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Fischer评分对乳腺肿块BI-RADS-MRI分类的评价

刘炳光;曹满瑞;刘阳

关键词: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评分
摘要:目的 评价改良Fischer评分对乳腺肿块的BI-RADS-MRI分类及鉴别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患者(307个乳腺肿块)的MRI形态和动态增强曲线特征.按照征象得分标准,对肿块行Fischer评分和改良Fischer评分.以病理为金标准,分别统计两种评分每个分值的乳腺癌阳性预测值(PPV)并对每个肿块行BI-RADS-MRI分类.绘制两种评分的ROC曲线并应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评分在鉴别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307个肿块,恶性132个,PPV为43.0%.Fischer评分范围0~8分.以4分以上为恶性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5%、71.0%,诊断准确性为75.1%.改良Fischer评分范围0~11分,4~6分为BI-RADS-MRI 4类,4分为4a类,5分为4b类,6分为4c类.以5分以上为恶性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4.3%、83.7%和89.5%.Fischer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改良Fischer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051,P<0.05).结论 改良Fischer评分对乳腺肿块BI-RADS-MRI分类及鉴别良恶性价值均较Fischer高.改良Fischer评分还可行4类的亚分类,临床上可考虑代替Fischer评分.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舌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MRI诊断一例

    患者女,25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舌背部肿物,无明显不适,大小约“花生米”,质硬.专科检查:舌活动自如,伸舌居中.左侧舌背部见一肿物,质硬,大小约1.5 cm×2 cm×1 cm.MRI示:舌体部左侧份见团块状稍短T1、长T2信号影(图1),边界清,DWI高b值扩散受限(图2),双侧颈动脉鞘旁可见多发对称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强化(图3),大小约1.2 mm×1.3 mm×1.3 mm,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平台型(图4、5).根据MRI影像考虑舌良性病变.

    作者:王莹莹;张焱;程敬亮;靳雅楠;汤文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结节性硬化症脑部致痫灶的影像特点

    目的 探讨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结节性硬化症(TSC)患者脑部致痫灶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搜集16例临床诊断TSC患者,13例行脑部致痫灶外科手术治疗,总结TSC致痫灶的好发部位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CT检出皮层结节21个,18个结节部分钙化.MRI检出皮质结节52个,表现为皮层局部脑回增厚、肥大,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结节的钙化部分在各序列均呈稍低信号.22个结节伴皮质下脑白质病变.结节位于额叶18个,颞叶13个,顶叶11个,枕叶7个,扣带回3个.手术共切除皮质结节24个,15个为部分钙化结节.10个结节伴皮质下脑白质病变.结节位于额叶10个,颞叶6个,左顶叶5个,枕叶2个,扣带回1个.结论 皮质结节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皮层局部脑回增厚、肥大伴皮质下白质病变及部分钙化是TSC致痫灶的影像特点,皮质结节分布较多的脑叶依次为额叶、颞叶、顶叶.致痫结节的确定需结合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电图的异常放电区域与MRI皮质结节所在脑叶的一致性进行判断.

    作者:范文辉;杜柏林;梁奕;王佳;林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T纹理分析在鉴别乏脂肪肾错构瘤与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CT纹理分析对鉴别乏脂肪肾错构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乏脂肪肾错构瘤与79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增强图像;通过纹理分析的方法测得其平均值、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峰值、偏度等定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位观察者测得的CT纹理分析定量参数的一致性分析结果如下:平均值、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峰值及偏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7、0.93、0.97、0.94、0.56、0.68.纹理分析定量参数中差、熵、不均匀度三个参数两组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标准差(=3.60,P<0.01),熵(=4.80,P<0.01),不均匀度(=3.86,P<0.01);利用标准差鉴别两组肿瘤的曲线下面积、阈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78、45.46、70.9%、81.2%、72.6%;利用熵鉴别两组肿瘤的曲线下面积、阈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2、4.50、84.8%、68.8%、82.1%;利用不均匀度鉴别两组肿瘤的曲线下面积、阈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0、0.09、70.9%、81.2%、72.6%.利用多参数联合鉴别肾乏脂肪错构瘤与肾透明细胞癌的效能:标准差+熵鉴别两组肿瘤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3%、75.0%、81.0%、80.0%;标准差+不均匀度鉴别两组肿瘤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1%、81.2%、70.1%、71.6%;熵+不均匀度鉴别两组肿瘤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3、81.2%、70.1%、72.6%;标准差+熵+不均匀度鉴别两组肿瘤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4、87.5%、69.6%、72.6%.结论 CT纹理分析的部分定量参数(标准差、熵、不均匀度)可用于鉴别乏脂肪错构瘤与肾细胞癌.

    作者:李清;稽昀;武江芬;王姗;王茹;岱岳;彭来娟;徐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T图像边缘锐化及平滑功能在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近年来,在临床医院配置的现代大型医疗设备越来越多,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与医学研究中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1].影像设备的进步体现在提供的信息量逐步的增加,直观的影像结果一方面帮助临床排除许多不确定因素,分析解决大量疑难杂症.就CT技术而言,针对不同的组织观察具有相适合的滤过算法,但同一检查部位往往因多种组织的存在需要多种滤过算法,这大大增加了设备的工作量,占用了设备更多的运算时间和储存空间,也影响了影像科医师的工作效率.为此,探索一种简易、快速并适合不同组织观察的方法,有可能优化图像质量、简化临床工作流程并更加清晰显示病变情况.本研究应用我院使用的CT后处理工作站边缘锐化及平滑功能,尝试优化图像质量,提高不同组织及病变的显示能力.

    作者:黄涛;张波绪;王德广;王鹏;崔尧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改良Fischer评分对乳腺肿块BI-RADS-MRI分类的评价

    目的 评价改良Fischer评分对乳腺肿块的BI-RADS-MRI分类及鉴别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患者(307个乳腺肿块)的MRI形态和动态增强曲线特征.按照征象得分标准,对肿块行Fischer评分和改良Fischer评分.以病理为金标准,分别统计两种评分每个分值的乳腺癌阳性预测值(PPV)并对每个肿块行BI-RADS-MRI分类.绘制两种评分的ROC曲线并应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评分在鉴别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307个肿块,恶性132个,PPV为43.0%.Fischer评分范围0~8分.以4分以上为恶性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5%、71.0%,诊断准确性为75.1%.改良Fischer评分范围0~11分,4~6分为BI-RADS-MRI 4类,4分为4a类,5分为4b类,6分为4c类.以5分以上为恶性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4.3%、83.7%和89.5%.Fischer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4,改良Fischer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051,P<0.05).结论 改良Fischer评分对乳腺肿块BI-RADS-MRI分类及鉴别良恶性价值均较Fischer高.改良Fischer评分还可行4类的亚分类,临床上可考虑代替Fischer评分.

    作者:刘炳光;曹满瑞;刘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的脑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儿童化疗前后大脑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初发ALL患儿及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正常儿童志愿者行DTI检查,观察患儿治疗前、完全缓解后(CR)与正常对照组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结果 ALL患儿治疗前及CR后ADC值在额叶及胼胝体压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A值仅在额叶及胼胝体膝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LL患儿标危(SR)组、中危(IR)组、重危(HR)组治疗CR后所有部位感兴趣区FA及ADC值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DTI能准确测定初发ALL化疗CR后ADC和FA等值的变化特征,是早期发现ALL患儿化疗所致白质脑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曹卫国;干芸根;赵彩蕾;周洋洋;李玲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T定位上腔静脉在评价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上腔静脉与气管隆突的影像关系并评价其在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量100例胸部CT增强患者(增强观察组)气管隆突至上腔静脉下端的距离及其对应的胸椎单元数目,并计算上腔静脉下1/3段的上端在气管隆突下所处的位置.以上腔静脉下1/3段作为PICC尖端的理想位置,在CT定位扫描图判断100例PICC患者(导管组)是否置管成功.结果 增强观察组上腔静脉下端(即下上腔静脉1/3段的下端)位于气管隆突下(48.5 ±6.7)mm,对应2.1±0.3个胸椎单元,而上腔静脉下1/3段的上端位于气管隆突下(21.5 ±5.9)mm,对应0.9±0.3个胸椎单元.以气管隆突下0.9~2.1个胸椎单元作为上腔静脉下1/3段的参考标准,在导管组CT定位图上判断PICC尖端是否位于理想位置的准确性高于以气管隆突下21.5 ~ 48.5mim作为参考标准(92% vs 71%,P<0.05).结论 气管隆突下0.9~2.1个胸椎单元可以作为判断PICC尖端是否位于上腔静脉下1/3段的参考.

    作者:梁明柱;陈晓君;秦培鑫;敖峰;毛利厅;陈欢;柳学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正常胰腺宽体探测器单源双能CT灌注成像初探

    目的 探讨宽体探测器单源双能CT胰腺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及正常胰腺组织的灌注特点.方法 搜集27例行上腹部CT增强及胰腺CT灌注扫描且胰腺无病变者,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采用全器官一次轴位扫描模式.测量胰腺头部、体部、尾部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和表面通透性(PS).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完成上述测量.记录并计算辐射剂量.结果 两名观察者测得所有灌注参数一致性良好(ICC均>0.75).正常胰腺头部、体部和尾部的不同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60岁、<60岁)及不同性别组胰腺组织血流灌注参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期有效辐射剂量为14.47 mSv.结论 宽体探测器单源双能CT可以用单次轴扫完成单器官容积成像,实现胰腺的低辐射剂量连续灌注成像.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灌注参数与性别、年龄及胰腺的不同部位无关.

    作者:邓锡佳;刘爱连;刘静红;陶奉明;刘泽群;陈丽华;李烨;方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联合不同影像技术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分析评价

    目的 分析35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MRI影像学特征,结合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认识,从而早期诊断指导临床及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静脉窦血栓患者的病史,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起因,对常规头颅CT及MRI平扫、增强扫描、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进行系统的归纳分析,总结静脉窦血栓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35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共45处血栓形成,其中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7处(37.8%),左侧横窦血栓形成6处(13.3%),右侧横窦血栓形成8处(17.8%),左侧乙状窦血栓形成4处(8.9%),右侧乙状窦血栓形成5处(11.1%),直窦血栓形成5处(11.1%).28例可观察到血栓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包括静脉淤血性脑梗死(24例),出血(8例),磁敏感加权成像上较其他序列更易发现脑内出血灶,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可见皮层浅静脉增粗、增多;增强扫描可见静脉窦血栓处呈“空三角征”.结论 联合应用不同的影像技术可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指导脑静脉窦血栓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减少病死率、病残率及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罗超;胡达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DWI及PWI对脑内肿瘤及瘤周水肿的比较研究

    目的 应用DWI及PWI的各项相关参数对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淋巴瘤及转移瘤的生长趋势,血管生成及瘤周侵犯的情况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DWI及PWI检查脑内占位病例54例.分别以肿瘤瘤体实质、肿瘤外水肿内1 cm、肿瘤外水肿内2 cm、水肿外1 cm、水肿区域以外1 cm的白质区域为感兴趣区,以正常脑白质为对照感兴趣区,分别测量各个感兴趣区的ADC、rCBV、rCBF值.将感兴趣区与对照感兴趣区的量化指标进行比值计算,得到相对ADC、相对rCBV、相对rCBF值.并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肿瘤实质ADC值之间(P =0.003)以及瘤周水肿内2 cm处ADC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HGG瘤体、水肿内1 cm处、水肿内2 cm处的rCBV、rrCBV、rCBF及rrCBF值均高于其他类型肿瘤,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DWI及PWI对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淋巴瘤及转移瘤这四种类型的瘤体、瘤周水肿区、水肿外区域的ADC、rCBV、rCBF值及其相对值的分析,能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并指导临床手术切除范围.

    作者:刘晓玉;肖道雄;何艳枚;王姝云;彭吉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线性参照区域模型DCE-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效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线性参照区域模型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其他方式确诊的32例(32个病灶)乳腺癌和30例(30个病灶)良性病变患者;以良性病变组对侧正常腺体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3.0T磁共振定量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测量病灶LRRM模型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绘制良恶性病变组Ktrans、Kep值的ROC曲线,并寻找两者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佳界值.结果 正常腺体组、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的Ktrans值分别为(0.224±0.136) min-1、(0.539±0.242) min-1、(1.371±0.709) min-1;Kep值分别为(0.115-±0.052) min-1、(0.313 ±0.149) min-1、(0.851±0.425) min-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腺体组、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的Ve值分别为0.186±0.096、0.240±0.175、0.212±0.140;多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良恶性病变间Ktrans值及Kep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及0.936;佳诊断界值分别为0.786 min-1及0.410 min-1;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1.3%及93.8%,特异性分别为80.0%及83.3%.结论 LRRM模型DCE-MRI所测得Ktrans、Kep值稳定;Ktrans、Kep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着较高的价值.LRRM模型DCE-MRI是一种有效的定量检查方法.

    作者:吴东波;何维恒;朱蓉蓉;黄宁;哈若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子宫肌瘤消融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HIFU术前对65例子宫肌瘤患者(82个子宫肌瘤)行DCE-MRI检查,经后处理软件获得子宫肌瘤定量参数Ktrans、Ve、Kep、Vp值以及子宫肌层定量参数Ktrans值,分析子宫肌瘤定量参数与其HIFU术后消融率的相关性.将子宫肌瘤按其Ktrans值高(或低)于相应子宫肌层分为高Ktrans肌瘤及低Ktrans肌瘤,比较两组肌瘤Ktrans以及消融率的差异.结果 肌瘤消融率与肌瘤Ktrans值呈负相关(r=-0.41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瘤消融率与肌瘤Ve、Kep、Vp值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Ktrans肌瘤与低Ktrans肌瘤间消融率及Ktrans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前者Ktrans值较后者高,而消融率较后者低.结论 子宫肌瘤Ktrans值越高,其HIFU消融效果越差.对照相应子宫肌层Ktrans值能够初步判断子宫肌瘤的消融效果.DCE-MRI可为子宫肌瘤HUFI消融术选择患者提供依据.

    作者:刘柳恒;吕富荣;肖智博;盛波;赵飞飞;李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肠系膜侵袭性纤维瘤病一例

    患者男,57岁.无意中发现中腹部包块,无压痛,运动之后感腹部不适2月余.近1个月来自觉包块迅速长大至我院就诊.CT检查:平扫下见右侧腹腔巨大囊实性椭圆形包块,大小约17.5 cm×11.0 cm×14.2 cm,边缘清楚,内见分隔、密度不均,与小肠分界不清,增强扫描其内见少许环形强化影及血管影,腹膜后未见明显增大淋巴结影(图1~6).CT诊断:右侧腹腔肿瘤.

    作者:陈帅;李青青;杨亚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乳腺癌DCE-MRI量化参数与组织病理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及特定药物动力学模型所获得的量化参数与乳腺癌组织病理相关性.方法 搜集61例乳腺癌患者DCE-MRI资料,通过后处理软件生成如下量化参数,定量参数: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分数(Vp);半定量参数:(1)增强扫描病灶达峰时间(TTP);(2)增强扫描病灶内对比剂大浓度值(MAX Conc);(3)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下面积(AUC);(4)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大斜率值(MAX Slope).所有患者MRI检查后l周内经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两两比较导管内癌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组及特殊类型癌组间各量化参数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低组织学分级组(包括Ⅰ级和Ⅱ级)和高组织学分级组(Ⅲ级)、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各量化参数的差异.结果 61例乳腺癌分为导管内癌组8例,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组48例,特殊类型癌组5例.导管内癌组量化参数值Ktrans Max=0.651(0.209 min-1)、Kep Max =0.865(0.198) min-1、Kep,Mean=0.270(0.021) min-1明显小于特殊类型癌组量化参数值Ktrans Max=1.390(0.846) min-、Kep Max =2.169(1.122)min-1、Kep,Mean =0.512(0.449 min-1),P值分别为0.025、0.020、0.038.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组量化参数KtransMax=0.740(0.078) min-1、Kep,Mean=0.235(0.023) min-1及MAX Conc Max =0.188(0.013)小于特殊类型癌组间量化参数Ktrans Max=1.390(0.846) min-1、Kep Mean=0.512 (0.449) min-1及MAX Conc Max=0.385 (0.238),P值分别为0.043、0.025、0.036.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组根据组织学分级,分为低组织学分级组(包括Ⅰ级和Ⅱ级)34例,高组织学分级组(Ⅲ级)12例.根据淋巴结转移状态,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37例,有淋巴结转移组24例,结果显示较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有淋巴结转移组间各量化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DCE-MRI技术及特定的药物动力学模型所获得的部分量化参数在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间存在差异.

    作者:罗红兵;王闽;周鹏;青浩渺;庞华容;许国辉;任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在不同体质量指数患者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GSI assist)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患者腹部CT扫描中的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并与120 kVp常规扫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搜集行能谱CT全腹部增强扫描患者76例,扫描前记录每例患者的BMI.平扫采用120 kVp、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FBP)、30%和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3组图像;增强采用GSI成像模式,打开GSI assist并设置与平扫相同噪声指数,自动选择佳能谱参数扫描,重建静脉期65 keV单能量图像.根据患者BMI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A组:BMI <18.5 kg/m2;B组:BMI18.5 ~23.9 kg/m2;C组:BMI 24~ 28.9 kg/m2;D组:BMI ≥29 kg/m2.记录各组患者常规120 kVp和GSI assist两种扫描模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并测量4组图像腹壁皮下脂肪和膀胱的图像噪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患者GSI assist模式扫描和常规120 kVp扫描的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 结果 GSI assist模式扫描和常规120 kVp扫描的CTDIvol在各组分别为:A组:(8.2±2.3)mGy和(6.5±2.2)mGy;B组:(11.3 ±3.2)mGy和(10.8 ±3.4)mGy;C组:(17.9 ±3.7)mGy和(18.3±4.3)mGy;D组:(18.9±4.7)mGy和(20.4±5.6) mGy.GSIassist模式扫描CTDIvol在A组低于120 kVp常规扫描(P<0.05),在B组和C组与120 kVp常规扫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组高于120 kVp常规扫描(P<0.05).4组患者65 keV单能量图像皮下脂肪和膀胱噪声均低于120 kVp联合FBP图像(P<0.05),高于120 kVp联合50% ASiR图像(P<0.05),与120 kVp联合30% ASiR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可以降低低BMI患者的辐射剂量;其65 keV单能量图像噪声与常规120 kVp扫描联合30% ASiR图像相当,低于常规扫描FBP重建图像.

    作者:潘元威;周志刚;高剑波;王猛;杜克朴;李帅;李亚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肝脏囊实性病变伴出血——请分析病变性质

    患者 女,29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不适,为间断性针刺样疼痛,以夜间疼痛为著,每次持续5~6 min,可自行缓解,不伴发热、黄疸、恶心、呕吐、纳差、反酸、腹泻、黑便等症状.患者既往有卵巢囊肿切除术、宫颈息肉摘除术及剖宫产手术史.否认外伤、肝炎、结核病史.月经初潮14岁,经期5~7天,周期28 ~ 30天,无痛经,孕1产1.

    作者:王克英;孔莹;于娜娜;徐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膜后巨大良性神经鞘瘤一例

    患者女,26岁,因胸部外伤检查偶然发现有下胸部包块.既往健康状况良好.体检:P82次/分,Bp120/85 mmHg(1 mmHg =0.133 kPa),体温36C.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8.2×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86.6%、中性粒细胞计数7.66×109/1、淋巴细胞比值6.3%.影像检查:DR平片示右下肺野膈上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上部边界清晰光整,下部向下延伸与膈肌重叠,边界不清(图1).CT平扫横断位示肿块位于脊柱旁,内可见斑片状稍低密度影,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图2),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内部见多条线样强化影(图3),动脉期冠状位重建示肿块白右侧膈肌角间隙,紧邻脊柱旁向下延伸,呈长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团块影,下部渐变细变窄,肿瘤大小约11.2 cm×8.6 cm×15.1 cm,边缘光滑,邻近肋骨及脊柱骨质完整,肝脏右叶及右肾呈明显受压改变(图4),静脉期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图5).MRT1WI示肿块呈类圆形等、稍长T1信号,T2 WI呈不均匀高信号.

    作者:匡永才;刘玥;周珉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少见纵隔恶性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少见纵隔恶性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少见纵隔恶性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的CT表现.结果 7例肿块均位于前上纵隔,其中精原细胞瘤3例,卵黄囊瘤2例,胚胎性癌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90%卵黄囊瘤,10%胚胎性癌)1例.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肿块内见不同程度囊变或坏死液化区,未见钙化及脂肪成分,边缘不规则与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并侵犯邻近组织器官等恶性肿瘤征象.3例精原细胞瘤以实性成分为主,强化较均匀,其中1例β-HCG轻度升高;2例卵黄囊瘤以囊性成分为主,实性成分相对少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有延迟渐进性强化的特征,AFP显著升高.1例胚胎性癌实性成分呈轻度强化,囊性坏死区无强化.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实性成分呈中度强化,其影像学表现取决于肿块内所含成分及所占比例有关.结论 少见纵隔恶性生殖细胞来源肿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血清AFP及β-HCG有助于提高对该类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江勇;王荣品;杨明放;王骋;蔡登华;刘新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腰大肌及椎旁肌脂含量在退变性脊柱侧凸中的作用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 探讨腰大肌、椎旁肌脂含量在退变性脊柱侧凸(DLS)中的作用以及其与Cobb's角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34例DLS及3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行L3/4水平腹部横断面3D-VIBE MRI水/脂分离成像,计算腰大肌、椎旁肌肌脂分数(MLF).测定DLS患者Cobb's角.评价两位观察者测量MLF的一致性,分析组间MLF差异及Cobb's角与MLF的相关性.结果 两次扫描期间测定MLF的变异系数为2.38%.观察者内或观察者间测量MLF值具有较好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900.DLS组Cobb's角与腰大肌、椎旁肌MLF均存在一定正相关性(r =4.304~5.897).DLS组腰大肌及椎旁肌凹侧MLF值分别较凸侧增高31.2%、19.7%,且DLS组腰大肌[(8.85±1.43)%]或椎旁肌MLF[(26.39±3.53)%]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64±1.06)%,(15.95±2.86)%](P值均<0.05).结论 腰大肌、椎旁肌脂浸润是DLS的危险因素,脂质浸润程度与DLS侧凸程度有关.

    作者:谢艺才;李耀志;卢绍路;梁柱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胞内分枝杆菌型NTM肺病的临床与MSCT表现

    目的 探讨胞内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临床特点与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临床确诊的胞内分枝杆菌型NTM肺病患者的CT资料与电子病历,并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7例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咳痰,其次为咯血和活动后气促,约1/3患者原有继发型肺结核病史,1/3伴有慢性基础性肺病.常见的CT表现为小叶中心结节即树芽征(97.3%),其次为支气管扩张(73.0%)、斑片状实变灶(54.1%)和纤维条索灶(43.2%),较少见的征象为厚壁空洞,仅见2个厚壁空洞病灶,且均位于右上肺.在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右中叶和左舌叶出现支气管扩张的概率高,分别达到56.8%和51.4%.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并不常见.结论 胞内分枝杆菌型NTM肺病约1/3伴有慢性基础性肺病,主要CT表现为树芽征、支气管扩张、实变、结节和薄壁空洞,且支气管扩张好发于右中叶和左舌叶.

    作者:姚景江;贺亚琼;张亚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