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军;李晓东;刘林祥;邵长青;蒋学美;朱西琪
目的 评价肝移植(LT)术后胆道并发症(BC)的介入治疗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7月至2009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41例LT术后B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BC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综合诊断,部分患者行肝穿刺活检;疗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黄疸相关指标综合评判,采用SPSS 18.0软件对黄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P<O.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1例患者BC包括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32/41)、局限性胆管狭窄(16/41)、胆漏、胆汁瘤(3/41)、胆泥淤积(2/41)、胆管结石(1/41)、肝外胆管迂曲延长(2/41).全部患者术后近期(1个月内)黄疸明显缓解,黄疸指标显著下降(P<0 05);多数患者中远期黄疸复发,但予以介入干预后均再获缓解.结论 胆管狭窄是LT术后常见的BC,经皮穿刺胆汁引流适用于各型BC,球囊扩张成形对局限性胆管狭窄效果良好.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适当的介入治疗有助于患者顺利渡过LT危险期,随后适时的介入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春旺;郑加生;黄强;高堃;王剑峰;于平;戴定可;翟仁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表现.1例行CT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1扫描.结果 5例颅内孤立性纤维瘤均为单发,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直径1.2-6.5 cm.发生于颞叶例,鞍内1例,桥小脑角区1例,中后颅窝三叉神经走行区1例,顶叶1例.CT平扫病灶均为高密度,增强扫描均匀强化.MR T1WI上3例病灶为等信号;1例为多发分隔囊状低信号.T2WI上3例病灶表现为等、低混杂信号,病灶内见少量斑片状高信号;1例为多发分隔囊状高信号.MRI增强所有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T2W1低信号区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 T2WI上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较具特征.
作者:刘衡;杨智强;王永涛;刘炫;陈华;张体江;骆科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体部成像(MR DWIBS)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静脉注射血管生成抑制剂内皮抑素(Es)治疗VX2肝移植瘤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荷瘤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ES组经耳缘静脉注射ES0.7 mg·kg-1·d-1,连续应用12天;TACE+ ES组经肝动脉给予超液化碘油0.2 ml/kg和阿霉素2 mg/kg,并经耳缘静脉注射内皮抑素0.7mg·kg-1· d-1,连续应用12天.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行MR DWIBS检查,分别测量各组肿瘤组织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并评价DWIBS及DWIBS原始图经3D MlP重组及黑白翻转获得类PET图像的图像特征.结果ADC值从治疗后第3天起即有变化,TACE+ ES组ADC值在治疗后第3、7、13天均高于ES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lBS可以在治疗早期动态评价TACE术联合静脉注射血管生成抑制剂ES对VX2肝移植瘤的疗效.DWIBS结合ADC值的定量测量及类PET大范围成像,可以无创性活体评价药物抗肿瘤的治疗反应,为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葛艳明;李耀武;王滨;孙业全;戴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儿童脑膜异常强化病变的MRI特征,探讨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8例脑膜异常强化病变患儿行常规MR平扫及增强检查,增强检查为注人对比剂后行T1WI及FLAIR扫描.所获图像由三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评估.结果 增强FLAIR序列对脑膜病变的显示较敏感,同时可以将强化的皮层静脉及静脉窦正确区分,并可显示脑脊液的强化,但对于伴有脑实质内微小病灶的显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增强FLAIR序列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增强T1WI具有较强的补充作用,联合使用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静;李欣;王春祥;赵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 女,36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包块并逐渐增大,不伴乳头回缩、皮肤凹陷及乳头溢液.体检于右乳12点钟处扪及4.0 cm×3.5 cm×2.5 cm的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无压痛,边界不清,活动欠佳,无波动感 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
作者:蒋国元;申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膀胱癌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8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于介入术前后行MR DWI.在GE Signa Excite HD 1.5T MR扫描仪上,先取多个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分别为300 s/mm2、500 s/mm2、800 s/mm2、1000s/mm2、1200s/mm2、1500 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 SE-EPI)序列对28例经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的膀胱癌肿块分别于术前24-48 h、术后7~ 10天各进行一次多b值的DWI.经分析比较后选取合适的b值为1200s/mm2,测量出每例膀胱癌不同监测时间点的肿瘤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8例膀胱肿瘤治疗前平均ADC值(1.15±0.12)×10-3 mm2/s,介入治疗后肿瘤平均ADC值(1.36±0.15)×10-3mm2/s,治疗后肿瘤平均ADC值升高,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步研究表明,对膀胱肿瘤的ADC值进行动态测定,可以评价膀胱癌介入治疗后早期病理学反应.
作者:朱勇;何光武;沈丰;成中意;何江波;项华;文洁;刘慧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57岁,因“咳嗽、胸闷3周”入院.无发热、咳痰及咯血,抗炎治疗无效.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外院纤维支气管镜提示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支气管外压性隆起.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左室高电压.腹部B超未提示异常.肺功能基本正常,轻度肺气肿.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基本正常,HBsAb(+),HbcAb(+).胸腔冲洗液瑞氏染色未见癌细胞.
作者:郭小芳;刘玉林;陈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前列腺炎外周带的MRI表现及MR波谱(MRS)特征.资料与方法 21例前列腺炎患者行MRI平扫加MRS成像,观察前列腺外周带的信号形态及信号强度,同时计算感兴趣区的胆碱(Cho)+肌酸(Cre)/枸橼酸盐(Cit)比值.结果 21例前列腺炎患者平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是31.80 ng/ml.2例呈非结节局灶低信号,10例显示为双侧外周带弥漫低信号,3例显示为一侧外周带弥漫低信号,l例显示为结节状局灶低信号,其余5例没有信号异常.14例MRS谱线示Cho峰升高,Cit峰下降或消失,另7例MRS谱线正常,21例(Cho+Cre)/Cit均值为6.44.结论 前列腺炎外周带低信号(T2WI)对前列腺癌并不具有特异性,前列腺炎的MRS谱线可类似于前列腺癌的波谱特征,可导致前列腺癌的假阳性诊断.
作者:周芳;张同华;陈建新;徐正道;胡惠良;胡翼江;陈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对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肺内局限性磨玻璃影(fGGO)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48例fGGO(36例肿瘤性病变,12例非肿瘤性病变)的MSCT三维重组资料,对病灶的大小、三维比率、形状(圆形/类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边缘(毛刺、分叶、棘状突起)、轮廓(清楚、模糊)、内部结构(实性成分、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其他含气腔隙)及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血管纠集征)进行评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性与非肿瘤性fGGO之间是否存在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8例fGGO中,纯磨玻璃影(pGGO)15例,混合性磨玻璃影(mGGO)33例.对于临床资料、病灶大小、病灶边缘(毛刺、棘状突起)、内部结构(其他含气腔隙)、邻近结构改变(胸膜凹陷征)在肿瘤性fGGO和非肿瘤性fGGO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三维比率、病灶形状(圆形/类圆形、多边形/不规则形)、病灶边缘(分叶)、病灶轮廓(清楚、模糊)、内部结构(实性成分、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邻近结构改变(血管纠集征)在肿瘤性fGGO和非肿瘤性fGGO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灶三维比率多为1-1.24,呈圆形/类圆形,分叶,轮廓清楚,内部结构多有实性成分、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纠集征是诊断肿瘤性fGGO的重要征象;而病灶三维比率≥1.5,呈多边形/不规则形,轮廓模糊是诊断非肿瘤性fGGO的重要征象.
作者:尹智伟;张传玉;赵军;于华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叶内型肺隔离症的CT影像特征,分析疾病发病机理,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资料与方法 对16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发病部位、形态、病变周围情况、病变与血供关系等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16例中病变位于右下肺5例,左下肺11例.表现为大片状不均实变其间囊状透亮区8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或囊实性肿块影4例,表现为单纯囊性肿块3例,仅见到异常供血动脉而肺组织未见明确异常l例.除以上表现外,异常供血区内肺组织见到肺气肿8例,支气管扩张4例.所有病例均经MPR、MIP及CPR等重组方法发现异常体动脉供血,所有体循环供血动脉均来自主动脉,供血动脉1支15例,2支1例,只有异常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无隔离肺肿块1例,引流静脉为肺静脉14例,引流人奇静脉2例.供血动脉分支范围在病变范围内10例,供血动脉分支范围大于病变范围6例.结论 叶内型肺隔离症实质是局部肺血供的异常,体循环异常供血动脉既供应影像学表现异常的肺组织,同时也可供应其周边的影像学表现正常的肺组织;异常供血区内可见到正常、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及囊肿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间无明确分界,并非真正肺组织的隔离.
作者:石建成;朱石柱;刘怀军;李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头颈联合CTA成像采用64排128层共轭采集技术改善图像Z轴分辨率,显示细微结构的能力.资料与方法 连续选取行头颈联合CTA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100例,采用128层40 mm的容积数据采集.B组100例,采用64层40 mm的容积数据采集.其他扫描参数不变.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以双盲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同时记录空腔、血管腔内和软组织的图像噪声值,有效剂量,计算各组数据的均值及标准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7±0.50和3.1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P<0.05),A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B组.(2)A、B两组图像空腔、血管腔内和软组织的图像噪声值分别为14.2l±1.37和16.48±1.62、10.43±0.57和14.06±1.03 、20.79±1.01和24.26±1.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两组图像的有效剂量分别是(4.02±0.58)mSv和(4.09±0.60)m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结论 头颈联合CTA成像中,采用共轭采集技术,在没有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提高Z轴分辨率,清晰地显示组织的细微结构,整体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吕仁锋;谭晓天;骆承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3D-MSCTA)对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33例同时行3D-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脑AVM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DSA为金标准,评价3D-MSCTA诊断准确性,评价指标包括病灶检出率、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显示,畸形血管团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脑内合并病灶.结果 33例患者,3D-MSCTA检出32例35个AVM,1例未检出AVM;DSA检出33例36个AVM,3D-MSCTA检测AVM总的诊断敏感性为96.9%,假阴性率为3.1%.3D-MSCTA在显示AVM血管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方面与DSA没有显著性差异,诊断基本一致;3D-MSCTA同时显示24例DSA无法显示的脑出血.结论 3D-MSCTA是一种基本可以替代DSA作为诊断颅内AVM的无创性的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刘碧英;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胡建平;江飞;邢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36例进行了3D TOF MRA且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手术结果为对照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以DSA和/或手术结果为参照标准,以患者为分析单位评价3D TOF MR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能力.对3D TOF MRA均检出动脉瘤者,分别测量动脉瘤的长径、短径和瘤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DSA和/或手术检出28例患者有28个动脉瘤,8例患者无动脉瘤;3D TOF MRA检出31例患者31个动脉瘤,5例患者无动脉瘤.以DSA和/或手术结果为参照,以患者为分析单位,3D TOF MRA检出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3%、75.0%、75.0%.3D TOF MRA和DSA在显示颅内动脉瘤长径、短径和瘤颈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结论 3D TOF 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高的敏感性和中等的特异性,高的假阳性率提示在作出小动脉瘤的诊断时需谨慎.
作者:郑玲;张龙江;路莉;朱飞鹏;赵艳娥;卢光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 女,41岁.咳嗽伴胸闷气急1个月,发热,盗汗.体检:T 36.7℃,两肺呼吸音粗,肺底闻及少量湿啰音,肝区轻压痛,无叩击痛,肝脾肋下术及.血常规提示严重贫血,血红蛋白58 9/L,骨髓涂片示缺铁性贫血.结核抗体阴性.肿瘤全套正常范围.
作者:王芳芳;胡春洪;张敏鸽;张京刚;胡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在确定肠梗阻部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肠镜和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108例,均采用64层GE Light speed VCT机进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将薄层容积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后重组处理,获得兴趣区的多平面重组(MPR)图像、曲面重组(CPR)图像、滑动薄层块大密度投影(STS-MIP)图像.对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做出诊断,然后与手术及肠镜结果进行逐一对照.统计比较两名阅片者在常规MSCT与MSCT结合计算机后处理图像诊断肠梗阻之间诊断符合率,双盲法阅片的诊断一致性以及肠梗阻诊断的信心指数评分.结果 MSCT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诊断肠梗阻平面的总符合率为82.4%.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诊断符合比例分别为:9/9、16/21、24./35、10/11、6/7、9/9、11/12,4/4.如将病例分为十二指肠组、空、回肠组及结、直肠三组,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9,40/56、40/43.三者诊断符合率间有统计学差异(x2=9.92,P=0.007 <0.05).两名阅片者在常规MSCT与MSCT结合计算机后处理图像诊断肠梗阻之间,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8%、82.4%,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x2 =2.1429,P >0.05),但不同阅片者双盲法阅片的诊断一致性(κ值)提高分别为0.71、0 82,阅片者的诊断信心进一步增加,两者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285 <0.05).结论 MSCT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诊断肠梗阻在确定梗阻平面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十二指肠和结、直肠梗阻诊断符合率高于空、回肠梗阻诊断符合率,可以作为肠梗阻患者的首选检查技术.另外运用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可以提高不同诊断医师诊断一致性,提高对肠梗阻定位诊断信心指数.
作者:许传军;李晓东;刘林祥;邵长青;蒋学美;朱西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在评价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26名健康自愿者及15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WB-DWI,利用三维大密度投影(3D-MIP)重组及黑白反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骨转移部位分为颅骨、肋骨、胸锁骨、脊柱、骨盆、四肢骨六个区域,计算骨转移在各个区域的真阳性数、假阳性数、假阴性数及准确率.测量骨转移及正常骨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背景抑制的WB-DWI经3D-MIP重组及黑白反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转移病灶清晰显示.WB-DWI发现骨转移病灶的能力能够满足临床的要求,平均准确率达85.6%,诊断四肢骨转移的准确率低(66.7%).在b=800 s/mm2的图像中,骨转移与正常骨间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WB-DWI显示乳腺癌骨转移具有一定优势,ADC值为确定转移病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能够满足临床筛查骨转移的要求,为临床确定肿瘤的TNM分期提供新的影像检查手段.
作者:张洪涛;刘倩;陆虹;盛复庚;乔鹏岗;周娟;李功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30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不适3年”入院.体检:腹平,触诊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及明显包块,肝肾区无叩痛,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作者:付芳芳;沈海林;王聚宝;尚海龙;刘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pPNET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11例pPNET中9例行CT检查,2例行脊柱MRI检查.结果 11例病灶中1例位于鼻腔,4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腹膜后,2例位于盆腔,2例位于脊柱.9例软组织pPNET表现为较大且浸润性生长的软组织肿块,伴或不伴邻近骨质的溶骨性破坏.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中等程度以上不均匀强化.双期扫描动脉期多数肿瘤内见细小供血动脉,静脉期肿瘤持续性强化且密度趋向均匀.2例脊柱pPNET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肿块边界不清,包绕椎体并延伸至椎管内压迫脊髓.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且不均匀.结论 pPNET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密切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是诊断的关键.
作者:许倩;徐凯;李绍东;孟闫凯;杨春;刘颖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敏感性编码(SENSE)技术应用于肝脏磁敏感成像(SWI)中的佳扫描参数.资料与方法 对20名成年健康自愿者行肝脏SWI,比较不同SENSE因子及激励次数(NEX)对图像质量的影响.SENSE因子分别取1.0、1.5、2.5、3.5,NEX分别取1、2、3.结果 在不同参数的比较中,SENSE因子为1.5的图像质量较好,NEX为1的图像质量较好.结论 应用SENSE技术能显著缩短扫描时间,SENSE为1.5、NEX为l是肝脏SWI较好的扫描参数.
作者:李秋云;肖恩华;李华兵;贺忠;陈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患者男,43岁.腹痛、黑便半年余,伴有发热、恶心及腹胀,无呕吐及腹泻,体重下降约15kg体检:左侧中上腹可触及一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作者:张俊;吴莉;何波;韩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