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淑平;吕圭源;于平野;陈素红;张园;张跃文
[目的]研究云母颗粒对无水乙醇诱导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云母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思密这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6组.分别将云母颗粒和思密达预先灌胃于相应各组大鼠,3h后以lml/100g无水乙醇灌胃致胃黏膜损伤,45min后下腔静脉取适量血,处死取胃,然后分别检测各组的胃黏膜损伤指数、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并观察病理学变化,以评价胃黏膜损伤程度及药物的作用.[结果]云母各剂量组中SOD、GSH-Px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而MDA含量则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云母颗粒对无水乙醇诱导的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预防与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是通过增加大鼠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SOD、GSH-Px含量并减少MDA的生成来实现的,即云母颗粒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钦丹萍;吕海丽;邵国民;任永葆;韩建新;邱添;黄一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较系统地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下络脉变化特征,并从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其形成的机理.[方法]使用多谱勒彩超对其舌深动静脉及肝门脉系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从舌局部微循环、舌体局部血管和门脉系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探讨肝癌异常舌下络脉的形成机理.[结果]对80例肝癌患者异常舌下络脉与舌深部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其宽度和分级主要与舌深动脉的阻力指数及博动指数变化相关;异常舌下络脉与门静脉系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络脉宽度异常与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异常有关,分级程度也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异常有关.[结论]原发性肝癌与异常舌下络脉具有相关性.
作者:高静东;岳小强;刘庆;凌昌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以整体现为思想基石,以意象思维为思维方式,辨证论治是其临证特点,是中医学本质的特征.就继承和发扬中医学,必须坚持把握中医学自身的本质特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中以继承为先、合理使用现代的人类文明成果.
作者:滕依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1].本科为了提高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预防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腔镜器械的使用寿命,自2005年11月起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进行了持续质量改进,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慧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益智针灸专题文献研究基础上,对整理所得的益智用穴50个、益智处方24则等资料展开分析,从益智穴的经络分布、益智处方的配穴含义等方面着手,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探讨了针灸益智的传统作用途径.认为针灸主要通过刺激经穴,疏通经脉;养心益肾,调理脏腑;祛邪化浊,开窍清神,而益智健脑,改善智力障碍类疾病.结合文献计量研究,发现益智用穴以心经、心包经、督脉、肾经等的经穴为主,证明中医心主神明、肾主精生髓通脑等学说的科学合理,对指导益智临床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陈永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进行谵妄评定,必要时使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结果]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为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睡眠障碍、手术应激反应、药物毒性作用、贫血脱水低蛋白血症等.利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较满意.[结论]针对病因积极预防与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本病发生率.
作者:梁春来;张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为更好的应用于疾病实验研究,预期达到病症结合的目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其评价指标予以归纳和探索.
作者:胡淑平;吕圭源;于平野;陈素红;张园;张跃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合理运用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辅助用药方法.[方法]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臂丛麻醉的临床观察40例A组.并与采用静脉注入曲马多40例B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min)比较: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后2、4、8、12、24h 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骨科手术前使用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能够增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
作者:陶涛;邹建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摘要:[目的]研究三七总苷(PNS)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的NO.[结果]体外给药PNS0.4mg/ml,作用4h时,增加AA大鼠NO释放(P<0.05);体外给药PNS 0.2mg/ml及0.4mg/ml,作用8h时,抑制AA大鼠NO释放(P<0.05,P<0.01);体外给药PNS 0.8mg/ml及PNS 1.6mg/ml,作用24h时,增加AA大鼠NO释放(P<0.01,P<0.05).[结论]PNS体外给药随浓度及作用的时间变化,对AA大鼠释放NO有双向调节作用,PNS抑制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可能在AA治疗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姚茹冰;胡兵;赵智明;修春英;蔡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55例行LC术老年患者的病例构成特点、手术情况、囤手术期处理的方法.[结果]55例患者中不同程度的伴发有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患、呼吸系统疾患.手术难度较大,恢复及住院时间稍长.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采用大承气汤辅助治疗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快(P<0.05).[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宜早期施行LC.
作者:华晨;杜卫东;李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论述腧穴配伍理论在<内经>中的体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分析<内经>有关腧穴配伍的文献,引述与腧穴配伍有关的阴阳、五行、经络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作为针灸腧穴配伍理论的基础,使得腧穴配伍理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形成一系列的腧穴配伍方法和常见病的治疗处方和治疗方案.[结论]<内经>腧穴配伍理论时针灸处方的建立和发展以及认识针灸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治疗范围、增加疗效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峰;俞中元;盛燮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和法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
作者:吴晋兰;杨伟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局封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门诊共32例急性CSR患者进行此法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6~9月随访.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治愈24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0例.[结论]局部封闭结合中药是治疗CSR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胡建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早期血糖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57例非糖尿病大脑半球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首次空腹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分为3组:第1组血糖水平<6.6mmol/L;第2组血糖水平>6.6mmol/L;第3组血糖水平>10.0mmol/L),并时血糖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第1组有95例患者,第2组有43例患者,而第3组有19例患者.对各组患者预后进行方差分析时,我们发现血糖水平与其预后有关联,血糖越高,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结论]首次空腹血糖高可能会导致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差,血糖越高,病死率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薛枫;王道峰;叶新春;何龙锦;周汝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以验案二则,即麦门冬汤合消瘰丸加减方辨治结节痛、海藻玉壶汤合消瘰丸加减方治愈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探讨了此类疑难病证的病因病机、辨治思路及解毒散瘀消肿、化痰软坚散结法的治疗经验.
作者:王雪华;桑希生;王俊志;曲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影响和损伤保护作用,探讨它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脐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法、matrigel试荆鉴定EPCs.收集贴壁细胞并分组为正常对照组,TMP(5mg/L、25mg/L、100mg/L、200rag/L)干预组,H2O2(500μmol/L)氧化应激模型,TMP(5mg/L、25mg/L、lOOmg/L、200mg/L)和H202共同干预组,培养24h.分别观察EPCs增殖、粘附能力及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mg/L、25mg/L、100mg/L)TMP干预组时脐血来源的EPCs增殖、粘附功能无显著影响,(200mg/L)TMP干预组显著抑制脐血来源的EPCs增殖、粘附;与H202氧化应激损伤组相比,(5mg/L、25mg/L、100mg/L)TMP能显著降低H2O2对EPCs增殖、粘附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结论]低浓度TMP能保护EPCs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增殖、粘附能力,减少细胞凋亡,但对正常培养的EPCs增殖和粘粘功能无显著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作者:林杰;徐力辛;杨德业;黄伟剑;林捷;张怀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判断血竭加味颗粒的毒性,以指导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把药物配制成不同的剂量,给予小鼠灌胃,观察小鼠的生理状况来判断药物的毒性.[结果]36只小鼠在给药后观察期间无1例死亡,解剖后脏器无病理改变.[结论]从药物的毒性作用来看.血竭加味颗粒是一个安全的药物.
作者:傅萍;邓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甲状腺激素、脑钠肤(BNP)、心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将96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检测各组心功能参数、BNP、甲状腺激素,并与对照组(21例)相同指标比较.[结果]CHF兼血瘀证组T3水平较对照组,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均明显降低(P<0.05,P<0.05,P<0.05).兼水肿血瘀组T3水平较时照组,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亦均明显降低(P<0.01,P<0.01,P<0.01),且兼水肿血瘀证组T3水平较兼血瘀证组亦明显降低(P<0.05).同时,兼水肿血瘀组与对照组,心气虚证组.兼阴虚证组,兼血瘀证T4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CHF兼血瘀证,兼水肿血瘀证较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心室重构指标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纯T3降低或伴有T4降低,与BNP增高可能分别是CHF兼血瘀证,兼水肿血瘀组老年患者不同程度LVEF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甲状腺激素、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同样是反映CHF老年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心功能变化的可靠指标.
作者:郦旦明;蒋蓝英;付仲颖;何炳荣;赵东杰;孙文丽;张晓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顽固性小咯血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时临床上顽固性小咯血给予地塞米松短期辅助治疗与其他止血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短期加用地塞米松组治疗4天止血总有效率达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0%.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期辅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顽固性小咯血疗效确切.
作者:王长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连建伟老师擅治内科疾病,但通过辨证论治,司外揣内,对治疗鼻病也有很好的效验,兹摘录三则以飨同道.
作者:连暐暐;连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