏感,RR序列对心率变异的LF和HF都有很好的反映,rRR(the remained RR sequence with the mean RR value removed)序列也反映了心率变异的LF和HF,但其LF不是很准确.
作者:刘雪红;王克强;张建兴;李川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开发了一套基于VTK的集医学图像处理、三维重建、有限元网格生成功能为一体的软件系统,实现了从医学图像到有限元网格解剖真实的几何建模.系统通过读取医学切片图像,在图像预处理、分割、表面重建、平滑与简化后生成解剖真实的几何模型和有限元网格.系统可输出CAD、RP/RM、有限元体网格文件,为基于医学图像的生物力学仿真、基于数值模拟的外科手术规划、快速成型与制造服务.
作者:高松;杜建军;刘有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应用体外周期性机械拉伸装置研究机械拉伸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测试了在应变15%,频率20次/min的拉伸刺激下不同加载时间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发现在受载12h时,细胞相对增殖指数大,随受载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趋向于1,受载36h后,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相对指数显著.说明成骨细胞对周期性机械拉伸刺激的响应与受载时间相关联,并且受载的成骨细胞经过自身调控后,逐渐适应于新的力学环境,保持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作者:鲜成玉;王远亮;唐丽灵;张兵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酒精性肝病诊断所选指标的可靠性、重要性及划分的准确程度.方法收集临床多项检测指标,专家会诊确诊分类的临床40例患者,运用粗糙集理论与方法进行运算与分析.结果在所选的七项指标中,有两个约简属性指标和一个核属性指标,与临床诊断时所推荐指标基本一致.结论粗糙集理论作为临床诊断多指标综合化、客观化和准确化的方法,是可行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运贤;杜瑞卿;王相东;冷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对生物可吸收材料p(3HB-co-3HH)/PU共聚多聚体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估.材料与方法分别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直接接触法和MTT法),皮下植入试验来评价p(3HB-co-3HH)/PU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的局部组织反应.结果犬股静脉肌成纤维细胞在p(3HB-co-3HH)/PU薄膜涂附的玻片上及其浸提液中均生长良好,皮下植入显示仅引起轻度的炎症反应.结论p(3HB-co-3HH)/PU共聚多聚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高峰;胡平;周建业;胡盛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将有限元分析(FEA)方法运用到眼科研究中,建立了眼球和眼外肌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外力加载,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过程得出模型的位移、应力、应变等结果,探讨眼部结构与受力、运动之间的关系,所得结果与眼科临床知识相符合.
作者:周伊顗;王广志;丁辉;焦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