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江山;曹军宁;印季良;洪小南;许立功;赵体平
[目的]研究卡培他滨治疗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例具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2510mg/m2/天,口服14天,休息7天为一疗程)单药治疗2~6个疗程.[结果]17例患者中CR1例,PR4例,SD4例和PD8例,有效率为29.3%.至疾病进展中位时间5个月(范围2~10+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64.7%)、皮肤色素沉着(58.8%)、白细胞减少(41.2%)和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17.6%),一般程度较轻,可耐受,Ⅲ度毒性反应为1例手足综合征,无Ⅳ度不良反应.应用VitB6治疗能减轻手足综合征的症状.[结论]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口服方便,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门诊治疗是一理想选择.
作者:应江山;曹军宁;印季良;洪小南;许立功;赵体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施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16)清扫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通过对3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16)清扫术,分析影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并与同期进行的D2手术50例进行手术创伤程度、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比较.[结果]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出现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及其他各组淋巴结转移有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N16)清扫手术创伤程度比D2手术大,但主要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与之并无明显差别.[结论]在T3、T4及低分化腺癌的进展期胃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应纳入清扫范围之内.
作者:许燕常;林杰成;吴雪雷;陈健;许雪峰;郑天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17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健择1250mg/m2,d1,8;盖诺25mg/m2,d1,5;21~28天1周期,每例病人至少应用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全组1例CR,7例PR,6例NC,3例PD,总有效率47.06%,临床获益率82.35%.健择加盖诺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含铂类方案疗效相似,毒副作用小.
作者:赵达;侯小明;窦玉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容易建立侧支循环,影响介入治疗效果.本文分析50例TACE后肝外侧支循环情况,发生率54%,其中以右膈动脉来源多见.
作者:何国治;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1,男性,41岁.患者1992年1月10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乏力,1992年1月21日出现牙龈出血,在外院查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于1992年1月24日转来我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均已亡故,死因不详.入院体检:体温37.6℃,全身皮肤粘膜可见散在出血点及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牙龈有少量渗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血象:WBC2.4×109/L,幼稚细胞18%,Hb85g/L,PBC45×109/L,骨髓穿刺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10.5∶1.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占93%,原粒细胞占4%、早幼粒细胞占85.5%.部分早幼粒细胞可见Auer小体.细胞化学染色:髓过氧化酶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t(15;17).PCR检测PML_RARαmRNA阳性.
作者:许小平;吕书晴;宋献民;许燕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CD44V5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癌(P<0.01,而大肠癌患者CD44V6的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P<0.05);两种肿瘤伴转移者CD44V5、CD44V6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者(P<0.05).
作者:周振英;朱月清;吴晓柳;沈宗丽;张军妮;王亚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探讨90例乳腺良恶性肿块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检查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韩云轩;周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原发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探讨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以加强对多原发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亚兵;王家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多种治疗方法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987年~2000年收治的原发癌根治术后的81例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原发癌加肝转移灶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46.9%、32.1%,而肝转移灶未治疗的患者分别为26.7%、0、0,两者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转移灶微波固化和无水酒精注射及肝脏区域化疗合并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42.9%、19.2%,其与肝转移灶切除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肝转移灶未治疗组的1、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局限性肝转移患者,应尽可能彻底切除原发癌和肝转移灶,肝转移灶微波固化和无水酒精注射及肝脏区域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补充.
作者:王向昱;郑志强;王继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分析直径<3.0cm肺部孤立病灶的良、恶性情况,认为年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痰检、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有帮助.当良、恶性鉴别有困难时主张积极手术探查.
作者:宋小运;白连启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选择2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时游离并保留肋间臂神经,21例术后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认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根治术能减少术后上肢感觉异常的发生,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封义兵;何用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术中超选择靶区动脉内置泵,术后皮下泵内区域灌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方法]随访观察88例手术证实不能切除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经术中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灌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后的疗效.其中胃癌45例,直肠癌31例,结肠癌12例.[结果]化疗后,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77例,其中11例行二次根治性癌肿切除术;稳定者(NC)9例,无1例恶化者(PD).有效率89.8%(79/88).置泵术后生存满1、2、3年者分别为86.4%(76/88)、30.7%(27/88)、10.2%(9/88),平均生存期为21.5个月.[结论]术中超选择靶区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灌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作者:蒲永东;朱志东;何建苗;杨波;董立国;林刚;刘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文章阐述了当前外科综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对肝叶切除术后再复发癌的手术效果、经肝区域性化疗和间质疗法等方法,为临床上更合理地选择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葛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服优福啶和顺铂联合应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52例有病理学诊断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该项研究,所有病人以前未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均有可测量病灶.给药方法为优福啶350mg,口服,每日2次,第1~14天.顺铂40mg,静滴,每日1次,第6~9天.4周为1个疗程.[结果]52例病人中,2例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36.5%,中位生存期10个月,1年生存率40%(95%CI=28%~57%),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占3.8%,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占5.8%,没有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病例.[结论]口服优福啶和顺铂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案,并且毒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尤其是其血液毒性很低,适合治疗老年病人,并且有利于对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开展同步放化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京栋;王瑞斐;贺文茜;张湘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对45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脑肿瘤进行分析认为30岁以上癫痫发作,应警惕脑肿瘤的可能.头颅CT、MRI检查阳性率高,应是脑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金华;余存;於孝龙;宋水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7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采用左胸、上腹两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残胃食管弓上吻合术.术后无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无输入、输出襻梗阻表现.对远端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中下段食管癌,特别是年老体弱的患者宜采用本术式.
作者:郭明;林大富;袁思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自1996年至2002年5月对17例大肠癌肝转移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行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胡浩忠;戴亚伟;孙建光;董骏;张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铂类化合物的耳毒性由于其初期症状的隐匿性,病理改变的不可逆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严重性,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我院2例顺铂化疗引起神经性耳聋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邓姗;黄惠芳;潘凌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榄香烯乳对直肠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对20例直肠癌患者榄香烯乳灌注前后的肿瘤组织及16例正常直肠粘膜,分别采用TUNEL法及SP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结果]本组患者榄香烯乳灌注前及灌注后7d~10d,AI分别为5.68‰、11.21‰;PI分别为50.05‰、40.1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榄香烯乳能诱导直肠癌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提示术前灌注榄香烯乳对治疗直肠癌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思奋;任东林;罗湛滨;范小华;赵江宁;冯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射治疗时利用CT模拟定位的疗效.[方法]对103例食管癌病例用CT模拟定位,全部病例以肿瘤中心为照射野的等中心点,照射野长度为肿瘤上、下缘放大3cm,野宽为肿瘤边缘外放1cm,总剂量为DT60Gy~70Gy,2Gy/次,5次/周,6~7周内完成.[结果]103例病例近期疗效显示完全缓解率达55.3%,部分缓解率为37.9%,1、3年生存率分别为73.4%和56.1%,在已死亡的42例中,因局部失败只占38.1%,而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占54.8%.[结论]利用CT模拟定位,以肿瘤中心为射野等中心点对食管癌进行外照射,可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提高生存率,在已死亡的病例中,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明显上升.
作者:杜德希;吴鹤;叶永来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