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效果分析

符彬;徐孟松

关键词:强迫症, 盐酸帕罗西汀, 认知行为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OCD)的效果.方法 将86例OC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盐酸帕罗西汀,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Y-BOCS评分、SCCS评分、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的Y-BOCS评分、SC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可明显改善OC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吴茱萸贴敷治疗血液病患者激素相关性失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吴茱萸贴敷涌泉穴治疗血液病患者激素相关性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0例临床使用激素治疗后失眠的血液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睡前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吴茱萸贴敷双侧涌泉穴.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并比较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吴茱萸贴敷涌泉穴后实验组PSQI各分值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吴茱萸贴敷治疗涌泉穴能有效改善血液病患者激素相关性失眠,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脂饮食对雌性大鼠性发育中枢相关基因GnRH mRNA及GnRH-R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脂饮食对雌性大鼠性发育相关基因下丘脑GnRH mRNA及垂体GnRH-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21日龄的雌性SD大鼠按配对设计分组原则,分为高脂组、标准组,每组10只.高脂组大鼠饲喂高脂肪饲料,正常组大鼠饲喂标准饲料.当高脂组大鼠全体出现阴道口开放后,于当天处死所有实验大鼠,获取下丘脑及垂体.采用RT-PCR法,检测下丘脑GnRH mRNA及垂体GnRH-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高脂组下丘脑GnRH mRNA和垂体GnRH-R mRNA均高于标准组(均P<0.05).结论 长期高脂饮食可致雌性大鼠HPGA功能提前启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下丘脑GnRH mRNA和垂体GnRH-R mRN表达有关.

    作者:董逸翔;陈华;矫金玲;陶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联合治疗方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活质量、静脉瓣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联合治疗方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生活质量、静脉瓣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单纯抗凝方案和腔内+溶栓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瓣膜反流发生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血栓复发率、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及严重程度评分(VCSS).结果 两组瓣膜反流发生率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MQ评分和VC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联合治疗方案用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可有效避免瓣膜反流出现,降低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发生风险,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静脉功能.

    作者:王剑;张杰;孙缙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段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段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将患者分为年轻组(240例)和老年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结果 年轻组患者的男性比例、初发比例及克罗恩病的比例均低于老年组(均P< 0.05),年轻组溃疡性结肠炎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年轻组合并肠外表现、合并并发症的比例均低于老年组,年轻组体质量减少比例、病情轻度的比例均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年轻组患者接受5-ASA/SASP治疗、口服激素治疗的比例均高于老年组(均P< 0.05).结论 不同年龄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亦要给予区别对待.

    作者:涂金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胃癌中TSG101、 RUNX3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肿瘤易感基因101 (TSG101)及人类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的表达与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胃癌组织样本89份,并随机选取35份对应癌旁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TSG101、RUNX3的表达及Hp-L型的感染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TSG101、RUNX3的表达率分别为62.9%(56/89)、30.3%(27/89),Hp-L型感染率为72.0%(64/89),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Hp-L型阳性组中TSG101的表达高于Hp-L型阴性组,RUNX3表达低于Hp-L型阴性组.胃癌组织中TSG10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5),RUNX3的表达则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均有关(均P< 0.05).结论 TSG10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RUNX3呈低表达;Hp-L型可通过调控TSG101及RUNX3的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孙建莉;陈勇华;林赛争;刘晓;洪琼怿;李文丽;曹群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干眼症状评估(SPEED)评分、临床疗效及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SPEED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SPEE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为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2周及3周SWL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中分别有2例出现轻微的眼部刺激,但未影响正常治疗,且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普拉洛芬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用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确切.

    作者:陈海兵;陈荥培;王树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吻合口部位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生存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吻合口部位与非吻合口部位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差异.方法 146例胃癌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为吻合口组(72例)和非吻合口组(74例).对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胃原发病、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肿瘤组织分型等病理特点和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转移率、联合器官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及肿瘤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吻合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联合器官切除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非吻合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口部位残胃癌较非吻合口部位残胃癌细胞分化差、肿瘤浸润深度较严重,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患者术后整体预后较差.

    作者:熊柏超;章晓景;丁渊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B303亚型的血型分子机制及临床输血分析

    目的 探讨B303亚型在临床输血中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的血型通过血清学鉴定、PCR-SSP、ABO基因直接测序、TA克隆单体型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分子机制,同时对该患者的输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BO基因在第3内含子发生IVS3+5G>A杂合突变,此突变影响剪接供体,使其发生异常剪切,影响D-半乳糖转移酶(GTB)正常表达.结论 ABO基因IVS3+5G>A杂合突变是导致B3亚型的分子遗传基础之一.

    作者:华琳;贺云蕾;俞露;郭雯玉;许德义;邓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钢缆钉系统与克氏针张力带系统固定治疗髌骨骨折Meta分析

    目的 探讨钢缆钉系统(CPS)与克氏针张力带系统(KTB)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收集CPS与KTB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评价的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并发症、Bostman(或改良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估标准.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2篇,总样本量806例.其中CPS组383例,KTB组423例.CPS组与KTB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CPS组Bostman(或改良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估优良率及术后Bostman评分明显优于KTB组(P<0.05).结论 CPS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临床疗效评估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恢复快等优点.但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CPS组在减少手术时间及缩短手术切口长度上要优于KTB组.

    作者:吴丹海;王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Foley尿管联合间苯三酚及缩宫素在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Foley尿管联合间苯三酚及缩宫素与单纯小剂量缩宫素在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足月妊娠分娩初产妇9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常规组(47例)和试验组(46例).试验组产妇用Foley尿管联合间苯三酚及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进行引产,常规组使用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进行引产.用Bishop评分分别测定两组产妇临产前和临产后的宫颈成熟度,统计促宫颈成熟率:记录两组产妇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和平均住院天数,统计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宫颈撕裂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引产后试验组产妇Bishop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常规组(P<0.05),阴道撕裂率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总产程短于常规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产后2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ley尿管联合间苯三酚及缩宫素能够促进晚期妊娠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和宫颈撕裂率,缩短产程;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朱科妙;王新华;沈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小板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AMI患者84例(AMI组),依据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31例)和存活组(53例),另选84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AMI组和对照组、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并对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MI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容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宽度、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死亡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容均低于存活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宽度、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年龄> 60岁、Killip分级Ⅲ级、糖尿病、心室颤动、血管病变数≥3支、血小板计数≤140×109/L、血小板比容≤0.15%、血小板聚集率≥75%是影响AMI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容、血小板聚集率是影响AMI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龚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宁波市奉化区100例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宁波市奉化区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PHC)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关于家族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选择100例乙肝后原发性肝癌患者及直系家属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乙肝肝癌家族史分为家族性乙肝PHC组和非家族性乙肝PHC组,对年龄、性别、乙肝病毒免疫学指标、HBV-DNA载量、乙肝家族史及乙肝肝癌家族史等采用电话回访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家族性乙肝PHC组49例,非家族性乙肝PHC组51例,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家族性乙肝PHC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70岁,平均(37.27±5.89)岁;非家族性乙肝PHC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80岁,平均(42.84±6.71)岁;两组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乙肝小三阳为主,病毒平均载量均较低.结论 临床治疗中,尤其在抗病毒治疗时,不仅应该重视血清乙肝HBV-DNA,同时应加强肝脏组织内乙肝病毒的监测,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减少乙肝病毒DNA的再激活.

    作者:赵美萍;陈清锋;罗小敏;刘佳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探讨LDL-C与代谢综合征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LDL-C作为代谢综合征(MS)诊断指标之一的可行性及其诊断界值.方法 招募80名宁波市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一般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检测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进行MS筛查,初步探讨LDL-C在MS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80例研究对象共检出MS患者11名(13.75);MS组与非MS组BMI、HbA1c、TC、TG、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组人群的LDL-C与TG、HDL-C、BMI、HbA1c无明显相关性,与TC呈正相关(P<0.01);以2.6 mmol/L作为LDL-C界值时,两组人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使用LDL-C为诊断标准及以3.4 mmol/L作为LDL-C界值时,检出MS患者11例;以1.8 mmol/L及2.6 mmol/L作为LDL-C界值时,检出MS患者13例.结论 LDL-C作为MS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参考值为LDL-C≥2.6 mmol/L.

    作者:徐斌斌;杨小勇;张慧琴;邢珍时;陈萌萌;叶红华;张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假阴性与真阳性乳腺癌的临床及超声征象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假阴性与真阳性乳腺癌的临床及超声征象特征.方法 选取262例女性原发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检查前未进行过针对性治疗.根据超声检查以及术后病理证实的结果将262例患者分为假阴性组和真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段以及病灶部位的不同,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分期情况、绝经与否、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以及超声征象等.结果 ≤40岁群体的假阴性出现率(19.0%)高于41~59岁群体(5.9%)以及≥60岁群体(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阴性组存在肿物周边高回声晕的比例低于真阳性组(P<0.05).两组内部回声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阴性组后方回声增强占比高于真阳性组(P<0.05).两组患者肿物边缘为模糊、成角以及毛刺的恶性超声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假阴性组患者肿物分叶以及微分叶占比均高于真阳性组(均P< 0.05).结论 患者年龄≤40岁、病灶部位位于乳晕区或者内侧象限、肿瘤分期属于Tis T1的患者容易出现假阴性,临床应引起重视.

    作者:黄红萍;李恤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宫腔粘连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10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及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月经复潮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阴道出血量及宫腔粘连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首次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轻度粘连1例,中度粘连2例,粘连发生率5.88%(3/51);对照组轻度粘连4例,中度粘连3例,重度粘连3例,粘连发生率20.41%(10/49);两组粘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予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可以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子宫内膜厚度的增长及预防宫腔粘连,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YPEL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YPEL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qMSP)分别检测91例LSCC患者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YPEL3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YPEL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男性、有吸烟史、低分化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甲基化水平分别高于女性、无吸烟史及高中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OC曲线下面积(AUC)高达0.697(95%CI=0.620~0.774,P<0.01).结论 YPEL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紧密的联系,可作为喉鳞状细胞癌患者诊断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作者:曹炳;沈志森;林乐希;郝文娟;周重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脾脏硬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的无创评估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检测脾脏硬度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评估.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乙肝肝硬化患者66例,行肝、脾超声弹性成像及胃镜检查,并根据胃镜结果将胃食管静脉曲张分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曲张组.另选择行胃镜检查的38名志愿者为对照组,行肝、脾超声弹性成像,记录其弹性值.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脾弹性值与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性.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肝、脾脏弹性值对预测胃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结果 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脾弹性值呈正相关(r=0.494,P<0.05).脾脏弹性值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肝、脾弹性值对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AUC分别为0.891和0.675,阈值分别为33.95 kPa和16.27 kPa.结论 利用SWE进行脾脏硬度检测来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安全无创,协助临床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

    作者:韩金艳;马苏亚;方晔;马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析肝纤维化治疗现状

    美国著名肝病权威专家Hans Popper提出:“谁能治愈肝纤维化,谁就能治愈大多数慢性肝病.”这个观点的提出对抗肝纤维化防治领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事实上,肝纤维化的形成非常复杂,不仅病因多样(病毒、酒精及药物等),而且由于基因和表观遗传学差异,纤维化发展速度和程度个体差异明显.但在临床上,即使病因去除后,肝纤维化仍在进展,甚至有些患者还会发展至肝硬化、肝癌.

    作者:陈永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OCD)的效果.方法 将86例OC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盐酸帕罗西汀,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Y-BOCS评分、SCCS评分、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的Y-BOCS评分、SC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可明显改善OC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符彬;徐孟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肠内营养治疗评估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的肝脏指标影响及营养状况评估.方法 将80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肠内营养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接受退黄利胆保肝对因治疗,对照组患儿服用普通配方奶粉,而肠内营养组服用半要素饮食(含有中链脂肪酸配方乳剂),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脏生化指标变化,并评估两组患儿营养状况.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儿血清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质量、上臂围及中腹壁皮肤皱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含有中链脂肪酸配方乳剂作为肠内营养配方制剂对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简单易行,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和营养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闫秀梅;闫景彬;方玲娟;黄开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