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肱二头肌联合腱部分转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李煜;赵万荣;李海;朱殿选;钟桂午;张立志

关键词:喙锁韧带, 联合腱, 肩锁关节, 重建
摘要:目的:探索利用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部分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新鲜或陈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同一切口内,切取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额面部分,经锁骨外端锥状结节骨性隧道反折固定原位重建喙锁韧带,同时以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新鲜或陈旧性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结果:本组24例,随访22例,均复位良好,无后遗疼痛,肩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利用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部分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好,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可行方法.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股神经卡压综合征5例报道

    我科自2002年7月~2004年7月共收治急性股神经卡压综合征病人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运峰;刘振华;陈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先天性色痣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9岁,2001年8月17日就诊.全身广泛散在黑色斑点、丘疹、斑块9年.患儿出生时即可见全身散在针尖、芝麻大小黑色斑点状皮疹,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

    作者:甘晓东;刘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带血管蒂胫骨远端骨膜瓣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目的:为设计带血管蒂胫骨远端骨膜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乳胶成年下肢标本,观测胫骨远端内侧面、前外侧面骨膜血管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与邻近动脉的吻合关系.结果:胫骨远端内侧面骨膜血管来自内踝前动脉的骨膜支3~6支,外径0.3~1.0mm.胫骨远端前外侧面骨膜血管来自外踝前动脉的骨膜支1~3支,外径0.4~0.8mm;腓动脉穿支降支的骨膜支2~4支,外径0.5~1.0mm.内踝前动脉在楔骨内缘与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跗内侧动脉吻合;腓动脉穿支降支循外踝前外侧下行与外踝前动脉吻合,并沿腓骨短肌腱的前缘前行,终支与跗外侧动脉、跟外侧动脉相吻合.结论:以内踝前血管为蒂的胫骨远端内侧骨膜瓣和以外踝前血管为蒂的胫骨远端前外侧骨膜瓣,可移位修复距骨颈骨折不连和距骨体缺血性坏死.

    作者:张发惠;陈振光;郑和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术,治疗股骨颈骨折32例、骨囊肿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20侧)及骨不连1例.结果:股骨颈骨折术后3~4个月愈合31例,另1例过早负重致骨折移位而失败,无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2例股骨颈骨囊肿术后4~6个月痊愈;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优良17例,优良率为94%;1例胫骨骨不连术后7个月痊愈.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与骨膜瓣带蒂转移,是治疗股骨颈骨折、骨囊肿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继仁;邱志龙;唐新桥;谢红波;唐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青年、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对比分析

    我院自1994年~2002年共收治青、老年自发性气胸89例,现就治疗体会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刘迎梅;丁学兵;王涛;季娣;巩延丽;唐文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颈癌中MMP-2及TIMP-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宫颈癌和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TIMP-2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均无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38/51)、47.1%(24/51),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TIMP-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但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MMP-2、TIMP-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有关,MMP-2、TIMP-2可作为预测宫颈癌侵袭转移潜能和临床预后的指标.

    作者:李敏;王文福;汪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半盆脱位的命名商榷

    在骨盆骨折的文献中,半盆脱位这个名词于骨科专著中已有提及[1~2],不少作者应用半盆脱位的不同组合来指导手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均未能得出准确概念,也没有半盆脱位的诊断.骨盆环涉及两个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属于滑膜性微动关节,而耻骨联合是一个二级软骨关节[3].我们通过6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影像学资料的回顾,发现骨盆前后环骨折累及其中1个关节者41例,累及其中2个关节者19例,累及3个关节者2例,所有病例均至少累及其中1个关节[4].据此,我们提出半盆脱位的概念与大家商榷.

    作者:李洪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及囊虫

    目的:介绍一种切除三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方法:显微镜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三脑室肿瘤及猪囊虫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2例,1例猪囊虫完整摘除.术后死亡1例.5例随访6个月未复发,2例失访.结论:该手术入路可以切除三脑室前、中、后部的肿瘤及猪囊虫,术野暴露清楚,不易造成穹窿、丘脑、大脑内静脉、丘纹静脉的损伤,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成;郭之通;张弋;束汉生;王淮;严畅;马骥;陈伟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30例,其中行经腹左髂静脉松解、右髂动脉后置吻合术7例,左髂静脉切开成形、右髂动脉后置吻合术18例,左髂静脉病变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5例;同时行左股静脉瓣膜缩窄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20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患肢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原有肢体溃疡愈合或好转.随访21例,随访时间2~36月(平均23月),效果满意.结论: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以恢复血流通畅,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段鹏飞;钱爱民;周为民;余朝文;聂中林;桑宏飞;朱礼炜;李晓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脑的神经元缺乏再生能力,如遇损伤,失去的神经细胞是永久性的,它只能由胶质细胞所替代,这使得中柩神经损伤后的治疗与恢复非常困难.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一传统认识已被打破.1992年,Reynolds和Richards先从成年鼠的纹状体和海马中分离出能够不断增殖并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群落,提出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的概念.此后10年间,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到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作者:纪家武;王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移植供肝切取与修整技术

    目的:总结临床肝移植供肝切取与修整技术.方法:采用原位腹主动脉、门静脉双路灌注及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切取供肝及肾40例次,并施行同种异体肝移植40例,其中3例行肝肾联合移植.结果:全组供肝平均热缺血时间为4min,切取时间为25min,保存时间为6h.全组移植肝均于恢复血流10min内有金黄色胆汁泌出,1周左右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我院开展的供肝、肾的切取与修整技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为移植手术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作者:吕立志;胡还章;江艺;杨芳;张绍庚;林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经皮AF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AF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C形臂检测下行经皮AF钉内固定、经椎弓根通道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人7例,其中T123例,L14例.结果:随访3~12个月,7例患者手术后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正常,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5%~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半年骨折获得良好愈合,椎体高度无继发性再丢失.结论:经皮AF钉内固定并椎体成形术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李保良;魏思奇;王建民;方达刚;王兴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近20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内固定手术已成为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首选方法.手术可大限度地复位固定骨折,恢复骨盆的解剖形态和近似正常的骨盆力学性能,对提高疗效和改善后期功能状况起到积极作用,克服了保守治疗及外固定治疗复位不良、力学强度不足、长期卧床和远期并发症高的缺点.

    作者:李伟元;李洪恩;刘祥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胚胎小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分化

    目的:探索胚胎小鼠纹状体神经干细胞(striatum-neural stem cells,strNSC)的体外培养和分化鉴定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天胚胎小鼠纹状体,制成单细胞悬液,在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显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B27和bFGF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在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出B27和bFGF的有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结论:胚胎小鼠纹状体存在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它们能在体外培养、传代和自然分化.

    作者:姚柏春;黄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及切开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或切开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按骨折类型分为两组:A组12例为SchatzkerⅠ型、Ⅱ型和Ⅲ型,在关节镜下手术;B组为SchatzkerⅣ型、Ⅴ型和Ⅵ型,共2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随访13~36个月,平均26个月.按Rasmussen评分标准,A组优8例、良4例,B组优9例、良11例、可6例.结论:关节镜下治疗SchatzkerⅠ型、Ⅱ型和Ⅲ型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Schatzker Ⅳ型、Ⅴ型和Ⅵ型高能量损伤,既要注意解剖复位,亦要重视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病人康复.

    作者:郑延贵;历文华;黄明;胡德康;卓巍;冯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等离子喷涂陶瓷钛合金人工半骨盆置换术(附5例报告)

    目的:介绍等离子喷涂陶瓷钛合金人工半骨盆在半骨盆切除术后行保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估其优缺点.方法:5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在行半骨盆根治性切除术后,用定制的钛合金人工半骨盆连同其全髋关节作假体置换术.结果:本组中,2例分别于术后3~6个月因肿瘤转移而死亡,1例术后8a因哮喘性肺炎而死亡,1例术后15a因肺心病而死亡,另1例术后17a至今仍存活,外出时需扶手持行走.结论:将半侧骨盆完全切除后采用人工半骨盆置换术而保全该侧肢体存活,使其具有神经支配状态良好的下肢,并保留该肢的满意功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曹明君;黄恭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沙浴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沙浴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关节周围血流、膝关节滑膜及软骨的病理改变的影响,为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沙浴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青紫兰兔15只,成功建立OA动物模型13只,其中12只随机分成自由活动组(A),自由活动加沙疗组(B),健侧关节沙疗对照组(C).在平均气温32℃情况下,将模型兔下半部分掩埋在干燥的40~50℃的海沙中,1次25~30min,1次/d.观察沙疗后即时的膝关节周围血流情况,以及经过沙疗10d和20d后膝关节滑膜及软骨的病理改变.结果:沙疗后患侧膝关节活动改善,膝关节周围血管内血流明显增加,膝关节滑膜细胞层次逐渐减少、炎症细胞明显减少,但软骨细胞退变改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明显.结论:沙疗能增加治疗部位的血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对正常关节无不利影响.

    作者:李秀增;王俊;张朝春;姚丽青;裘建尧;李丽;韩峭青;莫群;左惠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度烧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院烧伤科收治Ⅱ°烧伤面积>30%TBSA 36例,Ⅲ°烧伤面积>10%TBSA 17例,共计53例.男43例,女10例,年龄17~58岁.按随机原则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28例(男23例、女5例)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25例(男20例、女5例).两组病人在烧伤前均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病人的年龄、烧伤总面积、深度亦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作者:周惠丽;陈保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吗啡依赖性大鼠海马CA1区NKB细胞的改变

    目的:观察吗啡依赖性大鼠海马CA1区NKB细胞的变化.方法:用皮下注射吗啡法建立雄性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大鼠CA1区NKB细胞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性大鼠海马CA1区NKB细胞免疫反应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NKB细胞减少与吗啡依赖性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周郦楠;王冶;张广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肱二头肌联合腱部分转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索利用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部分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新鲜或陈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同一切口内,切取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额面部分,经锁骨外端锥状结节骨性隧道反折固定原位重建喙锁韧带,同时以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新鲜或陈旧性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结果:本组24例,随访22例,均复位良好,无后遗疼痛,肩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利用肱二头肌短头及喙肱肌联合腱部分转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疗效好,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李煜;赵万荣;李海;朱殿选;钟桂午;张立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主管:解剖与临床;中国解剖与临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