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凯波;曹国文;李树南;胡罗建
近年来,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日趋得到重视,相关研究日趋增多[1-3],目前真菌感染越来越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4-7].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代谢性疾病的增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成为病人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8,9].
作者:王福生;傅泳航;梁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卫生运输船接受大批伤病员后快速分类方法,旨在使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方法 设置三种类型的伤病员分类方法,在海上模拟伤员伤情进行分类,从演练中总结经验,找出快速分类的方法.结果 按照医院船方式进行分类,平均每次通过20名伤员需39.1min;按照伤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平均每次通过20名伤员需26.4min;按照伤情是否需要医护人员处治进行分类,平均每次通过20名伤员需16.1min.结论 伤员按照伤情是否需要医护人员处治模拟进行分类,速度快,效率高.
作者:洪加津;吴桂荣;叶汉深;肖波;朱成全;何仕辉;谢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新兵是一个特殊群体,平时训练时间长、强度大,出现胃部不适症状的较多,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在新兵中发病率较高,本文就新兵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致病因素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新兵群体中FD患者的发病特点,以便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高部队战斗力.
作者:陈志煌;孙维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益髓生血颗粒治疗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益髓生血颗粒治疗血红蛋白H病(HbH病)25例,β地贫156例(重型β地贫45例,重型β地贫复合血红蛋白E 18 例 ,中间型β地贫58例,中间型β地贫复合血红蛋白E 35例),用药方法为每次1包,每包10g,6岁以下儿童2/d,6岁以上3/d,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25例HbH病中21例有效,治疗后有效病例Hb增加5~31g/L,增加>10g/L者16例(其中增加21~31g/L者6例).156例β地贫中145有效,治疗后有效病例Hb增加5~32g/L ,增加>10g/L者97例(其中增加21~32g/L者29例),总有效率91.71%,中药为颗粒冲剂,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结论 益髓生血颗粒对α地贫和β地贫均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Hb水平,使贫血症状得到缓解.
作者:夏爱军;周天红;王丽;罗瑞贵;李平萍;张天郎;尹晓林;周亚丽;刘咏梅;王荣新;吴志奎;张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卫生运输船医疗布局的合理设置.方法 根据目前医院船的实际情况,设置两种医疗布局模式,实施模拟演练,由参演医护人员和专家评估筛选适合卫生运输船的医疗布局模式.结果 专家和多数医护人员选择了模式二的医疗布局.结论 模式二的医疗布局符合卫生运输船伤员救治的特点,比较简单实用.
作者:吴桂荣;向仕平;洪加津;叶汉深;何仕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升降胶囊对军队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66例F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服用升降胶囊,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0%及78.5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后血浆胃动素显著増高,腹胀症状积分明显下降,水负荷实验大饮水量明显增加,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药升降胶囊对FD肝郁脾虚证有明显疗效,并通过多途径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作者:孙维峰;徐伟;孙桂华;钟武装;陈志煌;沈鹰;蒋玲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野战医疗所开设码头救护所救护流程及职责,为提高海战救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海战伤的特点,每次100名官兵分别扮演不同的海战伤员.野战医疗所成员120人分成9组,包括指挥组、分类后送组、防疫洗消组、抗休克组、手术组、医疗2组、医疗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根据码头救护所的流程与各自的职责展开5次训练.分析海战时码头救护所救护特点和人员状况,将码头救护所的救治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对各级救护人员工作流程及职责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5次模拟训练展开保障能力不同,第1~3次分别为不及格、及格和良好,第4、5次均为优秀,第5次与其他次比较为好(P<0.01).结论 通过野战医疗所开设码头救护所救护流程及职责训练,可提高海上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码头救护所救护理论.
作者:谢培增;周赤龙;胡金明;向尚富;王松青;沙述慧;梁乐;仇建国;朱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脑脊液漏为脊柱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有学者统计其发生率约为2.3%~9.4%[1,2].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除椎管条件、粘连等本身因素外,不适当的手术操作也是造成脑脊液漏的重要原因.脑脊液漏处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感染不愈、硬脊膜囊肿甚至椎管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初同伟;周跃;王建;张峡;张年春;李长青;潘勇;张正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先天性心脏病低体重婴幼儿易合并多种疾病,影响生长发育,术后恢复慢,死亡率高[1].我院于2003-05/2007-04月对143例先天性低体重婴幼儿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治疗,现将手术配合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张晓燕;张穗;陈海燕;宋利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应用于无痛胃镜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进行无痛胃镜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R组:瑞芬太尼1.0μg/kg,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3mg/kg,F组:芬太尼1.0μg/kg, 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0.3mg/kg.分别记录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的用量,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的追加情况以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检查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F组需追加依托咪酯的例数较R组多(P<0.05),苏醒时间显著长于R组,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发生率比R组高,但两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相似.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注射液用于无痛胃镜的安全性与芬太尼相似,但苏醒快,留观时间短,更适于无痛胃镜检查.
作者:蒋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开展医学科技创新,实现医疗技术的突破发展,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军队医院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旨在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
作者:纵兆辉;祝松;洪求兵;赵育新;姚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腹腔内或腹膜后脏器或组织通过横膈先天性缺陷进入胸腔形成.发病率约1:4000~1:5000,男女比2:1,文献专题报道不多,成年女性巨大先天性膈疝更为少见.现将本院1例报告如下:
作者:高凯波;曹国文;李树南;胡罗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对2000-01/2006-08月收治的165例表现极度躁动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安定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佳途径.
作者:胡玲;韩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人口老化进程的加快,心力衰竭患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我国≥80岁人群的患病率高达6%~10%,个别地方死亡率高达40%.临床上高龄心衰患者常是多种病因共存,使病情复杂、预后差、死亡率也高[1-7].
作者:张莉;刘骏;江亚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5-02/2006-12月本科收治的80例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其术后鼻导管吸氧时间和首次咳痰时间,术后2h、拔除气管插管当天及拔除气管插管后第2天X光胸片报告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内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刘孟丽;吴建军;林慧;朱豫;王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在可生物降解的支架材料上接种活细胞,用以植入体内完成组织修复与功能替代,是组织工程学的经典概念.其中种子细胞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基础与首要环节,也是影响骨组织工程持续发展及产业化的瓶颈之一.
作者:刘曦明;许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氩氦刀治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后激活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方法 12只C57/BL小鼠分3组,A组4只接种B16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并行氩氦刀治疗;B组4只建立荷瘤模型;C组4只为对照.利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 氩氦刀治疗后可显著刺激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氩氦刀治疗可有效激活小鼠肿瘤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
作者:骆益宙;钱建新;顾小强;于观贞;王战;武清;王杰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1,25-(OH)2D3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VEGF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糖尿病肾病(DN)组,1,25-(OH)2D3组.链脲菌素腹腔注射诱导DM大鼠模型,尿蛋白定量≥30mg/24h为DN大鼠,诱导成功后1,25-(OH)2D3 组给予3ng/(100g·d)皮下注射.实验12周末检测大鼠体重、血糖、血肌酐、24h尿白蛋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VE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DN组大鼠体重、血糖、尿白蛋白,肾脏VE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肾小球细胞数,细胞外基质(ECM)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DN组相比,1,25-(OH)2D3组大鼠体重、血糖、尿白蛋白,肾脏VE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肾小球细胞数,ECM聚积显著降低(P<0.01或P<0.05).尿VEGF与尿白蛋白呈正相关(rs=0.41,P=0.037),与体重、血糖、血肌酐无相关性 (rs分别为0.18,0.13,0.21,P>0.05).结论 1,25-(OH)2D3可减轻DN大鼠尿白蛋白的排泄,抑制肾小球系膜增殖,降低VEGF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
作者:邹敏书;余健;赵林双;聂国明;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气管切开是早期防止吸入性损伤患者窒息的重要手段,防护气管切开后致病菌的吸入、减少感染是临床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1,2].本文将紧箍法保护气管套管外口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作者:冯小艳;童亚林;朱金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DM)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表达及尿液足细胞(UPC)排泄的改变,吡格列酮对DM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分布及UPC排泄的影响.方法 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DM组;吡格列酮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菌素诱导DM大鼠模型.实验10周末测24h尿蛋白定量(TP)、血清总胆固醇(TC)、血糖(BG).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odocalyxin以观察UPC排泄水平,检测GLEPP1以观察肾小球足细胞分布.结果 DM组及吡格列酮治疗组UPC、TP、TC、B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DM组相比,吡格列酮治疗组TP、BG显著降低(P<0.01),UPC及TC亦降低(P<0.05).病理组织肾小球荧光染色示GLEPP1在对照组正常,DM组明显缺失,吡格列酮治疗组呈节段性缺失.UPC与TP呈正相关(rs=0.41,P<0.05),而与TC、BG无显著相关性(rs =0.19,0.23,P>0.05).结论 肾小球足细胞缺失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UPC检测可作为判断DN病情活动性的标志之一.吡格列酮可减轻DN大鼠尿蛋白,降低TC、血糖,减少足细胞脱落及尿液足细胞的排泄.
作者:邹敏书;赵林双;余健;聂国明;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