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属烤瓷冠用于前牙美容修复(附216例报告)

陈乃焰;周宗雄;邓祺

关键词:美容修复, 金属烤瓷冠
摘要:目的对成年人影响美观的前牙进行美容修复,以达到增进美观改善功能的效果。方法对216例734颗前牙采用铸造金属桩核、金属桩钉加光固化树脂部分核、磨改牙体形态等方法进行牙体预备,代之以金属烤瓷冠修复。结果经1年以上随访149例521牙,除个别牙(7.4%)出现裂瓷、尖周炎、根折及牙龈炎等并发症,其92.6%病例效果良好。结论为金属烤瓷冠适用于前牙美容修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氨酮麻醉致唇裂修复中呼吸抑制12例报告

    1982~1998年,应用氯氨酮麻醉行唇裂修复术中有12例发生呼吸暂停,病情危及,经急救,恢复自主呼吸,报告如下。

    作者:黄迪炎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髓室底穿通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对38人39例髓室底通的牙体保守治疗,经6月~2年随访,成功率为89.74%。表明此方法对保留髓室底穿通的患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云峰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智齿近中阻生伴第二磨牙远中深龋的同期治疗

    目的探讨智齿近中阻生伴第二磨牙远中深龋同期治疗效果。方法 90例经临床检查和牙片证实智齿近中阻生伴第二磨牙深龋患者的108对患牙,在局麻下行第二磨牙开髓、失活,磨除远中1/4牙冠,拔除阻生牙。结果平均操作时间15.5±10.2 min,拔除阻生牙的创伤程度明显减小,术后反应减少,牙髓治疗疗效满意。结论同期治疗病源牙和病灶牙能解决治疗顺序上的矛盾,简化拔牙操作,节省病人就诊次数和经济负担,防止继发龋产生。

    作者:吕俊邦;王元芹;齐立东;于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Tisse contour system龈切术在桩冠修复中的应用

    修复科的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患者由于外伤等原因造成牙体劈裂至龈下,或残冠残根被增生牙龈所覆盖的情况。这种牙根充后若需作桩冠修复,必须先进行龈切[1]。Tisse contour system是美国生产的电龈切刀,它同常规龈切相比出血较少,可以在龈切后即刻制作桩核,而不必等到2周后,减少了就诊时间。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微波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疗效观察

    牙本质敏感症是口腔常见病,瞭面磨耗是引起后牙牙本质敏感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用氟化钠甘油,麝香草酚或氨硝酸银脱敏。作者对后牙过度磨耗引起的牙本质敏感症行微波照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常亮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硒水平的测定及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口腔扁平苔藓与必需微量元素硒的关系。方法 30例口腔扁平苔藓实验组与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红细胞及血清硒水平。结果实验组红细胞及血清硒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硒水平低下可能是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何飚;彭芸;陆群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后牙变异固定桥修复的临床分析

    材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本资料从95年至99年中共修复120例病人,其中有115例均进行一年以上的随访,只有5例病人固定桥松动脱落,失败率占4.17%,成功率占95.83%,脱落的固定桥重新粘接后即可继续使用。

    作者:周天伟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龋坏的初步分析

    本文对87人,96件可摘义齿基牙龋坏的114颗牙进行了临床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戴牙时间越长基牙龋坏越重,主要原因是卡环对基牙的磨擦,卡环位置不当,人工牙与基牙之间的接触关系不良。为减少基牙的龋坏,本文提出了一些设计制作可摘义齿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及预防基牙龋坏的措施。

    作者:张友梅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腮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附2例报告)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腮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文献34例进行讨论。结果该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呈大小不等的团巢状分布,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阳性。结论腮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好发年龄40~49岁,其形成与EB病毒感染有关。

    作者:葛建荣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固定片段弓与活动矫治器在替牙期儿童牙矫治上的联合应用

    笔者采用固定片段弓与活动矫治器在替牙期儿童牙矫治上的联合应用,将患儿矫治年龄尽量提前到替牙期,为患者在恒牙期作固定矫治打下良好的基础。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俊文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36例唇癌切除术后缺损立即修复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男29人,女7人,年龄大72岁,小30岁,发病高峰在40~60岁。 临床分期:按TNM分期标准,Ⅰ期21人,Ⅱ期5人,Ⅲ期8人,Ⅳ期2人。 病理分类:鳞癌29例,基底细胞癌5例,原位癌1例,疣状癌1例。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桩核铸造冠修复前磨牙残冠

    本文报告了40例46颗前磨牙残冠,经根管治疗后,分两组分别用铸造桩核和自制不锈钢桩钉光固化树脂核进行全冠修复。修复后作1~3年的随访观察,效果较好,成功率达90%左右。结果表明桩核铸造全冠修复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彭蓓;杨杨;刘晓君;王文红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诞生牙1例报告

    女婴刘某,第二胎足月顺产。 诞生后好发现口腔内有一赘生物,生长在下颌段牙槽嵴上,状似下乳中切牙,牙冠发育正常,质硬,牙颈部移行为结缔组织与齿槽上牙龈组织相连,能上下、前后、左右移动,总长度约7 mm左右。口腔内未见有其他异常。

    作者:冯世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恶性肿瘤病不同区域的生物学差异及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是由具有不同生物学行为的细胞亚群组成,其在肿瘤内部分布并非均匀一致。肿瘤的表面区、中心区、浸润区、癌旁区及正常组织之间在组织学、微血管分布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肿瘤的诊断、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强;张永福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固定腭(舌)弓推磨牙向远中在方丝弓矫正技术中的应用

    对于前牙拥挤度在Ⅰ°~Ⅱ°,不需要拔牙的患者,采用固定腭(舌)弓推磨牙向远中的方法获得间隙,排齐牙列。本文介绍了固定腭(舌)弓的制作方法、临床应用及适应症,利用方丝弓加镍钛推簧推磨牙向远中。作者认为此方法不需要患儿太多的主动配合,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获得间隙时间短,且疗效显著而稳定。

    作者:蒋宝国;周学芹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张家口市1678例老年人牙齿缺失与修复的调查分析

    牙齿缺损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患。为了解塞外山区老年人牙齿缺失与修复情况,作者对张家口市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瑞平;王建平;白支歧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成人深覆瞭患者前牙可摘义齿修复

    作者在临床中遇到成人深覆瞭患者前牙缺失要求活动义齿修复,根据深覆瞭的不同类型予以相应的修复方法,满足了患者修复及美观要求,为临床修复成人深覆瞭患者前牙缺失困难提供了思路,现将具体方法结合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利军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135例老年人口腔颌面肿瘤围手术期处理

    我科自1980年以来,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对围手术期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伟;延飞;岳进;李洪洋;刘士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黑龙江省抚远县1513名中学生恒牙列错瞭畸形调查报告

    一般资料:1998年对抚远县1513名中学生进行恒牙瞭错瞭畸形调查,其中男875例,女638例,年龄12~18岁,均无正畸治疗史。对检查者的颌面形态、牙列情况、咬合关系进行详细检查和记录。以个别正常瞭为标准,按安氏分类法统计。

    作者:郎首峰;郑士芳;高淑珍;王新平 刊期: 2001年第z1期

  • 口腔扁平苔藓癌变潜能探讨——P53基因表达及形态计量学研究

    目的从P53基因的表达及细胞形态计量变化,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癌变的潜能。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28例OLP病损P53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其中16例OLP的细胞形态学变化进行测量及分析,并分别与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异常增生性白斑、及鳞癌比较。结果 P53蛋白在正常口腔粘膜中表达阴性,但可在OLP、白斑(LK)角朊细胞及鳞癌(SCC)癌细胞中表达,阳性细胞数比例由OLP、LK到SCC依次递增,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胞形态定量结果显示:OLP各项参数值介于正常与白斑和鳞癌之间,与鳞癌差异显著(P<0.05)。结论 OLP是一种界于正常及癌之间的良性病损,具有一定的恶变潜能,但恶变潜能可能低于白斑。

    作者:蔡扬;于燕妮;肖开棋 刊期: 2001年第z1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