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放化疗前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变化

乔田奎;周道安;刘明;张宪忠

关键词: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和结束时血清sTNFR-Ⅰ和sTNFR-Ⅱ的水平变化,并观察其与肿瘤消退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sTNFR-Ⅰ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且放化疗后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TNFR-Ⅱ显著低于健康人(P<0.001),放化疗后有显著升高.[结论]同时检测血清sTNFR-Ⅰ和sTNFR-Ⅱ有助于判断肿瘤消退情况和评价疗效.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43例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气管沟转移淋巴结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43例食管气管沟转移淋巴结病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照射剂量为DT40~45Gy,DT5Gy/次,1次/天,5次/周.[结果]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19例,部分缓解(PR)21例,无变化(NC)3例,总有效率(CR+PR)9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1%、37.2%、18.6%.[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是食管癌并发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较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王建华;汤华;陆忠华;许锡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导管肋间动脉灌注化疗肋骨转移瘤17例

    [目的]探讨经导管肋间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肋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25个肋骨转移瘤行经导管肋间动脉灌注化疗,随访观察3~22个月,分析总结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25个肋骨转移瘤经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按VAS评分:完全缓解(CR)11个,部分缓解(PR)12个,轻度缓解(MR)2个,总有效率100%.肿块缩小,生命质量改善,血管造影见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明显减少,影像学检查见软组织肿块缩小,骨破坏减缓及新骨生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肋间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肋骨转移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疗法,对缓解疼痛、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玉金;程永德;张秀美;刘林祥;史诗洁;徐龙春;孟凡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趋化因子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趋化因子是一类调节白细胞迁移的超家族.其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中表现出双向的调节作用.部分趋化因子通过趋化和调节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来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全文综述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并阐述了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裴炜;马飞;邵永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Cycli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A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yclinA在45例肝细胞癌及30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Cycli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6.7%(21/45);在癌旁肝组织中无阳性表达.CyclinA在低分化组较高分化组表达增高(P<0.05).CyclinA表达与肝门淋巴结/肝外转移、癌灶数目及癌栓形成有关(P<0.05).CyclinA在侵袭转移组较非侵袭转移组表达增高(P<0.05).p27、CyclinE、CyclinA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HBsAg、AFP、肿瘤大小及包膜形成无关(P>0.05).[结论]CyclinA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分化及侵袭转移有关.

    作者:周奇;王广田;梁力建;郑蔚;庞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KAI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KAI1基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7例乳腺癌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KAI1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KAI1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1).KAI1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中分别为34.0%和58.8%,在浸润组和非浸润组中分别为35.9%和77.8%,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KAI1基因在乳腺癌中表达降低,且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有关.

    作者:甘梅富;吴影;陈汉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20例临床观察

    20例Ⅲ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CAF或CEF,疗程均为3个周期,术后再根据病情和术前化疗结果辅以放疗及辅助化疗.原发灶PR 16例(16/20),sD 4例(4/20),有效率80%.腋窝淋巴结CR1例,PR18例,有效率95%.术后随访4~35个月,平均12个月,无死亡病例.

    作者:周宏;倪耀忠;罗定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s)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意义.[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特染及电镜对16例PNETs病例进行观察.[结果]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团块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呈小圆形,大小一致,有菊形团形成;免疫组化显示有两项以上神经源性抗体呈阳性表达,以CD99为显著;特殊染色显示瘤组织间网状纤维明显减少,部分瘤细胞胞浆内有糖原颗粒;电镜下部分瘤细胞胞浆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中枢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归于神经上皮组织的胚胎性肿瘤,属高度恶性,诊断时须与髓母细胞瘤等相鉴别.

    作者:张俊;郑建明;马大烈;吴丽莉;潘心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对GLC-82细胞的增殖抑制机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肺癌细胞株GLC-8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GLC-8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三氧化二砷可显著降低GLC-82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三氧化二砷对肺癌细胞株GLC-82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发生调亡,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加军;伍新尧;王江峰;潘祥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和依托泊甙治疗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和依托泊甙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可评价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1例,均以NvB 25mg/m2静注,第1,8天;DDP 20mg/m2静注,第1~5天;Vp-16胶囊50mg Bid×10天.[结果]初治17例有效率52.9%,复治14例有效率35.7%,总有效率45.2%,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长春瑞滨、顺铂和依托泊甙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高,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毅刚;赖淑贞;曾庆祉;张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外耳道新生物为首发表现鼻咽癌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累及外耳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鼻咽癌罕见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3年间6例放疗后复发及3例初治以外耳道新生物为首发表现的鼻咽癌病例的临床症状、检查情况、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因耳部症状而就诊,复发6例中5例鼻咽腔黏膜光滑,1例鼻咽部显示饱满;初治3例鼻咽部及单侧外耳道均有新生物.再程放疗6例中,3例治疗后3年内死亡,2例治疗后己分别存活20个月和33个月,1例失访.初治3例2例治疗后分别存活32个月和1个月,1例失访.[结论]鼻咽腔光滑不能排除深在的肿瘤复发,随访中应常规进行耳部检查,并定期进行CT等影像学诊断.鼻咽癌复发累及耳部者预后差.

    作者:王胜资;袁伟;程庆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管癌放化疗前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变化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前和结束时血清sTNFR-Ⅰ和sTNFR-Ⅱ的水平变化,并观察其与肿瘤消退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sTNFR-Ⅰ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且放化疗后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sTNFR-Ⅱ显著低于健康人(P<0.001),放化疗后有显著升高.[结论]同时检测血清sTNFR-Ⅰ和sTNFR-Ⅱ有助于判断肿瘤消退情况和评价疗效.

    作者:乔田奎;周道安;刘明;张宪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84例原发性骨肿瘤及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原发性骨肿瘤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原发性骨肿瘤的显像特征,并对术前远处转移情况、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进行分析,部分患者联合应用99Tcm(v)-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肿瘤阳性显像判断是否复发.[结果]84例原发性骨肿瘤单发病灶的99Tcm-MDP显像特征为病灶部位的高摄取,在放射性浓集的热区病灶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减低区,伴或不伴有软组织浓集.29例HIFU治疗前病灶部位呈异常放射性浓聚,治疗后呈放射性减低或缺损,病灶范围缩小;有部分病例治疗后病灶周围正常骨组织放射性较治疗前增高.[结论]对原发性骨肿瘤,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可灵敏地显示原发病灶,检测是否出现多处病灶,有无其他部位骨骼转移,且可供评估骨肿瘤活性,并可用于治疗后疗效评估和监测复发及转移,联合应用99Tcm(V)-DMSA阳性显像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胡旭东;杨国仁;王小玥;张鹏;霍宗伟;方永存;陈鸣陆;李国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及复发的组织间插植放疗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及复发组织间插植近距离后装推量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量放疗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残留15例直接组织间插植后装推量放疗,鼻咽癌放疗后单纯颈部复发8例先局部外照射DT40~50Gy,然后组织间插植后装推量放疗,保留置管,超分割照射,250~400cGy/次,2次/天,残留者DT10~20Gy,复发者24~35Gy.[结果]肿块全消22例(95.7%),残留1例(4.3%),1、3、5年生存率为95.65%、57.91%、41.3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死亡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及鼻咽复发.[结论]组织间插植后装推量放疗是鼻咽癌放疗后颈部残留或复发安全有效的挽救治疗手段.

    作者:林色南;潘建基;杨凌;张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16例骨转移癌放射治疗止痛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分割方式对转移性骨肿瘤放射治疗的止痛效果.[方法]将116例骨转移癌患者分为3组,分别用50Gy/20次、26天,5次/周;28Gy/7次、9~11天,5次/周;24Gy/4次、8~10天,3次/周的不同分割方式进行止痛放疗.[结果]全组病例有效率(CR+PR+MR)为96.6%,3个剂量组的有效率依次为95.5%(21/22),97.5%(77/79),93.3%(14/15).3组之间止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92%(103/112)的疼痛缓解出现在放疗后1~3周.[结论]对骨转移癌进行局部止痛放疗是一种有效的对症治疗手段,研究的3种分割方式之间无明显疗效差异.

    作者:谭榜宪;周业琴;柳弥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Ki-67和DNA倍体分析与乳腺癌淋巴转移倾向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的Ki-67基因表达和DNA倍体与其淋巴转移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72例乳腺癌组织新鲜标本进行Ki-67表达及肿瘤细胞DNA倍体含量检测的研究.[结果]Ki-67表达与乳腺癌病变大小、病理类型和ER无关.乳腺癌腋淋巴转移阳性组DNA异倍体高于无淋巴转移组(P<0.05).Ki-67在腋淋巴转移阳性组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百分比分别是:腋淋巴结转移组为12.61±6.23;无转移组为7.61±3.85(P<0.05).[结论]Ki-67表达及DNA倍体可作为判断乳腺癌具有淋巴转移倾向的临床参考指标.

    作者:付荣湛;阮长乐;于学智;曹莉莉;刘群;顾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抗人骨肉瘤单克隆抗体6E7mAb特异性的鉴定

    [目的]研究抗人骨肉瘤单克隆抗体6E7mAb的特异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单克隆抗体6E7mAb与骨肉瘤细胞系、骨肉瘤组织、其它肿瘤、正常组织的反应性.[结果]6E7mAb对应抗原在骨肉瘤组织中高度表达,中度以上染色者占阳性总数的77%以上,在部分其它恶性肿瘤中也有较高的表达.[结论]单克隆抗体6E7mAb具有骨肉瘤细胞特异亲合性和恶性肿瘤细胞特异性.

    作者:何大为;刘军;侯铁胜;李明;陈语;陈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骨肉瘤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是肿瘤的一个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全文简要概括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并从肿瘤血管生成调控的七个方面对近年来在骨肉瘤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方面的新进展加以阐述,同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

    作者:薛华明;梅炯;蔡宣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动脉灌注化疗骨肉瘤保肢术3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化疗在骨肉瘤保肢术中的疗效.[方法]全组30例按照Enneking分期标准:Ⅱa期12例,Ⅱb期16例,Ⅲ期2例;病变部位:膝关节周围24例,肱骨近端1例,胫骨干3例,桡骨干2例.均进行了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手术采用瘤骨灭活再植、在体灭活、局部扩大切除骨水泥填充、瘤骨切除后自体骨移植关节重建.[结果]全组30例病人进行了随访0.5~11年,平均5年2个月.感染3例,病理骨折1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局部复发6例,2年无瘤生存24例(80%),3年无瘤生存20例(66.7%),5年无瘤生存16例(53.3%).[结论]手术结合动脉灌注化疗是骨肉瘤保肢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孝成;徐华;辛保东;刘海燕;徐前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软组织肉瘤诊断和治疗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各级医生应提高对软组织肉瘤及其特性的认识,使有软组织肿块的病人能得到及时而恰如其分的评估和理想的治疗.外科手术是临床局部软组织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治愈的机会在第一次手术.软组织肉瘤广泛切除后,建议对大多数恶性程度高者进行放疗.

    作者:宋金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43例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NvB)为主联合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43例均为住院患者,初治12例,复治31例;具体为NVB 25mg/m2d1,8;DDP 25mg/m2d1~3;q3w重复;至少完成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CR5例(11.6%),PR17例(39.5%),SD16例(37.2%),PD5例(11.6%).总有效率(RR)51.2%,其中初治12例58.3%,复治31例48.4%;Ⅲ期13例61.5%,Ⅳ期30例42.4%.主要毒副反应: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脱发,其他反应轻微.[结论]NP方案为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而安全的方案.

    作者:冷嘉兴;孙毅;徐珍;周彤;凌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