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彩琴;王翠娟;孙瑛
[目的]初步探讨结缔组织病患者出现肺间质病变的规律。[方法]总结南京市中医院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住院患者中63名结缔组织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肺间质病变的原发病,患者性别、年龄、肺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中肺间质病变患者21例(33.33%),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12例(36.4%),干燥综合征合并肺间质病变7例(33.3%)。[结论]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比例较高,建议对这两类患者进行肺部并发症筛查。
作者:徐媚媚;徐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温病发展过程中,温热与阴伤可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温病发展的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其方法及运用规律是邪在卫分宜辛凉清宣兼护阴,邪在气分宜清热兼保阴,邪在营分宜清营兼增阴,邪在血分宜凉血兼救阴。
作者:冯贤荣;杨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四金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采用自拟四金排石汤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排石颗粒治疗,2组均3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用SPSS13.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四金排石汤对泌尿系结石具有显著的利尿通淋,排浊逐石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金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检测CD4、CD25、CD127在佐剂关节炎(AA)大鼠胸腺、脾脏中的表达情况及新风胶囊(XFC)对其的影响,探讨AA大鼠免疫功能改变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新风胶囊、甲氨喋呤、雷公藤多苷片3个治疗组,每组12只,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产生关节炎(正常对照组除外),测量大鼠体重、足趾肿胀度,计算关节炎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大鼠胸腺、脾脏中CD4、CD25、CD127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差异显著,CD4、CD25及CD127阳性表达率均有所下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均能改善大鼠胸腺、脾脏指数,升高CD4、CD25及CD127阳性表达率;各治疗组相比,在升高CD4、CD25及CD127阳性表达率方面,XFC组优于其余治疗组,在改善AA大鼠胸腺、脾脏指数方面,各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A大鼠的关节病变与胸腺、脾脏指数升高,胸腺及脾脏中CD4、CD25及CD127表达减少,调节性T细胞分泌不足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增多有关;XFC可以降低胸腺及脾脏指数,升高胸腺及脾脏中CD4、CD25及CD127的表达水平,减少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从而改善AA大鼠的关节病变,此为XFC改善AA大鼠关节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陈瑞莲;刘健;潘喻珍;朱怀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常见的由于黄斑部位的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眼衰老疾病,该病能逐渐地破坏中心视力并且终导致失明[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AMD已成为西方55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视力损害和致盲原因[2].
作者:刘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肾阴虚五脏失养,五窍失充,复感于邪,邪气稽留,生痰生瘀,化火蕴毒,外阻五窍,内侵五脏,津液不行,变生干燥。故其治应以补肾阴为主,兼补五脏,并根据病因、病理产物的不同,随证治之。
作者:张艳;黄继勇;王新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损伤后修复反应,包括炎症及其后的纤维生成。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而肝脏中多种炎性细胞与炎症相关因子是调节HSC激活及其后的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涉及的分子机制亦十分复杂。中医药抗纤维化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中医药抗纤维化机制的阐明也越来越深入。
作者:陶方方;汪丽佩;张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行为学及血和海马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制作VD大鼠模型,将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西药组,并加以治疗。大鼠跳台检测行为学指标;酶免法检测血清和海马组织ChAT含量。[结果]电针组大鼠跳台检测反应期明显比模型级减少(P<0.05);电针组血清和海马组织ChAT含量比模型级提高(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ChAT的含量,对VD大鼠血清和海马内ChAT含量的改善是电针治疗VD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春壮;马英;王莹;辛焕中;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儿童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急腹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80例儿童急腹症临床特点等资料。[结果]180例急腹症原因分别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9例,占21.7%;急性阑尾炎34例,占18.9%;泌尿系结石6例,占3.3%;胆囊炎胆石症4例,占2.2%;急性胰腺炎2例,占1.1%;肠痉挛45例,占25.1%;肠套叠11例,占6.1%;消化道穿孔4例,占2.2%;肠梗阻18例,占10.0%,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占0.6%;病因不明16例,占8.9%。[结论]急性腹痛是急诊科常见的急诊,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充分利用辅助检查,密切观察,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朱仁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愈溃灵和溃疡膏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5月~2010年12月期间中药制剂愈溃灵和溃疡膏在60例压疮患者中的应用,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愈溃灵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经、通窍止痛、消肿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压疮Ⅰ期;溃疡膏具有祛风熄风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作用,适用于压疮Ⅱ期和压疮Ⅲ期,在使用过程中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傅文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程的关系,以探讨BMP7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各32只。以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模型。动态观察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蛋白,光镜(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RT-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中BMP7、TG-Fβ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模型大鼠BMP7mRNA表达降低,而TGFβ1mRNA表达升高(P<0.01);并且随着病变的加重,BMP7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而TGFβ1mRNA表达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与肾功能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结论]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BMP7表达减少,而TGFβl表达增加,表明在DN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其重要作用。
作者:杜月光;杨明华;柴可夫;金国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白术的遗传多样性,为白术的种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浙江、湖北、安徽、河南产白术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32软件计算遗传距离,运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树状图。[结果]共筛选了70个随机引物,从中挑选出14条多态性强、重复性好的引物,总共检测出215个位点,多态性位点138个,多态位点比率为64.2%,UPGMA聚类可以将不同来源的白术很好地区分开来。[结论]不同产地间的白术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子标记方法可以用来鉴定不同产地的白术。
作者:朱振洪;刘文洪;余勤;万海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强骨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质疏松中心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分别应用自拟中药强骨饮1副/d,2次/d;口服钙尔奇D片1片/d。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清雌激素水平及第二腰椎骨密度值指标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钙尔奇D组相比,自拟中药强骨饮组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显著升高(P<0.05);第二腰椎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自拟中药强骨饮能提升血清雌激素水平、增加腰椎骨密度。
作者:赵稜;汪煌;魏杰;史晓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痰饮之辨,历来殊为艰难。《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其论痰饮之证,虽仅以饮为主,然亦已极为复杂,甚难把握,而其所列之方,更多达21首之巨。为便于临床辨析运用,今且按各方之主治,作大体分析,阐述其临证使用要点。
作者:何任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考察不同释放度测定装置、不同转数和不同释放介质对六味地黄丸物质组释放特性的影响及不同批号六味地黄丸物质组释放特性。[方法]运用中药物质(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方法,以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并计算各供试品溶液的物质组浓度及释放度。[结果]在溶出度测定条件为浆法,转速100r/min,以脱气蒸馏水为释放介质的情况下,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批号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评价方法揭示了多组分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同一厂家不同批号合格的产品在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的方法评价下有可能会有显著差异。
作者:石婷婷;葛卫红;陈立兵;许广艳;江叔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血管平滑肌肌张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取胸主动脉,制成血管环,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法,观察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血管平滑肌肌张力的影响。[结果]对于内皮完整的血管环,低浓度(≤10-5mol·L-1)槲皮素可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或氯化钾引起的血管收缩,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对于去内皮的血管环,抑制作用则不明显;高浓度(>10-5mol·L-1)槲皮素,无论是对于内皮完整的还是去内皮的血管环,均可使血管收缩,其收缩作用可被异博定阻断。[结论]槲皮素在低浓度时,对于非内皮损伤所致的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同时槲皮素可激活血管平滑肌L-1型钙通道,因此高浓度则表现出相反作用。
作者:韩丽萍;徐长庆;李鸿珠;龚永生;张卓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文通过《道德经》的论述还原了“道”的物质性,认为“道”意在表达构成世界的元初物质,称其为“元”。提出阴阳是元经过趋向性演化产生,推导出元与阴阳模型演化的关系式为an=1+(-1)2n(n>0)。指出中医理论中补阴和补阳是通过补元实现的。后从动物性别演化角度印证了性别的产生是元的趋阴极演化和趋阳极演化的结果。
作者:高程熙;赵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颗粒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疏肝健脾颗粒和安慰剂。[结果]经过三个月治疗后,治疗组降脂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颗粒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作者:严正松;宋康;徐素美;王苗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求预防高钾血症和早发现无症状性高钾血症的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发生高钾血症的原因,21例患者给予常规降钾处理和去除诱因,观察血钾是否降至正常范围。[结果]21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共发生高钾血症58次。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反复出现高血钾的原因可能为:药物、透析不充分、摄入钾过多及上述因素的综合,经治疗后血钾均恢复正常。[结论]在随诊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钾变化,去除诱因,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黄春香;徐佳美;翁宁;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经验,提出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下,明确培养目标,加强经典学习,强化培养过程,发挥师承优势,严格学位授予以及提高服务水平等改革举措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说明其工作思路、主要做法以及工作成效,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深化中医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模式的创新作出有益的尝试。
作者:郑红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