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曼莉
1 临床资料 本组49例,男性40例,女性9例,年龄20~62岁,平均34岁。受伤原因:车祸伤43例,高处坠落伤5例,拳击伤1例,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其中合并颅脑硬膜外血肿2例、器官骨折9例、肾挫伤4例、器官多发性损伤2例。全部病例均经腹腔穿刺或B超、CT检查确诊。除2例因少量出血而行保守治疗外,其余4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同时行脑外科手术),术中发现腹腔内出血量800~2 000ml,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
作者:周娟仙;郎史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对象与方法 被试为杭州商贸职业高中高一、高二学生各一个班共106人,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量表进行测量。测量运用团体测量的方法,指导学生按测量要求完成量表中要求的内容。量表发放共106份,回收106份,回收率100%。
作者:谢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Little氏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MRC-4型微波手术治疗仪治疗鼻Little氏区反复出血患者32例,微波输出功率(20~35)mA,凝固时间为3~4s。结果 32例均暂时止血有效,随访2个月至半年,仅2例因血小板减少而复发,经再次微波结合内科治疗而痊愈。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微波治疗Little氏区出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可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探讨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PWBC)数及中性粒细胞(PMN)比例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根据病情或预后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颅脑创伤病情重者较病情轻者PWBC数与PMN比例显著增高(P<0.05,P<0.001);恢复不良组及死亡组与恢复良好组相比,PWBC数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临床监测PWBC数及PMN比例可作为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蔡小婕;徐妙;鲍德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对发生褥疮危险程度的评估 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骨突处的皮肤、骨折损伤部位及程度、运动情况、认知能力、自制能力、大小便是否自控等情况,运用Anderson简单积分法评估褥疮发生的危险程度(见表1)。
作者:何素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急诊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32例拔牙后出血急诊患者的出血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病因主要有软组织撕裂350例(18.1%),高血压340例(17.6%),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及残留牙根270例(14%),其它972例。经口腔科急诊处理治愈1810例(93.7%),122例转入内科及血液科,其中120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拔牙后出血为口腔科常见的并发症,对其应以预防为主,急诊处理时应兼顾局部与全身,必要时会同内科医生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作者:蔡章聪;周永海;李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SAP患者92例,包括胆源性胰腺炎53例,其中23例胆道梗阻者行急症手术;非胆源性胰腺炎39例,其中9例并发胰腺感染坏死,予手术治疗,其余均行非手术疗法。结果 92例患者中,3例非胆源性SAP患者因并发感染、坏死,未及时手术而死亡,余均痊愈。结论对SAP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难以解除梗阻的胆源性SAP患者及继发胰腺感染坏死的非胆源性SAP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除此之外则应尽量采用保守疗法。
作者:丁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未婚女青年性保健状况。方法通过婚前检查对嘉兴市区208例未婚女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体检、肛检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对其性保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57人有婚前性行为,80人有人工流产史,26人有生殖器炎症,性病9人。结论对未婚女性有必要进行性保健教育。
作者:王艳芳;汤雪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护理作为一门职业,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畴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护理学科也迅速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已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以往单纯的临床护理也将拓展到社区护理。新的医学模式和新的护理观念,要求高等护理教育必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专业人才,同时也使现有护理队伍的建设及服务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这种趋势和挑战,广大护理工作者应同心同德开拓思路,使护理专业从深度和广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和飞跃,以适应社会人群护理服务需求。
作者:王菊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以往多采用外科早期手术治疗,尽管术式不断改进,然而其病死率仍达20%~30%。近年来有文献报导早期(发病后72h内)作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WT)可逆转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进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死亡率降低至2%~3%。本院自1988年5月~2000年11月对3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行EWT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症以往都是在外科接受治疗,而现在却由消化内科进行治疗,从而给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就ANP患者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术的临床护理作一分析总结,旨在为相关的临床护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黄春娥;郑琴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湖州市城区3~7岁异常视力儿童的屈光状态。方法对入托入幼3~7岁儿童1 144人2 288只眼体检时常规进行视功能检查。结果屈光不正患病率17.13%,其中远视、混合散光、近视的患病率分别是15.17%、1.35%、0.61%,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远视占屈光不正儿童绝大多数,约88.52%;屈光不正年龄分布,3~4岁年龄组远高于其它年龄组(P<0.005);屈光不正性别分布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P>0.50)。
作者:陆莉;唐剑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和对大学生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乙肝酵母重组疫苗,按0,1和2月3针接种乙肝血清标志物全阴的156名大学生,并用定量放免法(PIA)对免疫后的抗体反应进行检测。结果未发现接种对象出现严重副反应。完成全程免疫后2个月时,抗体阳转率达81.41%,但大多数接种者抗体滴度(mean geometric titer,GMT)在(10~99)IU/L之间,为低应答水平,只有1.92%的人GMT在100IU/L以上,男、女生之间抗体阳转率及GMT构成分布差异多无显著性。12名既往疫苗接种抗体无应答者复种疫苗后,有7人抗体转阳。结论乙肝重组疫苗安全性较好,对大学生免疫后的抗体阳转率尚可,但抗体应答水平较低,性别差异不明显。免疫失败后可考虑复种,以增加抗体阳转机会。
作者:黄茵;陈智;蔡玲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拆线缝法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拆线缝法对39例腹部污染-感染切口进行缝合,与34例腹部污染-感染切口普通缝合法作对照,观察两者愈合差异。结果采用拆线缝法的病例切口愈合明显较普通缝合法为佳,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拆线缝法可减少缝法因素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有利于切口愈合。
作者:吴艾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评估曲马多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子宫手术患者60例,采用曲马多4mg/kg(T组,n=30)或芬太尼4μg/kg(F组,n=30),丙泊酚2.5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术中以维库溴铵、丙泊酚(0.1~0.2)mg*kg-1*min-1持续静滴,曲马多(50~100)mg/h或芬太尼(0.05~0.1)mg/h维持麻醉。监测麻醉前、插管前后、切皮前及之后5、15、30、60、90min的MAP和HR,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空气5、10、15、30min的SpO2,评估麻醉满意度。结果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T组在诱导插管时MAP改变不明显,而F组明显下降(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毕拔管后15min内呼吸空气时SpO2值T组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曲马多应用于全身麻醉效果确切,而且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术后呼吸抑制程度较轻。
作者:徐荣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使医院供应室工作更好,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现将我院转变医院供应室工作改革体会报导如下。1 强化供应室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之基培训,工作人员应持岗上证,定期考核,确保无菌物品的终未质量。2 适应临术工作需要、开展供应室物质下收下送工作,真正做到把病区护士时间还给病人,全身心投入到整体护理中,为此,我们的对策是。
作者:黄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成人及小儿上消化道与咽喉部异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997~1999年间经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及咽喉部异物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4例失败,3例因食物干扰视野未能找到异物,1例因异物嵌顿于食道中段不能松动。结论经内镜取异物安全可靠,适用于成人与小儿。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孕酮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抗毒性作用。方法选择24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同时口服甲孕酮,对其在改善患者的厌食、体重减轻、恶液质等方面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24例患者中有2例(87.5%)进食量增加,15例(62.5%)体重增加,平均增加1.6Kg;在38个化疗周期中骨髓抑制Ⅲ度以上者有9个周期(23.7%))。结论甲孕酮可以减轻化疗毒性反应,改善肿瘤患者的厌食、体重减轻,能缓解癌性疼痛及骨转移所致的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 患者62岁,农民,因发现腹部巨大肿块3个月收住入院。患者已绝经12年,近2年来曾有3次阴道不规则出血,均因出血自行停止未就诊,后一次阴道出血为3个月前。绝经后无阴道异排液,无下腹痛史。3月前发现腹部肿块并逐渐感腹胀。
作者:司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水平、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去医院就诊的病人逐渐由求医者向消费者的角色转变;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要求得到的医学服务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这要求医护人员从观念上、技术上和意识上也应作出相应的转变,但是由于医护人员观念的更新落后于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提高跟不上社会的需求,意识的转变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医院和病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引起的纠纷逐年增加。本文结合本院护士的具体情况,就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减少护患纠纷作一分析探讨。
作者:陈碧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妊娠分娩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剖宫产术中同时剜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分析6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0%,剖宫产率为86.6%,其中55例患者于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剜除术。结论子宫肌瘤可使妊娠并发症和难产率增加,妊娠可使瘤体增大,且易发生变性,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剜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宏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