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1世纪护理学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王菊吾

关键词:护理教育, 整体护理, 医学模式
摘要:护理作为一门职业,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畴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护理学科也迅速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已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以往单纯的临床护理也将拓展到社区护理。新的医学模式和新的护理观念,要求高等护理教育必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专业人才,同时也使现有护理队伍的建设及服务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这种趋势和挑战,广大护理工作者应同心同德开拓思路,使护理专业从深度和广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和飞跃,以适应社会人群护理服务需求。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7例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妊娠分娩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剖宫产术中同时剜除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分析6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妊娠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1.0%,剖宫产率为86.6%,其中55例患者于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剜除术。结论子宫肌瘤可使妊娠并发症和难产率增加,妊娠可使瘤体增大,且易发生变性,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剜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宏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女性尿道综合征的诊治(附32例报告)

    目的提高对女性尿道腺/尿道旁腺炎的早期诊断率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而提高对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5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32例女性尿道腺/尿道旁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显效2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6.9%。结论掌握女性尿道腺/尿道旁腺炎的特点,对提高早期诊断率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治疗药物以α1受体阻滞剂联合有效抗生素为宜。

    作者:俞蔚文;何翔;于志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心理疏导对心理障碍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待产妇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产妇与胎儿的身心健康,也给分娩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本文对比观察了系统化、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心理疏导对降低难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中的作用。

    作者:朱惠君;朱俊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探讨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PWBC)数及中性粒细胞(PMN)比例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根据病情或预后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颅脑创伤病情重者较病情轻者PWBC数与PMN比例显著增高(P<0.05,P<0.001);恢复不良组及死亡组与恢复良好组相比,PWBC数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临床监测PWBC数及PMN比例可作为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的一项辅助指标。

    作者:蔡小婕;徐妙;鲍德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慢性乙型肝炎顺势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顺势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肝患者单用干扰素治疗42例,干扰素联合草分子杆菌FU36(Utilin’s,乌体林斯)治疗37例,临床观察、随访6个月,用免疫比色法检测血清ALT、TB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治疗2个月后,单用干扰素组HBeAg转阴率为35.7%,顺势治疗组为48.6%,均高于自然转阴率。顺势治疗组肝功能恢复优于单用干扰素组(P<0.05);治疗6个月后,HbeAg与HBVDNA转阴率单用干扰素组分别为21.4%和16.7%,顺势治疗组则分别为42.2%和37.8%。结论乌体林斯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较单用干扰素治疗,提高了肝功能复常率、降低HBeAg阳转率。

    作者:林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盐酸氯洁霉素中丙酮含量分析

    目的检测国产盐酸氯洁霉素中残留试剂丙酮的含量。方法用核磁共振法、热重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盐酸氯洁霉素中丙酮的含量。结果残留试剂丙酮含量为5.91%(核磁共振法)、5.81%(热重分析法)、6.88%(高效液相色谱法),三者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残留试剂丙酮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应奇才;潘慧娟;俞永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方法探讨(附92例报告)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SAP患者92例,包括胆源性胰腺炎53例,其中23例胆道梗阻者行急症手术;非胆源性胰腺炎39例,其中9例并发胰腺感染坏死,予手术治疗,其余均行非手术疗法。结果 92例患者中,3例非胆源性SAP患者因并发感染、坏死,未及时手术而死亡,余均痊愈。结论对SAP患者应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难以解除梗阻的胆源性SAP患者及继发胰腺感染坏死的非胆源性SAP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除此之外则应尽量采用保守疗法。

    作者:丁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Little氏区出血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Little氏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MRC-4型微波手术治疗仪治疗鼻Little氏区反复出血患者32例,微波输出功率(20~35)mA,凝固时间为3~4s。结果 32例均暂时止血有效,随访2个月至半年,仅2例因血小板减少而复发,经再次微波结合内科治疗而痊愈。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微波治疗Little氏区出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可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枕骨变异1例报道

    1 资料 教学中发现一枕骨变异,在枕鳞的上部、枕外隆凸上11.0mm有一近横行骨缝,长116.0mm,使枕骨分为两部分,该骨缝内面与横窦沟基本一致。枕骨大孔呈卵圆形,长径40.0mm,宽径36.0mm。人字缝间有大小不等的5块顶间骨(缝间骨),大为(5×1)mm,小为(1×1)mm。未见其他骨化异常。

    作者:裘五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生物实验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实验技能目标的达标是目标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实用人才的关键所在。我校在微生物“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实验教学中,尝试了实验技能目标的层层达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雪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供应室工作如何适应整体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使医院供应室工作更好,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现将我院转变医院供应室工作改革体会报导如下。1 强化供应室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之基培训,工作人员应持岗上证,定期考核,确保无菌物品的终未质量。2 适应临术工作需要、开展供应室物质下收下送工作,真正做到把病区护士时间还给病人,全身心投入到整体护理中,为此,我们的对策是。

    作者:黄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1 932例拔牙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拔牙后出血的原因及急诊处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32例拔牙后出血急诊患者的出血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病因主要有软组织撕裂350例(18.1%),高血压340例(17.6%),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及残留牙根270例(14%),其它972例。经口腔科急诊处理治愈1810例(93.7%),122例转入内科及血液科,其中120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拔牙后出血为口腔科常见的并发症,对其应以预防为主,急诊处理时应兼顾局部与全身,必要时会同内科医生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作者:蔡章聪;周永海;李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或支架植入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科于1998年~2000年共行PTCA或PTCA+支架植入术共10例,疗效满意。本文旨在对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高曼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70~91岁。受伤原因:3例为不慎跌倒,1例为车祸。4例均为左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其中年龄大1例入院时伴带状疱疹(术前治愈)、高血压Ⅱ期,辅助检查提示有陈旧性心肌梗死、肺气肿、前列腺Ⅱ°~Ⅲ°肥大,并有尿潴留病史。4例中3例在术后半月内痊愈出院。1例术后24d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2~3年,3例生活均能自理,1例能扶拐行走,生活部分自理。

    作者:陆芬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从《黄帝内经》看早期中医理论的学术争鸣

    《黄帝内经》一书,为我国目前所保存的早系统论述祖国医学理论的专著。该书汇集了唐以前我国医学发展的精粹,对后世祖国医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指导作用。该书的编写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隋、唐等朝代,直到唐朝王冰整理并补入七篇大论后方才真正定型。在这几百年中,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学家托名“岐黄”对该书不断地进行编写和删补,由于他们不可能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每个人对医学的认识及从事医学实践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当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家理论的争鸣。因此,已故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吴士元先生在谈到《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时曾指出:“《黄帝内经》本身就是一部中医各家学说的书”。

    作者:侯公林;沈浪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大学生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接种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和对大学生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乙肝酵母重组疫苗,按0,1和2月3针接种乙肝血清标志物全阴的156名大学生,并用定量放免法(PIA)对免疫后的抗体反应进行检测。结果未发现接种对象出现严重副反应。完成全程免疫后2个月时,抗体阳转率达81.41%,但大多数接种者抗体滴度(mean geometric titer,GMT)在(10~99)IU/L之间,为低应答水平,只有1.92%的人GMT在100IU/L以上,男、女生之间抗体阳转率及GMT构成分布差异多无显著性。12名既往疫苗接种抗体无应答者复种疫苗后,有7人抗体转阳。结论乙肝重组疫苗安全性较好,对大学生免疫后的抗体阳转率尚可,但抗体应答水平较低,性别差异不明显。免疫失败后可考虑复种,以增加抗体阳转机会。

    作者:黄茵;陈智;蔡玲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建立新型的生理学科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本文剖析了目前医学院校生理学科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及探索建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的新型教学工的经验。

    作者:倪新强;陆源;叶一红;历旭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实验性胃癌前病变及胃癌模型的建立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患[1],由于其与胃癌的发生率呈显著相关,WHO将CAG定为胃癌前期状态。病理学上认为CAG伴不完全型肠化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因此,通过建立萎缩性胃炎及癌变的动物模型对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上验证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文;姒健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硬膜外穿刺针修补重度肝破裂(附9例报道)

    目的介绍一种重度肝破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997~2000年期间本院收治的9例重度肝破裂患者在手术中用硬膜外穿刺针引铬制肠线捆扎修补肝破裂止血,在创腔内填塞游离带蒂大网膜以消灭死腔。结果 9例术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痊愈8例,其中并发膈下脓肿1例,右侧胸腔积液2例,胆瘘1例。结论硬膜外穿刺针引肠线捆扎修补重度肝破裂手术操作简单,作为肝外伤术式的补充,适用于基层医院实施早期抢救。

    作者:田华;赵吾贤;张建宇;林永辉;徐笑狂;ZHANG Jian-yu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湖州市城区3~7岁异常视力儿童屈光状态分析

    目的了解湖州市城区3~7岁异常视力儿童的屈光状态。方法对入托入幼3~7岁儿童1 144人2 288只眼体检时常规进行视功能检查。结果屈光不正患病率17.13%,其中远视、混合散光、近视的患病率分别是15.17%、1.35%、0.61%,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远视占屈光不正儿童绝大多数,约88.52%;屈光不正年龄分布,3~4岁年龄组远高于其它年龄组(P<0.005);屈光不正性别分布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P>0.50)。

    作者:陆莉;唐剑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杭州市教育局

主办:杭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