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疏导对心理障碍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朱惠君;朱俊红

关键词:待产妇, 心理障碍, 心理疏导
摘要:待产妇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产妇与胎儿的身心健康,也给分娩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本文对比观察了系统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心理疏导对降低难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性胃癌前病变及胃癌模型的建立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患[1],由于其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相关,WHO将CAG定为胃癌前期状态。病理学上认为CAG伴不完全型肠化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因此,通过建立萎缩性胃炎及癌变的动物模型对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上验证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文;姒健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癌右卵巢转移误诊为右卵巢囊肿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62岁,农民,因发现腹部巨大肿块3个月收住入院。患者已绝经12年,近2年来曾有3次阴道不规则出血,均因出血自行停止未就诊,后一次阴道出血为3个月前。绝经后无阴道异排液,无下腹痛史。3月前发现腹部肿块并逐渐感腹胀。

    作者:司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顺势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顺势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肝患者单用干扰素治疗42例,干扰素联合草分子杆菌FU36(Utilin’s,乌体林斯)治疗37例,临床观察、随访6个月,用免疫比色法检测血清ALT、TB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治疗2个月后,单用干扰素组HBeAg转阴率为35.7%,顺势治疗组为48.6%,均高于自然转阴率。顺势治疗组肝功能恢复优于单用干扰素组(P<0.05);治疗6个月后,HbeAg与HBVDNA转阴率单用干扰素组分别为21.4%和16.7%,顺势治疗组则分别为42.2%和37.8%。结论乌体林斯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较单用干扰素治疗,提高了肝功能复常率、降低HBeAg阳转率。

    作者:林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支架植入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科于1998年~2000年共行PTCA或PTCA+支架植入术共10例,疗效满意。本文旨在对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高曼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4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治

    目的总结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89年1月至1999年1月经治SAT44例,对其发病情况、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多于男性,全部患者均有甲状腺肿大及触痛,20例是T3、T4与甲状腺摄碘率分离现象;32例予强的松治疗,效果良好;误行手术6例,4例术后致甲减而需替代治疗。结论确立SAT的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核医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本病有效的药物。SAT不宜手术治疗,与其它甲状腺疾病鉴别可降低术前误诊率。

    作者:马高祥;叶利洪;夏建生;郑建文;刘颖斌;彭承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7例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妊娠分娩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剖宫产术中同时剜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分析6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0%,剖宫产率为86.6%,其中55例患者于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剜除术。结论子宫肌瘤可使妊娠并发症和难产率增加,妊娠可使瘤体增大,且易发生变性,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剜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宏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建立新型的生理学科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本文剖析了目前医学院校生理学科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及探索建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新型教学工的经验。

    作者:倪新强;陆源;叶一红;历旭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方法探讨(附92例报告)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SAP患者92例,包括胆源性胰腺炎53例,其中23例胆道梗阻者行急症手术;非胆源性胰腺炎39例,其中9例并发胰腺感染坏死,予手术治疗,其余均行非手术疗法。结果 92例患者中,3例非胆源性SAP患者因并发感染、坏死,未及时手术而死亡,余均痊愈。结论对SAP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难以解除梗阻的胆源性SAP患者及继发胰腺感染坏死的非胆源性SAP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除此之外则应尽量采用保守疗法。

    作者:丁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湖州市城区3~7岁异常视力儿童屈光状态分析

    目的了解湖州市城区3~7岁异常视力儿童的屈光状态。方法对入托入幼3~7岁儿童1 144人2 288只眼体检时常规进行视功能检查。结果屈光不正患病率17.13%,其中远视、混合散光、近视的患病率分别是15.17%、1.35%、0.61%,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远视占屈光不正儿童绝大多数,约88.52%;屈光不正年龄分布,3~4岁年龄组远高于其它年龄组(P<0.005);屈光不正性别分布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P>0.50)。

    作者:陆莉;唐剑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加强整体护理减少护患纠纷的方法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水平、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去医院就诊的病人逐渐由求医者向消费者的角色转变;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要求得到的医学服务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这要求医护人员从观念上、技术上和意识上也应作出相应的转变,但是由于医护人员观念的更新落后于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提高跟不上社会的需求,意识的转变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医院和病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引起的纠纷逐年增加。本文结合本院护士的具体情况,就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减少护患纠纷作一分析探讨。

    作者:陈碧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颧骨复合体肥大缩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颧骨复合体由颧骨体和颧弓组成。颧骨复合体肥大可出现颧突过高和颧弓宽大,造成面中部过宽,是亚洲人种常见的容貌缺陷。本院近年来对12例颧骨复合体肥大者进行手术矫治,手术效果满意。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硬膜外穿刺针修补重度肝破裂(附9例报道)

    目的介绍一种重度肝破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997~2000年期间本院收治的9例重度肝破裂患者在手术中用硬膜外穿刺针引铬制肠线捆扎修补肝破裂止血,在创腔内填塞游离带蒂大网膜以消灭死腔。结果 9例术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痊愈8例,其中并发膈下脓肿1例,右侧胸腔积液2例,胆瘘1例。结论硬膜外穿刺针引肠线捆扎修补重度肝破裂手术操作简单,作为肝外伤术式的补充,适用于基层医院实施早期抢救。

    作者:田华;赵吾贤;张建宇;林永辉;徐笑狂;ZHANG Jian-yu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供应室工作如何适应整体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使医院供应室工作更好,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现将我院转变医院供应室工作改革体会报导如下。1 强化供应室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之基培训,工作人员应持岗上证,定期考核,确保无菌物品的终未质量。2 适应临术工作需要、开展供应室物质下收下送工作,真正做到把病区护士时间还给病人,全身心投入到整体护理中,为此,我们的对策是。

    作者:黄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甲孕酮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抗毒性作用

    目的观察甲孕酮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抗毒性作用。方法选择24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同时口服甲孕酮,对其在改善患者的厌食、体重减轻、恶液质等方面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24例患者中有2例(87.5%)进食量增加,15例(62.5%)体重增加,平均增加1.6Kg;在38个化疗周期中骨髓抑制Ⅲ度以上者有9个周期(23.7%))。结论甲孕酮可以减轻化疗毒性反应,改善肿瘤患者的厌食、体重减轻,能缓解癌性疼痛及骨转移所致的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73例大学生神经症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神经症发病情况进行调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线索。方法对73例确诊为神经症的大学生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学生神经症男生较女生多见;发病时间多在大学新生阶段;发病原因以适应不良为主。结论目前教育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大学生需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作者:胡德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内镜下乳头切开术的护理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以往多采用外科早期手术治疗,尽管术式不断改进,然而其病死率仍达20%~30%。近年来有文献报导早期(发病后72h内)作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WT)可逆转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进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死亡率降低至2%~3%。本院自1988年5月~2000年11月对3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行EWT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症以往都是在外科接受治疗,而现在却由消化内科进行治疗,从而给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本文结合临床病例,就ANP患者在内镜下行乳头切开术的临床护理作一分析总结,旨在为相关的临床护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黄春娥;郑琴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学生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和对大学生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乙肝酵母重组疫苗,按0,1和2月3针接种乙肝血清标志物全阴的156名大学生,并用定量放免法(PIA)对免疫后的抗体反应进行检测。结果未发现接种对象出现严重副反应。完成全程免疫后2个月时,抗体阳转率达81.41%,但大多数接种者抗体滴度(mean geometric titer,GMT)在(10~99)IU/L之间,为低应答水平,只有1.92%的人GMT在100IU/L以上,男、女生之间抗体阳转率及GMT构成分布差异多无显著性。12名既往疫苗接种抗体无应答者复种疫苗后,有7人抗体转阳。结论乙肝重组疫苗安全性较好,对大学生免疫后的抗体阳转率尚可,但抗体应答水平较低,性别差异不明显。免疫失败后可考虑复种,以增加抗体阳转机会。

    作者:黄茵;陈智;蔡玲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探讨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PWBC)数及中性粒细胞(PMN)比例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根据病情或预后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颅脑创伤病情重者较病情轻者PWBC数与PMN比例显著增高(P<0.05,P<0.001);恢复不良组及死亡组与恢复良好组相比,PWBC数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临床监测PWBC数及PMN比例可作为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蔡小婕;徐妙;鲍德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心理疏导对心理障碍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待产妇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产妇与胎儿的身心健康,也给分娩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本文对比观察了系统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心理疏导对降低难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作者:朱惠君;朱俊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曲马多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曲马多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子宫手术患者60例,采用曲马多4mg/kg(T组,n=30)或芬太尼4μg/kg(F组,n=30),丙泊酚2.5mg/kg和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插管,术中以维库溴铵、丙泊酚(0.1~0.2)mg*kg-1*min-1持续静滴,曲马多(50~100)mg/h或芬太尼(0.05~0.1)mg/h维持麻醉。监测麻醉前、插管前后、切皮前及之后5、15、30、60、90min的MAP和HR,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空气5、10、15、30min的SpO2,评估麻醉满意度。结果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T组在诱导插管时MAP改变不明显,而F组明显下降(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毕拔管后15min内呼吸空气时SpO2值T组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曲马多应用于全身麻醉效果确切,而且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术后呼吸抑制程度较轻。

    作者:徐荣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杭州市教育局

主办:杭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