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建英
目的评估曲马多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子宫手术患者60例,采用曲马多4mg/kg(T组,n=30)或芬太尼4μg/kg(F组,n=30),丙泊酚2.5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术中以维库溴铵、丙泊酚(0.1~0.2)mg*kg-1*min-1持续静滴,曲马多(50~100)mg/h或芬太尼(0.05~0.1)mg/h维持麻醉。监测麻醉前、插管前后、切皮前及之后5、15、30、60、90min的MAP和HR,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空气5、10、15、30min的SpO2,评估麻醉满意度。结果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T组在诱导插管时MAP改变不明显,而F组明显下降(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毕拔管后15min内呼吸空气时SpO2值T组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曲马多应用于全身麻醉效果确切,而且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术后呼吸抑制程度较轻。
作者:徐荣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资料 教学中发现一枕骨变异,在枕鳞的上部、枕外隆凸上11.0mm有一近横行骨缝,长116.0mm,使枕骨分为两部分,该骨缝内面与横窦沟基本一致。枕骨大孔呈卵圆形,长径40.0mm,宽径36.0mm。人字缝间有大小不等的5块顶间骨(缝间骨),大为(5×1)mm,小为(1×1)mm。未见其他骨化异常。
作者:裘五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黄帝内经》一书,为我国目前所保存的早系统论述祖国医学理论的专著。该书汇集了唐以前我国医学发展的精粹,对后世祖国医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指导作用。该书的编写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隋、唐等朝代,直到唐朝王冰整理并补入七篇大论后方才真正定型。在这几百年中,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学家托名“岐黄”对该书不断地进行编写和删补,由于他们不可能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每个人对医学的认识及从事医学实践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当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家理论的争鸣。因此,已故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吴士元先生在谈到《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时曾指出:“《黄帝内经》本身就是一部中医各家学说的书”。
作者:侯公林;沈浪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以往多采用外科早期手术治疗,尽管术式不断改进,然而其病死率仍达20%~30%。近年来有文献报导早期(发病后72h内)作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WT)可逆转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进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死亡率降低至2%~3%。本院自1988年5月~2000年11月对3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行EWT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症以往都是在外科接受治疗,而现在却由消化内科进行治疗,从而给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就ANP患者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术的临床护理作一分析总结,旨在为相关的临床护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黄春娥;郑琴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Little氏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MRC-4型微波手术治疗仪治疗鼻Little氏区反复出血患者32例,微波输出功率(20~35)mA,凝固时间为3~4s。结果 32例均暂时止血有效,随访2个月至半年,仅2例因血小板减少而复发,经再次微波结合内科治疗而痊愈。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微波治疗Little氏区出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可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孕酮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抗毒性作用。方法选择24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同时口服甲孕酮,对其在改善患者的厌食、体重减轻、恶液质等方面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24例患者中有2例(87.5%)进食量增加,15例(62.5%)体重增加,平均增加1.6Kg;在38个化疗周期中骨髓抑制Ⅲ度以上者有9个周期(23.7%))。结论甲孕酮可以减轻化疗毒性反应,改善肿瘤患者的厌食、体重减轻,能缓解癌性疼痛及骨转移所致的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70~91岁。受伤原因:3例为不慎跌倒,1例为车祸。4例均为左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其中年龄大1例入院时伴带状疱疹(术前治愈)、高血压Ⅱ期,辅助检查提示有陈旧性心肌梗死、肺气肿、前列腺Ⅱ°~Ⅲ°肥大,并有尿潴留病史。4例中3例在术后半月内痊愈出院。1例术后24d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2~3年,3例生活均能自理,1例能扶拐行走,生活部分自理。
作者:陆芬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成人及小儿上消化道与咽喉部异物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1997~1999年间经胃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及咽喉部异物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成功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4例失败,3例因食物干扰视野未能找到异物,1例因异物嵌顿于食道中段不能松动。结论经内镜取异物安全可靠,适用于成人与小儿。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剖析了目前医学院校生理学科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及探索建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新型教学工的经验。
作者:倪新强;陆源;叶一红;历旭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SAP患者92例,包括胆源性胰腺炎53例,其中23例胆道梗阻者行急症手术;非胆源性胰腺炎39例,其中9例并发胰腺感染坏死,予手术治疗,其余均行非手术疗法。结果 92例患者中,3例非胆源性SAP患者因并发感染、坏死,未及时手术而死亡,余均痊愈。结论对SAP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难以解除梗阻的胆源性SAP患者及继发胰腺感染坏死的非胆源性SAP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除此之外则应尽量采用保守疗法。
作者:丁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一种重度肝破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997~2000年期间本院收治的9例重度肝破裂患者在手术中用硬膜外穿刺针引铬制肠线捆扎修补肝破裂止血,在创腔内填塞游离带蒂大网膜以消灭死腔。结果 9例术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痊愈8例,其中并发膈下脓肿1例,右侧胸腔积液2例,胆瘘1例。结论硬膜外穿刺针引肠线捆扎修补重度肝破裂手术操作简单,作为肝外伤术式的补充,适用于基层医院实施早期抢救。
作者:田华;赵吾贤;张建宇;林永辉;徐笑狂;ZHANG Jian-yu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89年1月至1999年1月经治SAT44例,对其发病情况、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多于男性,全部患者均有甲状腺肿大及触痛,20例是T3、T4与甲状腺摄碘率分离现象;32例予强的松治疗,效果良好;误行手术6例,4例术后致甲减而需替代治疗。结论确立SAT的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核医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本病有效的药物。SAT不宜手术治疗,与其它甲状腺疾病鉴别可降低术前误诊率。
作者:马高祥;叶利洪;夏建生;郑建文;刘颖斌;彭承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未婚女青年性保健状况。方法通过婚前检查对嘉兴市区208例未婚女青年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体检、肛检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对其性保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57人有婚前性行为,80人有人工流产史,26人有生殖器炎症,性病9人。结论对未婚女性有必要进行性保健教育。
作者:王艳芳;汤雪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女性尿道腺/尿道旁腺炎的早期诊断率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而提高对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5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32例女性尿道腺/尿道旁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显效2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6.9%。结论掌握女性尿道腺/尿道旁腺炎的特点,对提高早期诊断率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治疗药物以α1受体阻滞剂联合有效抗生素为宜。
作者:俞蔚文;何翔;于志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实验技能目标的达标是目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实用人才的关键所在。我校在微生物“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实验教学中,尝试了实验技能目标的层层达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雪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待产妇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产妇与胎儿的身心健康,也给分娩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本文对比观察了系统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心理疏导对降低难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作者:朱惠君;朱俊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手术治疗腰突症38例,疗效满意。本文旨在对其术后功能锻炼情况进行分析总结。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23~65岁,平均43岁。腰4~5椎间盘突出17例,腰5~骶1椎间盘突出20例,腰4~5并腰5~骶1椎间盘均突出1例。病程为10个月~30年,平均3.7年。明确手术指征后均在硬麻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术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消失,37例两个月后能恢复正常工作劳动,1例行走或站1h以上可出现腰部轻度疼痛,无双下肢疼痛和麻木症状,治愈率达100%。
作者:沈秀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湖州市城区3~7岁异常视力儿童的屈光状态。方法对入托入幼3~7岁儿童1 144人2 288只眼体检时常规进行视功能检查。结果屈光不正患病率17.13%,其中远视、混合散光、近视的患病率分别是15.17%、1.35%、0.61%,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远视占屈光不正儿童绝大多数,约88.52%;屈光不正年龄分布,3~4岁年龄组远高于其它年龄组(P<0.005);屈光不正性别分布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P>0.50)。
作者:陆莉;唐剑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顺势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肝患者单用干扰素治疗42例,干扰素联合草分子杆菌FU36(Utilin’s,乌体林斯)治疗37例,临床观察、随访6个月,用免疫比色法检测血清ALT、TB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治疗2个月后,单用干扰素组HBeAg转阴率为35.7%,顺势治疗组为48.6%,均高于自然转阴率。顺势治疗组肝功能恢复优于单用干扰素组(P<0.05);治疗6个月后,HbeAg与HBVDNA转阴率单用干扰素组分别为21.4%和16.7%,顺势治疗组则分别为42.2%和37.8%。结论乌体林斯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较单用干扰素治疗,提高了肝功能复常率、降低HBeAg阳转率。
作者:林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妊娠分娩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剖宫产术中同时剜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分析6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0%,剖宫产率为86.6%,其中55例患者于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剜除术。结论子宫肌瘤可使妊娠并发症和难产率增加,妊娠可使瘤体增大,且易发生变性,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剜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宏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