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黄洛莹;郭丽;王秀岚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临床实习质量, 评价
摘要: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机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备知识、能力、素养并重综合能力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活动把学过的理论与技能应用于临床,从而提升学生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的过程.也是考核护理教育质量,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1-2].因此对本科护理教育临床实习阶段的质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客观、准确公平的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既可考核护理学专业本科实习生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可让教学管理部门了解各类教学医院的实习教学质量,为决策提供依据[3].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融合决策树模型的体检套餐定制系统在军队大型医院的应用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的思想发掘体检套餐定制过程中有用的知识,构建智能体检套餐定制系统.方法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将体检者疾病分类,然后使用C4.5算法构建决策树,利用这些数据构建一种简单的体检定制系统模型.结果 以2型糖尿病为例,采用500例体检者的体检信息建立决策树模型,运用该决策模型诊断糖尿病准确率高达85.71%,误诊率仅为0.64%.结论 实验表明融合决策树模型的体检套餐定制系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作者:刁丽萍;王翊;吴军;孟祥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47例临床分析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下鼻甲肥大导致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症状,给患者工作学习造成极大困扰[1-2].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一种技术,作者在鼻内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患者慢性肥厚性鼻炎,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立新;陈晓东;喻叶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联合利凡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子宫颈扩张双球囊在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研究较热门,但尚无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报道.作者科室近两年采用子宫颈扩张双球囊联合利凡诺引产,并与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引产两种方法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比较两种引产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魏华芳;汪晶;宋成文;王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HIF-1α RNA干扰与内皮抑素基因联合对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RNA干扰与内皮抑素(endostatin,ET)基因联合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SPCA1/HIF-1α(-)人肺癌细胞的裸鼠,给予脂质体-内皮抑素基因转染,观察转然瘤组织7、14、21天的HIF-1α、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及微血管生成数量.结果 HIF-1α RNA干扰明显降低瘤组织内VEGF蛋白表达;HIF-1α RNA干扰、ET及联合治疗均显著抑制肿瘤微血管生成;至接种后21天,HIF-1α RNA干扰ET联合组肿瘤体积为(312.7±78.6)mm3,抑瘤率为64.3%,与对照组比(P<0.01)显著高于HIF-1α RNA干扰组(39.8%)和单用内皮抑素组(43.1%).结论 HIF-1α RNA干扰与ET基因联合应用,显著抑制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

    作者:常爱华;郑爱青;宋现让;王兴武;魏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手术治疗决策的影响

    超声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是术前诊断的一个有效方法,对于手术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本文选择地震中收治的56例疑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探讨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在诊断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意义及对手术治疗决策的影响.

    作者:张雪梅;寇海燕;王鲁君;苏金花;白晟遥;温岳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SALL4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SALL4基因在人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人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SALL4表达,分析SALL4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ALL4在肺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7.5%比10.4%,P=0.002).SALL4的表达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 = 0.006,P =0.013),与性别、年龄及T分期无关(P>0.05).结论 SALL4表达明显与肺腺癌相关,可能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作者:王伟星;王军;饶智国;杨波;赵杰;董兰兰;章必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价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收集1975-01月/2014-04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了随机或非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6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断脐后应用相比较,术前组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和术后总感染的发病风险较断脐组显著降低,住院时间较断脐组短,但不影响新生儿结局.结论 剖宫产术前与断脐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比较,术前组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和术后总感染率的发病风险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周利冰;彭洋;王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剑突下微创置管在创伤性心包积液中的应用

    创伤性心包积液往往是因为心脏损伤后导致的心包积血,出血主要来源于心脏穿透性损伤、冠脉损伤或心包内大血管损伤.据临床病例统计,闭合性心脏破裂约占胸部闭合伤的10%~20%,在交通事故致死者尸检中,30%的病例有心脏破裂.心脏破裂伤情紧急,出血性休克和急性心包填塞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尽早手术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2004-12/2012-08月,作者科室对30例创伤性心包积液患者的救治中采用了剑突下微创置管术,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标通;熊卫民;杨彬;刘剑;肖玉彬;龙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观察2010-01/2013 12月作者医院肾内科及肾内科门诊进行治疗的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方剂治疗.以治疗16周为观察节点,观察患者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血尿、蛋白尿、肾功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 加用益气活血法中药方剂治疗,可以更好的控制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患者的血尿、减少蛋白尿,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谭云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NLRP3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相关作用研究进展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尿酸性肾病等[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尿酸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具有自限性和以剧烈疼痛为特点的急性无菌性炎症反应,是痛风常见的首发症状.随着社会人群结构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特点,尤其是急性期所致的关节疼痛及关节破坏,不但给患者日常活动带来了障碍,并且需花费高昂的医疗费用.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减轻急性痛风患者的关节症状及防止关节破坏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昉;童娟;姚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特征,探讨其临床救治与护理.方法 回顾总结37例急性脑卒中并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处理包括清除呼吸道吸入物、维护呼吸功能、预防再误吸等临床救治与护理措施;同时,监护心功能与呼吸功能变化与病情进展.结果 本组37例多为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其显性误吸后均出现Ⅰ型呼吸衰竭,其中29例为并发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3例另8例发展为ARDS,死亡5例.结论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显性误吸时极易发生呼吸衰竭,而急性心功能衰竭和ARDS是导致Ⅰ型呼吸衰竭的二大原因,其中,ARDS患者预后差;及时发现显性误吸、有效清除吸入物与呼吸支持,是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显性误吸时关键的救治与护理.同时,有效的监护、预防再误吸有助于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呼吸衰竭的进展和预后的改善.

    作者:周玲善;张弢;郭振辉;胡映霞;莫泽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二期翻修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失败的应用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18个月以上患儿需手术治疗.不同年龄DDH的病理改变不同,手术方法也多种多样,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Salter骨盆截骨术、Pemberton髋臼成型术、髋臼造盖术、Chiari骨盆截骨术等[1-2].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复位关节和还原功能,但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术后再次脱位、髋关节僵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感染等,其中术后再脱位是DDH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需再次手术治疗[3].

    作者:田琦;李旭升;高明暄;周胜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癎患者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多态性与颞叶癫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测序BDNF基因的66氨基酸外显子rs6265 (G/A)多态性,比较颞叶癫癎患者、正常对照组患者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 80例颞叶癫癎患者,AA、GG和GA型分别为24例(30%)、28例(35%)、28例(35%);80名正常人中AA、GG和GA型分别为26例(32.5%)、20例(25%)、34例(42.5%),两组间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尚未发现颞叶癫癎与BDNF基因rs6265 (G/A)多态性存在相关性.

    作者:付伦姣;罗成宏;苏斌儒;胡湘蜀;郭强;宋小花;谢福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帕妥珠单抗治疗癌症的皮疹发生率及其发生风险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帕妥珠单抗治疗癌症的皮疹发生率及其发生风险.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收集帕妥珠单抗治疗癌症并报告皮疹发生率或其发生风险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11-20日.由2位为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CMA v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共纳入8个研究,共17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帕妥珠单抗治疗癌症的皮疹发生率为24.6% (95%CI:19.3%~30.8%,P<0.001);帕妥珠单抗治疗癌症的高级别(3/4级)皮疹发生率为1.3%(95%CI:0.6%~3.2%,P<0.001);帕妥珠单抗治疗癌症的皮疹发生风险为1.61倍(RR=1.61,95%CI:1.01~2.57,P=0.047).亚组分析显示,帕妥珠单抗治疗前列腺癌皮疹发生率为13.2% (95%CI:7.9%~21.2%,P<0.001),较其他癌症低.结论 帕妥珠单抗治疗癌症可能引起皮疹,且不同的癌症类型皮疹发生率不同.提示在应用帕妥珠单抗治疗癌症病人时,应早期发现、早期适当治疗、优化治疗,减少病人的负担.

    作者:李伟;刘梓良;王军;刘可佳;李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患互认发药模式在门诊西药房中夜班时间的推广意义

    目的 探讨医患互认发药模式在门诊西药房中夜班时间的推广意义.方法 采用传统的发药模式和医患互认发药模式,比较两种模式的总发药时间、平均发药时间、患者候药小于3 min、内差发生率、投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结果 经统计分析,两种发药模式在患者候药小于3 min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运行六个月和一年后的内差发生率、投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的医患互认发药模式高效、快捷、准确度高,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和学习.

    作者:周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窄波紫外线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分析

    慢性荨麻疹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慢性充血与大量体液渗出的局部性损害[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发一过性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皮损,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病程达6周以上,少数病人迁延可长达数十年,治疗效果欠佳[2].地氯雷他定是新型非镇静性的长效组胺拮抗剂,得到广泛应用;窄波紫外线穿透力强,近年来在皮肤病治疗上展现其独特的优势[3].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应用地氯雷他定联合窄波紫外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

    作者:戴洁;黄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47例分析

    上消化道异物是指患者吞入的外源性物体因嵌顿等原因自咽部至胃、十二指肠球部存在的各类异物[1].异物的摄入和食物团块嵌塞是上消化道异物的常见类型,轻者可无临床症状,重者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危及生命.随着消化胃镜技术的发展,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法创伤小、成功率高,已成为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方法.作者科室自2011-12/2013-09月期间经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47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高娟;王一鸣;熊毅敏;郑国荣;王艳;徐维田;程翌;黄海涛;李旻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81起低年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早期干预

    患者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存在,在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成为当今世界卫生组织高度重视的课题,目前国内伴随医院规模的快速扩张,护理队伍呈年轻化趋势,低年资护士护理安全问题迅速凸现,有报道,低年资护士更易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被视为高危人群[1].国内外学者认识到事故原因分析在减少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中的重要性,通过不良事件报告的分析,提出有效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成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本方法是识别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2],重要的就是对护理人员要落实安全知识的职前训练和在职教育[3].本文通过对2010~2012年院内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低年资护士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及特点,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秦爱玲;屈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美军高岭土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止血是单兵急救包为重要的功能之一[1].2008年,高岭土止血纱布人选美军“十大顶尖陆军装备”[2],并被美军战伤救护委员会(Committee on 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CoTCCC)推荐为作战首选止血产品[3].当前,美国对各类高岭土止血产品的开发研究十分活跃,但我军尚无同类产品列装,国内相关研究也不多见.本文对近年高岭土止血材料的研究应用进行了回顾分析,以供军队卫生装备研究工作者参考.

    作者:张宜;张梦;刘学会;徐晨辉;樊光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sEMG对重庆U20足球队队员集中训练期股直肌的追踪检测

    目的 应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测量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赛中股直肌的情况,并结合神经系统疲劳指标反应时对运动员疲劳状态做出评估.方法 重庆U20足球运动员3次90 min常规比赛,每场间隔7天.通过BL-420S生物机能系统测量两个试验阶段经双腿下蹲的股直肌sEMG信号,并结合自制光反射测量仪测量两个实验阶段的反应时.记录反应时并在MATLAB7.0编程软件下处理sEMG信号,算出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和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RMS).两个实验阶段的频域值、时域值和反应时的差异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反应时与sEMG各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U20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第二实验阶段的MPF比第一实验阶段的明显降低(P<0.05),具有较显著差异,同时在第二实验阶段的RMS和反应时比第一实验阶段增高(P<0.05),均具有较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中反应时与MPF呈负相关,与RMS呈正相关.结论 sEMG和反应时有明显的相关性,联合应用可以反应运动员训练前后神经肌肉系统的机能状况.

    作者:代恩泽;贾劲;龚标;黄云峰;谭洪发;龙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