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忠;张雪林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二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2D FASE)对胆道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72例胆道术后(胆囊切除术48例,胆总管探查术8例,肝管空肠吻合术16例)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黄疸、右上腹痛等症状患者进行MRCP检查,由2位放射科医生阅片,着重观察是否存在残余胆囊、胆管狭窄、胆道结石、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并与直接胆管造影、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结果 MRCP 2D FASE对残余胆囊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2.3%、97.1%、92.3%、97.1%、95.8%;对胆管狭窄分别为90.9%、97.8%、90.9%、97.8%、96.4%;对胆道结石分别为79.2%、100%、100%、90.6%、93.1%;对胆管扩张均为100%;对胆肠吻合口定位准确率为100%;对吻合口狭窄诊断的准确率为87.5%. 结论 MRCP 2D FASE序列是诊断胆道术后病变的一种准确、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
作者:孙昌进;周翔平;陈宪;刘荣波;宋彬;严志汉;白汉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经X线平片与CT扫描疑诊为早期肺癌52例患者,分别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与经皮针刺切割活检,并使用银染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而后将早期肺癌(T1N0M0)与非癌病变组对照研究. 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患者22例,肺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86.4%(19/22);经手术或随访2年以上证实为良性病变者24例(肺囊肿3例,结核6例,炎性假瘤5例,肺炎10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4.2%(1/2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端粒酶可以作为肺癌定性的一个敏感的肿瘤标志物,结合病理学检查,有可能对肺癌作出早期诊断.
作者:彭猛青;王绪;朱述阳;罗涛;古涛;严玉兰;刘慧;王秀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经皮穿脾门静脉置管的可行性. 材料与方法家猪5头,穿刺针,导丝,导管,引流管等.先作腹部CT平扫,根据CT片作穿刺定位,用逆向法和进腹法作经脾门静脉置管.术中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术后3、7、14、30天分别处死实验动物,观察脾脏穿刺点情况,导管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脾脏穿刺点作病理检查. 结果 5头实验动物全部存活,处死动物时脾脏穿刺点表面情况肉眼观察:3头实验动物脾脏留置管全部脱出,2头实验动物的导管不通(分别为14天组和30天组).血肿情况:3天组实验动物脾脏穿刺点表面有陈旧暗红色血肿块,7天组血块不明显,代之为少量纤维粘连.14天组有一个动物脾脏穿刺点表面光洁,仅见一小的穿刺疤痕.另一动物有大量纤维组织粘连.30天组的脾脏表面也为粘连的纤维组织.病理切片所见:主要为穿刺处脾组织镜下出血,除看到脾脏细胞外,主要为红细胞融合成片.随时间的推移,红细胞数减少,14天后基本趋于正常. 结论经脾穿刺门静脉置管大的风险为脾脏穿刺置管时的损伤造成的出血.出血的高机率为术后1周内,为防止危及生命,应该在术前作好出凝血方面的实验室检查,如有出凝血功能障碍,应予纠正.如果不能纠正就应列为脾穿刺的禁忌症.穿刺时使用细针和细导管.而且穿刺的次数不宜过多.只要术前准备充分,器械选用合适,操作熟练,经脾穿刺门静脉置管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
作者:程洁敏;王建华;龚高全;陈颐;史留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浆液性卵巢肿瘤的CT影像特征,探讨其良恶性表现.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1年4月39例53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浆液性卵巢肿瘤的CT影像资料,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分析,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内部密度、分隔、瘤壁、囊内外赘生物、软组织成分以及腹水、腹膜、网膜种植及淋巴结转移,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比较浆液性卵巢肿瘤良恶性的影像特点. 结果肿瘤位于附件区者占66%(35/53),大直径3~40cm.肿块影像分3型:Ⅰ型囊性(n=13);Ⅱ型囊实性,包括Ⅱa型以囊性为主(n=19),Ⅱb型混合性(n=12),Ⅱc型以实性为主(n=7);Ⅲ型实性(n=2). 结论浆液性卵巢肿瘤常见部位为附件区.常见的类型为Ⅰ、Ⅱa、Ⅱb型.良性肿瘤以Ⅰ型常见,恶性肿瘤以Ⅱa、Ⅱb型常见.CT可很好地显示卵巢肿瘤的内部特征,对Ⅰ、Ⅱa、Ⅱb型浆液性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价值.
作者:许玲辉;王玖华;沙炎;陈彤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肺癌病理类型的MRI信号特点. 资料与方法搜集MRI检查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79例,评估T1WI、T2WI信号均匀性、强度、T2WI的信号形态,与部分病例的病理改变对照,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在MRI表现上各有特点,尤以T2WI的信号形态改变较为明显:鳞癌中部多为低信号、周边较高信号和高低相间紊乱的线条状信号;腺癌为多发的团状高信号,形态多为结节状,边缘征象出现率较高;小细胞癌以杂乱的高信号为主;肺泡癌特征性表现为多发性分布均匀的小点状高信号,这些改变都是以它们各自的组织病理学结构为基础的. 结论肺癌的MRI表现与其各自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郑晓林;夏黎明;王承缘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是比较方法的客观基础,不同影像技术各有其特点,但可互相补充,彼此印证,扬长避短,保证了对疾病快捷而全面性的认识.随着影像技术的日臻完善和经验的积累,有可能对各种影像技术进行比较归纳,可对在不同疾病中的诊断作用和限度进行综合评价,使比较影像的研究由可能变为现实.
作者:姜兆侯;司建荣;张雅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胸部降主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且死亡率很高的外科疾病.近年来开始出现了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1].但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对患有胸部大动脉疾病如急性大动脉破裂及多发大动脉疾病患者的治疗仍存在较大困难.经皮血管内介入方法对治疗大动脉性疾病具有侵袭性小,不用全身麻醉,无需开胸、特别护理及较长住院时间等长处.在这里介绍笔者应用带膜金属支架对3例患有胸部降主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支架放置术的治疗经验.
作者:佟小强;朝户干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和椎体后缘的后移碎骨片引起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72个椎体爆裂骨折的CT表现,其中有2例为2个脊椎爆裂骨折.所有患者CT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 结果脊椎胸腰段爆裂骨折的CT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位导致椎管狭窄;(3)椎基静脉孔垂直矢状向骨折;(4)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5)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或椎体骨折.椎管狭窄的程度与神经损伤有关. 结论 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脊椎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是诊断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重要方法,并对帮助制订治疗方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韩秋明;叶念祖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有门脉主干癌栓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分析.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6例门脉癌栓的HCC患者(主干癌栓7例,一级分支癌栓19例)的TACE,术前均采用Child-Pugh评分和其他肝功能指标评价基础肝功能状态.将导管插至肝叶动脉内共行57次栓塞(仅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化剂).TACE后3天、1周、2周和4周分别再次评价肝功能状态.记录肿瘤缩小情况和患者生存期以评价其疗效. 结果术前所有患者的Child-Pugh评分为5.731±1.151,TACE后3天、1周、2周和4周均有升高,分别为6.692±1.369、6.632±1.243、6.482±1.491和6.038±1.310,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01,<0.001,<0.01,<0.05).TACE后早期Child-Pugh评分的升高主要因为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升高,后期主要与白蛋白(ALB)的降低以及出现腹水或腹水加重有关.治疗后8例肿瘤明显缩小,12例病灶稳定.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4.6%、42.3%、3.8%.2例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 结论对于有门脉主干癌栓的HCC,TACE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生存率,但也能明显加重肝功能的损害,甚至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因此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值得提倡.
作者:卢伟;李彦豪;陈勇;何晓峰;曾庆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儿女,3岁.下腹部肿块进行性长大2个月,腹痛伴尿频、尿急20天.查体:中下腹巨大软组织肿块,质地中等,表面光滑,大小约15cm×20cm×18cm.腹部膨隆明显,腹壁静脉怒张.
作者:陈东;唐光才;王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儿男,11岁.因记忆力、智能下降2年,视力、听力下降,两下肢无力,皮肤变黑6个月入院.患儿2年前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计算能力下降,近6个月两眼视物模糊,听力下降,两下肢无力,能行走,皮肤变黑自面部开始,逐渐延及四肢及躯干.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患儿足月顺产,发育和智能正常.家中无类似病患者.查体:发育正常,神志清,多动,反应迟钝,言语清晰,记忆力下降,计算及判断能力有障碍.全身皮肤黝黑,以面部、手背、乳头、阴囊及皮肤皱褶处更为明显.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两侧Babinsk征(+),两侧Chaddock征(+).血清皮质醇3.2μg/dl,皮质酮0.22μg/dl,24小时尿17-羟、17-酮分别为1.81mg和0.41mg.
作者:邹其源;陈雄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41岁.因双足拇趾肿痛9年余入院.9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足拇趾肿痛,表皮发红,继而右足拇趾肿胀处有小结节感,疼痛反复发作,以夜间为甚,经当地用中草药治疗无效入院诊治.查体:双足拇趾跖趾关节处肿胀,扪之较硬,左侧拇趾肿块大小约1.5cm×2.0cm.右侧拇趾肿块大小约4.0cm×4.0cm,表皮稍红,有压痛,中央有一破溃口,并有少许白色粉末样物质渗出.X线摄片检查:右足拇趾跖趾关节处软组织肿胀,跖骨远端骨质破坏,并向两侧延伸呈喇叭状,近节趾骨明显破坏,向周围膨出,破坏区边缘较锐利,部分呈穿凿状,中节趾骨亦有类似破坏,跖趾关节已不复存在(附图).X线拟诊:(1)右足拇趾跖趾关节痛风性关节炎;(2)骨肿瘤不能除外.
作者:唐善真;黄敢;孙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血管内皮肉瘤(hemangioendotheliosarcoma)是血管内皮或向血管内皮方向分化的间叶细胞来源的一种少见恶性肿瘤.好发于头颅、面部、乳腺和深部软组织等处[1],而发生于椎管内硬膜外者尚未见报道.笔者遇见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道如下.
作者:唐光才;漆军;梁能;肖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DSA成像技术较常规血管造影和X线照片光学减影的优点是存储于磁盘或磁带的数字减影图像,随时可通过检索重现,并经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多种图像处理,以获得佳的图像或更多的信息.笔者介绍一些常用的改善图像质量的处理方法和有关技术.
作者:程相晨;邹利光;刘卫金;马劲;舒通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 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18例,包括原发良性多形性腺瘤12例,复发4例(其中1例与原发多形性腺瘤重叠),恶性多形性腺瘤3例. 结果 12例良性多形性腺瘤中,8例呈圆形或椭圆形,4例呈多结节分叶形,12例肿物均边缘清楚,但密度不均匀,内部有不同形态的低密度区.4例复发肿瘤均为多发,呈多结节、多环形各2例.3例恶性混合瘤肿物轮廓均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不均匀,均可见大片坏死区. 结论边界清楚,肿物内部有不同形态的低密度区为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的CT特点.肿瘤的边界不清楚,有大片坏死区应考虑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性,长期腮腺肿物的病史,近期迅速增大有助于诊断.
作者:罗德红;石木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曹来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终末脑室是位于脊髓圆锥段的脊髓中央管扩张部分,有关终末脑室的详尽解剖叙述很少,在影像学文献中尚未见到,国内亦无报道.我院于2001年经MRI检查发现1例终末脑室囊状扩张病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特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杨振海;贾宇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螺旋CT以其高分辨率、多平面、三维立体重建和仿真内镜技术,有助于喉部病变的确诊及喉部肿瘤手术计划的制定,笔者利用此技术对34例喉癌进行观察并与纤维喉镜、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肖文波;蔡锡类;徐秋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肝脏转移性平滑肌肉瘤(metastatic liver leiomyosarcoma,MLL)的CT特点,以提高对MLL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的MLL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并复习文献.CT扫描包括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 结果 MLL平扫密度较低.较小的MLL增强后动脉期周边明显强化,中央液化坏死无强化.较大的MLL可以表现为囊性、囊实性、实性,肿瘤实质强化明显,血供丰富,血管造影证实了这一点.可有淋巴结及腹腔种植、转移.MLL易复发. 结论在肝脏占位的定性诊断中,结合原发病史、无特殊肿瘤标志物、特别是CT表现特点,应考虑到MLL的可能.
作者:徐爱民;程红岩;沈宣文;贾雨辰;吴孟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硬膜外血肿并天幕疝的CT表现,探讨血肿体积与天幕疝程度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对8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应用斜坡垂线扫描法进行研究. 结果斜坡垂线扫描图像上,36例显示天幕疝,其CT表现为:与颞叶脑组织相连的小脑幕内侧环池内软组织密度影.颞叶疝至幕下3mm以内者4例,3~6mm者12例,6mm以上者20例,相应血肿体积分别为30.99~34.81ml、32.84~41.76ml和39.15~69.54ml. 结论应用斜坡垂线扫描法,CT可对硬膜外血肿合并天幕疝作出准确诊断;血肿体积与疝入程度有关.
作者:李文;张敏;崔长泉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