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立志;胡还章;江艺;杨芳;张绍庚;林华
1 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2001年8月17日就诊.全身广泛散在黑色斑点、丘疹、斑块9年.患儿出生时即可见全身散在针尖、芝麻大小黑色斑点状皮疹,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
作者:甘晓东;刘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临床肝移植供肝切取与修整技术.方法:采用原位腹主动脉、门静脉双路灌注及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切取供肝及肾40例次,并施行同种异体肝移植40例,其中3例行肝肾联合移植.结果:全组供肝平均热缺血时间为4min,切取时间为25min,保存时间为6h.全组移植肝均于恢复血流10min内有金黄色胆汁泌出,1周左右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我院开展的供肝、肾的切取与修整技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为移植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作者:吕立志;胡还章;江艺;杨芳;张绍庚;林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测与椎间盘镜手术有关的下腰椎解剖学参数,为该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30~50岁正常成年志愿人员共72例,通过普通X线腰椎正、侧位摄片及CT扫描,对下腰椎的解剖参数进行了观察.结果:L3~5椎板下缘厚度分别为(0.95±0.14)cm、(0.85±0.12)cm及(0.8±0.09)cm,L3~S1黄韧带的厚度分别为(0.35±0.01)cm、(0.35±0.01)cm及(0.35±0.01)cm,L3~S1黄韧带在上位椎板附着部位距此椎板下缘的距离分别为(0.93±0.12)cm、(0.65±0.08)cm及(0.62±0.08)cm,L3~5硬膜外腔的大小(中央)分别为(0.51±0.08)cm、(0.3±0.04)cm及(0.15±0.03)cm,L3~5椎板下缘距椎间隙的距离分别为(-0.43±0.12)cm、(0.52±0.15)cm及(0.98±0.13)cm,L3~5椎板的宽度分别为(2.83±0.27)cm、(3.25±0.26)cm及(4.61±0.31)cm,L3~5椎板的倾斜角度分别为(65.78±5.27)°、(45.53±3.84)°及(32.35±2.76)°.结论:了解与椎间盘镜手术有关的下腰椎解剖学参数,有利于椎间盘镜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和手术方案的设计.
作者:涂意辉;杨安礼;蔡丰;黄河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为设计带血管蒂胫骨远端骨膜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乳胶成年下肢标本,观测胫骨远端内侧面、前外侧面骨膜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与邻近动脉的吻合关系.结果:胫骨远端内侧面骨膜血管来自内踝前动脉的骨膜支3~6支,外径0.3~1.0mm.胫骨远端前外侧面骨膜血管来自外踝前动脉的骨膜支1~3支,外径0.4~0.8mm;腓动脉穿支降支的骨膜支2~4支,外径0.5~1.0mm.内踝前动脉在楔骨内缘与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跗内侧动脉吻合;腓动脉穿支降支循外踝前外侧下行与外踝前动脉吻合,并沿腓骨短肌腱的前缘前行,终支与跗外侧动脉、跟外侧动脉相吻合.结论:以内踝前血管为蒂的胫骨远端内侧骨膜瓣和以外踝前血管为蒂的胫骨远端前外侧骨膜瓣,可移位修复距骨颈骨折不连和距骨体缺血性坏死.
作者:张发惠;陈振光;郑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唑来膦酸4mg加入生理盐水溶液50ml,静滴30 min,对照组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加入生理盐水溶液750ml,静滴6h.两组均一次性给药后连续观察28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7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55%,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唑来膦酸是新一代骨吸收抑制剂,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洪亚;王子安;吴穷;秦风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TUEVAP)术后尿道狭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以提高TUEVAP治疗效果.方法:采用TUEVA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2例,总结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本组术后并发尿道狭窄4例(9.5%),其中2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膀胱胱颈口狭窄、1例前列腺部尿道狭窄;血尿1例(2.4%).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穿孔、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尿道狭窄是TUEVAP术后常见并发症,正确的术中处理可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乔乐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30例,其中行经腹左髂静脉松解、右髂动脉后置吻合术7例,左髂静脉切开成形、右髂动脉后置吻合术18例,左髂静脉病变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5例;同时行左股静脉瓣膜缩窄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20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患肢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原有肢体溃疡愈合或好转.随访21例,随访时间2~36月(平均23月),效果满意.结论: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以恢复血流通畅,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段鹏飞;钱爱民;周为民;余朝文;聂中林;桑宏飞;朱礼炜;李晓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或切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按骨折类型分为两组:A组12例为SchatzkerⅠ型、Ⅱ型和Ⅲ型,在关节镜下手术;B组为SchatzkerⅣ型、Ⅴ型和Ⅵ型,共2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随访13~36个月,平均26个月.按Rasmussen评分标准,A组优8例、良4例,B组优9例、良11例、可6例.结论:关节镜下治疗SchatzkerⅠ型、Ⅱ型和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Schatzker Ⅳ型、Ⅴ型和Ⅵ型高能量损伤,既要注意解剖复位,亦要重视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病人康复.
作者:郑延贵;历文华;黄明;胡德康;卓巍;冯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种切除三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三脑室肿瘤及猪囊虫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2例,1例猪囊虫完整摘除.术后死亡1例.5例随访6个月未复发,2例失访.结论:该手术入路可以切除三脑室前、中、后部的肿瘤及猪囊虫,术野暴露清楚,不易造成穹窿、丘脑、大脑内静脉、丘纹静脉的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成;郭之通;张弋;束汉生;王淮;严畅;马骥;陈伟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吗啡依赖性大鼠海马CA1区NKB细胞的变化.方法:用皮下注射吗啡法建立雄性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大鼠CA1区NKB细胞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性大鼠海马CA1区NKB细胞免疫反应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NKB细胞减少与吗啡依赖性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周郦楠;王冶;张广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双盘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X线透视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13岁以下儿童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采用经皮穿刺放置封堵器方法治疗继发孔型ASD16例,术后立刻、24h、1月、3月进行TEE或TTE和X线胸片检查,以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16例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其中9例术后胸闷症状立即消失,第2天即能下床活动,无特殊不适主诉;另7例症状在2周后逐渐好转.1例术后仍有微量分流,3个月后分流才消失;术后1个月有8例右房及右室内径较术前缩小.14例术后3个月TTE显示ASD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良好;另2例失访.结论:经皮封堵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特点.
作者:包宗明;张恒;蔡鑫;史晓俊;高大胜;王洪巨;宋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AF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形臂检测下行经皮AF钉内固定、经椎弓根通道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7例,其中T123例,L14例.结果:随访3~12个月,7例患者手术后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正常,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5%~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半年骨折获得良好愈合,椎体高度无继发性再丢失.结论:经皮AF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李保良;魏思奇;王建民;方达刚;王兴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骨囊肿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20侧)及骨不连1例.结果:股骨颈骨折术后3~4个月愈合31例,另1例过早负重致骨折移位而失败,无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2例股骨颈骨囊肿术后4~6个月痊愈;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优良17例,优良率为94%;1例胫骨骨不连术后7个月痊愈.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带蒂转移,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骨囊肿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继仁;邱志龙;唐新桥;谢红波;唐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膝关节滑膜皱襞是胚胎时期存在的滑膜隔,胎儿后期却开始退化,称为膝关节发育中的残留组织.按部位分为髌上、髌下、髌内侧皱襞.膝关节滑膜皱襞常因剧烈运动、创伤、炎症等引起膝关节疼痛和一系列功能障碍,称为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Plica Syndrome).近年来,国内外对滑膜皱襞综合征,尤其是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病因、分型、诊断、治疗及预后各方面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作者:赵忠标;单云官;魏焕萍;孟庆穷;李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操作治疗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ETRx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5例.结果:本组病人术后MRI检查显示突出椎间盘得以摘除,脊髓及神经根已获得充分减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全组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3%.结论:METRx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适用于除术后复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晖;陈明;吴小涛;熊传芝;黄建华;吴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自1994年~2002年共收治青、老年自发性气胸89例,现就治疗体会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刘迎梅;丁学兵;王涛;季娣;巩延丽;唐文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利用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部分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新鲜或陈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同一切口内,切取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额面部分,经锁骨外端锥状结节骨性隧道反折固定原位重建喙锁韧带,同时以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新鲜或陈旧性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结果:本组24例,随访22例,均复位良好,无后遗疼痛,肩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利用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部分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好,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李煜;赵万荣;李海;朱殿选;钟桂午;张立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科自2002年7月~2004年7月共收治急性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病人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运峰;刘振华;陈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宫颈癌和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TIMP-2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均无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38/51)、47.1%(24/51),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TIMP-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MP-2、TIMP-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有关,MMP-2、TIMP-2可作为预测宫颈癌侵袭转移潜能和临床预后的指标.
作者:李敏;王文福;汪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胚胎小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striatum-neural stem cells,strNSC)的体外培养和分化鉴定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天胚胎小鼠纹状体,制成单细胞悬液,在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显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B27和bFGF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在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出B27和bFGF的有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结论:胚胎小鼠纹状体存在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它们能在体外培养、传代和自然分化.
作者:姚柏春;黄翔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