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鼻咽镜对上颈部疑似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周瑞庆;陈向平

关键词:纤维鼻咽镜, 颈部, 恶性肿块,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鼻咽镜在上颈部疑似恶性肿块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85~2005年,结合纤维鼻咽镜检查诊治的上颈部非甲状腺非涎腺疑似恶性肿块362例,纤维鼻咽镜一次不能确诊原发灶的则行肿块切取活检.结果:362例疑似恶性肿块经一次纤维鼻咽镜检查活检确诊原发灶215例占59%.结合手术终检出恶性肿块269例占74.3%,其中原发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43例占16%,转移性肿瘤226例占84%;良性肿块93例占25.7%,其中淋巴结结核42例占45%,淋巴结反应性增生51例占55%.结论:上颈部肿块多为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灶,及时发现原发灶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纤维鼻咽镜检查对颈部转移性肿块原发灶的发现和确诊具有重要的作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红景天甙对体外培养腮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体外研究红景天甙作用于腮腺癌腺样囊腺癌细胞(SACC-2)后,观察SACC-2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红景天甙作用前后SACC-2细胞PCNA表达情况.结果:给予红景天甙组的SACC-2细胞PCNA阳性细胞数均较未加药组明显弱,即P<0.01.结论:红景天甙能抑制SACC-2细胞增殖,可能作为腮腺癌治疗的药物之一.

    作者:李美华;王医术;魏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正畸矫治器用于上颌骨LeFort Ⅰ、Ⅱ型骨折治疗21例

    目的:运用正畸矫治器早期治疗复合外伤患者的上颌骨骨折,使上颌骨骨折片尽快复位并获得良好咬合关系.方法:对21例上颌骨骨折患者,于伤后1周内,口内运用正畸托槽和钢丝,口外运用前牵引弓和复合头帽,进行颌间和口外牵引,并进行制动和固定.结果:通过这种方法,20例患者能获得良好咬合关系,骨折片得到较好复位.结论:运用正畸矫治器治疗骨折端错位不明显,失牙少或无失牙的上颌骨骨折,能尽快开始骨折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仲;陈国新;赵吉宏;黄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内毒素抑制人牙髓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的五倍子水提取物对内毒素抑制人牙髓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牙髓细胞,以不同浓度五倍子水提取物(1.25×103、2.5×103、5×103、10×103、20×103 μg/L)和1×105 μg/L内毒素作用于人牙髓细胞,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完全随机设计)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浓度(1.25×103、2.5×103、5×103 μg/L)五倍子水提取物能明显拮抗100 μg/mL内毒素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P<0.01),2.5×103 μg/L五倍子水提取物拮抗1×105 μg/L内毒素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第3天开始明显增加,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低浓度五倍子水提取物能够拮抗内毒素对人牙髓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作者:兰雪松;唐荣银;罗君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的DSC/TG研究

    目的:研究玻璃组成中磷含量对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SiO2-1/2Al2O3-1/2CaF2-1/2zP2O5,(z=0,1/12.5,1/6.25,1/3.125)组成,制备了不同磷含量的玻璃粉剂,采用DSC/TG热分析技术研究4种不同磷含量玻璃组成、2种市售玻璃离子水门汀和1种聚羧酸锌水门汀对照样品的热分解特点.结果: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基体分解放热峰的温度和形态随磷含量变化而变化,当磷含量增加时,由一个变为两个,且明显变宽.结论:在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过程中有磷进入基体中,当磷含量较高时,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它们对聚合物基体热行为的影响.

    作者:吴忠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同种异体下颌骨移植修复犬颞颌关节、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下颌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杂种犬动物模型,为研究同种异体下颌骨植入后的临床、病理特点创造条件.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自体骨、冷冻同种异体骨、冷冻干燥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的范围是包括髁突在内的下颌骨升支部分,术后定期进行X线检查并测量张口度,24周后处死动物并测量移植骨的高度.结果:所有动物均顺利存活,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6周时3组动物的张口度与手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24周3组动物的升支高度均显著降低,自体组的升支高度显著高于冷冻干燥组.结论:犬同种异体冷冻/冻干下颌骨移植后可以达到临床愈合并发挥TMJ的功能.

    作者:许亦权;胡敏;王阳;李其平;张健;肖红喜;李岩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纤维连接蛋白EDA片段在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基因在Ⅲ型重复序列的3个区域发生可变剪接,分别为EDA、EDB和ⅢCS.其中EDA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出现表达上调,并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关系密切.体外实验也证实,EDA片段对增强纤维连接蛋白(FN)促进细胞粘附、迁移、分化及增殖等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EDA片段在肿瘤生长、转移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海丞;李翠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颧弓根复位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提出以颧弓根复位作为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参照标准.方法:14例合并颧弓根骨折的颧骨复合体骨折,首先将颧弓根复位,然后固定其他的骨折线.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面型、颧骨颧弓对称度.结果:患者均切口Ⅰ期愈合;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11例;面形恢复两侧基本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3例.患者额部和头皮感觉异常2例;头皮秃发瘢痕>0.5cm者1例.结论:颧弓根首先复位在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可以依据颧弓根的固定恢复颧弓宽长度及准确复位颧骨.

    作者:马骁;柳春明;柴家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大鼠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目的:探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在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妊娠12.5 d SD大鼠胎鼠第4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探索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结果: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 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结论: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的作用下能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能为研究牙齿的分化和发育提供良好的模型和实验依据.

    作者:陈小红;刘鲁川;金岩;邓蔓菁;安建平;方军;孙雅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腮腺结节病(附5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5例腮腺结节病进行分析,总结相关诊疗经验.方法:对1995~2006年间收治的5例腮腺结节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男2例、女3例,年龄28~51岁.3例发生于双侧腮腺者经腮腺活检确诊后以强的松治疗,2例单侧腮腺患病者行手术治疗,摘除浅叶后病检确诊.结果:5例中有4例初诊误诊.腮腺活检及手术治疗的病例伤口均Ⅰ期愈合.强的松治疗者15~20 d左右腮腺肿胀明显减轻,变软,治疗结束时基本恢复正常.5例经8月至11年追踪观察无复发.结论:腮腺结节病临床少见,症状不典型,为减少误诊需综合分析.发生于单侧腮腺者可手术治疗,发生于双侧腮腺者药物治疗也可获确实疗效.

    作者:周先略;徐靳;唐袆;贺国权;杨宗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面神经缺损桥接移植修复进展

    面神经修复是一种功能复苏技术,通过面部表情肌的神经再支配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直接立即缝合神经的断端是好的修复方法.但由于外伤,医源性损伤,肿瘤包裹导致直接缝合有张力时或因为手术切除导致一段神经缺失时,有时必须采用神经桥接移植手术和特殊的手段,传统的方法采用自体神经桥接移植术,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自体神经移植来源有时十分困难,供区牺牲较大,来源有限,因而限制了这种术式的广泛应用.

    作者:刘洪飞;赵宝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承力点前牵引颅面骨骼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分析,不同部位承力颅面骨骼前牵引的生物力学变化特点.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上分别以牙列承力前牵引和梨状孔底骨骼承力的前牵引,比较分析其生物力学变化.结果:以梨状孔底骨骼承力的前牵引,矢向位移面中上1/2前移比牙列承力的前牵引多,面中下1/2位移相对较少,垂直向及侧向位移值均小于牙列承力的前牵引,等效应力集中范围明显小于牙列承力的前牵引,鼻根区压应力减少明显.结论:与传统的牙列承力的前牵引比较,以梨状孔底骨骼承力的前牵引可整体前移上颌,减少上颌的逆向旋转,减少硬腭前部压缩现象.

    作者:侯敏;柳春明;张海钟;张萍;白绍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纤维鼻咽镜对上颈部疑似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鼻咽镜在上颈部疑似恶性肿块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85~2005年,结合纤维鼻咽镜检查诊治的上颈部非甲状腺非涎腺疑似恶性肿块362例,纤维鼻咽镜一次不能确诊原发灶的则行肿块切取活检.结果:362例疑似恶性肿块经一次纤维鼻咽镜检查活检确诊原发灶215例占59%.结合手术终检出恶性肿块269例占74.3%,其中原发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43例占16%,转移性肿瘤226例占84%;良性肿块93例占25.7%,其中淋巴结结核42例占45%,淋巴结反应性增生51例占55%.结论:上颈部肿块多为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灶,及时发现原发灶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纤维鼻咽镜检查对颈部转移性肿块原发灶的发现和确诊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瑞庆;陈向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运用术中神经电图确定斜方肌神经支配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术中神经电图明确颈丛斜方肌支及副神经对斜方肌的动力支配作用.方法:在术中直接刺激暴露的副神经及C2-C4神经干,在斜方肌的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记录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以确定副神经及颈丛斜方肌支对斜方肌的支配作用及其范围.结果:副神经对斜方肌的各部分都具有动力支配作用,而一部分颈丛斜方肌支对斜方肌也存在不恒定的动力支配作用,其中C2主要是通过加入副神经的方式支配斜方肌的,C3、C4则多为独立支配斜方肌.结论:斜方肌接受副神经及颈丛斜方肌支的双重动力支配作用,如根治性颈清扫术中保护颈丛斜方肌支,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肩功能.

    作者:蒲玉梅;唐恩溢;杨旭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眼眶-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15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车祸伤占外伤比例越来越大,其中眶-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亦越来越多,处理不当可遗留面部缺陷和终生眼部功能障碍.我院自2004~2006年共收治该病15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朱威;王娜;李淑文;高翔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在上颌窦内牙齿断根取出术的应用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口腔外科自2001~2005年收治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1岁.|5_断根1例,|5_断根1例,_6|腭根3例,|6_腭根4例,7_|近颊根2例.拔牙术后12 h内就诊6例,2 d内4例,5 d内1例.检查患者拔牙创无干槽症,其中5例有疼痛、血凝块脱落、鼻腔鼓气拔牙创漏气和急性上颌窦炎症状.1例形成口腔上颌窦瘘,拔牙创疼痛、头痛、鼻塞、鼻腔鼓气拔牙创漏气.患者经鼻窦CT平位和冠状位扫描,三维定位确定断根在上颌窦内的位置[1],见图1、图2.

    作者:余善超;米修奎;蔡其刚;李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多曲方丝弓技术在直丝弓矫治完成阶段的临床应用

    本文对6例直丝弓矫治完成阶段Ⅱ类磨牙关系的病人,运用多曲方丝弓进行矫治,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堃;陈国新;金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牙髓炎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药物防治

    根管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患者在根管治疗期间通常是在根管预备后出现疼痛和(或)肿胀等急性炎症反应,称为根管治疗约诊间痛(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pain,EIP).有关资料表明,EIP发生率高达20%~40%,因此,如何有效预防EIP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近年来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预防EIP的发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军武;熊海燕;叶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冷光漂白治疗对牙齿硬组织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观察BEYOND冷光漂白治疗对牙釉质表面及牙本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临床因正畸需要拔除A4、B4、C4和D4四颗健康前磨牙的患者12例作为受试者,每名受试者的D4作为空白对照牙,其余3颗牙予以BEYOND冷光漂白治疗.治疗结束后立刻拔除受试牙,分别制备牙釉质表面、牙本质纵剖和横剖观察面,以扫描电镜观察其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电镜显示BEYOND冷光漂白治疗后牙釉质表面出现溶融、脱矿现象;牙本质纵剖面可见管周牙本质轻微脱矿,管间牙本质胶原纤维网架塌陷;横剖面见牙本质小管口因脱矿而呈现不规则.结论:BEYOND冷光漂白可使牙釉质表层脱矿,并能透入到牙本质层使其微结构发生轻微改变.

    作者:潘利锋;刘鲁川;邓蔓菁;安建平;陈瑶;温秀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治疗复杂面中部骨折

    目的:探讨经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行复杂面中部骨折坚强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8例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行面中部骨折解剖复位,Mini或Micro钛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结果:28例均一期愈合,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无面神经的损伤.结论: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的坚强内固定技术大大减少了传统的面中部复杂骨折治疗所带来的复位不准确、固定不可靠、术后遗留面部畸形等并发症,使面中部解剖结构得以重建,提高了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兰柱;唐恩溢;曾以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舌体鳞癌患者两种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式疗效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舌体鳞癌患者两种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式疗效的比较,为颈清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235例行舌骨上或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T1CN0和T2CN0期舌体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种区域性颈清术式的疗效.结果采用卡方检验.结果: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和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颈部复发率分别为16.0%和10.5%,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在防止术后颈部复发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P<0.05).结论:肩胛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的术后颈部复发率低于舌骨上颈淋巴清扫术,建议作为T1CN0和T2CN0期舌体鳞癌患者区域性颈淋巴清扫的优选术式.

    作者:赵世萍;张文峰;阎寒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