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层粘连蛋白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薛敬玲;朱世柱;丁晓勇;孟扬;王纪

关键词:前磨牙,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层粘连蛋白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受体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健康人前磨牙60个,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层粘连蛋白受体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层粘连蛋白受体免疫反应物(LNR-IR)普遍存在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神经纤维膜、血管内皮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上,以牙髓的神经纤维膜、血管内皮细胞为丰富.结论层粘连蛋白受体一般见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各种细胞膜上,它与层粘连蛋白一起在支持、固定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各结构的正常位置、形态和功能的发挥上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标准纸尖吸液性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模拟根管中标准纸尖的吸液性能.方法体外研究重力、时间、液体粘度等因素对模拟根管中标准纸尖湿润长度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测量方法对纸尖吸液体积的影响.结果重力因素不影响纸尖的湿润长度(P>0.05);纸尖吸取不同粘度液体时的湿润长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称重法和长度法所测血清体积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标准纸尖法可用于根管渗出液的定量取样研究,测量结果不受病人体位和牙位的影响,但液体的粘度对其体积测量有一定影响.

    作者:于金华;俞未一;刘卫红;孙卫斌;朱庆萍;朱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唾液对宿主龋病敏感性的生物学研究

    唾液是口腔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口腔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是口腔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培养基,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抗龋作用,如唾液的缓冲作用、抗菌作用、清洁作用等.近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唾液有机组成不同可能导致口腔微生物在牙面的定植不同,唾液对微生物的清除作用有差异.因此,在评价唾液对龋病的作用时应考虑遗传因素对龋敏感性的影响,考虑唾液中的有机组成对龋病的影响,本文拟从遗传生物学的角度探讨宿主的龋病敏感性.

    作者:邹静;周学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胶原酶在人工根面龋样损害中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通过对根面牙骨质基质胶原纤维降解破坏情况的超微结构观察,以寻找微生物源性胶原酶在根面龋中发生作用的证据.方法将无龋恒牙分组经酸性胶液和胶原酶分别或共同孵化处理后切割制样,脱水干燥,喷金,扫描电镜观察根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酸性胶液和胶原酶联合攻击的根面牙骨质呈现脱矿与基质胶原纤维破坏同步发生的超微结构表现.结论微生物源性胶原酶在根面龋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彭志翔;樊明文;边专;陈智;彭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手测法测定磨牙根管长度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214个磨牙根管的测定,探讨手测法测量根管长度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手测法和Root ZX根尖定位仪测定根管长度的差值,按年龄、病种、不同类别的根管分组,应用x2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测法和电测法符合率为38.32 %,在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类别根管组,第一类根管手测法与电测法符合率低于第二类根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测法准确率为38.32 %,不同病种、不同类别的根管是影响手测法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邵立强;原凤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口腔扁平苔癣患者组织中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检测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OLP患者(其中糜烂型12例,非糜烂型18例)及健康献血员各30例,分别检测局部病变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中NO含量(硝酸还原酶法)和NOS活性(化学比色法),所得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NO值,OL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糜烂型虽高于非糜烂型(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NOS值,OL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糜烂型也明显高于非糜烂型(P<0.01).结论在OLP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NO和NOS呈动态变化,过多的NO含量及NOS活性增加确与OLP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提示,NO生成抑制剂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用于辅助治疗OLP.

    作者:苏涛;孙庆顺;吴立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金属烤瓷修复对活髓基牙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探讨以活髓牙作金属烤瓷固定桥的基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5例173个活髓牙作金属烤瓷固定桥的基牙,按金属烤瓷冠的要求进行牙体预备.结果除1个牙因意外穿髓引起牙髓炎外,其余牙经0.5年~3年观察均无牙髓炎发生.结论只要备牙方法得当,选择活髓牙作金属烤瓷固定桥的基牙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胡彬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陶瓷化骨粉复合盖髓剂的研究与评价

    目的研究异体陶瓷化骨粉的相关理化性能及其复合制剂的体外抑菌效果,探索一种新的复合型生物盖髓材料.方法对陶瓷化骨粉及其复合制剂,分别进行pH测定,成分分析等检测,分组进行体外抑菌实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陶瓷化骨粉含多量钙、磷、镁、铁、锌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一定量克林霉素复合,pH为7.5;0.3 g骨粉内加入37.5 ug克林霉素粉,即对三种实验菌有明显抑菌作用,优于单纯骨粉,骨粉碘仿糊剂及氢氧化钙糊剂.结论陶瓷化骨粉克林霉素糊剂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复合型生物盖髓材料.

    作者:周先略;章宏毅;徐靳;倪红英;谢则平;唐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游离腓骨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腓骨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时骨块的塑形、定位和固定方法.方法 15例患者根据下颌骨六种缺损类型,对腓骨进行截骨塑形,按定位钢板定位后的下颌骨缺损形态和长度准确就位,小钛板或重建板进行坚固内固定.结果 15例腓骨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全部获得成功.腓骨截成二段者8例,三段者3例,4例未截断.术后面部外形恢复满意者13例,咬合关系正常者12例,张口度正常者14例,3例患者术后接受活动义齿修复,1例种植义齿修复并获得良好的咀嚼功能.结论腓骨复合瓣可根据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形态进行截断塑形,定位钢板能保证移植骨块的准确就位,根据应力分布原理进行坚固内固定可保证移植骨块的良好稳定性.

    作者:万林忠;邢树忠;朱志军;吴煜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鼻额筛骨复合骨折6例报告

    当鼻骨受到直接打击时,鼻额筛骨可同时发生骨折,称为鼻额筛复合骨折.此类骨折治疗上比较复杂,若处理不当有时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6例,报告如下:

    作者:管志江;朱雪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次法根充用于牙髓治疗失败患牙再治疗的观察

    目的对牙髓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一次法根充在再次治疗时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分析157例200个牙髓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对168个非急性根尖周炎的患牙采用一次法根充和常规法根充进行比较.结果一次法根充和常规法根充的治疗成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适应症选择正确、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采用一次法根充对牙髓治疗失败患牙进行再次治疗是可行的.览

    作者:贾智;刘南;王霜;林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女性灼口综合征的性激素水平检测

    目的探讨女性灼口综合征(BMS)患者体内性激素和皮质激素水平的改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60例女性BMS患者血清中的8种性激素及皮质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并以20例正常女性对照.结果 BMS组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均高于对照组(P<0.01);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变化(P>0.05);睾酮/雌二醇的比值明显升高.结论睾酮/雌二醇的比值明显升高表明雄激素的相对升高或者是雌激素的相对减少.提示在临床考虑BMS的治疗方案时可以给患者服用一定量的雌激素以维持睾酮/雌二醇比值平衡,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汪喻忠;徐学义;周刚;陈汉正;陈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鸡抓伤引起的猫抓病1例报告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又称猫抓热或良性网状细胞增生病,本院收治1例由鸡抓伤引起的猫抓病,报告如下.

    作者:林敬涌;刘杏杰;李云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暂时性球囊阻断结合SPECT术前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对颈动脉切除后的耐受

    目的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结合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术前评价颈内动脉可能在术中切除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对颈动脉切除后的耐受程度.方法 27例术中可能切除颈动脉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经股动脉导入双腔球囊导管,达到患侧分叉以上的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时,注射造影剂充盈球囊阻断颈动脉45 min.观察并记录球囊阻断前后的神经系统的变化.在球囊阻断后30 min,静脉内注射25 ml 99mTe-ECD进行SPECT的扫描.结果 27例进行颈动脉阻断评价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7例阴性,10例阳性.阳性病例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在SPECT上脑血流灌注不足.基于此评价,该组阳性病例术中8例行肿瘤及所及颈动脉切除的同时行人造血管重建颈动脉;7例术中切除了肿瘤及所及颈动脉,未行颈动脉重建;12例术中将肿瘤与颈动脉分离.切除或重建颈动脉的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结合SPECT可以对颈内动脉可能在术中切除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术前实验评价,以掌握其对颈动脉切除后的耐受程度.该评价不仅具有诊断价值, 还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作者:范新东;邱蔚六;张志愿;毛青;侍行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2年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84名儿童的第一磨牙上采用半口对照法比较窝沟釉质成形术和普通封闭术封闭剂的保存率.结果封闭后6个月和1年时,两者保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2年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窝沟釉质成形术好于普通封闭术.

    作者:张光东;于金华;俞未一;孙卫斌;朱玲;梅予锋;张耀国;陆炜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悬突对牙周状态及龈下菌斑的影响

    目的从微生态学角度探讨悬突引起牙周炎的机制,揭示悬突对牙周组织的危害性. 方法检测568个有悬突牙及568个对照牙的GI和PD,采集龈下菌斑以刚果红染色,测其龈下菌群的细菌组成.结果悬突牙组的GI、PD明显高于对照牙组,其螺旋体、杆菌及球菌较对照牙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悬突改变牙周微生态环境,使龈下菌群细菌组成发生变化;临床治疗中要加强悬突的防治.

    作者:寇育荣;潘春玲;宫相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丹参对口膜黏膜下纤维化患者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参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用MTT法、羟脯氨酸试剂盒测丹参对培养的患者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培养基中胶原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丹参注射液(30 mg/ml、60 mg/ml、90 mg/ml)不仅对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显著降低该细胞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P<0.05~0.01),上述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结论丹参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膜黏膜下纤维化.

    作者:阙国鹰;彭解英;吴颖芳;方厂云;刘斌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甲醛甲酚过敏反应1例报告

    甲醛甲酚是口腔科常用根管消毒剂,有较好的消毒防腐作用,作者接诊1例因使用甲醛甲酚消毒根管而引起广泛血管神经性水肿的过敏反应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0岁,因|6深龋,穿髓,伴急性牙髓炎就诊,给予根管治疗,首诊置樟脑酚棉捻开放根管,3天后复诊,自觉症状消失.去除樟脑酚棉捻,进一步扩管,冲洗,拭干后置甲醛甲酚棉捻牙胶封洞,嘱5天复诊.次日见整个面部肿胀,发红,上达眶下缘,下至颈上部,上下唇水肿突起,诊断为过敏反应,立即去除暂封物,生理盐水冲洗后用丁香油棉捻消毒根管,同时给予异丙嗪,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2天后肿胀消退,完成根管充填.为证实甲醛甲酚过敏,经甲醛甲酚斑贴试验为阳性.

    作者:朱国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Ⅲ类骨性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骨性反牙合的矫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对9例骨性反牙合儿童,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装置进行矫治,力量300~500 g侧,方向向下向前与牙合平面呈20°角.结果 9例患儿均取得满意外形,SNA增加1.87°,ANB增加3.12°,MP-SN增加0.91°.结论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亮

    作者:官玉芹;史建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功能与灼口综合征

    运用中西医的系统、还原相结合的认识方法剖析灼口综合征(BMS)可能病因以及临床特点,发现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在BMS的发病机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或信息传递作用.从局部和整体结合观点,以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观点来简述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功能与BMS的关系.发现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活动增强在心理因素导致BMS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中介作用;BMS的烧灼样疼痛可能是由交感神经维持的慢性痛;BMS可能是胃肠道伤害性刺激通过交感末梢传入信息经延髓的整合机制传递儿茶酚胺,表现为口面部疼痛及全身的一组症侯群.对BMS的治疗提出控制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活动的设想.

    作者:黄玉云;李秉琦;陈谦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骨性下颌前突术前正畸去代偿治疗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去代偿在骨性下颌前突畸形矫治中的作用.方法 18例已接受过正畸-外科联合治疗的骨性下颌前突患者,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对其术前正畸去代偿的前后结果进行研究.结果在骨性下颌前突患者,普遍存在牙齿的代偿现象,牙代偿不仅存在于下颌,而且存在于上颌;并同时存在于前牙和后牙;去代偿后,上、下牙齿相对于基骨的位置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术前去代偿为外科手术后退下颌骨至正常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础.术前正畸去代偿,是治疗骨性下颌前突畸形的重要步骤.也是获得高质量手术结果的可靠保证.

    作者:孙应明;段银钟;惠光艳;林珠;胡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