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必须重视多原发癌的临床研究

王亚兵;王家和

关键词:多原发癌, 诊断, 治疗
摘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原发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探讨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以加强对多原发癌的临床研究.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膀胱癌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P-糖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P-糖蛋白在膀胱癌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6例正常膀胱粘膜标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48例膀胱肿瘤中膀胱癌原发组和复发组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9%和68.7%,差异显著(P<0.05),MR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和56.3%,差异显著(P<0.05).[结论]P-gp和MRP的阳性表达与膀胱肿瘤的病理分级、分期呈正相关性,但无显著差异,MDR1与MRP之间无相关性.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膀胱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金平;孙颖浩;王林辉;杨波;杨庆;刘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以癫痫首发的脑肿瘤45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45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脑肿瘤进行分析认为30岁以上癫痫发作,应警惕脑肿瘤的可能.头颅CT、MRI检查阳性率高,应是脑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金华;余存;於孝龙;宋水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05例直径<3.0cm肺部孤立病灶临床分析

    分析直径<3.0cm肺部孤立病灶的良、恶性情况,认为年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痰检、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有帮助.当良、恶性鉴别有困难时主张积极手术探查.

    作者:宋小运;白连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体外抗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和肝细胞的选择性作用.[方法]以细胞系Bel-7402人肝癌细胞和大鼠肝细胞为对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应用活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结果]经HAP纳米粒子(1.4×10-4mol/L)作用的肝癌细胞与其对照组相比,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胞质空泡样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加入不同浓度HAP纳米粒子的肝细胞组,存活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HAP纳米粒子有明显的体外抗肝癌作用,而对正常肝细胞影响轻微.

    作者:曹献英;戴红莲;贾莉;王红晖;闫玉华;李世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治疗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例具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2510mg/m2/天,口服14天,休息7天为一疗程)单药治疗2~6个疗程.[结果]17例患者中CR1例,PR4例,SD4例和PD8例,有效率为29.3%.至疾病进展中位时间5个月(范围2~10+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64.7%)、皮肤色素沉着(58.8%)、白细胞减少(41.2%)和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17.6%),一般程度较轻,可耐受,Ⅲ度毒性反应为1例手足综合征,无Ⅳ度不良反应.应用VitB6治疗能减轻手足综合征的症状.[结论]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口服方便,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门诊治疗是一理想选择.

    作者:应江山;曹军宁;印季良;洪小南;许立功;赵体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17例

    我院自1996年至2002年5月对17例大肠癌肝转移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行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胡浩忠;戴亚伟;孙建光;董骏;张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胃肠道癌术后腹腔持续热灌注化疗

    [目的]探讨腹腔持续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道癌的近期疗效.[方法]162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病人腹腔持续热灌注化疗,对照组病人作常规静脉化疗.[结果]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38.9%,对照组为23.6%(P<0.05).毒副作用以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为主,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癌术后行腹腔持续热灌注化疗副作用小,1年生存率高.

    作者:李志安;王文强;王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模拟定位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时利用CT模拟定位的疗效.[方法]对103例食管癌病例用CT模拟定位,全部病例以肿瘤中心为照射野的等中心点,照射野长度为肿瘤上、下缘放大3cm,野宽为肿瘤边缘外放1cm,总剂量为DT60Gy~70Gy,2Gy/次,5次/周,6~7周内完成.[结果]103例病例近期疗效显示完全缓解率达55.3%,部分缓解率为37.9%,1、3年生存率分别为73.4%和56.1%,在已死亡的42例中,因局部失败只占38.1%,而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占54.8%.[结论]利用CT模拟定位,以肿瘤中心为射野等中心点对食管癌进行外照射,可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提高生存率,在已死亡的病例中,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明显上升.

    作者:杜德希;吴鹤;叶永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胃肠道癌血行转移与手术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癌的根治过程与血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试验组(91例)首先结扎肿瘤区域流向门静脉血流途径,并再从门静脉血取样,而对照组(181例)则直接取样.两组均以抗上皮细胞膜单克隆抗体为探针,ABC免疫组化法检测血中癌细胞.[结果]试验组阳性率19.8%(18/91),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和58%;对照组阳性率为66.8%(121/181),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2%和3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是导致癌细胞转移的危险性因素,去血管的肿瘤清扫术,可能会有效防止癌细胞转移.

    作者:赵增顺;侯会池;焦喜林;陈金辉;王少文;甄四虎;刘继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

    探讨90例乳腺良恶性肿块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检查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韩云轩;周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门诊口服卡莫氟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

    [目的]研究卡莫氟对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改善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对35例不能手术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在门诊使用卡莫氟,450mg/d~600mg/d,每例至少服药20g以上.[结果]CR1例,PR10例,总有效率31.4%,Karnofsky评分提高,主要毒副作用为轻度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结论]门诊口服卡莫氟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安全、有效.

    作者:胡卫东;袁宏银;高幼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胃癌动物模型制作概况

    从造模原理、方式,诱癌剂、动物的选择,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国内外目前常用胃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资料,评价其优缺点,指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成熟,转基因模型将日益广泛应用于胃癌研究中.

    作者:龚张斌;陈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同胞兄弟患急性髓系白血病获持续完全缓解2例

    患者1,男性,41岁.患者1992年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1992年1月21日出现牙龈出血,在外院查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于1992年1月24日转来我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均已亡故,死因不详.入院体检:体温37.6℃,全身皮肤粘膜可见散在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牙龈有少量渗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血象:WBC2.4×109/L,幼稚细胞18%,Hb85g/L,PBC45×109/L,骨髓穿刺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10.5∶1.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占93%,原粒细胞占4%、早幼粒细胞占85.5%.部分早幼粒细胞可见Auer小体.细胞化学染色:髓过氧化酶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t(15;17).PCR检测PML_RARαmRNA阳性.

    作者:许小平;吕书晴;宋献民;许燕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观察104例(208只耳)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为44.1%(64/145只耳).放疗后6个月,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达高峰,为50.1%(33/64只耳).放疗所致分泌性中耳炎与电离辐射对中耳的直接损伤和放疗前中耳负压升高有密切关系.[结论]改进放射治疗设野技术,使用有效药物,采取鼓膜置管和鼓膜切开等方法对防治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有一定用处,但其耳瘘发生率很高.

    作者:李志玖;宋仕茂;明帮舂;熊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顺铂致神经性耳聋2例报告

    铂类化合物的耳毒性由于其初期症状的隐匿性,病理改变的不可逆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严重性,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我院2例顺铂化疗引起神经性耳聋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邓姗;黄惠芳;潘凌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的治疗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多种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987年~2000年收治的原发癌根治术后的81例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原发癌加肝转移灶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46.9%、32.1%,而肝转移灶未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6.7%、0、0,两者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转移灶微波固化和无水酒精注射及肝脏区域化疗合并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42.9%、19.2%,其与肝转移灶切除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肝转移灶未治疗组的1、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应尽可能彻底切除原发癌和肝转移灶,肝转移灶微波固化和无水酒精注射及肝脏区域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补充.

    作者:王向昱;郑志强;王继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必须重视多原发癌的临床研究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原发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探讨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以加强对多原发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亚兵;王家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胃癌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4V5、CD44V6检测

    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CD44V5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癌(P<0.01,而大肠癌患者CD44V6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P<0.05);两种肿瘤伴转移者CD44V5、CD44V6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5).

    作者:周振英;朱月清;吴晓柳;沈宗丽;张军妮;王亚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腹腔液中TGF-β1mRNA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腹腔液中TGFβ1mRNA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腹腔液中TGF-β1mRNA的表达,同时行腹腔液细胞学检查(PLC).[结果]50例腹腔液中均检测到TGF-β1mRNA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浆膜类型、PLC检查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腹腔液中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腹膜转移相关因素及TNM分期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对估计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东晖;徐惠绵;张世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型超声检查对诊断腮腺区肿块的意义

    我们自1993年起对收治的234例腮腺区肿块病例,均作B超检查,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不同病变的声像图特点.

    作者:陈建平;方建华;丁新民;金亭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