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面瘫的临床治疗

张萍

关键词:创伤性面瘫, 临床医师, 手术治疗, 面部创伤, 工作证, 面具, 患者, 处理
摘要:头面部创伤引起的面瘫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几年临床工作证实手术在这类面瘫的处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3].本文介绍我科1992-1997年间手术治疗6例创伤性面瘫患者的体会,供临床医师参考.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洪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腮囊肿误诊为鼻咽癌颈部转移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3岁,军人.发现左颈部胸锁乳突肌下方无痛性肿物2月有余.在原单位卫生队经抗生素治疗,肿物未见缩小.胸透(一).纤维鼻咽镜检查,见鼻咽顶粘膜肿胀突出约花生米大小,表现粗糙糜烂.临床诊断为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随后在本院及上级医院多次行鼻咽部活检.病理报告均为鼻咽部慢性炎症改变,未见癌肿.回原单位继续抗生素治疗无效.三个月后入院行颈部包块切除.

    作者:洪少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预激旁路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预激综合征的体表心电图与旁路部位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现就我们观察到的射频消融病例,回顾性分析体表心电图与旁路的定位关系.

    作者:谢晓明;李江平;李华;崔学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先天畸形94例报告

    先天畸形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成长,重者可直接死亡.为增强先天畸形的预防意识和探索有效预防办法,现将我院10年来诊治的先天畸形94例报告如下:

    作者:唐玲;谢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型醒酒糖作用的研究

    新型醒酒糖含有葛根、茶多酚、维生素、矿物元素等成份.本实验观察了饲料中添加醒酒糖对灌胃乙醇大鼠ADH、GST、GSH、GSH-PX活性及对肝体重量百分比、血醇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醒酒糖可明显减少酒后肝脏上述四种酶含量及肝体重量百分比的降低,也使血醇浓度下降.提示醒酒糖具有一定促乙醇在机体代谢并保护肝脏的作用.

    作者:詹纯列;李权超;徐本法;韩丽萍;王锡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是老年慢性肾衰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我科1995年1月至1999年3月对14例老年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了饮食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妲玲;林小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颅内对称性再出血2例

    1 病例资料例1, 男,52岁,因体查发现原发性肝癌1周于1998年9月10日入院,入院时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同年10月5日患者突发头痛、头晕、呕吐,左侧视野缺损,行头颅CT检查,报告:右顶、枕叶部出血,出血量约90ml,中线偏移,未见转移瘤.查血压20/12kPa,出、凝血时间正常.

    作者:涂德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以坐骨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误诊3例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和白血病,由于其表现不典型,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误治,现将我们先后收治的经坐骨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3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月涛;张新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军人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

    为更好地完成医疗保障任务和确保为兵服务宗旨,我们对我院4年来军人住院病人疾病构成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作者:陈晓燕;鲁建国;李顺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该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病理形态依据.方法:对10例乳腺叶状囊肉瘤作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2~48岁,平均27.3岁,病程6天~5年,多数起病隐袭,后期骤然增大.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分叶状有小囊腔,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腺上皮和间质恶笥间叶性肉瘤混合组成.获访7例均健在,1例术后5年复发.结论:乳腺叶状囊肉瘤生物学行为变化无常,预后较好,需与乳腺癌肉瘤、乳腺肉瘤及巨纤维腺瘤等鉴别.

    作者:曲利娟;余英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1例尸检报告

    1 病例资料病史摘要:刘××,女,2天.新生儿为胎膜早破15小时后出生,自然分娩,产程经过顺利,出生后面部及全身皮肤紫绀,出现缺氧症状,经吸氧后,面色红润,产后34小时无明显原因,新生儿突然心跳呼吸骤停死亡.

    作者:刘铁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结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目的: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方法:对142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86例左半结肠直肠创伤接受Ⅰ期手术治疗的病人、157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和28例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患者使用肠腔内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漏口愈合时间.结果:使用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和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2%(6/142)和1.9%(3/157),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病人漏口愈合天数为10.3±1.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半结肠直肠创伤病人术后吻合(或缝合)口瘘发生率为3.5%(3/86).结论: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法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

    作者:吴印爱;刘献棠;谢尚奎;王志伟;谢先福;胡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输卵管峡部中期妊娠1例报告

    我院曾收治1例输卵管峡部妊娠19+周,活胎,输卵管未发生破裂的病例.像这样输卵管妊娠时间长,胎儿大的病例实属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伟信;李全岳;周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与动脉血氧分压关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通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成年犬为实验对象,制作单肺通气模型后连续监测各式单肺通气模式下各种血气指标.结果:9种单肺通气模式中,模式Vt=12 ml/kg、Rr=20bpm的PaO2较其它模式高.对16例单肺通气病人进行试验,观察在一定通气模式下,其PaO2均能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在单肺通气期间选择一个合适的通气模式,对于预防或改善低氧血症是有益的.

    作者:吴荣信;丁雄;吉俭;郑忠欣;黎南中;陈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甲危病人心肌抑制的病因分析

    甲亢危象是甲亢病极端恶化的一组综合征,由于高热,心动过速,房颤,心脏增大,心律紊乱,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衰竭,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肌抑制,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了解甲危心肌抑制的病因是消除心肌抑制重要的措施之一,对抢救甲危病人大有益处.本文对32例甲危病案进行心肌抑制病因分析.

    作者:韩朱;邹二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放射治疗

    收集我科1993年1月~1998年1月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病例237例,对此进行分析.

    作者:易峰涛;陈福慈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防治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纤支镜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应用纤支镜防治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体会如下:

    作者:潘永红;吴恒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抗洪抢险部队血吸虫病防治调查

    1998年8月上旬至9月下旬,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袭击.驻粤某部分赴湖北石首、监利、仙桃等地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受到血吸虫病的严重威胁,部队卫勤机构对抗洪官兵分服青蒿琥酯和吡喹酮进行预防性治疗.回营后对抗洪官兵进行了血吸虫病感染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文石汉;何锦流;王少南;金伟斌;邵永秋;揭彪;曾振坤;朱爱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清创性肝切除治疗重度肝外伤21例报告

    自1989年6月~1997年6月采用清创性肝切除治疗重度肝外伤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标浪;李展方;罗真东;吴印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组合式钢板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并骨不连

    作者于1989年至1998年共收治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并骨不连43例,按Risebo Yongh Radin分类标准,Ⅲ型31例,Ⅳ型12例,43例均给予切开复位,组合式钢板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及植骨术.经随访14个月至48个月,优18例,良22例,劣3例.作者认为:对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并骨不连,应予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尽早功能锻炼,对于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廷军;许声联;邹重文;汪群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