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丁涛

关键词:亚低温,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脑出血
摘要: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各30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辅助亚低温治疗,均于第3天进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指标检查.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低(均P< 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明显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减轻脑缺血缺氧.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骨髓穿刺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亚红;郎维雅;张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颈前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颈前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施行甲状旁腺全切除加颈前移植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监测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及血磷较术前均显著降低.结论 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颈前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以达到缓解临床症状、控制钙磷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丁朦燕;赵罕胤;郭新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代谢综合征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代谢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7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血压及空腹三酰甘油(TG)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BMI、FBG、血压及空腹T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BMI、FBG、收缩压、舒张压及空腹TG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控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依从件.

    作者: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STS)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疗效.方法 84例NG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接受STS术治疗,对照组接受甲状腺全切术(TT)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获得随访半年以上,末次随访显示,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S术治疗NG具有手术时间短及恢复快等优势,且更加安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孙钧;葛伟林;张松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脑梗死已成为目前中老年人群较为常见的多发病.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流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神经功能缺损[1],具有发病迅速、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2].

    作者:邵利敏;黄泽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QT间期及TpTe间期与心脏病患者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QT间期及T波顶峰后宽度(TpTe间期)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72例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PB>30次/h)设为VPB组,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者64例设为VT+VF组,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者(VPB<5次/h)60例设为疾病对照组,另选60例正常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QTc)、TpTe间期及校正的TpTe间期(TpTec).结果 4组QT、Q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pTe和TpTec间期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及疾病对照组(均P<0.05).VPB及VT+VF的发生率与QT和QTc间期无显著相关性,与TpTe间期和TpTec间期呈正相关(r≥0.6834,P<0.05).结论 TpTe和TpTec间期可作为预测此类患者围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参数.

    作者:盛柳芳;俞盛辉;蔡敏敏;余青青;严柯;石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17例桡骨头骨折患者,骨折类型按Mason分型Ⅱ型10例,Ⅲ型7例.先采用桡骨头关节面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用微型锁定钢板螺钉固定,术后患肢三角巾悬吊.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17例创口全部Ⅰ期愈合,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17例骨折完全愈合,X线片示骨折愈合时间为8~20周.根据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0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88.2%.结论 微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头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吴明义;景孟军;茹正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胃肠外科院内获得性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压疮临床上多见于昏迷及瘫痪者、骨折后长期固定或卧床者,容易并发局灶性骨膜炎或骨髓炎[1],是围手术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压疮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会降低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2].本文基于宁波市中医院2013年胃肠外科压疮管理现状,运用PDCA循环建立符合本科室现状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并应用于2014年胃肠外科压疮的管理中,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陈凤娜;黄亚波;杨伟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钴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甲钴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方法 将92例DP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多伦多评分量表评分(TCSS),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并在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s-CRP及TC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SC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木丹颗粒治疗DPN能明显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子情;程时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维格列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内分泌指标,包括血清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雄二烯酮(A)、孕酮(P);糖代谢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记录两组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PRL、FSH、E2、A、P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治疗后PRL、FSH、E2、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LH、T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PG、HbA1c、HOMA-β、HOMA-IR均改善(均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54%、3.08%,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可以显著降低体内黄体生成素及睾酮水平,改善患者糖代谢指标,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建青;朱怀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戒烟干预联合舒利迭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戒烟干预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实行戒烟干预联合舒利迭治疗方法,对照组只应用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戒烟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结果 干预组在治疗2、4及6个月时的戒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治疗6个月,干预组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症状缓解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戒烟干预联合舒利迭治疗可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戒烟率,降低不良反应,改善肺功能.

    作者:阮水龙;肖琴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底动脉高密度征的价值再探讨

    脑内大动脉密度增高是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在头颅CT平扫上出现的早期影像学表现,称之为动脉高密度征(HAS),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国内外报道较多的是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而对后循环研究的相对要少.随着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开展,对时间窗的控制成为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常规CT平扫作为影像学诊断的首选,用CT上后循环动脉的高密度征预测早期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基底动脉是后循环的主要供血动脉,基底动脉闭塞(BAO)是后循坏脑梗死中预后差、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主要原因,对基底动脉高密度征(HBAS)诊断价值的认识是改善该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宁波市第二医院近期收治的基底动脉闭塞早期出现HBAS,经静脉溶栓和血管内取栓治疗后获得良好预后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再探讨HBAS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慧敏;姚银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仪祛痰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指标和治疗前后的血气、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高,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观察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WBC、PCT、CR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28 d病死率小于对照组,呼吸机带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能降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反应,利于患者血气恢复和预后.

    作者:余丹青;章建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药师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师干预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6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药方给药;观察组药师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电话随访与咨询、短信等方法主动进行药物干预指导.结果 干预前,两组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药师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师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主动提供药学服务,促使其改变认知和行为,能够提高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114例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以3周为一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通过CT比较治疗前后病灶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63.16%,对照组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8.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大肠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玲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妊娠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7例临床护理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早由Hinchey等[1]在1996年首次提出近才被明确定义的一种临床-放射学综合征[2]: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或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及视觉障碍,神经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损害.RPLS的病因复杂,与产科相关的常见于先兆子痫或子痫患者中,其孕产妇病死率高.发病机制是各种原因引起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终导致的都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血脑屏障破坏,引起血管内液体外渗,形成血管源性水肿[3].由于本病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的可逆性,及时确诊、迅速控制血压或停用引起发病的药物十分重要.相反,也可能转为不可逆性的细胞毒性脑.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经过恰当有效的治疗后,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完全恢复,而影像学异常可持续数周.如病情较重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后循环区域内的梗死或出血.

    作者:林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实施的效果评价分析

    近些年来,剖宫产率仍然居高不下;在剖宫产术后,初产妇由于伤口疼痛,身体表现的较为虚弱,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及不安等不良情绪[1].这些情绪不仅影响初产妇的身体恢复,而且还影响初产妇的母乳分泌,从而影响新生儿及时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已被医学界公认为是婴幼儿好的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不仅可以使得婴幼儿获得发育所需的营养、免疫因子,而且还可以拉近母婴距离,使得双方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增进母婴感情[2].为了促进剖宫产初产妇早泌乳,增加产妇泌乳量,以及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笔者对12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旨在观察其对母乳喂养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红儿;沈利娜;胡慧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随机盲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用药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情况、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7、14及21d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rhGM-CSF凝胶制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具有加速愈合、提高治疗效果的优点,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雪松;汪乐;刘水娇;蔡亚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g/次,3次/d,空腹口服;14 d为1个疗程.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4d血清CRP水平.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RP水平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均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可以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CRP水平,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国美;倪爱娜;姚彦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检查方法将8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脑电图检查组(EEG组)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组(MRI组),各40例,比较两组异常检出情况、EEG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和EEG异常分布情况.结果 EEG组异常检出率高于MRI组(P<0.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脑电图异常程度也随之加重;轻度异常组、中度异常组及重度异常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脑电图异常程度的加重,预后越不良.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特征与预后判断相关.

    作者:朱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