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壁巨大侵袭性纤维瘤一例

王淑红;张在人;李萍;赵德利

关键词:胸壁, 侵袭性, 叩诊, 巨大肿块, 哑铃状, 入院前, 呼吸音, 侧胸部, 移位, 胸闷, 心脏, 下野, 体检, 平面, 密度, 患者, 腹部, 边缘
摘要:患者女,30岁.入院前1周平卧胸闷.体检:左肺下野呼吸音弱,叩诊呈实音.左腹至脐平面可触及大小约6.5 cm×5.5cm大小肿物,质硬,左腹部叩诊实音.CT示:左侧胸部巨大肿块占据心膈隐窝,呈哑铃状生长,边缘较清,密度均匀,CT值约21HU.心脏受压向右上移位.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第八届全国临床放射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质子磁共振波谱用于鉴别颅内病变良恶性和肿瘤恶性程度初探

    目的检验质子磁共振波谱是否可用于鉴别颅内病变良恶性和肿瘤的恶性程度. 资料与方法共有28例颅内病变患者接受了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检查.根据手术、病理或临床检查结果,将28枚病灶分为良性病变、低度和高度恶性肿瘤3组.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的体素位置主要选择病灶的实质部分测定,大小为2~8 cm3.计算各病灶的胆碱(Cho)/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Cho/肌酸(Cr)的代谢物比值,并与病理分组相对应,以这两个比值为坐标绘制28枚病灶的散点图,记录各组病灶波谱上有无脂质和乳酸波峰. 结果低度恶性肿瘤的Cho/NAA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01),且两组数据无重叠.高度恶性肿瘤的Cho/NAA明显高于低度恶性者(P<0.001),两者重叠很少.低度恶性肿瘤的Cho/Cr高于良性病变(P<0.05),两组数据略重叠.高度恶性肿瘤的Cho/Cr高于低度恶性者,但两者重叠明显,其差别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肿瘤实质部分显示脂质和乳酸波峰,但良性病变未见该改变. 结论单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可用于鉴别颅内病变的良恶性,并在多数情况下鉴别肿瘤恶性程度.

    作者:林江;周康荣;陈祖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放射科语音报告信息系统的开发

    在我院相对于CT、MR来说,普通X线平片检查的工作量在放射科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医生的工作任务较重,患者就诊无序排队、盲目拥堵问题较突出.因此如何改善现状,减轻医生工作负担,解决患者就诊困难的问题较为迫切.

    作者:肖立志;张子曙;肖恩华;周顺科;刘军;沈国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书讯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鼻窦解剖变异的CT观察

    目的增进对鼻窦各种解剖变异的识别能力,提高鼻窦内镜手术对鼻窦炎的疗效,降低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对200例受检者行鼻窦CT扫描,对鼻窦的各种解剖变异进行评估. 结果统计了鼻窦各种解剖变异的出现率. 结论 CT检查有助于鼻窦内镜手术方案的制订,不仅可以评估病变,而且还可检出与鼻窦炎发生相关和增加手术危险性的解剖变异.

    作者:朱俭;温志波;段承祥;吕桃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

    囊性肾癌(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是肾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影像表现特殊,常难与良性囊性肾脏疾病相鉴别,易被误诊.其临床治疗主要为根治性肾切除术,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好,因而早期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肾脏囊性病变的发现率明显提高.因此,如何早期正确有效地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已成为临床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作者:徐学勤;陈克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L4椎体水平髓外硬膜外巨大神经鞘瘤一例

    患者男,37岁.无意中发现右下腹一肿物并逐渐增大.体检:右腹部可触及鸡蛋大小之肿物,活动度尚可,边界光滑,质较硬.

    作者:孙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骶髂关节软骨母细胞肉瘤一例

    患者女,32岁.右侧骶髂部疼痛2月余,劳累后加重.体检:右侧髂后上嵴外上方压痛、叩痛.CT平扫:右侧髂骨上缘水平髂肌内见一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小约4 cm×2 cm×4 cm,密度不均,后缘可见不规则斑状钙化,累及骶髂关节及髂骨(图1),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周边呈环状明显强化,CT值达90 HU,内部见分隔样强化,CT值20~60 HU(图2).CT诊断:右侧髂肌肿瘤.

    作者:都基权;刘禄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咽喉部巨大慢性血肿一例

    患者男,20岁.咽喉部异物感半年,逐渐加重,伴吐词不清,睡眠时感呼吸困难,重度鼾声.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左侧颈部显示饱满,喉镜下见咽喉部局限性软组织影突起,边缘光滑,质软,表面色泽正常,患者无发热、盗汗等症状.实验室检查:WBC 7.0×109/L,N 0.75,L 0.20,M 0.5.

    作者:李丽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胸壁巨大侵袭性纤维瘤一例

    患者女,30岁.入院前1周平卧胸闷.体检:左肺下野呼吸音弱,叩诊呈实音.左腹至脐平面可触及大小约6.5 cm×5.5cm大小肿物,质硬,左腹部叩诊实音.CT示:左侧胸部巨大肿块占据心膈隐窝,呈哑铃状生长,边缘较清,密度均匀,CT值约21HU.心脏受压向右上移位.

    作者:王淑红;张在人;李萍;赵德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颅内节细胞性神经瘤一例

    患者女,23岁.间断性头痛伴呕吐1个月入院.患者颞部阵发性钝痛,无发热及抽搐等症状.体检:全身皮肤未触及结节和肿块,亦未见异常色素沉着,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既往体健,无家族病史.

    作者:张宝英;冯平勇;尚华;于文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脏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肝脏佳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 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在其他参数不变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扫描线圈与FOV行常规MRI扫描;用SE-EPI序列不同b值、TR值以及层厚2mm与5mm分别行DWI扫描,以ADC值、质量指数、信噪比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随着b值的增大,肝脏平均ADC值与质量指数均变小(P<0.01),但b=10、50、100三者图像的质量指数差别较小(P>0.05),b=800质量指数与信噪比均较差.(2)TR值逐渐增大时,图像的质量指数与信噪比以及肝脏ADC值变化均很小(P>0.05).(3)层厚为2mm时,图像的质量指数较层厚为5mm高,信噪比则较后者低(P<0.01).(4)膝关节线圈扫描较头部线圈图像的信噪比有明显增大,而图像的质量指数反而有所减小(P<0.01).(5)随着FOV的增大,信噪比增大,但质量指数先增加后下降(P<0.01). 结论在高场强磁共振中,头部线圈、b值100、层厚2mm、适中的FOV与TR值以及深度麻醉、较大NEX等能获得较高质量的DWI图像.

    作者:袁友红;肖恩华;贺忠;向军;汤可立;颜荣华;金科;尚全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2005年《临床放射学杂志》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肺原发性小血管炎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性小血管炎的影像表现.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原发性小血管炎肺脏受累病例胸片及CT表现. 结果肺部表现有:(1)肺内多发斑片影;(2)两肺弥漫浸润性阴影,类似肺间质性改变. 结论肺原发性小血管炎影像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提高对该病认识,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作者:许国宇;何宝明;由昆;李开明;常宏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VEGF与肾脏疾病的相关研究及与影像医学的联系

    以往,影像医学总是以形态学改变为基础揭示病变的病理特点.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影像医学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展.目前,影像医学与分子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热点,但针对肾脏的研究少之又少.

    作者:武志峰;刘荣波;周翔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发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多发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治情况.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肾细胞癌8例. 结果病理检查共发现直径1 cm以上病灶20个,7例16个为透明细胞癌,1例4个为颗粒细胞癌,其中6例2个,2例4个.单侧肾发病2例,双侧同时发病4例,双侧异时发病2例(相隔6~13年).5例7个病灶在检查过程中有误诊、漏诊,3例3个病灶术中漏诊. 结论多发肾细胞癌并非罕见,在对肾癌患者的检查时应考虑到有多发病灶的可能.对多发肾细胞癌患者,为保留一定的肾功能,宜根据情况选择作肾癌根治术、患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

    作者:韩希年;彭令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二维(MPR、MIP)和三维(VRT、SSD)重建技术对复杂结构的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42例外伤患者普通X线平片中未显示而临床怀疑有骨折的患者进行MSCT扫描后,通过特殊的CT图像处理软件包在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MPR、MIP、VRT及SSD),得到外伤部位骨骼高清晰度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后,由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共同意见为准. 结果 42例X线平片中未显示骨折的患者经MSCT重建后,18例显示有骨折,其中枕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2例,肋骨骨折4例,脊椎骨折3例,骨盆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3例,跟骨骨折1例. 结论 MSCT二维和三维重建对临床怀疑骨折而普通X线不能确诊为骨折的病例能准确地作出诊断,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荣品;翟茂雄;唐斌;吴锦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侧弯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搜集脊柱侧弯患者23例,在16排多层螺旋CT机上扫描后,均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重建(SSD)与容积再现(VRT)重建.评价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和优势. 结果 MPR因脊柱侧弯的改变而显示不连续,矢状位可观察椎管内情况;SSD可观察全脊柱影及侧弯的曲度,但缺乏对椎管内形态的显示;VRT通过调节不同密度的阈值并辅以不同的伪彩依次可显示骨质及椎管的形态,也可清晰显示全脊柱侧弯所有相关表现,尤其适用于观察侧弯的分类与椎管的状况. 结论多层螺旋CT可一次性完成全脊柱扫描.横轴位结合其丰富的后处理图像能提供脊柱侧弯非常有价值的空间结构信息,其表现接近靶组织的解剖,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路径.

    作者:李友林;韩萍;余建明;田志梁;周泱泱;陈艳;雷子乔;梁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兔VX2软组织肿瘤MSCT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对兔VX2软组织肿瘤进行MSCT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大腿近段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液0.1ml,分别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21d行CT平扫和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W4.0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随后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其微血管密度(micro vascular density,MVD)进行测定,分析MSCT功能参数图像与肿瘤MVD之间的关系. 结果所有兔大腿VX2肿瘤组织BF、BV、PS值明显高于正常肌肉组织,且与肿瘤MVD呈正相关;而MTT值则明显低于正常肌肉组织,与肿瘤MVD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MSCT灌注成像是一种准确且相对简单、便捷的定量评估软组织肿瘤性病变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

    作者:张景峰;王仁法;王敏;吴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MRI诊断环状胰腺一例

    患者男,78岁.2年前因腹痛,发热,血、尿淀粉酶升高,临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住院治疗好转出院.此次又因腹痛入院,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胃镜示慢性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降部肠腔缩小,不能扩张,外压待排.B超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童竑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