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林;张新华
目的 通过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FGFR3)在小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肠上皮基因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FGFR3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小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法制备缺血1h后再灌注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野生鼠I/R组和FGFR3增强小鼠I/R组.检测再灌注1、3、6 h和1、3 d时肠上皮损伤程度和血浆D-乳酸水平,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ealtime-PCR)检测小肠中FGFR3 mRNA表达.结果 肠缺血再灌注1、3、6 h,肠粘膜损害明显,肠粘膜再生1、3 h,肠粘膜结构逐渐恢复至正常.FGFR3增强小鼠在各时间点肠粘膜损害程度均轻于野生小鼠.两组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D -乳酸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并且均在再灌注1 h后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但FGFR3增强小鼠在再灌注1、3、6 h,均显著低于野生小鼠.两组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GFR3 mRNA表达明显增高,均在再灌注1 h后达到第一个峰值,然后迅速下降,于3 h达到低谷,再迅速升高达到第二个峰值后逐渐下降,3 d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小鼠小肠中FGFR3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
作者:朱渝军;黄显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0-08/2007-08月,某院接诊确诊的400例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患者中,首诊误诊者160例,误诊率40%,作者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160例中,男140例,女20例;年龄14~32岁;军人80例,农民30例,职工、学生各20例,无业人员10例;发病时间:10~15天40例,16~30天60例,1~2个月20例,3~4个月25例,5~6个月10例,7~12个月5例.
作者:张良花;黄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药品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是阻碍临床医疗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医药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1].为促进作者医院门诊合理用药,近年来,作者医院采用宣传教育和经常性处方点评等方法对医院门诊处方实施干预管理.近期,作者依据SDUIs,对医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了解干预管理对SDUIs的影响,进一步加强用药管理和监督,提高门诊医药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黄涛阳;袁进;赵树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儿童血铅含量呈上升趋势,儿童慢性铅中毒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为了解辖区部队干部子女微量元素情况,作者对医疗保健体系内的武警某边防总队干部子女138名0~6岁的儿童进行微量元素及铅的检测分析.
作者:胡丹;林洪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夜间失眠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边防军人冬季失眠情况,作者于2009年元旦前后对新疆北部寒区226名边防军人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提升边防军人身心健康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薛越;慈书平;陈大仓;袁宝进;郭骞;王恩存;马贵峰;李顶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单链抗体(signal-chain bi-functional antibody, scFv)是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抗体(gene engineering antibody,GEAb),由抗体的重链(heavy chain, VH)可变区和轻链(lighe chain, VL)可变区通过一段短肽(Linker)连接而成.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单链抗体有诸多优点,并可以将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等导向肿瘤,在肿瘤的显像诊断和导向治疗中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scFv是一很有价值的小分子抗体.
作者:赵泽文;史常旭;梁志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为开发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中药处方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试验,将77例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处方1、2两组.处方1组39例,服用泄浊除痹汤原处方12味中药水煎剂;处方2组38例,服用泄浊除痹汤新处方5味中药水煎剂.两组均每日l剂,分2次口服,疗程20 d.观察泄浊除痹汤两种组方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10 d、20 d血尿酸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处方1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10%、92.31%,处方2组为63.16%、8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泄浊除痹汤治疗高尿酸血症效果明显,处方1及处方2的疗效基本相同,相对于处方1,处方2更经济.
作者:孙维峰;张娴娴;徐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结合腹腔镜直视经皮射频凝固治疗闭合性肝外伤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制小型撞击器撞击实验猪肝区,建立闭合性活动性出血的肝外伤模型,损伤程度为II~IV级.将肝外伤模型分成治疗组 (12只)和对照组 (4只).采用超声造影及腹腔镜直视确定损伤程度和部位;在腹腔镜直视下经皮穿刺将射频针置入治疗组肝损伤区进行凝固止血治疗.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结果 超声造影准确判断肝脏损伤范围,腹腔镜引导穿刺治疗成功,12只模型射频凝固治疗后成功止血.对照组肝包膜及肝实质呈不同程度的破裂伴血液自破裂口持续外溢.1 h后,治疗组动脉收缩压平稳,对照组动脉收缩压继续缓慢下降,治疗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腹腔镜经皮射频凝固能准确、快速、安全、有效地控制猪闭合性肝外伤的活动性出血.
作者:朱贤胜;王莎莎;李叶阔;程琦;霍枫;陈建雄;陈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卫生服务满意度是指人们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并对所获得医疗、保健服务进行比较,产生的情感状态的反映[1].军队住院伤病员是指在军区驻军以上医院住院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学员以及军队管理的离退休干部[2].本院自2005年成立了以消化内科为主体的军队伤病员集中收治科室,近期,作者对此收治方法在军队伤病员中进行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熊钰;刘跃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008年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中心)人员相继参与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和奥运安保等多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卫生防疫工作.上述防疫任务具有准备时间短、潜在疫情严重、保障面广等特点,对参加人员和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抗击冰灾时,中心迅速派员全程参与广州火车站附近区域的卫生防疫工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心迅速抽组人员成立了军区抗震救灾防疫队,在灾区开展工作80天;奥运安保任务特殊,要求队员时时保持战备状态.
作者:李权超;唐博恒;傅建国;于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和意义.方法 采用52只SD大鼠造成急性坐骨神经损伤,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只,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组)、MP(MP组)、二药联合应用(联合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损伤后1个月,比较治疗后不同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及光镜下形态学变化.结果 单位视野下神经纤维数量及神经传导速度3个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同M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组,丹参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与甲基泼尼松龙对神经再生有积极效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甲基泼尼松龙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时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吕丹;朱雷;李建鑫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五味子作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Wi1S.的干燥成熟果实.1970年代初,我国由此开发出治疗肝炎药物联苯双酯、五酯胶囊.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药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和报道日益增多,余爱荣等[1-2]、吴家清等[3-4]报道联苯双酯能降低环孢素A和FK506的血药浓度.
作者:李维亮;辛华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切口化脓感染是腹部外科中经常遇到的问题[1-3],对感染切口采用开放的方式换药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传统方法,其不足是治疗时间长,住院时间久,换药频繁,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近年来有采用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的报道[4-6],上述情况有所改善,但仍不够理想.作者自2000-07月开始,采用单流向持续负压引流加间断冲洗技术治疗腹部术后切口化脓性感染,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建雄;康慧鑫;霍枫;詹世林;李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封闭胃癌细胞的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GA)基因,观察反义GAcDNA对胃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含有GAcDNA片段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GA,经脂质体介导转入胃癌细胞SGC-7901(命名为SGC-7901GA),并对胃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GC-7901GA在各时相点的细胞生长数目显著性降低(P<0.05),PC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在软琼脂上克隆形成数减少.提示SGC-7901GA生长速度减慢,增殖活性明显减弱.结论 通过特异性抑制GA基因的表达, 反义GAcDNA对胃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刘宏鸣;任勇;袁涛;刘孟刚;杨俊涛;顾红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眼球突出是Grave's眼病常见的体征.球后注射是眼科门诊常用的操作技术,它通过直接注入药物作用到眼球后组织,以减轻眶内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从而减轻眼球突出[1].传统操作是在患者睁眼状态下进行,作者依据临床经验,采用患者闭眼状态下球后注射操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艺;陈静;邓金印;徐媛媛;曾伟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由于驻海岛部队训练环境的特殊性,膝关节损伤率较高.作者选择驻岛部队官兵作为调查对象,分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类型,探讨军事训练中膝关节损伤的相关因素,以期为军事训练计划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爱宝;龚琦;杨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军队医院航空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对抗灾救援航空卫勤保障工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对抗灾救援航空卫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和阶段要点进行了归纳与思考. 结论 建立航卫保障一体化,完善应急卫勤预案,科学施训是多样化突发自然灾害航空卫勤保障的关键环节.
作者:刘戎;王真真;周学君;杨俊;梁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国南方是地中海贫血(地贫)高发区,在广西、广东、海南、四川、重庆等地发病率较高[1-3].目前尚无根治地贫的方法,中间型地贫患者可以长期不依赖输血生存,但长期贫血会导致机体脏器组织的一些病理变化.现就52例中间型地贫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商雪林;黄柱飞;周天红;王丽;张新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兔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s)的分离、培养方法,并鉴定其功能.方法 从兔耳中央动脉采集兔外周血30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接种于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分别予含20%胎牛血清低糖的DMEM培养基诱导培养,培养2周后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组化、体外血管成形实验鉴定内皮祖细胞.结果 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可成功获得内皮祖细胞,稳定表达内皮祖细胞相关抗原,并能在matrigel凝胶上形成稳定的血管腔样结构.结论 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一定的培养条件能成功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
作者:毛梅;徐西琳;徐剑铖;傅祖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的始发环节,对紧急医疗救援中的成功救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院前急救环境复杂,条件受限,医疗实践中纠纷时有发生,本文就院前急救医疗纠纷的成因与防范对策进行思考.
作者:向彩良;胡辉莹;李丽娜;鲁欣;黄美娟;陈坚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