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项玉涛;李文咏;翁永振;侯也之;高亮;陈国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社区, 社会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技能训练对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将96例非急性期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技能训练组(以下简称训练组;48例,其中脱落2例)和对照组(48例).对技能训练组进行技能训练共16周.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1)训练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的MRSS评分、依赖量表得分、活动功能缺乏量表得分、社交量表得分、目前症状和异常行为量表得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干预后时点与干预前时点评分差值的比较,两组的MRSS总分、社交量表得分、目前症状和异常行为量表得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技能训练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区级综合医院康复病房的建设

    2002年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康复病房.现介绍康复科扩建的一些体会.

    作者:邓爱文;魏东;冉春风;庞丽梅;李泉;袁雪光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早期静脉氧疗对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康复价值

    目的评价早期静脉氧疗对新生儿缺氧性脑病的康复价值.方法对照分析高压氧疗组、静脉氧疗组新生儿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格拉斯昏迷积分和脑地形图全脑平均能量谱的变化.结果全组26例,其中,高压氧疗组11例,静脉氧疗组15例.治疗前,高压氧疗组和静脉氧疗组格拉斯昏迷积分分别为6.25±0.68和7.14±0.96(P>0.05),两组脑地形图全脑平均能量谱分别为(13.52±2.57)μV/s和(11.63±3.07)μV/s(P>0.05);经3周治疗后,静脉氧疗组格拉斯昏迷积分(13.28±1.32)显著高于高压氧疗组(9.63±1.02,P<0.05),静脉氧疗组脑地形图全脑平均能量谱(53.64±7.35)μV/s非常显著地高于高压氧疗组[(31.65±6.35)μV/s,P<0.01].结论在改善新生儿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意识状态及脑电活动方面,静脉氧疗比高压氧疗更显著,方法更简便实用,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华源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老年期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老龄是痴呆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老年性痴呆,探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尿病的关系,作者对1061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简单智能测试问卷及体格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磊;吴多斌;刘建伟;叶玲;王洁;王鲁宁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儿童病毒性肝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儿童病毒性肝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1例病毒性肝炎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就诊第1天和1月后复诊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患儿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并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胃纳好转时间、乏力改善时间、转氨酶下降和乙肝病毒标志物阴转情况等.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值和抑郁值在采取措施后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及采取措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干预组的黄疸消退时间、胃纳好转时间及乏力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减缓病毒性肝炎患儿的不良心理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秀荣;陈积;舒乔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综合疗法与单纯针刺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偏瘫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因为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甚至因疼痛导致患者对上肢功能的恢复失去了信心.近几年,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并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群;吴伟宏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治疗的评估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中药康复新、福康片和可乐定对阿片类戒断症状的双盲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康复新胶囊、福康片、盐酸可乐定对海洛因依赖的脱毒效应、不良反应及安全度.方法海洛因依赖者,按区组随机进入康复新胶囊组33例,可乐定组30例,福康片组28例,安慰剂组29例.3次/d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原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制定的<阿片类戒断症状药物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评定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按照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情绪变化情况.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尿吗啡定性检测(TLC)治疗前后各查1次.结果(1)康复新胶囊、福康片和可乐定疗效相当,疗程结束后戒断症状无反复.(2)吸毒史、末次用量、末周平均用量、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戒断症状总分与药物的疗效呈高度相关.(3)康复新胶囊不良反应评分介于可乐定组与福康片组之间.结论发现中药戒毒药物疗效明确,可用于治疗较重度戒断症状,无依赖性,不良反应轻.

    作者:康林;李静;黄明生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强化训练对严重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目的该文探讨对严重脑卒中偏患者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办法.方法对42例较年轻的严重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一系列的强化训练对策,平均训练3个月后观察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ADL)改变情况.结果其中27例恢复独立步行能力,大大提高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但这些措施对提高手臂功能无效.结论强化训练对较年轻的严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是有价值的.

    作者:黄力平;王锦辉;黄明威;赵振彪;宋兰欣;魏国荣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估

    文章对生存质量的含义、生存质量研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性进行评述,同时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asteoporosis,PMOP)生存质量的评定方法及内容等进行了探讨,希望PMOP生存质量能够地尽早应用于研究的各个方面.

    作者:邵敏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抗痉挛体位对脑卒中瘫痪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常引发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患者呈现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痉挛姿势,常引起关节变形、固定等严重后遗症,给患者带来终身痛苦.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瘫痪早期(2周时)卧位的选择对患者肢体关节功能有很大的影响,遂进行了对照观察,认识到抗痉挛体位较普通卧位更能维护关节的正常功能.

    作者:钟代曲;杨海棠;谭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在坐骨神经离断后的变化以及外源性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治疗后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管内注入NGF,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镜扫描法观察坐骨神经组织髓鞘的变化,实验分组为3组,Ⅰ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为:硅胶管内给NGF组,Ⅲ组为:硅胶管内给NGF+每日肌肉注射NGF(500ng/kg连续2周)组.结果(1)ELISA检测显示: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24h、2周MBP含量较伤前显著升高(P<0.01),1个月后基本恢复到伤前水平;(2)电镜扫描观察到:对照组术后24h,2周严重脱髓鞘,轴浆严重变性,治疗组术后1个月后脱髓鞘和轴浆变性有所缓解.结论NGF治疗后可促进再生神经的生长和轴突髓鞘化,从而降低MBP的含量.

    作者:曾琳;龙在云;陈恒胜;杨恒文;李应玉;伍亚民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对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的诊断

    目的了解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MSN)的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方法对一家三代HMSN的12例患者和1例无症状者进行检查.结果MEP和SEP的异常率分别为84.6%,92.3%.结论绝大多数HMSN患者的MEP和SEP均异常.

    作者:崔毅;刘莹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酸中毒对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酸中毒可以分为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两大类,又可以根据酸中毒时体液的pH值变化分为代偿性酸中毒(pH值不变)及非代偿性酸中毒(pH值降低).显然只有在非代偿性酸中毒时才会对运动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年的研究表明:运动时影响机体运动能力的主要形式是非代谢性酸中毒,多见于短时大强度运动.本文仅就运动时酸中毒对机体运动能力影响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余潮平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结构特征.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8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及个性结构测评,以无明显慢性心身疾患的离退休干部为对照.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以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恐怖等为主.个性特征N分和P分均大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有情绪不稳定及精神质倾向.

    作者:朱银星;郭克锋;郎红娟;杨文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瞬目反射、双侧面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联合检测对面神经炎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

    目的观察面神经炎患者瞬目反射(BR)、双侧面神经传导速度(NCV)、额肌和口轮匝肌肌电图(EMG)表现,评价3项联合检测对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损害诊断、定位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对33例面神经炎患者的BR、双侧面神经NCV、额肌和口轮匝肌EM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BR异常33例,阳性率为100%.(2)NCV异常27例,阳性率为82%.(3)EMG异常26例,阳性率为78%.结论BR可反映面神经全程传导功能,能早期诊断神经损害,并能定位诊断中枢段或周围段损害,结合NCV定位诊断面神经近端或远端段损害,可帮助判断预后;EMG异常与病程相关,可直接反映神经损害程度.三者结合使用对面神经炎的早期诊断、定位诊断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红敏;曾莲意;刘素英;张小燕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用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BiPAP呼吸机治疗康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报道较少.于1997年5月~2001年5月,对105例COPD康复期患者用该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1次治疗后及1个疗程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和肺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发现该机能较有效地纠正COPD康复期患者的低氧血症,改善肺功能及自觉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1].

    作者:田军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电针辨证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180例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无明显病因可寻而体重超过正常标准者,就医者以女性居多,笔者采用电针刺辨证治疗180例女性肥胖症,并与针刺组相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丽娟;孟宪鹏;高秀丽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集中的运动训练对男性脊髓损伤患者上肢骨量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针刺与肌张国平衡促法对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balance facilitation of muscular tension on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and hemiplegia.Methods Divided the 96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hemiplegia into group A and B randomly (group B as control). Evaluate the rehabilit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and deal with the data in statistics. The courses are 26 to 28 days. In group A, stab negative channel and points of upper limb as well as positive channel and points of lower limb of paralysis side in flaccid paralysis stage. After the muscular tension resumed, stab positive points of upper limb and negative points of lower limb, and try to recover the balance of muscular tension, and avoid muscular spasm to establish normal moving pattern.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group A had prominent difference on the process of muscular tension resuming, incidence rate of muscular spasm, the ratio of reducing of neurologic impairment scores and increasing of motor function integral (FMA), MBI of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ADL) as well as index of quality of life (QLI), P<0.01. Conclusion Acuppuncture and balance facillitation of muscular tension are useful in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in hemiplegia.

    作者:钟长明;刘庆芳;金红阳;刘洪茂 刊期: 2002年第23期

  • 利培酮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及其副反应:随机对照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各症状群的作用特点,观察其副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的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利培酮与舒必利两组,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CGI)、副反应量表(TESS)等评定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对精神分裂症均有确切疗效.利培酮组对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症状的疗效更显著.TESS总分和PANSS中阳性症状因子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症状疗效更为突出.

    作者:吴丽荣;王文;杨国周;李峰;张存友;张玉堂;柳得环;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