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翔;樊明文;边专;陈智;彭彬
目的建立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并研究下颌骨的损伤特点.方法选用微球形炸药作爆炸源距兔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建立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并于伤后6 h﹑3天、7天观察伤情,按伤区外0.5 cm 、1.0 cm取下颌骨标本行HE染色及改良三色法染色,并行墨汁灌注制作骨磨片观察.结果实验建立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重复性好﹑稳定性强,更接近战时爆炸损伤.伤后6 h伤区骨断端骨组织无明显变化;伤后3天,骨断端明显炎细胞浸润,伤区外0.4 cm内松质骨骨细胞坏死,并见骨吸收活动及破骨细胞;伤后7天, 伤区外0.4 cm内骨质完全坏死,但其周围0.4 cm以外骨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皮质骨及松质骨出现修复活动.结论该模型可作典型的创伤模型,有广泛的适用性.爆炸伤后下颌骨反应特性与普通骨折相似,但损伤范围更大.
作者:李建虎;何黎升;刘彦普;雷德林;周树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诱导因子对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体外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脾细胞与成骨细胞的联合培养体系,将细胞悬液接种于预置盖玻片或牙本质片的24孔培养板内,实验组分别加入骨吸收因子1,25(OH)2D3、PTH、PGE2,对照组不加药,每3 d换培养液并加药1次.结果培养5 d后实验组可见多核细胞形成,并逐渐增多,TRAP染色阳性,电镜下见牙本质片上有吸收陷窝形成,其中以1,25(OH)2D3组结果明显.结论体外培养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形成需要骨吸收因子的诱导,1,25(OH)2D3的诱导作用强.
作者:王兴强;杨富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直丝弓矫治技术是目前国际口腔正畸学领域中应用为广泛的临床矫治技术.该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该技术以其矫治原理科学简明、临床应用简捷易行、矫治效果快速高效而受到各国正畸医师欢迎.30年前,Andrews医生在方丝弓矫治器的基础了发明了全程式化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后人又称之为第一代直丝弓矫治器或经典直丝弓矫治器及矫治技术.以后十几年里又陆续出现了Roth矫治技术,直历山大矫治技术、水平支抗系统矫治技术等改良直丝弓矫治技术或称为第二代直丝弓矫治技术,与方丝弓矫治器相比,上述直丝弓矫治器都是在托槽结构上的改进和发展.
作者:徐宝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受体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健康人前磨牙60个,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层粘连蛋白受体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层粘连蛋白受体免疫反应物(LNR-IR)普遍存在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神经纤维膜、血管内皮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上,以牙髓的神经纤维膜、血管内皮细胞为丰富.结论层粘连蛋白受体一般见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各种细胞膜上,它与层粘连蛋白一起在支持、固定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各结构的正常位置、形态和功能的发挥上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薛敬玲;朱世柱;丁晓勇;孟扬;王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44例慢性根尖周炎病例,随机分观察组(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组)124例、对照组(甲醛甲酚组)120例,观察封药一周后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培养结果.结果两组的临床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Ca(OH)2组67.7%一次封药后即可行根管充填,FC组为40%,Ca(OH)2组治疗期间未产生疼痛,FC组则有8.3%产生疼痛,平均封药次数Ca(OH)2组1.38次,FC组1.76次,细菌培养结果与此呈正相关.结论氢氧化钙甘油糊剂在杀灭微生物、减少治疗期间疼痛和减低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性方面效果优良.
作者:滕英;葛德珊;梁恩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以离体下颌骨为实验对象,分析比较四种卡环对基牙及义齿鞍基位移的影响.方法设计4类卡环①近中牙合支托-颊侧短固位臂-远中邻面板固位体;②RPI卡环:③远中牙合支托-颊侧短固位臂-远中邻面板固位体;④锻丝三臂卡环.采用激光全息干涉计量术,分析比较4种卡环设计义齿在垂直静载下对基牙及义齿鞍基位移的影响.结果义齿垂直加载时,近中牙合支托-颊侧短固位臂-远中邻面板固位体对基牙及义齿鞍基的位移量大于RPI卡环,但小于锻丝三臂卡环,基牙位移方向为近中、舌向、龈向;提示近中牙合支托-颊侧短固位臂-远中邻面板固位体和RPI卡环更利于基牙健康.
作者:杜莉;高家业;林映荷;肖茂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丹参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用MTT法、羟脯氨酸试剂盒测丹参对培养的患者颊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培养基中胶原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丹参注射液(30 mg/ml、60 mg/ml、90 mg/ml)不仅对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显著降低该细胞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P<0.05~0.01),上述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结论丹参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颊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膜黏膜下纤维化.
作者:阙国鹰;彭解英;吴颖芳;方厂云;刘斌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甲醛甲酚是口腔科常用根管消毒剂,有较好的消毒防腐作用,作者接诊1例因使用甲醛甲酚消毒根管而引起广泛血管神经性水肿的过敏反应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0岁,因|6深龋,穿髓,伴急性牙髓炎就诊,给予根管治疗,首诊置樟脑酚棉捻开放根管,3天后复诊,自觉症状消失.去除樟脑酚棉捻,进一步扩管,冲洗,拭干后置甲醛甲酚棉捻牙胶封洞,嘱5天复诊.次日见整个面部肿胀,发红,上达眶下缘,下至颈上部,上下唇水肿突起,诊断为过敏反应,立即去除暂封物,生理盐水冲洗后用丁香油棉捻消毒根管,同时给予异丙嗪,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2天后肿胀消退,完成根管充填.为证实甲醛甲酚过敏,经甲醛甲酚斑贴试验为阳性.
作者:朱国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骨性反牙合的矫治方法与效果.方法对9例骨性反牙合儿童,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装置进行矫治,力量300~500 g侧,方向向下向前与牙合平面呈20°角.结果 9例患儿均取得满意外形,SNA增加1.87°,ANB增加3.12°,MP-SN增加0.91°.结论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亮
作者:官玉芹;史建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唾液是口腔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口腔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是口腔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培养基,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抗龋作用,如唾液的缓冲作用、抗菌作用、清洁作用等.近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唾液有机组成不同可能导致口腔微生物在牙面的定植不同,唾液对微生物的清除作用有差异.因此,在评价唾液对龋病的作用时应考虑遗传因素对龋敏感性的影响,考虑唾液中的有机组成对龋病的影响,本文拟从遗传生物学的角度探讨宿主的龋病敏感性.
作者:邹静;周学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OLP患者(其中糜烂型12例,非糜烂型18例)及健康献血员各30例,分别检测局部病变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中NO含量(硝酸还原酶法)和NOS活性(化学比色法),所得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NO值,OL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糜烂型虽高于非糜烂型(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NOS值,OLP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糜烂型也明显高于非糜烂型(P<0.01).结论在OLP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NO和NOS呈动态变化,过多的NO含量及NOS活性增加确与OLP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提示,NO生成抑制剂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用于辅助治疗OLP.
作者:苏涛;孙庆顺;吴立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84名儿童的第一磨牙上采用半口对照法比较窝沟釉质成形术和普通封闭术封闭剂的保存率.结果封闭后6个月和1年时,两者保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2年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窝沟釉质成形术好于普通封闭术.
作者:张光东;于金华;俞未一;孙卫斌;朱玲;梅予锋;张耀国;陆炜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结合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术前评价颈内动脉可能在术中切除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对颈动脉切除后的耐受程度.方法 27例术中可能切除颈动脉的头颈部肿瘤患者,经股动脉导入双腔球囊导管,达到患侧分叉以上的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时,注射造影剂充盈球囊阻断颈动脉45 min.观察并记录球囊阻断前后的神经系统的变化.在球囊阻断后30 min,静脉内注射25 ml 99mTe-ECD进行SPECT的扫描.结果 27例进行颈动脉阻断评价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7例阴性,10例阳性.阳性病例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以及在SPECT上脑血流灌注不足.基于此评价,该组阳性病例术中8例行肿瘤及所及颈动脉切除的同时行人造血管重建颈动脉;7例术中切除了肿瘤及所及颈动脉,未行颈动脉重建;12例术中将肿瘤与颈动脉分离.切除或重建颈动脉的患者手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利用球囊暂时性阻断技术结合SPECT可以对颈内动脉可能在术中切除的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术前实验评价,以掌握其对颈动脉切除后的耐受程度.该评价不仅具有诊断价值, 还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作者:范新东;邱蔚六;张志愿;毛青;侍行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微波消毒一次完成根管治疗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慢性根尖周炎患者217人,259个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消毒及根充后即刻反应和一年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微波与FC消毒根管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9.35 %、95.19 %,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但FC组封药、根充后短期内的不适反应却明显多于微波组.结论微波消毒根管操作简单、作用快捷、效果可靠、副作用少,是一种理想的消毒方法.
作者:张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43岁,因上腭部肿物10年余,破溃10天就诊.门诊活检报告:小涎腺混合瘤.检查见:左侧软硬腭交界处约3.0 cm×2.5 cm×1.0 cm椭圆形肿物,表面有破溃,渗血,周界清楚,质软、后份有波动感,无触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入院后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周围无浸润,硬腭部分骨质压迫吸收,病理组织送检,镜下可见粘液腺和瘤组织,以肌上皮细胞为主,有部分腺管结构,细胞分化好.包膜不完整.
作者:郭辉;刘善忠;冯国强;宋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早期反牙合颅颌面的改变.方法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88例,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头影侧量分析研究.结果矫治后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牙合改变明显,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替牙期反牙合矫治后仍遗留骨骼异常,骨面型仍属Ⅲ类,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牙合,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作者:毛靖;袁敬;赵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内皮型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与iNOS)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健康的人前磨牙60个,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eNOS、 iNOS 的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eNOS 阳性免疫反应物出现于牙髓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平滑肌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在部分牙髓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纤维可见少量iNOS免疫阳性反应物.结论 eNOS在牙髓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牙本质细胞表达,提示eNOS在牙髓血流调节和牙本质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纤维有少量iNOS表达,提示少量iNOS可能也参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作者:丁晓勇;朱世柱;薛敬玲;孟杨;王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Halimeter与感官分析测量口臭的相关性. 方法用Halimeter测量68名受试者,与嗅觉测量的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二者有显著相关,r=0.807(P<0.01).结论二者用于口臭测量有显著相关.提示Halimeter可作为用于口臭临床研究的一种简便工具,可更准确地表达口臭的程度.
作者:马骏驰;俞未一;朱玲;刘卫红;吴友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根面牙骨质基质胶原纤维降解破坏情况的超微结构观察,以寻找微生物源性胶原酶在根面龋中发生作用的证据.方法将无龋恒牙分组经酸性胶液和胶原酶分别或共同孵化处理后切割制样,脱水干燥,喷金,扫描电镜观察根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酸性胶液和胶原酶联合攻击的根面牙骨质呈现脱矿与基质胶原纤维破坏同步发生的超微结构表现.结论微生物源性胶原酶在根面龋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彭志翔;樊明文;边专;陈智;彭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探讨以活髓牙作金属烤瓷固定桥的基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5例173个活髓牙作金属烤瓷固定桥的基牙,按金属烤瓷冠的要求进行牙体预备.结果除1个牙因意外穿髓引起牙髓炎外,其余牙经0.5年~3年观察均无牙髓炎发生.结论只要备牙方法得当,选择活髓牙作金属烤瓷固定桥的基牙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胡彬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