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异常回声的鉴别诊断价值

金美英;袁彩娣;陈建荣;章萍;金家华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 人工流产, 宫内残留物, 子宫内膜损伤, 血肿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异常回声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人工流产术后两周来超声复查的4600例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别关注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并对检查发现有宫内异常回声的82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82例宫内异常回声中26例为宫腔积血,10例为宫壁血肿,46例为宫腔妊娠组织物残留.10例宫壁及宫腔血肿形成者,超声表现为宫内出现与肌层界限不清的回声强弱不均团块,局部子宫内膜线中断、模糊不清,异常回声团由宫腔向肌层延伸.46例宫腔内妊娠组织物残留者全部经清宫术后病理证实,病理检查残留的组织物为蜕膜、滋养细胞及绒毛.26例宫腔积血者,超声表现为内膜线显示清晰,连续未见中断,宫腔内异常回声团无血流信号,内部回声低弱,随探头挤压可变形或移动位置,嘱药物保守治疗后1~2周内复查,排净消失.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鉴别人工流术后宫内异常回声团的首选检查方法,特别对宫壁血肿的正确判断可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清宫术,减轻患者痛苦.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70例,行术前IGRT患者35例(R+S组),放疗结束4周行手术治疗;行单纯手术治疗患者35例(S组).术后统计两组手术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 R+S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88.6%)、1年生存率(91.4%)均高于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R+S组和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和1 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IGRT有利于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手术切除率和短期生存率,但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作者:庞林荣;陈俊;黄佳;李晖;徐彩虹;陆静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指展肌肌皮瓣修复拇外伤致大鱼际缺损12例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小指展肌肌皮瓣修复大鱼际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采用小指展肌肌皮瓣修复大鱼际处皮肤肌肉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皮瓣一期成活,切口甲级愈合.所有1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5年.肌力稳定,大鱼际外观饱满,1例轻度萎缩,1例供区皮肤感觉下降,1例受区皮肤感觉不良.结论 临床应用小指展肌肌皮瓣重建拇指对掌术式操作简单,功能疗效满意,不需重建滑车,大鱼际肌处外形饱满,为理想的肌皮瓣转移术式.

    作者:倪旻;徐毅;陈志跃;蒋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异常回声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异常回声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人工流产术后两周来超声复查的4600例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特别关注阴道不规则流血者,并对检查发现有宫内异常回声的82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82例宫内异常回声中26例为宫腔积血,10例为宫壁血肿,46例为宫腔妊娠组织物残留.10例宫壁及宫腔血肿形成者,超声表现为宫内出现与肌层界限不清的回声强弱不均团块,局部子宫内膜线中断、模糊不清,异常回声团由宫腔向肌层延伸.46例宫腔内妊娠组织物残留者全部经清宫术后病理证实,病理检查残留的组织物为蜕膜、滋养细胞及绒毛.26例宫腔积血者,超声表现为内膜线显示清晰,连续未见中断,宫腔内异常回声团无血流信号,内部回声低弱,随探头挤压可变形或移动位置,嘱药物保守治疗后1~2周内复查,排净消失.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鉴别人工流术后宫内异常回声团的首选检查方法,特别对宫壁血肿的正确判断可避免不必要的再次清宫术,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金美英;袁彩娣;陈建荣;章萍;金家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改善.方法 根据随机数法将120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静息心电图与脑梗死面积改善情况等指标,评价两组疗效,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心肌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改善,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较治疗前低(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疗效满意,血脂及心肌酶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陈国藩;周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100例ACI患者与100例健康对照组VEGF-460T/C、+405G/C与+936C/T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ACI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血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VEGF+936C/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60T/C与+405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携带有936T的人群患ACI的机会与非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I发病机会在携带有-460C和405C基因患者与非携带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VEGF+936C/T核苷酸多态性与ACI相关,其基因型是ACI易感基因型,VEGF-460T/C、+405G/C与ACI无关.

    作者:应涛;方晶晶;陶静;黄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miR-9的表达异常对胃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目的 本文旨在揭示miR-9调节胃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细胞分别过表达和抑制表达miR-9,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miR-9表达水平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且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iR-9表达水平的变化对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过表达miR-9能够使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受到抑制,转染50 pmol和100 pmol miR-9的抑制率分别为1.95%和3.07%.而转染大剂量的miR-9 siRNA后,SGC-7901出现增殖增强的现象,增强率达到了4.04%.此外,转染miR-9后,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增强,呈高表达水平,但当miR-9的表达受到抑制时却没有影响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本研究通过转染miR-9及其siRNA,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miR-9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且其异常表达能够影响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抑制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宋皓军;周为东;丁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TCD在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TCD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CTA检查为标准,分析TCD对脑梗死患者颅内颈内动脉虹吸段(SC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双侧椎动脉(VA)狭窄6个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TCD对不同程度MCA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33例脑梗死患者CTA检查共发现100例存在颅内动脉狭窄,CTA检查发现狭窄血管227条,TCD检查发现狭窄血管214条;与CTA检查结果相比,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94%、96.79%、86.92%、95.37%,Kappa值>0.75,一致性良好;各部位中,TCD对MCA狭窄诊断的敏感度高,一致性好;200条MCA血管CTA诊断狭窄99条,TCD对轻度、中度、重度狭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75%、92.50%、95.35%,中度、重度狭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轻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诊断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媲美CTA检查,尤其是对于中重度MCA狭窄,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辅助诊断.

    作者:陈佳鸥;韩丽雅;黄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疗效,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05%,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P< 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发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NIHSS评分,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9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94例)和对照组(98例).试验组予丁苯酞针25 mg+氯化钠针100 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对照组予氯化钠针100ml,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疗程为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丁苯酞注射液对有大中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胡巧霞;查芹;陈季志;高大鹏;王美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影响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Ishikawa细胞研究对象,以MTT法分析二甲双胍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研究细胞周期;利用Annexin-V标记研究早期和晚期细胞凋亡.结果 二甲双胍抑制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中早期、晚期病死率均较对照组升高;同时,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卓志红;于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浙江省宁海县2012-2014年精神专科门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精神疾患的就诊情况与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4年在浙江省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的精神疾患的就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就诊总计32908人次,确诊精神疾患2 756例,其中男1 213例,女1 543例,男女比为1:1.27,确诊病例中新发病例1 441例,3年累计发病率2.23‰;发病以40~59岁、20~39岁两个年龄段为主,且就诊人次数每年春季明显增多;各类确诊的精神疾患中精神分裂症(47.42%)、睡眠障碍症(17.63%)、抑郁症(12.70%)位列前三位.结论 2012-2014年宁海县精神专科医院门诊的精神疾患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精神疾患的发病与人群性别、年龄、时间等多因素有关.

    作者:万强军;周旭;余军;黄美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消化道血管发育不良及其内镜诊治

    1 定义及流行病学消化道血管发育不良(GIAD)或血管扩张一般是指消化道正常黏膜或黏膜下点状的血管结构,表现为管壁变薄、血管扩张及扭曲,主要累及邻近的小静脉、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它可以是血管本身的病变,同时也可以是系统性疾病或综合征在消化道的表现.目前,GIAD并没有统一的命名,又可称消化道血管扩张、动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血管畸形等;Nelson等认为GIAD是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一种.

    作者:季峰;林洁琼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来源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的分布、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方法 对急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开展tlh、tdh和trh毒力基因检测,采用VITEK2 Compact细菌分析系统对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2 307例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180株,分离率为7.8%.副溶血弧菌感染主要发生在7-10月份,其中8月份多.毒力基因检测发现171株tdh阳性,占95.0%;4株trh阳性.副溶血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叮的耐药率分别为96.7%、88.9%、23.3%,对其他实验药物敏感,未发现多重耐药菌株.结论 副溶血弧菌感染在本地区夏秋季急性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青霉素类、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药物的耐药率较高,tdh是副溶血弧菌主要的毒力基因.

    作者:周方满;谢红意;叶鸿雁;顾大磊;葛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1585例甲状腺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冰冻切片诊断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和提升诊断准确率的措施.方法 对1 585例甲状腺术中冰冻切片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 585例甲状腺疾病术中冰冻切片共确诊1 532例,总体确诊率为96.66%.与石蜡切片诊断完全符合1 520例(95.90%),基本符合12例(0.76%),假阴性22例(1.39%),延迟诊断31例(1.95%),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确诊率分别为98.28%、92.20%.结论 冰冻切片技术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积极排除取材、制片、诊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不断积累诊断经验,能有效提高冰冻切片诊断准确率.

    作者:阙金莲;廖旭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机器压伤、切割伤等导致手部皮肤的软组织缺损成为手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类损伤常合并肌腱损伤、指骨骨折或外露,处理也比较棘手[1],需行皮瓣予以修复,并通过精心治疗和术后护理,以大限度地恢复手部功能.本研究拟总结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江雪君;程海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先天性肾缺如及肾发育不全和环境的关系

    先天性发育缺陷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健康素质的疾病,其在胎儿和新生儿病死率中占很大比例,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心理与经济负担.据我国卫生部出生缺陷监测机构进行的调查资料,全国出生缺陷总发病率为1.307%,其中,先天性肾脏和泌尿道畸形(CAKUT)占很大一部分[1].国外亦有报道,CAKUT约占产前检查先天性畸形的30%[2].先天性肾缺如(RA)及发育不全(RD)是CAKUT中常见、严重的形式之一,部分患者可隐匿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其机制的研究,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在发病机制中的地位备受重视.本文将对RA及RD的有关环境因素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琦;康国贵;阮培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比较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分析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 收集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患者,分析经超声内镜检查的病变部位、来源、及病变边缘情况.并以此选择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套扎,并记录手术成功率、超声内镜诊断的准确性及在其指导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间质瘤病理诊断为29例,超声内镜诊断为25例,符合率86.20%;平滑肌瘤病理诊断为15例,超声内镜诊断为18例,符合率83.33%;脂肪瘤病理诊断为4例,超声内镜诊断为4例,符合率100.00%;囊肿病理诊断为4例,超声内镜诊断为8例符合率50.00%;异位腺瘤病理诊断为8例,超声内镜诊断为5例符合率62.50%.12例采用套扎技术,成功率为83.33%,1例大出血.16例采用了EMR法,成功率100%,未出现并发症.32例采用ESD治疗,1例失败,2例迟发性出血,一例穿孔,ESD成功率为87.5%.结论 超声内镜对于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达栋;黄智铭;郑贤干;王教常;王益训;陈传统;林德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肠系膜脂膜炎超声诊断特点

    目的 探讨肠系膜脂膜炎超声诊断特点.方法 总结13例经临床及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肠系膜脂膜炎超声表现.依据超声诊断标准诊断13例.结果 13例病例中9例病变位于空肠肠系膜,3例位于回盲部、1例位于胰腺周围,超声表现分三期,典型的表现是腹腔内病变部位肠系膜形成包块.结论 肠系膜脂膜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

    作者:施建伟;徐信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髋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9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PFNA组及DHS组,PFNA组50例,DHS组45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DHS组(均P< 0.01),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游新茂;张智达;任应清;姜文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发病率约10万分之一,虽是一良性疾病,但往往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既往外科Heller手术是经典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较大.内镜下治疗是近20年来常采用治疗方法,但以往的常规方法往往复发率较高,难以达到外科手术疗效.近年来,经口内镜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得到大家的重视,其兼具内镜微创及外科手术的疗效优势[1].

    作者:钟静静;董文丽;王维红;丁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