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髌骨倾斜角动态变化分析对髌股关节不稳的诊断价值

李保灿;殷晓东;郭旗;崔红军

关键词:膝关节, 髌股关节不稳, 髌骨倾斜角
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伸直状态(0°位)和屈膝30°时髌骨倾斜角的变化大小对髌股关节不稳及其不稳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以膝关节膝前痛为主诉的58例患者为病变组,其中32例经手术证实,26例为影像测量证实,选取15例(30膝)无膝关节症的自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膝关节伸直状态下矢状位、横轴位及膝关节屈膝30°位垂直髌骨长径的横断面成像,在0°位图像上测量股骨外侧滑车的倾斜角、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比值,在30°位图像上测量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比值,并计算髌骨0°与30°髌骨倾斜角变化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并计算髌骨倾斜角变化值对髌股关节不稳各分型的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不稳组膝关节0°位时髌骨倾斜角(16.5±4.3)°.膝关节屈膝30°位时髌骨倾斜角为(14.4±3.5)°,不稳组髌骨0°位与屈膝30°位时髌骨倾斜角变化值为(8.4±3.2)°.正常对照组膝关节伸直位时髌骨倾斜角为(7.2±3.5)°,膝关节屈膝30°位时髌骨倾斜角为(3.4±2.6)°,髌骨0°位与屈膝30°位时髌骨倾斜角变化值为(2.2±1.5)°.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位时髌骨倾斜角较0°位增大7例,30°位时髌骨倾斜角较0°位减小51例.其中髌骨倾斜角变化值增大(30°位髌骨倾斜角大于0°位髌骨倾斜角)为髌骨外移增加的敏感指标,其特异度和敏感度均为100%,髌骨倾斜角减小对髌骨倾斜型和髌骨外移减轻型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64%,75%、61%.髌骨外侧倾斜角减小结合髌骨外移比值,对髌骨外移减轻型和单纯髌骨倾斜型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髌骨倾斜角变化值大小对髌骨关节不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髌骨外移比值对髌股关节不稳分型诊断具有很大价值.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高山病致可逆性胼胝体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MRI表现

    目的 探讨急性高山病(AMS)所致可逆性胼胝体病变综合征(RESLE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演变特点.方法 对5例AMS患者的临床及治疗前、后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中,3例伴有高原性肺水肿(HAPE),均有视乳头充血或水肿,其中血常规检查2例显示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治疗前5例头颅MRI均表现为胼胝体压部椭圆形、边界清楚的异常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显著高信号,相应表观扩散系数(ADC)呈显著低信号;其中1例严重高原性脑水肿(HACE)患者胼胝体膝部、体部和深部白质区还可见对称性类似信号.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MRI显示原有病灶完全消失.结论 AMS所致RESLES的临床及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其病理生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作者:许晓金;刘洁;汪洪;康铃;杜翔;潘军;陆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20排CT诊断左心室巨大憩室一例

    患者男,60岁.以“间断胸闷40余年,再发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伴有喘息、活动耐量明显减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体检:颈静脉充盈,心脏听诊心率不齐,可闻及早搏,余无明显异常.患者行全主动脉CTA检查(检查方法:Toshiba 320排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7 mAs,层厚0.5mm,层间距0.3 mm),提示:主动脉瓣下左室流出道前壁一凸向心外的巨大囊性结构,囊颈部内径约2 cm,囊腔大小约l0.0cm×8.6 cm×7.0 cm,壁伴钙化,右房受压,增强扫描与左室强化一致,升主动脉轻度增宽,影像诊断考虑为左室流出道憩室(图1~3).

    作者:蒋严;李骞;陈艳;张珍;韩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56层CT头颈部血管成像阶梯式剂量优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阶梯式扫描协议探寻头颈部CTA的优化扫描剂量.方法 连续选择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并行256层CTA检查的269例患者,从200 mAs原始条件开始,按检查时间顺序分别采用10 mAs阶梯式降低管电流量扫描至130mAs共8组,分别测量并评估各组患者图像的背景软组织噪声(CT值的标准差)、目标血管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射线剂量指标[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采用统计学检验评价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总共历时8周,于130 mAs触发实验终止条件,并返回至140 mAs.随管电流阶梯式调整,辐射剂量线性下降,按周次顺序CTDI分别为13.50、12.84、12.18、11.49、10.80、10.12、9.44 mGy,有效剂量ED平均值分别为4.39、4.21、3.97、3.75、3.49、3.29、3.09 mSv.其中第7周140 mAs管电流量组的CTDI、DLP、ED平均值低,分别为:CTDIVol 9.44 mGy,DLP 423.42 mGy/cm,ED 3.09mSv,较基础条件200mAs相比,剂量降低比例达30%,各组患者射线剂量指标CTDI、DLP、ED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的目标血管SNR、血管-背景CNR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参数优化方法可以科学、有效的摸索出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的佳平衡点,优化现有设备的合理低剂量扫描;以本单位为例,256层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采用9.44 mGy扫描剂量(140 mAs管电流)既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又能降低受检群体接受的辐射剂量.

    作者:李金霞;于晓晶;王文生;张海萍;韩丽君;曹建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ADC和FA值检测早期帕金森病纹状体、黑质的微观结构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ADC和FA值检测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和黑质微观结构变化的可能性.方法 纳入经临床确诊的PD患者30例及与之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3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DTI序列行全脑扫描,分析豆状核、尾状核头、黑质区域的ADC值、FA值,并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 左右两侧豆状核、尾状核头和黑质ADC和FA值的差异在PD组、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两侧结果,PD组尾状核头ADC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PD组黑质FA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余部位ADC和FA值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C和FA值对于检测早期PD患者纹状体、黑质微观变化有一定的价值,可为早期PD的病理改变提供客观证据.

    作者:胡涛;方学文;郑晓林;刘琼;张安;黎见明;胡炎兴;周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附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的影像表现.方法 搜集经病理确诊的6例GNB患者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5例)、MRI(1例)表现.结果 6例中,肿瘤位于肾上腺区2例,肾上腺外腹膜后3例,盆腔骶前1例.边界清楚4例,不清2例.形态不规则3例,规则3例.瘤体大径平均值(6.6±3.8)cm.CT上密度多表现为不均匀(4例),伴多发钙化(4例),脂肪变(1例),呈明显延迟强化(5例),2例伴坏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4例,明显侵犯周围器官1例,肿块包绕周围大血管2例.MR T1 WI呈等信号,夹杂小斑片脂肪高信号(1例);T2WI以不均匀稍高信号为主,夹杂条索状低信号,D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GNB有一定的影像表现特征,但确诊仍依靠病理检查.

    作者:吴建满;余庆华;马明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磁共振检查技术的新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障碍性疾病.正常肝脏的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2%~4%,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有3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时即可诊断为脂肪肝[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已成为导致各类慢性肝脏疾病的首要病因[2].NAFLD的全球发病率为10% ~ 30%,西方国家平均为17% ~ 33%,亚洲国家平均为l1%~16%[3].由此可以看出,脂肪肝作为一种常见病,正在威胁人类健康,如不干预可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脂肪性肝炎,进而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可能进展为肝功能衰竭[4].

    作者:贾天利;孙尧;凌雪英;黄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扩散张量成像早期诊断慢性压迫性颈髓损伤

    目的 探讨3.0 T MR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慢性压迫性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40例慢性压迫性颈髓损伤患者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实验组分为A1、A2两组,A1组常规MR-T2 WI显示颈髓内无异常信号者20例,A2组常规MR-T2 WI显示受压部位颈髓出现高信号者20例.选取A1组中非狭窄节段(颈2平面)脊髓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A1、A2及对照组FA值与ADC值,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1组FA值明显降低,ADC值有所升高,结果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A1组患者相比,A2组FA值进一步明显降低,ADC值显著升高,结果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能够早期发现常规MRI检查不能显示的颈髓异常.

    作者:张超;穆学涛;马巧稚;钟心;董悦;张雨;王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R相对感度在降低婴幼儿骨盆曝光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CR相对感度在降低婴幼儿骨盆曝光量方面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接受X线检查的80例女婴骨盆图像资料并分成A、B、C、D4组.通过改变相对感度参数将其他3组图像密度值调节到与A组相同的水平,对B、C、D3组调节密度值前后的图像做诊断接受率和噪声的双盲法评分,比较调节密度值前后的图像质量.结果 统计分析表明B组和C组调节密度后图像质量明显改善,而D组改善不明显.结论 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相对感度参数降低婴幼儿骨盆曝光量的方法是可行的,但降低曝光量的幅度有限.

    作者:肖世骞;耿欣;朱珊;王林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磁共振可量化指标的探讨与分析

    目的 分析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肱间距、肩峰下囊积液、肱骨头囊变及肩锁关节骨赘的形成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109例因肩关节痛来院就诊患者,均行MRI检查并测量MRI中各项指标数值.其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57例,对照组52例.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两个样本K-S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Pearson x2检验.利用SPSS 17.0软件对肩峰角、喙肩韧带及肩肱间距三组数据做ROC曲线获得各组数据的佳临界值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肱间距、喙肩韧带骨赘形成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均有价值,其中具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为肩峰角(敏感性80.7%,特异性92.3%).撞击组肩袖损伤(87.7%),对照组(53.8%).结论 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肱间距、喙肩韧带骨赘形成及肩袖损伤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之间关系密切.

    作者:郑园园;杨蕾;戚超;郝大鹏;于腾波;刘吉华;徐文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性空洞CT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性空洞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真菌培养及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15例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性空洞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性空洞多为厚壁空洞,内壁光滑居多,腔内液平少见,无特定好发部位.8处空洞周围肺野出现“晕征”,空洞内显示“新月征”及“气环征”各2例,空洞内结节增强扫描无强化.所有病例肺内均为多发病灶,除空洞性病变之外,斑片影、结节影、大片状实变也是常见的伴发CT表现.结论 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性空洞具有一定的CT特征表现,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可对典型的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性空洞作出诊断.

    作者:孙献勇;鲁珊珊;时维东;冯月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病理分级肾透明细胞癌与CT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CRCC) MSCT表现特点与病理Fuhrman分级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0例CCRCC的MSCT表现,Fuhrman分级Ⅰ级、Ⅱ级及Ⅲ~Ⅳ级各60例,其中Ⅰ~Ⅱ级作为低级别CCRCC,Ⅲ~Ⅳ级为高级别CCRCC.MSCT表现包括肿块大小;肿块CT增强均匀性,强化程度和强化形式;肿瘤的肾窦或肾周侵犯情况,是否存在静脉瘤栓,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肾筋膜外侵犯或远处转移等,并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将上述CT表现与病理Fuhrman分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级别CCRCC肿块肾周和/或肾窦受累,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肾筋膜外侵犯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与低级别CCRC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86、20.95和26.51,P<0.01).结论 肾周和/或肾窦受累,肾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肾筋膜外侵犯或远处转移的CT表现多发生于高级别CCRCC;与之相反,低级别CCRCC则较少发生上述CT表现.

    作者:赵金坤;叶兆祥;陈旭升;潘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肾嫌色细胞癌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肾嫌色细胞癌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肾嫌色细胞癌术前螺旋CT影像资料,测量平扫及动态增强各期CT值,并观察肿瘤强化程度、强化模式及肿瘤形态学特征.结果 22例均为单侧发病,8例肿瘤密度均匀,4例伴有钙化,4例出现囊变,2例出现中央星形瘢痕,4例病灶内出现小片状坏死.CT平扫肿块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15例为轻到中度强化,5例见重度强化,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2例未见明显强化,9例均匀强化,11例欠均匀强化.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实质期和排泄期CT值分别为(80.3 ±24.7)HU、(69.5±10.4) HU、(57.6±16.7)HU.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CT平扫多表现为密度均匀的圆形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肿块,部分肿块伴有钙化、囊变及小片状坏死,典型中央星形瘢痕较为少见.尽管其有均匀强化倾向,但由于CT征象变化较大,与肾透明细胞癌及乳头状肾癌仍有重叠.

    作者:夏加宝;姚东伟;孙志先;张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Dose Reduction技术结合低管电压技术在降低胸部增强CT辐射剂量的价值

    目的 探讨基于自适应系统迭代算法(ASiR)的Dose Reduction (DR)技术结合低管电压(100 kV)技术在降低胸部增强CT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行胸部增强CT检查连续病例90例(18.5 kg/m2≤BMI≤27kg/m2)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120 kV+自动mA(NI=12),DR =0,FBP重建;B组:120 kV+自动mA(NI=12),DR=40%,ASIR40%重建;C组:100 kV+自动mA(NI=13),DR=40%,ASIR40%重建.比较三组动脉期的辐射剂量、客观图像质量(感兴趣区CT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主观图像质量,主观图像质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进行评价.辐射剂量及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指标行方差分析,主观图像质量比较行非参数秩和检验,医师对图像诊断一致性检验行Kappa分析.结果 C组肺动脉及胸主动脉CT值[(298.55±87.12) HU,(357.34±44.94) HU]均高于A组[(250.84±68.60) HU,(266.34±34.20) HU]和B组[(233.51±60.63) HU,(270.81 ±42.39) HU] (P <0.05),C组胸主动脉感兴趣区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50.42 ± 10.91,41.69±9.70)高于A组(43.26±8.45,33.11 ±7.39)和B组(43.55±9.26,33.52±8.34) (P <0.05),三组主观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0.613),辐射剂量(DLP)C组[(98.96±29.16) mGy/cm]与B组[(126.24 ±37.12)mGy/cm]较A组[(240.41±77.81) mGy/cm]分别降低约48.5%与58.9% (P <0.05).结论 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应用DR技术可以降低一定的辐射剂量,基于ASiR的DR技术结合低管电压(100 kV)技术能够进一步降低胸部增强CT辐射剂量.

    作者:刘琦;徐凯;张秀莉;程丽;赵玉侠;刘忠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能谱CT低电压低对比剂浓度结合ASIR技术对胆囊动脉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价能谱CT低电压低对比剂浓度结合5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P)技术对胆囊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BMI< 22 kg/m2的患者共116例,年龄25 ~ 90岁,BMI 15.79 ~ 21.99 kg/m2,按照扫描电压和对比剂浓度分为低电压低对比剂浓度组(A组)和常规电压高对比剂浓度组(B组).采用GE DiscoveryHD 750能谱CT机.A组为低电压80 kVp,50% ASIR技术,NI为14;B组采用120 kVp,NI为10.采用高压注射器于肘静脉注射碘对比剂,A组注射威视派克270 mgI/ml,B组注射欧乃派克350 mgI/ml,剂量均为100 ml,注射流率5 ml/s.对两组数据分别测量胆囊动脉、相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及竖脊肌CT值的标准差.计算胆囊动脉与竖脊肌间的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记录CT剂量指数(CTDI).对胆囊动脉行容积重建、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组.分别由两位工作7年及3年的放射科医师独立对两组重建后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采用5分评分标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的胆囊动脉CT值、竖脊肌CT值、竖脊肌SD值、胆囊动脉-竖脊肌的CNR、胆囊动脉-竖脊肌的SNR、扫描的CTDI及主观评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位医师对胆囊动脉的评分主观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Kappa值>0.75为一致性良好,0.40~0.75为一般,<0.40为一致性差.结果 A组胆囊动脉的CNR(4.22 ±2.16)明显高于B组(3.41±1.63)(P=0.036);A组胆囊动脉的SNR(8.31±2.14)明显高于B组(5.41±1.76) (P =0.000).A组和B组胆囊动脉的评分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09和0.758,一致性良好.A组的CTDI (6.44±1.43) mGy明显低于B组(9.28 ±2.87) mGy(P =0.000).A组胆囊动脉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为(3.46±1.06)分,高于B组[(2.86±1.08)分]图像质量评分(t=2.272,P=0.023).结论 利用低电压80kVp,采用50% ASIR技术,结合低对比剂浓度能够提高胆囊动脉的图像质量.

    作者:刘静红;刘爱连;浦仁旺;吕婷婷;田士峰;李烨;刘晓峰;刘义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源CT“双低”技术在主动脉CTA的研究

    目的 探讨在双源CT上应用“双低”技术对体重指数正常者(BMI≤25 kg/m2)行主动脉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西门子Flash双源CT对60例体重指数正常者(BMI≤25 kg/m2)行主动脉CTA检查.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对比剂浓度350 mgI/ml、注射流率4.0 ml/s、用量65 ml、120 kV管电压扫描.B组使用对比剂浓度270 mgI/ml、注射流率4.0 ml/s、用量65 ml、70 kV超低管电压及CARE Dose4D技术扫描,对原始数据进行SAFIRE迭代算法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BMI,以段为单位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主动脉管腔内的CT值、噪声及SNR,对管腔内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年龄、BMI、SNR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行主动脉CTA检查时接受的辐射剂量分别为(8.34±1.8)mSv和(2.78±0.9) mSv,实验组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865,P<0.041),两组主动脉管腔内各个节段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 结论 在西门子Hash双源CT上应用70 kV超低管电压、CARE Dose4D扫描技术并采用SAFIRE迭代算法重建结合低浓度270碘对比剂对体重指数正常(BMI≤25 kg/m2)的患者行主动脉CTA检查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及碘的摄入量,并能获得可供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

    作者:杨立强;王小红;朱春;张立志;陆平秀;卢大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黏液型脂肪肉瘤二例

    黏液型脂肪肉瘤是脂肪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常无脂肪成分存在.在CT和MRI表现上没有典型的脂肪密度或信号,易与其他囊性病变混淆,误诊为其他囊性肿瘤,术前常不能正确诊断.笔者收集2例,术前均误诊为其他软组织肿瘤,术后病理检查均为黏液型脂肪肉瘤,报道如下.

    作者:陈芳;赖家佳;杨海涛;王昌盛;邓茗中;刘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的CT资料,分析其CT表现.结果 8例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中,7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实性或实性肿块,1例呈多房囊性,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明显强化,余7例实性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明显强化4例,中度强化2例,轻度强化1例.其中5例< 30岁,5例睾酮水平持续升高,2例泌乳素水平升高,3例AFP升高,2例CA125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中阳性表达前三位由高到低依次为:Inhibin-α(100%)、Vimentin(75%)、CD56(50%).结论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肿瘤在CT上多呈单侧附件区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实性部分多强化明显,且呈进行性强化,结合临床发病年龄、激素水平异常,尤其是血清睾酮水平提高,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周永;阿里甫;余莹莹;文智;张忠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涎腺肌上皮瘤的CT和MRI表现

    目的 探讨涎腺来源的肌上皮瘤(ME)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搜集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E患者术前CT(n=11)和MR(n=8)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由两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分别阅片,确定病变范围、密度/信号特征和强化特征,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19例中,良性12例,恶性7例.位于腮腺8例,腭部3例,鼻腔2例,颞下窝2例,咽旁间隙1例,上颌窦腔1例,牙龈1例,鼻咽1例.15例为膨胀性生长,4例为浸润性生长.11例CT图像上肿块为中等软组织密度,其中3例密度均匀,8例内可见低密度囊变、坏死区,1例可见环形钙化灶.8例MRI图像上肿块实性成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肿块内坏死、囊变区,周围有包膜结构.增强扫描:11例为明显均匀、不均匀性强化,6例为中度强化,2例为明显环形强化.恶性ME包膜不完整或缺如,部分伴周围结构侵犯.结论 涎腺ME的CT与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表现为涎腺区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尤其位于腮腺浅叶,有包膜,实性成分强化较明显.当肿瘤包膜不完整,有周围结构受侵犯时,应考虑恶性ME.

    作者:赵海;高明勇;徐志峰;申小明;梁雪梅;张志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Agfa 5503打印机图像伪影检修三则

    故障现象一胶片图像在纵轴方向有条状伪影且位置及大小固定.故障检修 固定的纵向条纹一般为打印头或者3根走片滚轴某个点或某区不干净.做常规清理:关闭打印机,拔除电源线,打开打印机左侧盖,掀开蓝色滚轴的盖板,用沾有酒精(浓度为95%)的纱布来回擦拭滚轴,并连续手动转动滚轴做360°清理,同法清理黑色压片滚轴,后清理激光打印头.清理完毕,合上侧盖,开机,预热,打印胶片正常,故障排除.

    作者:孙荣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56层CT容积扫描对不典型肾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256层CT容积扫描在不典型肾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不典型肾癌的CT资料,并分析其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特征.结果 12例中,10例为单发(囊性肾癌9例,含脂肪肾癌1例),2例为浸润性肾癌.不典型肾癌有其特征性CT表现.结论 256层CT容积扫描可全面显示病变特征,在不典型肾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李春荣;温琳峰;陈思争;郑吟诗;黄文起;李玉舟;李依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