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管内脊膜瘤一例

李建国;汪卫忠;杜凡

关键词:椎管内, 中年人, 硬膜内, 脊膜瘤, 肿瘤, 胸段, 女性, 男性, 报告
摘要:椎管内脊膜瘤少见,2/3以上发生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70%发生于胸段,肿瘤大多数位于硬膜内.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
临床放射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和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及B超表现,提高对本病影像诊断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X线平片及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X线片表现:(1)双侧乳腺结构、密度不对称10例;(2)淡薄片影3例;(3)有毛刺的结节5例;(4)X线片无阳性发现5例.超声声像图表现:(1)16例(16/17,94.1%)非医源性脂肪坏死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2)结节回声高低不一(高、低、无);(3)彩色Doppler超声病灶无血流信号8例.结论乳腺脂肪坏死根据其病因和时期,其影像表现多种多样.X线与B超检查结合,本组有65%可排除乳腺癌的诊断.位于乳腺脂肪层内的网状片影或有毛刺的结节首先考虑脂肪坏死的可能,紧密结合临床病史,可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

    作者:蒋玲霞;石木兰;李洪林;徐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及价值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55例心绞痛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前行MSCT检查,用容积重建和曲面重建技术作图像后处理,回顾性分析心电门控重建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心率和心动周期的选择,并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照分析MSCT的检查结果.结果心率51~70次/min病例图像的运动伪影较少,显示率依次为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和右主干,MSCT显示冠状动脉闭塞和>75%狭窄准确性较高,并可显示冠状动脉变异和邻近脏器病变.结论冠状动脉MSCT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有较高的一致性,有望成为筛选冠状动脉病变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吴春根;周康荣;汤敏;严福华;曾蒙苏;王佩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右前中下纵隔血管淋巴管瘤一例

    患者女,23岁.一般状况良好.体检时发现右中下肺野紧贴右心缘及横膈面纺锤状块影,约7.0cm×9.0cm大小,外缘清晰锐利,右心缘及右膈面显示不清.侧位片示块影位于前中下纵隔,与心影重叠(图1).

    作者:潘仲云;周静;钱建华;何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膜后巨大神经鞘瘤伴囊变影像诊断一例

    患者男,41岁.左下腹肿块伴胀痛3月余.自觉左下腹肿块渐增大,现约有排球大小,胀痛加重,伴乏力,体重减轻约10kg.查体:左下腹有一直径约20cm的包块,质中,无压痛,表面光滑,较固定.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作者:王海利;王征;韩俊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左颞叶血管畸形出血一例

    患者男,72岁.行走不稳5天,逐渐加重并神志恍惚入院.查体:四肢肌力Ⅳ级,右侧低于左侧,病理征阳性.

    作者:王惠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外伤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MRI在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脊髓损伤的临床及MRI表现,着重分析脊髓损伤的MRI征象与病理、临床的关系.结果 MRI显示椎体压缩性骨折51例,椎间盘脱出2例,椎体骨折并椎间盘脱出5例;椎体部分性滑脱20例,完全性滑脱1例.显示脊髓完全性截断4例,部分性截断1例,脊髓受压41例.62例脊髓连贯者59例显示脊髓信号异常.59例有完整的住院治疗记录,治疗后显示病情好转25例,症状无改善26例,死亡8例.结论 MRI检查能明确脊髓有无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有助于临床治疗措施的选择以及对预后的评估.

    作者:李谷买;黄仲奎;龙莉玲;梁漱溟;李文美;叶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顶间骨误诊为骨折一例

    患者男,18岁.因右颞部外伤半天就诊.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肢体活动好,右颞软组织肿胀.

    作者:赵静品;史云恒;王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CT检查价值

    目的探讨原发性大肠淋巴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复习经病理证实的8例原发性大肠淋巴瘤CT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腹部CT平扫,6例加作增强扫描,扫描层厚、层距为5~10mm.结果 8例原发性大肠淋巴瘤发病部位盲肠3例,升结肠2例,直肠1例,大肠弥漫浸润2例.CT表现主要包括3种主要类型.局灶性肿块型2例,其中1例伴有肠套叠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节段环形浸润型3例,其中1例伴有肠系膜淋巴节肿大;弥漫浸润型2例,呈多发节段性分布,累及整个结肠,并伴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直肠内的多发结节1例.结论 CT能较准确地显示淋巴瘤的发病部位、并发症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局灶性肿块型、节段环形浸润型及弥漫浸润型是大肠淋巴瘤的3种主要CT表现类型;正确辨认大肠淋巴瘤的CT表现,对部分病例可做出提示性诊断.

    作者:赵修义;张雪林;郑卫权;王劲;文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外伤后CT发现胃外型平滑肌瘤伴血腹症一例

    患者女,40岁.不慎摔倒,臀部着地,爬起后觉左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地医院B超疑脾破裂,行抗炎、止血、补液治疗,病情无改善.36h后就诊于我院.查体:急性失血面容,满腹压痛及反跳痛,腹穿抽出未凝血液.急诊CT示:腹腔内见较多积液,脾胃间有一直径约10cm圆形包块影,与胰尾及胃后壁分界不清,包块内密度欠均匀,边缘可见新月样高密度影附着.脾脏外形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但受包块推压向背侧移位(图1、2).CT诊断:脾门及胰尾前方肿瘤并腹腔积液.

    作者:邱晓明;李钧;俞虹;肖和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体部局灶型Castleman病二例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 CD),即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或巨淋巴结增生症,是由Castleman等于1954年首次报道原因不明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以淋巴组织肿瘤样生长为特点的少见病变[1].笔者搜集经病理学证实,且有典型影像学特点的胸部、腹部局灶型Castleman病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钟群;商雪林;张玉忠;张雪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巨大多囊性前列腺囊腺瘤一例

    患者男,16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不伴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症状进行性加重就诊.查体:于耻骨上方可触及一肿物,上界清楚,下界未触及;肛门指诊于前列腺区可触及一张力大的肿物,并向肠腔内突出,肿物上界未能触及.超声检查:前列腺区可见一巨大有包膜的多囊性肿物,分隔较厚,大小约11.8cm×8.9cm(图1),双侧精囊及前列腺未能显示.

    作者:李亚军;孙浩然;白人驹;孙娟;王夕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卵巢畸胎瘤的CT诊断

    目的分析卵巢畸胎瘤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3例49个卵巢畸胎瘤,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个卵巢畸胎瘤中,成熟性畸胎瘤45个,未成熟性畸胎瘤3个,卵巢甲状腺肿1个.45个为囊性,其中单房29个(64%),双房8个(18%),多房8个(18%).2个为囊实性,2个为实性,后者均为未成熟性.46个(96%)畸胎瘤含脂肪密度组织,16个(32%)瘤内见毛发,25个(51%)见向囊内突起的头结节,25个(51%)瘤内见钙化或牙齿.根据CT表现,成熟性畸胎瘤可分为液性为主型、液脂型、头结节型、脂肪瘤型和囊肿型.术前CT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和88%.结论绝大多数卵巢畸胎瘤有典型的CT表现,少数不含脂肪的囊肿型肿瘤定性仍有困难.

    作者:强金伟;周康荣;廖治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颅内核团射频毁损术后的早期MRI表现

    随着影像学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生理定位和射频仪的发展,核团射频毁损术已经成为治疗帕金森病、顽固性震颤的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对核团射频毁损术后的早期MRI表现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早期临床评价.

    作者:李萍;张云亭;李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胼胝体区巨大表皮样囊肿一例

    患者女,38岁.阵发性头晕20年余,无明显诱因,无恶心呕吐,7年前逐渐感到左侧肢体麻木,均未予重视及治疗.2天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头痛、视物模糊,呕吐1次.查体:神清语利,左侧痛温觉较对侧减弱,Babinski's征及Chaddock's征阴性.脑脊液及血生化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蔡华龙;乔远罡;齐晓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海豹肢一例

    患儿男,6个月.因左下肢部分缺如就诊.临床检查:患儿左小腿缺如,左足与大腿直接相连,呈外翻形,如海豹肢(图1).

    作者:高静;王凤珍;张矫雷;吴文娟;张泽坤;王臻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34例骨肿瘤患者行MSCT扫描后,做多层面重建(MPR),大强度投影(MIP),三维重建(3D),四维重建(4D)4种后处理.结果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MPR准确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IP及3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4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及肿瘤的范围和细微结构.4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原始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及骨膜反应的形态.结论 MSCT后处理对病变的显示全面准确,结合横断面图像,可对骨肿瘤做出准确的评价.

    作者:李慎江;李惠民;肖湘生;刘士远;李成洲;贾宁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先天性胸主动脉瘤合并褶曲畸形一例

    患者女,25岁.12岁时发现心脏杂音,阵发性胸闷、心悸,胸骨上窝处明显震颤,闻及Ⅳ~Ⅴ级收缩期杂音.血压:右上肢120/70mmHg,左上肢100/60mmHg,无紫绀、风湿病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超声示主动脉弓部包膜样狭窄,降部迂曲,主动脉弓降部畸形.X线平片示肺血正常,主动脉弓降部呈瘤样扩张,左室增大(图1).造影见左、右冠状动脉走行大致正常,升主动脉、右无名、右颈总、左颈总动脉大致正常;左锁骨下动脉起始褶曲畸形,左颈总动脉以远降主动脉形成3个相连的动脉瘤(图2),边缘不规则,瘤近端与降主动脉相通,降主动脉管壁光滑,压力110/63mmHg.诊断:降主动脉瘤(先天性);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褶曲畸形.行主动脉弓部置换术,剪除左颈总动脉与降主动脉间褶曲瘤体,取10cm长27#人造血管与两断端分别吻合,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高而立;王连民;侯义华;王洛平;杨义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自发性气胸的CT评价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的CT检查技术及其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常规CT和HRCT表现,并与胸腔镜下或开胸术的记录对照.结果两肺弥漫性肺气肿4例,局灶性肺大泡36例,其中5例仅见单侧肺大泡.CT显示肺大泡位于肺尖,沿周边胸膜下分布,成簇;无气胸侧肺大泡呈较规则的圆形气腔,气胸侧肺大泡不典型.所有HRCT均清楚显示病变,优于常规CT.结论 CT尤其HRCT有助于自发性气胸的病变显示和分类,可对手术处理有帮助,但气胸侧肺大泡常显示不典型.

    作者:李惠民;陈晗春;周丽敏;李成洲;刘士远;肖湘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椎管内脊膜瘤一例

    椎管内脊膜瘤少见,2/3以上发生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70%发生于胸段,肿瘤大多数位于硬膜内.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国;汪卫忠;杜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水平之间的关系,评价根据IDC钼靶X线征象预测ER表达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181例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手术病理证实的IDC,术后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ER表达情况,将IDC钼靶X线表现中的恶性钙化、毛刺征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得的ER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81例IDC中,肿块伴毛刺者85例,有钙化者74例;ER阳性者99例,毛刺组ER阳性率与无毛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毛刺组中ER阳性表达更多见于较小癌灶;无钙化组ER阳性率较钙化组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DC中毛刺征与ER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应用钼靶X线征象反映IDC的ER表达是可行的.

    作者:陈蓉;龚水根;张伟国;何双梧;张连阳;李增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黄石市医学科技情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