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肉注射体位与疼痛的临床观察

杨霞

关键词:肌肉注射, 体位, 疼痛
摘要: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用于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在操作过程中,病人常表现出紧张、恐惧或疼痛难忍.伴随着舒适护理理论和模式的产生[1],要求护士在各项护理过程中,都应给予病人积极的舒适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恐惧等不适.我科对100例采取侧卧位行肌肉注射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未来战争战时药材的供应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武器逐渐取代常规武器装备部队.技术的发展,装备的变化,引发了战争观念和作战理论的改变,决定了未来战争的战术变化.高新技术兵器,包括威力更高,射程更远,精确制导的火器;大面积搜索,跟踪手段;高性能的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保障作战部队和后勤快速运动的机动装备等的投入,使未来战争可能成为一种超远距离纵深的、空地一体的战争形式.一旦战争爆发,将出现战争正面更宽广,作战速度更快,准确度更高,纵深打击力更强的战争局面.作为战时卫勤保障工作的重要部分战时药材供应管理工作,必须研究未来战争卫勤保障对药材的需要特点和战时药材的供应特点,不断改进工作,才能适应新的战争形式,在未来战争中做到保障有力.

    作者:郑延滨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我院医院感染持续质量管理进展与评估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影响医院医疗质量的一大障碍.为此,这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广泛重视,有关部门已将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列为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是落实、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各种措施的重要保证.我院自1992年以来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列为重点,逐步采用持续质量管理的FADE法,即选择重点(FOCUS),分析(Analysed),提出(Developed)和实施(Execute)的原则,从医院的各个环节,各种疾病,各种人群入手,全方位的展开此项工作,通过十年的努力由医院感染控制,预防的基本调查,摸索规律到近几年和持续质量管理的相互交叉,相互配合使医院感染管理正走向正规化、标准化、管理化的方向进展,并在医院感染的持续质量管理中取得较好的成效.

    作者:童琳祥;刘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面积烧伤早期功能康复研究

    研究大面积烧伤在早期治疗的同时,分别对早期、中期和后期进行康复治疗,对提高伤愈后生活自理能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将起到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沈光裕;周金武;段红杰;邓国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毛花甙C与维拉帕米在转复特发性阵发型心房纤颤中的作用分析

    心房颤动时由于心房失去了有效的电机械收缩和房室同步效应,使心排血量减少15%~30%,造成患者的不适,加上其快速心室率而引发心功能不全,并且由于房颤时血液在心房内产生涡流,易形成血栓.新近发生的房颤持续72h行血管超声检查,14%左房心耳内有血栓 [1],故阵发性房颤应尽早和尽可能转复为窦性心律.当今绝大多数房颤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以随机方式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毛花甙C在转复特发性阵发型心房颤动中的有效性.

    作者:付文波;丁世芳;马大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3例瘤壁破裂出血病人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结果:瘤腔内血流为涡流,不断冲击瘤体,使其增大,感染是导致瘤壁破裂出血的重要原因.临床23例病人治疗均获成功.结论:在瘤壁破裂前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可预防这一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庄洪;蔡贤华;郑玉明;陈大军;马廉亭;徐永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脏病患者夜间护理的几点体会

    1夜间心脏病患者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1注意原有病变是否恶化,并作出数量或性质的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塞伴室性早搏的患者,护士要比较3分钟内早搏数量的增减,并注意早搏性质有无改变,如原有单源室性早搏,后出现多源多发室早,则提示病情在恶化.

    作者:唐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影响健康鉴定的因素及对策

    健康鉴定是疗养工作中一个及其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到作战人员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部队战斗力的发挥.尽管影响健康鉴定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健康鉴定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探讨,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王莉;王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老年高尿酸血症肾病误诊探讨

    1991年至2001年,我们随访观察了经长期门诊,定期体检和住院观察的42例中老年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现就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晓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人工血管移植救治锁骨下动脉损伤5例

    我院1997-02~2001-01采用人工血管移植救治锁骨下动脉损伤5例.报告如下:

    作者:甘干达;潘剑成;朱永幸;刘银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

    受传统的影响,以前人们一般不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有干细胞,这是因为人们长期形成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可再生的观念.1992年,Reynolds和Weiss [1]从成年小鼠纹状体分离了能在体外不断分裂增殖,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并明确地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的概念.目前已经证实,这种具有自我更新、自我维持、多潜能的神经干细胞确实存在于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并持续存在于成年脑及脊髓 [2~4].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人们又相继地从胚胎和成年鼠的中脑、海马、室管膜下层及神经节等地方分离了类似细胞群,在人胚室管膜下层也证实了神经干细胞的存在 [5].

    作者:杨勇;王振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移植交叉反应组配原则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在临床肾移植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传统配型原则Ⅰ类抗原错配(MM)2个以上位点的149例肾移植,采用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观察其术后一年存活率及术后一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在不考虑DR位点的情况下, 按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供受者HLA-Ⅰ类抗原0、1和2MM数分别为36例(24.16%),62例(41.61%)和51例(34.22%);术后一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6例)、27.40%(16例)和43.14%(22例);术后一年存活率分别为97.22%(35例)、93.55%(58例)和 82.35%(42例).结论: 在传统配型不满意的情况下,对HLA-Ⅰ类抗原采用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移植肾一年存活率,减少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为等待供肾的患者提供了更多机遇,同时亦为获得配型良好的供肾提供了机会.

    作者:晏强;赵明;林民专;李留洋;刘春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和中药配合治疗(针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31例病人针药治疗组予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中药,配合局部梅花针叩刺、拔罐和穴位注射治疗.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同时观察28例病人西药治疗组,予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和口服抗抑郁药物治疗,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针药组止痛有效率81%,西药组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灸与中药配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吴世贵;徐俊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南方某部队2001年结核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结核病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军队肺结核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1].南方某部队2001年结核病患病率较高,高于全国的患病率,为探讨其患病原因,我们对其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何富强;陈虹;彭志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某陆战旅海练期间发热458例情况分析

    2002-05-07某陆战旅海训期间,旅医院诊治留观的发热病人458例,现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黄梦舟;谌竞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内窥镜下经鼻进路行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

    随着内窥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作用不仅在鼻及鼻窦疾病的诊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延伸到了眼,颅等相关学科.同时,对我们的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自1999-04至2001-07在内窥镜下经鼻进路对15例脑垂体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凤;周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肿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非手术综合治疗肿瘤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且经济负担少,患者易于接受.尤其适用于中晚期肝肿瘤或肝肾心功能不好,肿瘤邻近大血管不能手术切除者,但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疗程长,需反复多次治疗,不能一次性根治,对较大直径的肿瘤无水酒精的弥散范围受到限制.我科自1995-01至2001-01采用这种方法治疗肝肿瘤共130例,穿刺980例次.均收到良好效果,并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戈君凤;王倩;陈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缺血预处理与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自Murry等 [1]首次提出了缺血预处理的概念以来,这一现象作为一种机体内源性保护措施,已在不同种属的动物和临床病人中得到证实.而且它不仅存在于心脏,也表现于其它的器官,如:肺、脑、骨骼肌、肝、肾、小肠等.目前,大量的研究显示缺血预处理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有良好的效果,在外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缺血预处理的研究现状,具体如下:

    作者:张晓明;殷桂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外伤后肾脏假性尿性囊肿超声诊断

    1病例资料例1 ,患者男,8岁.主诉:左上腹无痛性包块1月余,患儿一月前被汽车轧伤左侧腰部,局部疼痛伴肉眼血尿,在当地医院曾经B超诊断:左肾挫裂伤.

    作者:林利;钟红;周佩;夏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肌肉注射体位与疼痛的临床观察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用于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在操作过程中,病人常表现出紧张、恐惧或疼痛难忍.伴随着舒适护理理论和模式的产生[1],要求护士在各项护理过程中,都应给予病人积极的舒适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恐惧等不适.我科对100例采取侧卧位行肌肉注射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X-刀治疗32例肝脏肿瘤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刀)技术以其高精确定位,靶区高剂量,周围正常组织低剂量的优点而应用于头部、体部各种肿瘤的治疗.特别是对一些以往认为放射抗拒的器官或因周围正常组织而难以提高肿瘤区剂量的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如肝脏肿瘤、胰腺癌、腹腔肿瘤等.我院自1998-02~2001-12,应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结合介入治疗、中药治疗肝脏肿瘤,现将资料完整的32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辉利;赵青梅;张继青;龙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