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d-EOB-DTPA灌注扫描定量参数联合肝胆特异期图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周智鹏;邱维加;张辉阳;成戈;邢腾龙

关键词:钆塞酸二钠, 灌注, 肝胆特异期, 肝癌
摘要:目的 探讨Gd-EOB-DTPA灌注扫描联合肝胆特异期图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符合入组条件的6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三组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采用Gd-EOB-DTPA灌注扫描计算定量参数结合肝胆期图像诊断的18例患者为A组;采用Gd-EOB-DTPA常规增强结合肝胆期图像诊断的30例患者为B组;采用Gd-DTPA灌注扫描计算定量参数诊断的16例患者为C组.所有病例均由两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独立诊断,以手术或者穿刺病理结果作为终诊断依据.灌注扫描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诊断符合率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三组病例病灶直径分别为(2.5±0.5)cm;(2.1±1.2)cm;(2.3±0.8)cm,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8,P>O.05).两名医师诊断正确率结果一致性较好(k>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诊断对照,A组符合率为94.4%(17/18),B组符合率为90.0%(27/30);C组符合率为81.3%(13/16).C组诊断符合率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灌注扫描所得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肝癌的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iAUC值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脏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EOB-DTPA灌注扫描联合肝胆期图像,有望为肝癌患者提供一站式的精确诊断和肝脏功能方面的信息.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CT和MRI表现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证实的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影像资料,16例行CT平扫检查,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结果 26例患者中眼眶并发症23例,颅内并发症3例.根据Chandler对儿童急性鼻窦炎眼眶并发症的分型,眶隔前蜂窝织炎2例,CT表现为眼睑、面颊部肿胀,MRI肿胀的软组织T1 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眶隔后肌锥内外间隙清晰;眶隔后蜂窝织炎5例,CT表现为眼睑、面颊部肿胀并眶隔后肌锥内外间隙模糊不清,MRI炎性水肿组织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肌锥内外间隙脂肪信号存在,增强后,病变累及范围内有强化;骨膜下脓肿16例,CT表现为眼眶内下象限肌锥外间隙软组织密度影,多呈梭形,11例眼眶内壁、下壁骨质有不同程度破坏,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脓肿壁明显强化.儿童急性鼻窦炎颅内并发症主要为脑膜炎及硬膜下脓肿,CT表现为前颅底、额部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影,MRI脓腔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内外壁均明显强化,脑表面见脑沟回样强化.结论 CT和MRI的联合检查可明确儿童急性鼻窦炎颅眶并发症的类型、范围、部位,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随访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永哲;杨本涛;鲜军舫;陈光利;燕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Gd-EOB-DTPA灌注扫描定量参数联合肝胆特异期图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Gd-EOB-DTPA灌注扫描联合肝胆特异期图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符合入组条件的6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三组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采用Gd-EOB-DTPA灌注扫描计算定量参数结合肝胆期图像诊断的18例患者为A组;采用Gd-EOB-DTPA常规增强结合肝胆期图像诊断的30例患者为B组;采用Gd-DTPA灌注扫描计算定量参数诊断的16例患者为C组.所有病例均由两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独立诊断,以手术或者穿刺病理结果作为终诊断依据.灌注扫描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诊断符合率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三组病例病灶直径分别为(2.5±0.5)cm;(2.1±1.2)cm;(2.3±0.8)cm,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8,P>O.05).两名医师诊断正确率结果一致性较好(k>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诊断对照,A组符合率为94.4%(17/18),B组符合率为90.0%(27/30);C组符合率为81.3%(13/16).C组诊断符合率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灌注扫描所得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肝癌的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iAUC值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脏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EOB-DTPA灌注扫描联合肝胆期图像,有望为肝癌患者提供一站式的精确诊断和肝脏功能方面的信息.

    作者:周智鹏;邱维加;张辉阳;成戈;邢腾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频率依赖的低频振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静息态不同频段下低频振幅(ALFF)脑自发活动的特点.方法 40例OSAS患者及40名正常睡眠志愿者(GS)进行静息态下脑功能磁共振(fMRI)数据采集.计算两个频段slow-4 (0.027 ~0.073 Hz)和slow-5 (0.01 ~0.027 Hz) ALFF信号值.采用SPM8软件进行两因素水平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及频段间主效应ALFF值的差异.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组间两个频段ALFF值的差异,同时分析ALFF值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的相关性.结果 与GS组相比,OSAS组双侧楔前叶、后扣带回、左侧颞中回、右侧角回及顶下小叶ALFF值显著减低(P<0.05);而双侧颞下回、梭状回、左侧眶部额下回、颞上极及双侧辅助运动区ALFF值显著增高(P<0.05).与slow-5频段相比,slow-4频段左侧颞上极ALFF值显著增高;而左侧眶部额下回,双侧额中回,直回ALFF值显著减低.OSAS患者组slow-4频段比slow-5频段显示更广泛ALFF差异脑区包括右侧角回、顶下小叶,双侧颞中回及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结论 OSAS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神经元内在自发活动异常,部分脑区脑自发活动存在频率依赖性,slow-4频段对检测OSAS患者的脑自发活动更敏感.

    作者:李海军;彭德昌;龚洪翰;聂晓;聂思;戴西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下肢动脉损伤MSCTA诊断及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 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下肢动脉损伤的下肢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图像,运用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动脉损伤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手术探查结果对比.结果 30例患者中有动脉闭塞36处,动脉断裂14处,动脉狭窄52处,假性动脉瘤10处,动静脉瘘4处.MSCTA诊断下肢动脉损伤的结果与DSA或手术探查结果对比,诊断符合率为94.78%.结论 MSCTA可直观、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损伤情况.各种后处理技术中,MPR/CPR对下肢动脉损伤显示佳,VR对手术定位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何伟红;李敏红;柯祺;杨延斌;冯有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59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的术前准确诊断及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搜集59例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38例术前行颈动脉CTA检查,31例术前行MRA检查;共置入支架65枚,54例患者术中使用脑保护伞.结果 术前CTA、MRA检查结果与术中DSA基本一致.59例均成功行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术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减退,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术前结合超声、CTA、MRA等检查,可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性质进行准确评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疗效确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高.

    作者:卢浩浩;郑传胜;梁惠民;韩萍;熊斌;冯敢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肝移植性胆道并发症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于肝移植性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BSCO、Cochrane Database Systematic Reviews)数据库、CNKI,筛查相关研究文献;运用QUSDAS-2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评价;提取纳入文献的真、假阳性数,真、假阴性数,进行异质性检测,合并统计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1篇,纳入文献均表现较高质量,较低偏倚风险和临床适用性风险.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96(95% CI:0.94~0,98),0.94(95% CI:0.90~0.97),9.90(95% CI:6.08~16.12),0.06(95% CI:0.03 ~0.09),257.19 (95% CI:117.63~562.30).SROC下面积为0.98,Q指数为0.9431.结论 MRCP对于肝移植性胆道并发症诊断拥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以作为肝移植性胆道并发症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侧中耳乳突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患者 男,23岁.自述右耳疼痛伴听力下降、间断性流脓1年余.体检:双耳外耳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右耳外耳道见干痂,鼓膜大穿孔,上骨室塌陷,左耳无异常.CT检查:右侧鼓室、鼓窦扩大,乳突及外耳道内软组织影填充;面神经水平段及锥段骨管部分破坏,垂直段面神经明显增粗;乳突顶盖、乙状窦骨板和乳突尖部等多发骨质破坏(图1~3).

    作者:周家龙;黄建强;边莉;何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组织相似度图谱的MR灌注成像评价脑胶质瘤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基于组织相似度图谱(TSM)MR灌注成像(PWI)评价脑胶质瘤血流灌注情况的可行性及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脑肿瘤(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7例)患者的MR常规及灌注成像资料.经TSM算法软件和MRI工作站PWI后处理软件将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TSM图和脑血容量(CBV)图.分别测算肿瘤实质区和正常脑白质区(WM)的CBVPWI值或CBVTSM值,然后计算出脑胶质瘤的rCBVPWI值、rCBVTSM值,并分别对Ⅱ级、Ⅲ级、Ⅳ级胶质瘤rCBVPWI值和rCBVTSM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Ⅱ级、Ⅲ级和Ⅳ级胶质瘤的rCBVPWI值和rCBVTSM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Ⅱ级胶质瘤的rCBVPWI值(1.83 ±0.48)显著低于Ⅲ级(5.95±2.52) (P =0.002)和Ⅳ级(6.47±2.30)(P=0.001).Ⅲ级和Ⅳ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1).同样,Ⅱ级胶质瘤的CBVTSM值(2.18 ±0.38)显著低于Ⅲ级(6.06 ±2.81) (P =0.007)和Ⅳ级(6.27±2.76) (P =0.006).Ⅲ级和Ⅳ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结论 基于TSM的MR灌注成像可用于评价脑胶质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能于术前对胶质瘤进行分级诊断.

    作者:胡粟;王希明;郝光宇;张静;姚沉非;朱默;胡春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多器官畸胎瘤伴腹膜神经胶质瘤病一例(附文献复习)

    患者 女,20岁,未婚,月经正常,无痛经,无尿频、尿急,无压痛、反跳痛及其它不适.腹部扪及足月大小肿物,近日食量减少,消瘦.实验室检查:CA-125、AFP、CEA及血、尿常规检查无异常.CT检查:肝右叶一约3.0cm×4.1cm×4.0cm病灶,内见脂肪、钙化、软组织及液性密度(图1~3),CT值-53~130 HU;肝脏病灶边界清楚,肝脾周围液体环绕(图4).

    作者:马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双指数模型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5例患者行多b值DWI检查(12个b值:0、10、20、30、50、100、200、400、800、1200、1500、3000 s/mm2).22例良性(23个病灶),23例恶性.获得双指数模型参数: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st、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s1ow、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ffast.绘制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ADCst(0.747 ±0.145)× 10-9mm2/s、ADCslow(0.585 ±0.132)×10-3mm2/s、ffast(0.307±0.112),明显低于良性组;ADCfast(4.654±1.097)×10-3mm2/s高于良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st、ADCslow、ADCffast、ffas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5、0.917、0.796、0.756.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73.9%、91.3%、82.6%、56.5%,特异度为95.6%、78.3%、60.9%、95.6%.结论 乳腺肿瘤ADC值的下降是由于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的减少和慢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的增加所致,而不是ADCfast值自身的减少所致.ADCslow在良恶性病变鉴别中有价值.

    作者:王高燕;杨光钊;董海波;徐凌斌;王波;李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以含囊腔为主的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以含囊腔为主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表现,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24例均经病理证实的以含囊腔为主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含囊腔为主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结果 24例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5 ~ 78岁,平均55.5岁,病理证实其中23例为腺癌,1例为鳞癌;22例为单发囊腔,2例为多发囊腔;囊腔形态4例类圆形,2例椭圆形,20例不规则形;16例囊腔内有分隔,11例囊腔有分叶,11例囊腔病变有毛刺,15例薄壁伴有壁结节,19例囊腔内壁不规则,7例囊壁规整,20例具有血管集束,18例有胸膜牵拉,12例囊腔周围伴有磨玻璃密度影,7例病灶相邻部分伴实性结节.结论 以含囊腔为主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尤其对含囊腔形态及周围的改变进行综合分析,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作者:孙筱倩;直强;吴重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先天性血管环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先天性血管环的各种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经确诊的先天性血管环患者34例,年龄1个月~11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者22例,6例表现为反复呕吐,进食困难.结果 胸片和食管造影可以通过显示气管狭窄、移位及食管受压高度提示完全性血管环的诊断,但单凭胸片和钡剂食管造影检查通常不能确定血管环的特定类型.MSCT及MRI可清晰显示先天性血管环的类型及气管受压情况.结论 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能全面显示先天性血管环及其对气管食管的压迫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郑楠楠;邵剑波;王芳;龚立;方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童百日咳肺炎的HRCT表现

    目的 探讨HRCT在儿童百日咳肺炎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行HRCT检查的儿童百日咳肺炎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12例患者均有支气管血管束增粗,9例患儿出现磨玻璃密度影,其中5例磨玻璃密度影单独存在,此5例患者4例临床上未合并其他感染,1例合并细菌感染.4例磨玻璃密度影与斑片影伴发,临床合并细菌感染.7例患儿HRCT表现为肺内散在斑片影及亚段性实变,临床提示合并细菌/真菌感染;病变分布广泛,6例可见支气管气像,累及≥3个肺叶6例,2例合并淋巴结肿大,2例合并胸腔积液.结论 HRCT在儿童百日咳肺炎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晶晶;谢汝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SWI对急性失血性贫血兔模型脑改变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失血性贫血兔模型不同脑区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信号值的变化.方法 对10例新西兰大白兔急性失血性贫血模型行MRI扫描,测量SWI图像上双侧额叶皮层,额叶白质、颞叶皮层及丘脑核团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半定量方式评价脑灰白质对比度及静脉结构现象的情况.结果 大白兔放血前大脑额叶皮层基础SWI信号值高于额叶白质,有统计学差异(F=117.04,P=0.01);经过连续放血后,兔的额叶皮层、颞叶皮层及丘脑灰质的SWI信号值均低于放血前基础SWI信号值,有统计学差异(F=8.10,P-0.01;F=7.67,P=0.01;F=6.72,P=0.02).在半定量分析中,急性失血性贫血的大白兔在连续放血后其脑灰白质对比度及静脉结构的显示均优于放血前基础图像.结论 MRI SWI能反映急性失血性贫血的状态下,大脑皮质、灰质核团及白质不同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胡若凡;尹安雨;周汝明;林帆;滕国召;夏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含囊腔的周围型肺癌影像学与病理学研究进展

    近二十年来,文献巾陆续有关于含囊腔肺癌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病理基础的报道[1~10],在早期肺癌国际筛查计划(I-ELCAP)中,含囊腔肺癌的发病率约为3.6%[11].由于成因复杂,名称混乱,CT征象不典型,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大挑战性,误诊甚至漏诊时有发生.为加深对该类病变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现对含囊腔的周围型肺癌影像学与病理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望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减轻后颅窝伪影的后处理方案优化的探讨

    目的 评价多种后处理方式在减轻后颅窝伪影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需行头颅CT平扫并且后颅窝有伪影的成人患者40例,分别采用不同后处理方式减轻后颅窝伪影.A组卷积核D30,B组卷积核D24,C组卷积核D34,D组为A组行SAFIRE 3级重建后图像Q3,E组为A组行单能谱软件处理后的16组图像,F组为D组行单能谱软件处理后的16组图像.分别评价A~D组及E、F组中16个亚组图像的后颅窝伪影,并对各感兴趣区域进行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及后颅窝伪影分析.结果 六组三个部位的平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D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组80keV时小,SNR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F组80keV时大.结论 单纯卷积核D24图像佳;D30经SAFIRE 3级重建后的图像,减轻伪影效果较好;D30图像经SAFIRE 3级和单能谱软件再处理后的图像,减轻伪影效果更佳.推荐临床使用D30经SAFIRE 3级重建后的图像,因其简单、方便操作效果亦较好.

    作者:付雨菲;王弘;邱晓明;尹建军;韩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皮下软组织Rosai-Dorfman病一例

    患者 男,55岁.4年前左上后牙痛引起左颈部肿大,每次服用“消炎药”(具体不详)后均有所缓解.1年前再次肿大如鸡蛋大小,按压无疼痛,之后未见缩小.5个月前于外院行左颌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示:淋巴组织增生伴大量浆细胞浸润.2天前患者于双侧颈部“膏药”(具体不详)后致右颈部淋巴结肿大.入院前外院彩超报告显示:右颌下皮下软组织内囊性包块,伴双侧多发肿大淋巴结,结构及形态失常;外院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提示:淋巴结组织增生伴大量浆细胞浸润,未见恶性证据.

    作者:李娅;张勇;程敬亮;卜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8F-FDG PET/CT联合同机CT增强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分化程度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联合同机CT增强扫描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其分化程度的价值. 方法 对54例临床疑诊为原发性肝脏肿瘤且均为单发病灶的患者进行PET/CT及同机CT增强检查.将PET图像中病灶的FDG浓聚程度分成3种类型,Ⅰ型(阳性):病灶FDG摄取程度高于周围肝组织;Ⅱ型(可疑):病灶FDG摄取程度与周围肝组织相近;Ⅲ型(良性):病灶FDG摄取程度低于周围肝组织.CT增强检查阳性诊断标准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及平衡期强化降低.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分成四组:Ⅰ型、Ⅰ型+Ⅱ型、Ⅰ型+增强CT、Ⅰ型+Ⅱ型+增强CT进行分析,分别计算约登指数并评价其诊断效能;分别计算肝脏本底及病灶的SUV max值及比值SUVT/N并评价与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54例肝脏单发病变患者,原发性肝细胞癌45例,肝脏其他病变9例.四组方法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111、0、0.156、0.244.高中低分化三组间SUVmax值两两比较,仅高中分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高中低分化三组间SUVT/N两两比较,三组间均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 PET/CTⅠ型+Ⅱ型+增强CT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高,临床应用价值大;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SUVmax与SUVT/N值均显著增高,但SUVT/N较单纯SUVmax值更敏感.

    作者:曾磊;徐静;房娜;王艳丽;吴增杰;崔新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的CT与MRI表现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的CT与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手术病理证实的CCSK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11个月~7岁,平均3.8岁)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CT检查,2例MRI检查,均完成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均为单发,均位于肾髓质内,瘤体大径2~15.8 cm;所有肿瘤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液化坏死,其密度/信号强度不均匀,2例CT上见点状钙化,3例CT上见瘤体内明显肿瘤血管;2例MRI扩散成像显示病灶呈高信号.所有病灶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中等度强化,全部病例均见远处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4例),骨转移(3例)和肺转移(3例).结论 肾透明细胞肉瘤有一定影像学特点,通常瘤体大,密度/信号不均,不均匀的中等度强化,可有钙化,CT增强容易显示瘤内肿瘤血管,磁共振扩散成像呈高信号,远处转移早.

    作者:虞崚崴;李惠民;凃备武;丁茗;李晓明;李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胃炎性纤维性息肉一例

    患者 女,60岁.“上腹部饱胀不适2月余”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饥饿时明显,进食后有所缓解,伴黑便.发病后前往本院血液科住院治疗(行输血、抗感染、抑酸等对症),胃镜提示胃窦部占位(图1),遂取活检4块,病检结果示慢性溃疡.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超声内镜示(图2)胃窦部见低回声团块,向腔内突起,大小约3.0 cm×1.7 cm,部分黏膜层缺损,后方黏膜下层部分连续性中断,内部回声尚均匀,起源于粘膜肌层.

    作者:李胜;肖彬;田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