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激对大鼠血浆内皮素与纤溶活性的影响及对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

黄建华;文石汉;邵永秋

关键词:应激损伤, 大鼠血浆, 血浆内皮素, 纤溶活性, plasminogen activat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益气通络丹, 心血管疾病, 中药复方, 应激模型, 释放机制, 脉冲刺激, 临床治疗, 发病机制, 保护作用, 足底部, 应激性, 浓度, 电击
摘要:探讨应激时血浆内皮素(endothlin,ET)与纤溶活性(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变化,对于揭示应激性心血管疾病(stress 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发病机制及提供有效的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慢性随机、可逃避电脉冲刺激大鼠足底部10天造成的慢性电击应激模型探讨了大鼠血浆ET浓度、t-PA、PAI-1活性的变化及其释放机制和中药复方益气通络丹(Yiqitongluodan,YQTLD)对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149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A型行为、脑卒中家族史、吸烟以及高尿酸血症等是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而高脂血症和饮酒则与脑梗塞的发病无显著的统计学联系.结论:军队离退休干部脑梗塞蝗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基本相同.

    作者:虞容豪;张幸运;石尚金;黄琦;邹立;刘坚;陈青山;李海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颅内对称性再出血2例

    1 病例资料例1, 男,52岁,因体查发现原发性肝癌1周于1998年9月10日入院,入院时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同年10月5日患者突发头痛、头晕、呕吐,左侧视野缺损,行头颅CT检查,报告:右顶、枕叶部出血,出血量约90ml,中线偏移,未见转移瘤.查血压20/12kPa,出、凝血时间正常.

    作者:涂德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凯妮汀阴道片单次疗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女阴道炎症的一种多发病,主要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本病治疗药物较多,无论口服或局部用药均有一定效果.但多数疗效不稳定,易复发.我院于1998年6月至12月使用由上海拜耳医药保健公司生产的凯妮汀阴道片(每片含500mg乳酸配方的克霉唑)阴道给药治疗急性或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并与同期由武汉军工医院制药厂生产的制霉菌素栓(每粒含10万U制霉菌素)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艳芳;郝桂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腮囊肿误诊为鼻咽癌颈部转移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3岁,军人.发现左颈部胸锁乳突肌下方无痛性肿物2月有余.在原单位卫生队经抗生素治疗,肿物未见缩小.胸透(一).纤维鼻咽镜检查,见鼻咽顶粘膜肿胀突出约花生米大小,表现粗糙糜烂.临床诊断为鼻咽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随后在本院及上级医院多次行鼻咽部活检.病理报告均为鼻咽部慢性炎症改变,未见癌肿.回原单位继续抗生素治疗无效.三个月后入院行颈部包块切除.

    作者:洪少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特比萘芬研究概况

    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疗霉舒(Lamisil),是瑞士山德士药厂生产的一种亲脂性,即可外用又可口服的丙烯胺类抗真菌药,是目前具有杀菌作用的口服抗真菌药物.

    作者:孙乐栋;周再高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部队健康教育之我见

    我军向数字化建设迈进的过程中,对军队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内容及实施方法等已满足不了部队建设需要,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作者认为新形势下健康教育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向彩良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为小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为了解黄芪注射液对心肌炎患儿的治疗作用,自1996年元月~1999年6月,我们将明确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共62例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和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喻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引流管置放应用体会

    我院自1996年10月~1999年6月,成功完成500例胜利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有32例术后肝下间隙置放引流管,现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置放引流管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蔡逊;金炜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与BAEP、TCD关系研究

    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100例,行BAEP及TCD检查,提出BAEP异常率64%,脑干型48例(75%),混合型9例(14%),内耳型7例(11%).随访12例BAEP异常,6例症状缓解,3月复查BAEP正常,5例明显缓解.TCD:异常率89%,VB、BA流速降低67例(76%).对VBI患者需行TCD及BAEP检查,TCD可直观反应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情况,而BAEP对脑干轻微缺血敏感,及时反应脑干电生理改变,BAEP特异性不如TCD,两项检查结合对VBI诊断,病情动态观察,指导临床治疗有肯定价值.

    作者:黎红华;陈文军;王伟莉;张晓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以坐骨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误诊3例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和白血病,由于其表现不典型,临床上易发生误诊误治,现将我们先后收治的经坐骨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3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月涛;张新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与动脉血氧分压关系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通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成年犬为实验对象,制作单肺通气模型后连续监测各式单肺通气模式下各种血气指标.结果:9种单肺通气模式中,模式Vt=12 ml/kg、Rr=20bpm的PaO2较其它模式高.对16例单肺通气病人进行试验,观察在一定通气模式下,其PaO2均能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在单肺通气期间选择一个合适的通气模式,对于预防或改善低氧血症是有益的.

    作者:吴荣信;丁雄;吉俭;郑忠欣;黎南中;陈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某部高炮射击训练发病情况分析

    1999年10月某部在粤西海边进行高炮实弹射击训练,火车输送1300km,出动人员1800余人,分乘6列火车,训练时间28天.具有输送距离远、气候变化大、宿营环境差、人员居住密集、卫生条件差以及远离后方医院等特点,我们共诊治360人,后送仅1人,充分发挥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现就我部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湖潮;文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海洛因依赖者吸毒方式与HIV及HBV、HDV、HCV、HGV感染关系研究

    本文调查了152例海洛因依赖者吸毒方式及HIV、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吸毒者中存在HIV感染.HBVM、HBsAg、抗-HD和/或HDV、HCV、HGV感染率分别为69.74%、19.74%、2.63%、45.39%、35.53%.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相比,除HBVM、HBsAg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尽管吸毒者是四种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静脉吸毒以及不消毒或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释毒品溶剂不消毒不是造成HBV感染的主要原因,而吸毒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以及吸毒对肝脏的损害,加之吸毒者特殊群体之间密切接触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但静脉吸毒方式对HCV、HGV感染较HVB感染影响更大,提示HGV感染在易感性及传播途径上与HCV更相似,而与HBV不完全相同.

    作者:韦莉萍;周珉;钟洪波;董春香;周德润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监测感染的早期指标--红细胞变形能力

    目的:红细胞(R BC)变形能力是指红细胞改变自身形态通过微循环的能力.细菌感染使红细胞胞膜变硬、易碎裂;不能改变自身形态通过微循环,导致微循环淤滞、堵塞,组织缺氧,终末器官损害;而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变,可能发生在感染的早期.本文旨在研究外伤,大手术及危重病患者术后,连续监测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能否作为诊断临床感染的一早期指标.方法:采用LBY-Nb型智能血液粘度计测定红细胞变形能力,并监测每日体温及血象变化,诊断感染依据为化脓、培养有致病菌生长,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结果:术(伤)后第一天,红细胞变形能力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无明显区别;术后第三天,未感染组变形能力有改善趋势,而感染组则继续恶化,两组差别显著;术后第五天,未感染组变形能力各值趋于正常,感染组无改善;术后第八天,感染组变形能力仍无明显改善.结论:红细胸变形能力检查方法简单,结果可靠,检测指标灵敏,对检测感染的有无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能够作为临床预测重症感染的一早期指标.

    作者:曹庭加;汪训实;张兆林;李相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预激旁路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预激综合征的体表心电图与旁路部位的关系已有不少报道.现就我们观察到的射频消融病例,回顾性分析体表心电图与旁路的定位关系.

    作者:谢晓明;李江平;李华;崔学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右肺中叶巨大嗜酸性肉芽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咳嗽,咳痰3月,咳少量白痰,偶有痰中带血丝,伴右前胸不适和夜间低热.抗感染治疗10天,症状无改善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右前胸下部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低.

    作者:高旭辉;殷桂林;张晓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抗洪抢险部队血吸虫病防治调查

    1998年8月上旬至9月下旬,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袭击.驻粤某部分赴湖北石首、监利、仙桃等地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受到血吸虫病的严重威胁,部队卫勤机构对抗洪官兵分服青蒿琥酯和吡喹酮进行预防性治疗.回营后对抗洪官兵进行了血吸虫病感染普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文石汉;何锦流;王少南;金伟斌;邵永秋;揭彪;曾振坤;朱爱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是老年慢性肾衰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我科1995年1月至1999年3月对14例老年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了饮食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吴妲玲;林小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防治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纤支镜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应用纤支镜防治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体会如下:

    作者:潘永红;吴恒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结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的临床研究

    目的: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方法:对142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86例左半结肠直肠创伤接受Ⅰ期手术治疗的病人、157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和28例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患者使用肠腔内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漏口愈合时间.结果:使用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技术的梗阻性左半结肠直肠癌和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2%(6/142)和1.9%(3/157),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病人漏口愈合天数为10.3±1.6,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半结肠直肠创伤病人术后吻合(或缝合)口瘘发生率为3.5%(3/86).结论:吻合口上下双管引流法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左半结肠直肠创伤及癌性梗阻Ⅰ期手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加速直肠癌术后低位吻合口瘘的愈合.

    作者:吴印爱;刘献棠;谢尚奎;王志伟;谢先福;胡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