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科;吴惺
[目的]探讨韶关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韶关市有病理科的两家大医院1995~2004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5 156例,按ICD-10进行分类,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就诊病例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居各系统恶性肿瘤之首,占38.91%,并有逐渐增长的趋势;顺位是胃癌、大肠癌、食管癌、口腔癌、肝癌、小肠癌;各年龄段构成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高峰年龄在50~70岁;组织学类型较复杂,因部位而异,以腺癌、鳞癌为主.[结论]韶关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防治,应以胃癌、大肠癌、食管癌为主;应将年龄在50~70岁的高发人群列为肿瘤防治的重点群体.
作者:曹建新;梁俊辉;黄伟;杜日昌;罗卫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肝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G-63,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低分子量肝素不同时间段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析低分子量肝素对骨肉瘤细胞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低分子量肝素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系MG-63生长,且随着低分子量肝素剂量的增加,MG-6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免疫组化和RT-PCR显示,骨肉瘤细胞系MG-63中survivin的表达较用药前明显下降.[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抗凋亡基因survivin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实现.
作者:易磊;郭风劲;陈安民;祝文涛;宋登新;张树威;胡伟华;李明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宫颈环状电切术(LEEP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需要行LEEP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F+P组和P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F+P组是先芬太尼1.0μg/kg,2min后加注异丙酚;P组是单用异丙酚.两组麻醉维持均是采用微泵注射异丙酚3.0mg/(kg·h)~5.0mg/(kg·h).记录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意识消失及睁眼时间、异丙酚用量、OAA/S评分.[结果]异丙酚用量和意识消失时间P组大于F+P组(P<0.05);P组患者麻醉诱导后1min、3min血压较术前显著下降,5min后恢复至术前水平;术中两组均有明显的呼吸抑制(RR<12次/min);两组患者术中OAA/S评分、睁眼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为LEEP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镇痛、镇静及遗忘效果,较单独使用异丙酚麻醉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宁雪;谭平;王远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总结转移性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病灶均已切除的转移性肝癌随机分为两组.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E)30例,肝动脉化疗(TAI)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消化道肿瘤是转移性肝癌的主要来源;TAE组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为86.7%、70.0%、43.3%;TAI组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为50.0%、33.3%、13.3%,TAE组的有效生存期明显高于TAI组.[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作为治疗转移性肝癌的重要手段,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纪鹏天;郑少俊;茹利新;许建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nm23和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5例胃癌中nm23和GST-π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肿瘤组织中nm23和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2%和81.2%.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的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呈负相关.GST-π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中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未分化癌者为92.3%,低分化腺癌者为89.4%,黏液癌者为65.0%,高-中分化腺癌者为57.1%,前两者明显高于后两者(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nm23和GST-π的检测可用于胃癌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的预测.
作者:周济春;裘华森;魏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与术式选择.[方法]对106例乳腺肿块病人术前的定性诊断与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106例中局部检查可疑恶性71例,术中快速冰冻报告恶性为38例,符合率53.52%;彩超检查可疑80例,冰冻报告恶性45例,符合率56.25%;两者检查均可疑45例,冰冻报告恶性44例,符合率97.77%.48例恶性病人中15例Ⅲ期病人行根治术;27例Ⅰ、Ⅱ期病人行改良根治术;2例Ⅰ期行单纯乳房切除;4例Ⅰ期行区段切除;术后均行化疗(CMF或CAF);16例行局部放疗.[结论]术前的定性诊断有赖于乳房肿块的局部表现和彩超检查,手术方式取决于术中快速冰冻,并应综合考虑肿瘤临床分期(TNM)、患者身体状况以及病人意愿.
作者:阮华;卫骆云;张桂珍;虞陆祥;李国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与部分性脾栓塞术(PSE)联合应用在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TACE联合PSE治疗.PSE采用明胶海绵条,超选择性对脾动脉主干远端的分支栓塞.术后观察外周血细胞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16例患者术后外周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16例患者均未出现消化道出血,其中13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好转.[结论]PSE能明显改善肝癌合并脾亢患者的外周血象,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许建伟;郑少俊;茹利新;纪鹏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对68例高龄肺癌围手术期治疗进行探讨,结果68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出现的术后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均治愈,并出院.认为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认真的术前准备,妥善的术中术后处理,是保证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作者:李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90例有宫颈病变及防癌患者采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轻度糜烂438例,检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63例,其中CINⅢ级21例、镜下早期浸润癌1例、浸润癌1例;中度糜烂576例中,检出CIN 111例,其中CIN Ⅲ级42例、镜下早期浸润癌3例、浸润癌6例;重度糜烂740例中,检出CIN 141例,其中CIN Ⅲ级57例、镜下早期浸润癌3例、浸润癌17例;宫颈呈菜花型和溃疡型肿块36例,检出浸润癌34例.宫颈轻度糜烂、中度糜烂和重度糜烂患者中CIN Ⅲ级分别占4.79%、7.29%和7.7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宫颈轻度糜烂的患者.
作者:李琴;金卓杏;王向云;张连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作者就宫颈癌手术名称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根治性子宫切除中的填塞阴道、锐性和钝性分离的合理应用、膀胱侧窝和直肠侧窝的显露、输尿管隧道的处理等手术技巧进行了介绍,并对临床上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进行时存在的几个误区予以纠正.
作者:吴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癌肾上腺转移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情况.[方法]41例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的肝癌肾上腺转移患者,行TACE治疗2次,1个月后再行立体适形放疗.观察肿瘤的变化及评价病人的毒副反应.[结果]2例CR,34例(82.9%)PR.5例肾上腺肿瘤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所有病例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治疗.[结论]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肝癌肾上腺转移,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李登欣;韩建军;宋金龙;薛德文;谢印法;于金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和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近十多年来才认识并引起重视的软组织肿瘤、临床表现相似,但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不同.故正确诊断十分重要.该文报道5例.
作者:金水龙;蔡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原发于脊髓髓内生殖细胞瘤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脊髓髓内的、同时伴有滋养层细胞成分的原发性生殖细胞瘤.
作者:林坤花;林凤村;黄建丽;谢源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的多层螺旋CT(MSCT)扫描表现.认为MSCT扫描检查对诊断甲状腺肿瘤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作者:苗永兴;毛旭道;马周鹏;陈忠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NRL-002型内生场肿瘤热疗系统加热,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32例腹腔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均经常规腹腔穿刺,腹腔内注入热生理盐水,化疗药物采用顺铂,丝裂霉素等.然后通过NRL-002型内生场肿瘤热疗系统加热,腹腔温度到40℃~42℃维持60min以上,每2周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32例中5例达完全缓解,22例达部分缓解,有效率为84.38%(27/32);对照组32例中2例达完全缓解,16例达部分缓解,有效率为56.25%(1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6,P<0.05).毒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生场加热疗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腹腔恶性肿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作者:卢宜民;孔忆寒;张东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绝大多数为经阴道,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相对较少,该文复习相关文献、结合作者的经验,探讨该术式的步骤和技术要点.
作者:吴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Her-2/neu、p53和P-g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60例NSCLC及其20例正常肺组织中Her-2/neu、p53和P-gp进行检测.[结果]Her-2/neu、p53和P-gp相关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分别是75%、70%和75%,而正常组织未见表达(P均<0.01).Her-2/neu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呈相关性(P=0.031和P=0.047);p5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24和P=0.003);P-gp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有关(P=0.020);三者之间,Her-2/neu的阳性表达与p53和P-gp的阳性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25和P=0.000),而p53的阳性表达与P-gp的阳性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517).[结论]Her-2/neu、p53和P-gp在NSCLC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该三项基因的表达将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的原发耐药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周宝宁;束永前;黄文斌;王劲松;肖健;田韧;曹秀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腹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意义.[方法]对228例274个卵巢肿瘤进行腹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对良、恶性肿瘤的形态、包膜、内部结构、回声、腹水、周边及内部血流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的形态不规则、包膜不完整,实性或囊实混合性,有61.7%可测出腹水,而良性者不足2%.可探测到周边血流者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良性肿瘤中可探测内部血流者占15.4%,恶性肿瘤中占67.9%.良恶性肿瘤间的周边血流和内部血流的阻力指数(RI)均有差异(P<0.01).[结论]二维超声观察肿瘤形态、内部结构、腹水和彩色多普勒探测肿瘤动脉阻力指数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智;杨通明;吴泽惠;唐石初;刘世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商品名健择)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方法]健择(GEM)1000mg/m2静滴30min,d1,8;顺铂30mg/m2,静滴d1-3;21d为一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 47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共行化疗189个周期,全组总有效率38.3%.(全组42例均可评价,有效率为38.3%).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Ⅲ~Ⅳ度为23.4%)和血液学毒性(Ⅲ~Ⅳ度白细胞下降率为27.7%,Ⅲ~Ⅳ度血小板下降率为14.9%).[结论]健择联合顺铂治疗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毒副反应轻,可以耐受.
作者:毛娟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初步探讨莪术醇瘤苗生物治疗胃肿瘤的效果.[方法]对受试13例实体瘤术后患者进行自体瘤苗接种对照组10例,检测其治疗前后CD3+、CD4+、CD8+水平及NKC活性.[结果]经自体瘤苗治疗后的实验组,其NK细胞的活性、CD3+、CD4+、CD8+水平与自身治疗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存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结论]莪术醇瘤苗生物治疗能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肿瘤综合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立春;卜平;陈平;刘晓丹;倪庆;高鹏;周娟;刘丽娟;许祥裕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