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病房中院内感染43例分析

邬明素;张素惠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ICU), 院内感染, 侵袭性操作, 抗生素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ICU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本院1999年ICU中发生的院内感染43例进行分析.结果:ICU院内感染与患者的住院时间长短有关,住院天数超过10d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本组留置导尿引起院内尿路感染18例,且留置导尿时间越长院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本组院内感染的病原体多为霉菌,且与应用抗生素的时间有关,应用时间超过7d和7d内的霉菌感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要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及缩短导尿管放置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四道生理记录仪在心脏收缩时间间期测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收缩时间间期测定方法,为评价心室收缩功能提供客观指标.方法:用四道生理记录仪通过颈动脉搏动图法测定20例正常人心脏收缩时间间期的四项指标LVET、Q-S2、PEP、PEP/LVET.结果:LVET=0.284s,Q-S2=0.373s,PEP=0.091s,PEP/LVET=0.32.结论:利用四道生理记录仪测定收缩时间间期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亢晓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31例门脉性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内径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门脉性肝硬化患者131例,男109例,女22例.出血38例,男性36例,女性2例.出血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作者:戴月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哮喘患儿血清IL-12、IL-6及IgE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哮喘患儿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清IL-12、IL-6与IgE水平.方法:选择符合哮喘诊断标准发作期患儿25例,缓解期患儿11例,取其静脉血检测血清IL-12、IL-6和IgE水平.结果:发作期IL-12水平明显降低,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发作期IgE水平明显升高,与缓解期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IL-6水平在发作期升高,缓解期下降,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在缓解期仍需抗炎治疗.

    作者:刘雅明;江志雄;李珊;黄先玫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剂量胸腺肽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观察41例应用胸腺肽与26例未用胸腺肽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与血清学HBV标志物的变化,两组对比并用χ2检验处理检测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HBeAg、HBc-IgM、HBV-DNA的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01).结论: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HBc-IgM转阴效果较好,对HBV-DNA转阴也有一定疗效,且能较长时间维持谷丙转氨酶的正常.

    作者:殷淑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巨大胎儿216例临床分析

    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者为巨大胎儿,巨大胎儿对母儿影响都比较大,若处理不当,将导致母儿受损.为改善巨大胎儿的预后,对本院1998年分娩的216例巨大胎儿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黄向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医院工勤人员配合整体护理的系统化管理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正在各大医院开展,这是护理工作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人们对健康需求增加的需要.开展整体护理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协作和参与,而对工勤人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为此,本院于1998年建立了医院临床服务中心,对工勤人员进行系统化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明显减少了护士的非专业性、非技术性的工作时间,减轻了护士长对工勤人员管理和病房物资管理的压力,拓宽了服务领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提高了积极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缪雅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婴幼儿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肺动脉高压者,在围手术期可因肺血管压力及阻力持续增高而产生严重并发症.本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此类患儿160例,均采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现将其中的麻醉处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懋颖;金自瑛;胡马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晚期产后出血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4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病率0.24%.子宫复旧不良及胎盘、胎膜残留为主要病因占59.0%.人流史、第三产程延长增加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P<0.01).结论:减少人流次数、正确处理第三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及时行B超检查能有效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治疗应视具体情况采取对因、对症等综合措施.

    作者:赵瑾;孔于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综合征.因其发病隐匿、缓慢,又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临床误诊,现将本院收治被误诊的5例报告如下.

    作者:许琳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抗生素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低抑菌浓度(Minimum bacteriostatic concentration,MIC)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Parker和Eagle等已观察到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接触青霉素后,细菌在体外或体内的生长均受到一定时间的持续抑制,然而PAE现象在较长时间内被人们所忽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Mcdonald和Craig等研究报告发表后,PAE才重新被人重视.此后PAE的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已认识到PAE是抗生素药效学的一个重要特性,可用于指导抗生素临床给药方案的制订,并为合理的联合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林能明;吴烨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Dieulafoy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

    目的:提高对Dieulafoy病的早期诊断率及探讨对其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84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8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占同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9%(8/421).胃镜确诊3例,手术探查确诊5例.胃镜局部注射硬化剂止血2例,其中1例6h后再次出血中转手术.手术治疗7例,行破裂血管缝扎术3例,胃局部楔形切除术3例,近端胃部分切除术1例.8例中7例治愈,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为12.5%(1/8).结论:掌握Dieulafoy病的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和及时手术处理非常重要.术式以胃局部楔形切除和破裂血管缝扎术较为实用.

    作者:俞毅君;周卸来;徐德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1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1 临床资料本组收集我院1985年~1999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116例,均符合1992年全国外科学会胰腺炎组所订的临床诊断标准.男性57例,女性59例,平均53.8岁.手术治疗61例,手术死亡率39.3%,总死亡率29.3%.

    作者:李虹;潘卫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肾脏病患者尿NAG与24h尿蛋白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尿NAG与24h尿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病理上明确无明显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病例67例,按年龄分成三组,行尿NAG及24h尿蛋白测定,并测定与尿NAG同步的尿IgG浓度.结果:(11~23)岁及(24~43)岁组尿NAG与24h尿蛋白呈明显相关性(P<0.01).而(2~10)岁组两者之间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尿NAG可作为判断蛋白尿引起肾小管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旭翔;陈洪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新生儿黄疸光照治疗时间的研究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光照治疗(以下简称光疗)是对其治疗措施之一,但关于光照治疗所需时间,各学者看法不尽一致.本研究对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光照治疗,并在光疗24h内的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期得出光疗所需的适宜时间.

    作者:李秋芳;金姚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7例报道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ny gastric lymphoma,PGL)是原发于胃粘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981年~1999年,经手术、内窥镜和病理确诊PGL共17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朱王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中院内感染43例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ICU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本院1999年ICU中发生的院内感染43例进行分析.结果:ICU院内感染与患者的住院时间长短有关,住院天数超过10d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本组留置导尿引起院内尿路感染18例,且留置导尿时间越长院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本组院内感染的病原体多为霉菌,且与应用抗生素的时间有关,应用时间超过7d和7d内的霉菌感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要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及缩短导尿管放置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邬明素;张素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手术体位摆放的原则及要领

    1 手术体位的摆放原则根据不同手术的需要和施术者的要求,在尽量减少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的前提下,放置充分暴露手术野的体位.除患者个体疾病因素外,安放体位时应使头与躯干成一直线,并应考虑患者被摆放成各种体位后,在手术过程中人体各个系统功能的适应能力和各部位所能承受的压力,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作者:缪向军;陈盛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青年颈椎生理弧度异常86例治疗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1992年10月~1999年2月本院收治的青年颈椎生理弧度异常患者共86例,男性39例,女性47例;年龄22~34岁,平均29岁;病程10d~5个月,平均47d;脑力劳动者54例,体力劳动者32例,均有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史;疗程6~30d,平均18d;X线检查侧位片示颈椎弧度反弓5例,变直36例,变浅45例,未见骨质增生,正位片未见异常.

    作者:蒋招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人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护理

    粒细胞缺乏症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极易引起感染,老年人粒细胞缺乏症病情更是危重,预后也较差.本科1997年10月~1998年8月共收治老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17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7岁.现就其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陆燕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肺挫伤180例诊治分析

    肺挫伤在高速车祸伤、猛烈钝器伤及坠落伤中甚为常见,其均为强大暴力所致,除肺挫伤外,常致多发伤,如肋骨骨折、血气胸、颅脑损伤、腹内器官损伤等,严重肺挫伤及多发性严重创伤均易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旦发生死亡率则更高,本院1992年9月~1999年10月间共收治180例肺挫伤患者,现对其诊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李旭同;张骏;吴佩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杭州市教育局

主办:杭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