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9例

卢胜利

关键词:中药治疗,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病人, 中医阴阳学说, 治疗效应, 治疗观察, 生化改变, 临床使用, 活血化瘀, 脑萎缩, 发生率, 治法, 学者, 体内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Nancy Candreasen为代表的学者,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分为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发现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病人脑萎缩发生率较高;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病人,体内生化改变较为明显.在治疗效应上,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效果较好,对阴性症状大多无效,即便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见效甚微.我们根据中医阴阳学说,采用中药活血化瘀、温阳壮肾的治法,对9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康复治疗体会

    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3岁,四肢关节疼痛15年,加重4月,拟类风湿性关节炎收住入院.1983年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膝关节第一指间关节疼痛,呈对称性,伴晨僵约10min.检查血沉20~30mmH2O/h,类风湿因子(+),给予蛇酒、蛇粉治疗2年.无明显好转,后改青霉胺及钠普生药物共10年,其间时有发作,无明显缓解期.1993年,双肩明显疼痛伴轻度肘、腔关节疼痛,摄片示肩周炎,给予消炎痛、芬必得等药,疗效差,1995年局封(内含维生素B12,激素).

    作者:陆敏华;吴慧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疗法

    随着对帕金森病(PD)的深入研究,治疗PD的方法和途径也日益增多,但药物治疗仍然是主要疗法.由于抗PD药物的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与抗PD药物相关的利弊关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有关治疗PD药物的如何选择、使用的时间、剂量的掌握已成为当今人们研究的热点.

    作者:许继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肇庆市居民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男女差异无显著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综合防治.

    作者:胡亚明;廖祥洲;叶立汉;彭力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小针刀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临床观察

    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常常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屈伸受限等症状,给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动(ADL)带来很大影响.笔者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兰;葛春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3例

    1资料与方法82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男性51例,女性31例,年龄19~67岁,平均37岁,随机分高压氧综合治疗组43例,对照组药物治疗39例.高压氧综合治疗组中,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对照组中,胃溃疡15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潘祝平;戴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长时间运动中线粒体钙运输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线粒体钙循环的生理意义,着重分析了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线粒体钙循环与有氧运动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发生疲劳过程中,线粒体钙循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介调节环节,该环节的调节作用具有可逆保护性和特别的敏感性.对深入研究运动疲劳、过度疲劳、疲劳恢复的发生机制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丁树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胰激肽缓释酶对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甲襞微循环是人体皮肤微循环的一部分,也可反映全身微循环的状态.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甲襞微循环改变,且其改变与病情轻重一致,但在治疗糖尿病中常常被忽略,故药物改善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报道甚少.本研究对比观察胰激肽缓释酶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减少糖尿病所引起的微循环病变.

    作者:陈卓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机能障碍引起便秘的康复治疗进展

    排便障碍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慢性便秘,每隔2~3d或更长的时间排便1次,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或无明显便意.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老年人发病率尤高,大约1/4左右的老年人患习惯性便秘[1].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成为病人,而且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另外,作为对身体机能的直接影响,用力排便会减少大脑末梢动脉的血流量,同时未排除的大便也可能造成肠梗阻、腹泻等[2,3].对于排便障碍,因为机理复杂且对生命预后没有直接的影响,现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机能检查、诊断、治疗等,本文叙述因机能障碍引起慢性便秘的发病机理、诊断及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赵宪荣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帕金森病的针灸疗法

    帕金森病(PD)在病机上以风气内动为其根本,其中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脾肾阳虚为动风之本,肝风、痰浊、瘀血是动风之标.在本病的选穴处方上,应兼顾主症、证候和兼症三方面,其中头部选穴对本病尤为重要;手法上主张综合多种治疗,电针、艾灸和刺络放血结合使用.临床观察结果发现,针灸对本病具有改善症状、延缓病程、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减轻药物副作用及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对于针灸的疗效机理,认为主要具有升高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清除神经损伤因素和改善病变组织修复环境等效应,因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00例患者心理行为的康复治疗

    对1990~1997年长期住院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进行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认知、音乐治疗、行为康复等综合性治疗3~6个月,使大部分病人阴性症状消失,有效率达80%以上,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玉堂;王卫星;阮水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龄脑性瘫痪Ⅱ型肢残康复训练1例

    1病历摘要男,40岁,1998年5月在他人搀扶前来就诊.行走时左侧下肢出现被动运动.神志清醒,答能及所问,但口吃明显,左侧上下肢肌肉均较对侧明显萎缩,自诉日常生活活动可在家人协助下独立完成.经询问病史得知:出生后5个月时高热所致,当时没有接受适当的治疗与训练,后来体征加重.智力和正常儿童无区别,感觉障碍轻于运动障碍.

    作者:吕瓦利;蔡孟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脑性瘫痪儿童安定抗痉挛治疗的临床观察

    痉挛是影响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阻碍着正常的生长发育,长期的痉挛还会导致肌肉挛缩、关节强直、畸形,甚至完全丧失关节的功能.安定是中枢性的抗痉挛药,临床上广泛用于抗痉挛的治疗.但目前有关安定控制脑性瘫痪痉挛的临床研究较少,本文就21例脑性瘫痪患儿应用安定抗痉挛治疗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许世跃;郑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超短波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剂量探讨

    对慢性中耳炎采用药物配合超短波局部治疗,治疗剂量不同则疗效也不同.笔者将1998~1999年间的164例慢性中耳炎病例进行了总结,以探讨有效的治疗剂量.

    作者:胡欣;孙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对我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机构发展的建议--赴日研修后的启迪

    作者1998年4月~7月赴日研修3个月.研修机关为北海道立札幌肢体不自由儿综合疗育中心、北海道立旭川肢体不自由儿综合疗育中心、大龙わちしぺ园、札幌医科大学医学部小儿科.同时参观学习了东京心身障碍儿综合医疗疗育中心、北海道立太阳园、北海道疗育园、旭川医科大学小儿科、国立小樽病院等福利设施.拜会了日本北海道福址部长田村正秀先生.

    作者:李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血管性痴呆与脑梗塞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发病与脑梗塞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血管性痴呆和32例非痴呆的脑梗塞患者进行CT与临床等对比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组颞叶、双侧基底节梗塞、梗塞伴发脑白质变性及脑萎缩明显多于非痴呆组.结论:血管性痴呆与梗塞部位及是否存在脑白质变性和脑萎缩有关.

    作者:陈真理;王少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药物致聋的预防

    近年来,我国耳聋发病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药源性耳聋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青少年药物致聋率约占全部聋哑儿童中的30%~40%之多.一些研究表明致聋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糖甙类、水杨酸类、抗肿瘤类、酒精类.常见的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紫霉素、托布霉素、巴龙霉素、多粘菌素B、奎宁、阿斯匹林等.

    作者:魏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开展老年人社区康复工作体会

    1老年人康复保健需求的特点老年人一般都有较丰富的生活与工作经历,特别是许多离退休干部由于文化素养水平高,自我保健能力强,且离退休之前其医疗保健方面的条件比较高,不满足于看病有医生,吃药能报销.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身的康复状况愈加重视,非常希望能够经常得到有关健康方面的指导或帮助,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在我院组织的老年病康复教育宣传活动中,有95%的老年人提出有关个人及家庭保健知识方面的需求,许多老年人虽然对娱乐性活动没有兴趣,但是他们却积极参加干休所举办的各类保健知识讲座,到课率达到84.9%.

    作者:王青;王丽娥;李云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孕妇心理特征及心理指导调查结果分析

    本调查对正常临产孕妇的心理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为促进临产孕妇的身心健康及优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陆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与脑电地形图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对临床康复和脑电地形图(BEAM)的作用.方法:把120例患者平均分成HBO综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动态观察治疗前、中、后的变化.结果:HBO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采用HBO综合治疗,对BEAM恢复有明显作用.

    作者:袁丰莲;孙琪;高洪云;孟凡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老年人业余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多因素调查

    目的:定量分析业余体育活动水平(LPAL)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二阶段抽样法对254名51~75岁居民用多因素分析法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体育活动量越大则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越好.调整混淆因素后LPAL与自评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是否优良及自评抑郁积分呈独立相关,而与自评记忆力、思维敏捷性无关.结论:初步分析认为51~75岁中老年人,女性运动量宜达到10Mets-h/周以上,男性则宜达到20Mets-h/周以上.

    作者:廖八根;熊锡;罗兴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