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观察

马宏岩;郭涛;宣立学;张保宁

关键词:乳腺肿瘤, 受体, 白细胞介素2
摘要: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31例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测定.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sIL2R水平亦增加,手术前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手术后高(P<0.01).认为乳腺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可反映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组织芯片技术与肿瘤研究

    本文对组织芯片的概念、分类、发展历史和在抗体筛选、蛋白表达、基因扩增、新基因的发现以及与基因芯片的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军;刘镭;王一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影响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可预测MVP方案(丝裂霉素、长春酰胺、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指标.[方法]用M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96例,回顾性分析了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结果]KPS≥80分、初治、腺癌、单一部位转移、无骨骼转移、无贫血患者的有效率分别是43.9%,42.5%,40.6%,44.4%,37.5%,42.1%,明显高于KPS60~70分、复治、鳞癌、两个以上部位转移、有骨骼转移以及贫血患者.[结论]一般状况、既往治疗、组织学类型、转移部位数目以及有无骨骼转移、贫血可作为预测MVP方案疗效的指标.

    作者:李曙光;黎莉;李明;王秀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聚生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水

    恶性胸、腹水病人43例随机分为A、B、C组,分别予高聚生、高聚生联合顺铂及顺铂作腔内注射.A、B、C组有效率分别为46.7%(7/15)、81.3%(13/16)、41.7%(5/12).A、B组及B、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

    作者:杨佐南;张勇;金澄雁;沈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Her-2的研究进展与乳腺癌

    原癌基因Her-2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关系.其中Her_2在Her受体的信号网络系统和细胞周期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对Her_2信号网络系统的研究也有助于找到以Her_2为靶分子的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针对Her_2的单克隆抗体和抑制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胡伟国;张保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弧形针改善瘤内核素均匀度的SPECT评价

    5只SMMC7721肝癌皮下瘤SD大鼠模型,接受弧形针分段扇形退行性注射131I碘化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后三维重建图像观察核素的三维分布.

    作者:张旭光;王建;王少卿;孙亮;朱寿彭;吴翼伟;赵振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切断胸肌小切口行胸外科手术38例

    作者于2000年7月至2002年9月有选择性地对38例胸部肿瘤患者行不切断背阔肌、前锯肌的小切口胸科手术.结果38例患者开胸出血量少,疼痛不明显,术后住院时间短,肺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影响小.认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采用不切断胸肌小切口可使患者受益.

    作者:陈鹏程;陈奇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早期乳腺癌的精准定位与恰当治疗

    结合本期乳腺癌专题文稿对早期乳腺癌的精准定位及相应的治疗选择进行述评,指出不过度的恰当治疗有赖于原发灶、区域淋巴结状况、远处转移三方面的精准定位.

    作者:杨红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晚期卵巢上皮癌的综合治疗与预后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综合治疗对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1年12月该院收治的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Ⅲ、Ⅳ期卵巢上皮癌.[结果]晚期卵巢上皮癌2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8%和24.05%.5年生存率Ⅲa期100%、Ⅲb期28.81%、Ⅲc期16.05%、Ⅳ期0;黏液性囊腺癌、透明细胞癌、混合性癌均为O,浆液性囊腺癌29.34%、内膜样癌51.68%;G1为50.42%、G242.75%、G32.53%;术后残留癌灶<2cm5年生存率44.18%、≥2cm5年生存率4.75%;术后化疗≥6个疗程的5年生存率47.56%、<6个疗程的5年生存率3.89%(P<0.01).[结论]晚期卵巢上皮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级、术后残留癌灶大小及化疗疗程数相关,彻底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正确的化疗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作者:俞小元;程晓伟;董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染料和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通过乳腺淋巴引流动物模型及临床乳腺癌来研究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合适染料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以12只雌性成年兔第2对乳腺的淋巴引流模型来观察异硫蓝组、美蓝组和两者联合组淋巴结依次染色的时间、枚数和褪色的时间.在12例乳腺癌患者行SLNB时进行仔细观察.[结果]通过动物模型发现,异硫蓝组和联合组淋巴结染色的时间明显短于美蓝组,淋巴结染色的枚数明显多于美蓝组;异硫蓝组褪色的时间明显快于美蓝组和联合组,12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1例注射异硫蓝后30秒~45秒发现淋巴管开始染色,2分钟内即可发现染色的淋巴结.[结论]成年雌性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乳腺淋巴引流模型,可用于SLNB的研究.异硫蓝和美蓝联合使用具有互补性.我们推荐1%异硫蓝行乳腺癌SLNB时间为注射染料后1分钟.

    作者:王水;刘晓;刘晓安;查小明;符德元;甄林林;范萍;武正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发性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伴肌样结节1例

    患者女性,76岁.12年前曾因腹壁肿块于外院手术切除,1年后于手术疤痕处又发现鸡蛋大小肿块,再次予以手术切除,两次病理诊断均不详.第2次手术后不久,原手术疤痕处又发现肿块,生长较缓慢,近两年来肿块明显增大,且伴痛、痒.外科检查:腹平,上腹壁见手术疤痕,其上有一肿块突起,约4cm×4cm,质中,周围见多个蚕豆大小肿块突出于皮肤表面,质硬,基底较宽,无压痛.

    作者:叶宣光;王坚;史继敏;桂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泰索帝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观察

    对29例转移性乳腺癌泰索帝75mg/m2,静脉滴注1小时,连续3天,21天为1周期,4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CR4例,PR17例,NC6例,PD2例,有效率72.4%.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脱发、腹泻等.

    作者:张强;徐宏;张斌;刘晓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管镜下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及定位技术

    [目的]评价乳管内窥镜和乳腺定位针对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和定位价值.[方法]用奥林巴斯硬性乳管内窥镜系统及计算机辅助设备,对220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采集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30例患者在乳管镜引导下经溢液孔穿刺定位.[结果]220例患者中发现早期乳腺癌11例(5%),重度不典型增生6例(2.7%),乳管内乳头状瘤93例(42.3%),乳头状瘤病15例(6.8%),导管扩张症或伴有炎症95例(43.2%).[结论]乳管内窥镜能直接观察乳头溢液患者乳管内病变情况,提高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而在其协助下经溢液乳孔放置乳腺定位针,能够避免手术盲目性,为病灶的检出提供可靠的帮助.

    作者:蒋宏传;王克有;李杰;游凯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病灶垂体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0例

    利用X-刀治疗计划系统治疗20例大病灶垂体瘤,随访1年以上,影像学检查肿瘤缩小者75%,肿瘤无变化者25%,视力均未见减退.

    作者:张临泉;王侠;周凤娟;辛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及骨髓中微转移的联合检测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联合进行前哨淋巴结(SLN)及骨髓微转移检测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99mTc_SC作为示踪剂,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前哨淋巴结中的微转移,并使用EMA和CK19的免疫组化染色,对腋窝淋巴结常规检查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骨髓微转移的检测.[结果]13例腋窝淋巴结常规HE检查阴性的患者中,流式细胞仪发现6例患者前哨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46.2%),SLN微转移的发生率与肿块大小相关(P=0.027).在腋窝淋巴结常规HE检查阴性的20例乳腺癌患者中,9例患者的骨髓中存在EMA或CK阳性的细胞(45%).骨髓微小转移与肿瘤ER(P=0.045)、PR(P=0.010)的状态相关.10例同时进行骨髓及SLN微转移检测的患者中,4例pN0(i+),4例pM0(i+),2例pNO(i+)Mo(i+).[结论]骨髓及淋巴结中的微转移可能与患者预后差相关.

    作者:张杰;沈坤炜;吴炅;陆劲松;刘邦令;周决;沈瑾;沈镇宙;邵志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甲状腺微小癌10例报告

    我院1994年10月~2001年10月共收治甲状腺微小癌10例,占同期甲状腺癌的28.6%.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乳腺癌防治工作浅谈

    该文讨论了近年来乳腺癌领域几个热点问题如普查、定位活检、保乳治疗、前哨淋巴结活检、综合治疗和乳房重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保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左颞骨岩尖区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

    左颞骨岩尖区的黏液样软骨肉瘤非常少见,属于软骨肉瘤的变异类型.黏液样软骨肉瘤常发生于软组织,但也可发生于骨.两者在形态上基本相似.此外在组织中因有成行的立方细胞被黏液样背景分隔开,在形态学上易与脊索瘤相混淆.现将1例该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涛峰;王国庆;陈东;赵庆夏;李时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发卵巢上皮癌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价值

    对67例在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卵巢癌患者施行二次手术,认为二次手术可以了解腹腔内残存的癌灶通过化疗后的变化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张桂荣;翟云起;沈连春;韩凤娟;隋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因素.[方法]自1991年11月至2001年4月该院治疗99例Ⅰ、Ⅱ期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LDH异常10例、正常89例;有全身症状32例;12例行颈部预防照射.鼻腔靶区中位剂量54.4Gy(20.0Gy~69.5Gy).全组1例手术后行放、化疗,1例行单纯化疗,6例单纯放疗,其余行放、化疗.放疗前、中、后行COP、COMP、CHOP、BACOP方案化疗2~8个疗程.[结果]该组病例中位生存期为70个月,5年生存率为66.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局部侵犯范围、LDH异常、有全身症状及分期对生存率和远处侵犯率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肿瘤局部侵犯范围、LDH异常、有全身症状及分期是影响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生存率及远处侵犯的主要因素.Ⅰ期不必行颈部预防照射.

    作者:刘鲁迎;黄志煜;朱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甲孕酮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

    9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甲孕酮加介入治疗或单纯介入治疗.治疗组瘤体缩小,近期有效率为57.8%(26/45),较对照组35.6%(16/45),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率和消化道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作者:徐霞;季卫军;陆跃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肿瘤学杂志

肿瘤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浙江省肿瘤医院 浙江省抗癌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