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智峰;陈俊南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利用MRI观察活体组织水分子扩散运动理想且唯一的成像方法,初主要应用于早期脑缺血的诊断中[1,2].随着磁共振超快速成像序列的开发,使DWI的临床应用也愈加广泛,从中枢神经系统扩展到了其它系统[3].本文着重阐述DWI在肝脏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丁爽;贾文霄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发现腹部包块1年余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扪及腹部偏左侧方一巨大包块,质中,不活动,无明显压痛.患者无明显恶心、呕吐、腹泻、消瘦等症状,大小便无明显异常.
作者:孟涛;李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是指髓核碎块突破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游离于椎管内、硬膜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相对于一般椎间盘突出症较少见,检查方法较多,但CT是检查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常常由于扫描方法不正确,而导致漏诊及脱出部位分型与临床不符合.提高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有助于选择及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比较CT、MRI及脊髓造影术对游离型腰椎间盘脱出症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黄科峰;赵国宏;李发军;曾社平;张林村;伍玉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8F FDG PET显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例临床怀疑的胆囊癌患者均行18F-FDGPET显像,对显像结果进行目测法及半定量分析,并与CT、手术、腹腔镜取病理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病理检查确诊4例胆囊癌,3例胆囊良性病变.18F FDG PET显像均正确定性.CT对6例作出正确定性.2例PET显像发现了CT未发现的转移灶3处,并对1例胆囊癌患者进行了正确疗效评价.结论:18F-FDG PET显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准确地评价治疗效果.
作者:刘健;孙爱君;赵涛;苏富勇;杜静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非离子型对比剂具有与离子型对比剂相等的碘成分,但渗透压明显低于离子型,且不带电荷现象,不干扰体内的电离环境及电解质平衡,具有较少的毒性.临床上需要对比剂能快速、大量团注,并具有低粘度、高浓度,对患者耐受性好[1].基于对对比剂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已经研制出了大量的新型对比剂,其中碘克沙醇是一种新型的等渗二聚体对比剂,由挪威奈科明公司研制成功.目前碘克沙醇在国外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研究,为提高对该种对比剂的认识,笔者就碘克沙醇做一介绍.
作者:卞读军;肖恩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故障现象岛津XED 150L-20 500mA遥控X线机已使用8年,未发生故障.摄片过程中,出现横向分格板运行缓慢,但能完成分格操作,摄片数张后,横向分格板运行停止,不能完成分格任务,床面下发出异常声音.关机重启后,故障依然存在.整个过程中,纵向分格摄片操作未见异常.
作者:赵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科在普通带电视透视功能的X线机上行血管及胃肠造影检查中,辅助使用普通数码摄像机,对造影图像进行全程采集,现将其应用方法和优点介绍如下.
作者:温生贵;李文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传染性较强的呼吸系统疾病.在疾病的治疗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激素治疗,短时间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对69例患者停药后4~6个月进行随访,发现在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后25例出现髋部或膝部疼痛症状,25例患者均进行了双髋关节MR检查,其中有6例发现有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作者:何宝明;由昆;许国宇;白国刚;全昌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因胸骨后隐痛伴进食梗噎2个月入院.外院纤维胃镜检查:距门齿27~32 cm处右侧壁呈隆起状,表面凹凸不平,中央凹陷,出血,质地较硬.临床诊断:食道中段恶性肿瘤.
作者:夏云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患者,男,27岁,左颈部触及一直径3cm的结节,质韧、活动,无疼痛.患者体温37.2℃,白细胞16×109/1,中性粒细胞占87%.偶有咳嗽,其它无不适.
作者:孔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报道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MRI表现,并与8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相对比.结果:肿瘤直径为2.5~8.0cm,乳头状肾细胞癌CT、MRI表现的特点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有完整的包膜.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与肾透明细胞癌在CT、MRI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韩希年;彭令荣;刘光华;王俭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1个月前无诱因头痛,近来加重,右眼胀痛,视力下降,伴恶心呕吐,查体:右眼球略突出,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
作者:李安宁;沈烈红;张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X线及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方法:11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有6例行CT检查.结果:11例中,病变位于股骨远端4例、骨干1例,胫骨近端2例、骨干1例,肱骨干2例,髂骨1例;呈溶骨性破坏8例,囊样膨胀性骨破坏2例,广泛性虫蚀样骨破坏1例.11例中,中心型者4例,偏心型者7例;破坏区边界不清者8例,边缘部分清晰者3例,其中有硬化边者1例;破坏区内有点状钙化者1例;骨膜反应3例,其中有Codman三角1例;骨外软组织肿块7例,直径5~12cm.结论:本病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溶骨性骨质破坏、偏心生长、形成较大软组织肿块为特点,少见钙化及骨膜反应;后确诊需病理、临床、影像三者结合.
作者:于洪存;董杰;毕泗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血管成像,并对经临床确诊的11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观察肺实质病变的形态,部位及数量,中央及周围肺动脉内有无充盈缺损,有无胸腔积液及多少等.结果:11例肺栓塞患者中,均可发现肺栓塞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结论:运用螺旋CT可对绝大多数肺栓塞患者作出诊断,与其它相关检查联合应用,其诊断价值更大.
作者:徐林;夏雨;阮燕斯;孙多成;金永源;李世忠;詹志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故障现象开机正常,按动手闸机器不能进入预备状态并且无X线发生.分析与检修由故障现象分析图kV、mAs contro1-20的5/5M(图1),首先确认手闸一挡13c的AR1、AR2的通断;其次检查R-BU2继电器的接点(常闭)及连线;后确认26C的L0与2C的TH2、TH1(L100)之间电压.
作者:刘伟伟;李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脑缺血卒中后初几小时确定病灶部位、范围并及时进行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目前,对于急性脑梗死有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是在超急性期进行溶栓治疗,溶栓的时机越早,患者恢复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林东虎;孙德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例资料患者,女,57岁.2年来时有胸闷、胸痛,活动后明显,近2个月症状加重.2年前曾摄胸片,示心影旁有钙化影.ECG示Ⅱ、Ⅲ、AVF导联轻度ST-T改变.血脂偏高(甘油三酯1.82 mmo1/D.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查体:胸骨左缘有Ⅱ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毛定飚;滑炎卿;张国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李勇刚;王仁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海绵窦炎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对16例经临床诊断的海绵窦炎患者行MRI检查,分别选取矢状面、轴面及冠面扫描,其中9例行Gd-DTPA增强扫描,1例加作MRA 3D-TOF.结果:全部病例病变侧海绵窦形态发生改变,在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缘不清.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颈内动脉(ICA)被包绕,管腔变窄并发现多数病例(10/16)同时伴有邻近部位的炎症病灶.结论:MRI能发现海绵窦炎并作出准确诊断,为临床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陈旺生;漆剑频;史瑞华;夏黎明;王承缘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因腹胀2天就诊.腹部体征:无压痛,反跳痛.既往有消化道溃疡史.立位及平卧位腹部平片(图1、2)示两膈下有大量游离气影,以消化道穿孔收入外科.实验室检查:WBC 6.1×109/1,RBC 3.8×1012/1.经外科治疗后,患者无手术指征.出院诊断:肠道气囊肿症.
作者:任爱民;陈仲耿;吴月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