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内直视术患者CD3+T淋巴细胞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杨嫆嫆;陈亥;陆红;张卓;吴莲凤;胡王强;林向阳

关键词:心内直视术, T淋巴细胞, 单细胞, HLA-DR抗原
摘要: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术患者手术前、中、后外周血CDTT淋巴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抗原表达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8例心内直视术患者术前、手术即刻及术后1d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比值;并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T淋巴细胞及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手术时CD+T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显著下调(P<0.05),单核细胞在白细胞中的比值也下调(P< 0.05),而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无显著差异.与手术时相比,术后CD3+T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上升(P<0.05),单核细胞比值也上升(P<0.05),CD14+单核细胞HLA-DR抗原表达无显著差异.术前、术中及术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CD3+T淋巴细胞HLA-DR抗原表达和单核细胞能反映心内直视术前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变化,动态监测T淋巴细胞表面HLA-DR抗原的表达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球囊扩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主要的方式之一,对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一般采用动静脉内瘘(AVF).内瘘狭窄是AVF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称球囊扩张)来治疗AVF狭窄,临床效果满意[2-3],且可反复多次使用,能大限度利用了有限的血管资源,是针对AVF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案[4].本研究拟总结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AVF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邵吉红;陈其军;范汪洋;应一樱;葛利亚;韩素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PLC患者均予TACE治疗,术前和术后1周测定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清蛋白(PA)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以及术前及术后1周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结果 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AST、ALT、TBIL和DBIL水平明显上升(均P<0.05);TP、ALB和PA明显下降,而PT明显增加(均P<0.05);肝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C患者使用TACE治疗会引起肝功能受损,建议在TACE治疗同时实施保肝治疗.

    作者:刘华生;杜文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纽扣式电极等离子汽化剜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纽扣式电极等离子汽化剜切术(TV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58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TVERP治疗,观察记录前列腺重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明显出血及尿道电切综合征,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切除前列腺组织10~150 g,平均46.8 g;术后IPSS、QOL及大尿流率(Qmax)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TVERP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BPH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曹林;徐庆康;段跃;于田强;孙先军;洪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速贯通伤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初步建立及应用

    目的 建立高速贯通伤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子弹射入胫骨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运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4.0软件,CAD辅助软件Pro/E,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Ansys Workbench中的动态有限元分析模块,通过对模拟子弹不同角度(45 °、67.5 °及90 °)射入胫骨,动态观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峰值、变形量和等效弹性应变.结果 子弹以1 400 m/s穿透胫骨骨皮质时,大变形量为138.29 mm(入射角90 °),其次为66.59 mm(入射角45 °),小为62.56 mm(入射角67.5 °);等效弹性应变为1.43 mm/mm(入射角45 °)>1.31 mm/mm(入射角90 °)>1.22 mm/mm(入射角67.5 °);应力强度峰值为14 447 MPa(入射角67.5 °)>2 723 MPa(入射角45 °)>2 401 MPa(入射角90 °).结论 利用计算机模拟三维动态有限元计算方法表现相同速度子弹不同射入胫骨的生物力学变化,可动态观察子弹伤的应力动态变化过程,为战场救护和临床工作中对于火器伤伤口的处置提供生物力学基础.

    作者:郑轶;殷一红;尹庆水;庞清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正面无保护接生法的助产士职业暴露特点及防护措施

    正面无保护接生法是在第二产程的中后期拆除后半部分产床,助产士在产妇会阴部正面直视下以单手控制胎头娩出的速度,会阴处不予以外力保护进行助产的方法.文献报道,正面无保护接生法有助于降低新生儿肩难产、锁骨骨折、新生儿窒息、产妇的阴道壁裂伤及会阴侧切等发生率[1].

    作者:胡南枝;仇春波;洪雅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血浆高水平hs-CRP患者PCI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拟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hs-CRP≥3.0 mag/L)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PCI术前2~3 d至术后3d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1次/d;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20 mg.于PCI治疗前及治疗后1、3、5d测定患者血浆hs-CRP、尿微量白蛋白(Alb)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Alb/Cr和NAG/Cr.结果 观察组血浆hs-CRP在术后1~5 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cr和eGFR术后1d降低、术后3~5 d开始升高,观察组在术后1~3 d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Alb/Cr和NAG/Cr在术后1~5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是术后发生CIN的保护性因素(OR=0.356,95%CI 0.165~0.862,P<0.05).结论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的肾功能具有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冠心病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孙启银;林霞;唐坎凯;罗玉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钛夹联合高频电治疗老年大肠巨大有蒂息肉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钛夹联合高频电治疗老年大肠巨大有蒂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老年患者共28枚大肠有蒂巨大息肉行肠镜下肽夹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8枚大肠有蒂巨大息肉均全瘤切除,术中、术后均未见出血、穿孔病例,术后第3、6个月复查均未见复发或残留.结论 高频电切术联合金属钛夹治疗老年大肠巨大有蒂息肉,能有效预防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郑建芳;岑均儿;章四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乳腺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患者心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在老年乳腺手术中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心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将76例老年乳腺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两组手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麻醉后45min,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麻醉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心功能指数较快恢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在老年乳腺手术中对全凭静脉麻醉患者心功能的保护效果明显,可有效稳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善老年患者心功能.

    作者:杨佳辉;吴伟主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标本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研究人乳头瘤病毒癌基因E6、E7 mRNA检测对宫颈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4 680例,先通过TBS诊断系统进行诊断,对于诊断阳性的162份TCT标本进一步检测HPV E6/E7mRNA的表达情况,统计在细胞学级别中的表达量差异.结果 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4 518例,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82例,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 2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例.除NILM4 518例以外的162例标本进行HPV E6/E7检测,TBS分级的4个组间的HPV E6/E7 mRNA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S分级的4个组间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 E6/E7 mRNA检测有助于提升宫颈癌高危患者筛查效率.

    作者:范伟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TEOAE联合AABR进行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慈溪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为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慈溪市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于生后3d至出院前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在生后28~42 d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转送宁波市新生儿听力管理中心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确诊检查.结果 2012-2014年在慈溪市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共47 600例,自愿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46 595例,筛查率为97.89%,初筛未通过2 857例,未通过率为6.13%.复筛召回2624例,召回率为91.84%,复筛未通过133例,未通过率为5.07%.各年度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4年慈溪市听力复筛未通过者133例,转诊至听力管理中心116例,确诊听力异常94例,确诊率为81.03%.2012-2014年慈溪市听力异常发病率为2.02‰.各年度新生儿听力异常确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OAE联合AABR可提高听力筛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应注意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假阴性率,加强宣传教育,提倡高危儿听力筛查随访制度,日常工作中广泛应用行为测听.

    作者:陶奕红;徐起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脊髓型颈椎病(CSM)是颈椎病里预后为严重的一种.此疾病进展缓慢,因脊柱退变导致脊髓慢性压迫,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颈椎的退变性改变,但仅有一小部分人出现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作者:滕红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联合检测在诊断前列腺癌(PCa)骨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53例PCa患者中35例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组),另18例未发生骨转移(无骨转移组),另取23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分别检测PSA及BALP.结果 骨转移组血清PSA和BALP水平均高于无骨转移组和对照组(均P<0.05);无骨转移组PSA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BALP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SA、BALP对PCa骨转移序列诊断的敏感度高,达97%,但特异度只有61%;平行试验敏感度为74%,但特异度为89%.结论 PSA联合BALP在诊断PCa发生骨转移中特异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伟;吴培兴;陈晓军;王军;赵益华;陈浩;倪向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观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确诊的胰腺SPN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谱及临床预后信息.结果 20例胰腺SPN均为女性患者,半数(10/20)肿瘤发生于胰尾部,7例发生于胰头部,3例位于胰体部.肿瘤大直径2.5~20.3 cm.18例肿瘤局限于胰腺实质内,2例出现胰腺外的扩散.组织形态学:肿瘤嗜酸性和透明细胞组成,18例肿瘤界限清楚,部分可见包膜,2例肿瘤出现脾脏累及.20例肿瘤内均存在假乳头状结构,16例可见细胞内、外的玻璃样小滴,15例可见不同程度的囊性变,1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肿瘤性坏死,10例和8例肿瘤内分别可见间质玻璃样变性和胆固醇结晶形成.细胞特征:13例内肿瘤细胞可见纵形核沟,4例肿瘤出现核分裂像,但未见非典型核分裂像;1例肿瘤内偶见奇异性瘤细胞.免疫组化染色:20例均表达Vimentin、CD56、CD10及NSE,16例局灶表达PR,10例局灶性表达Syn,2例局灶表达广谱角蛋白AE1/AE3,所有病例均不表达CgA及角蛋白Cam5.2.预后方面,10例肿瘤具有随访资料,随访时间8~108个月均无肿瘤复发、转移或因疾病而死亡证据.结论 胰腺SPN好发于年轻女性,预后较好;组织形态学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免疫组化染色可帮助与其它形态学类似的胰腺肿瘤区别开来.

    作者:陈东;史雪琴;薛德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指导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指导组(60例)和对照组(65例).康复指导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早期康复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选时、出院前1d、出院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进行随访,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入选时和随访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两组入选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前1d、出院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入选时(均P<0.05);康复指导组出院前1d、出院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早期康复指导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水平.

    作者:陈雪梅;林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心动图在成人永存左上腔静脉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成人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多层螺旋CT (MSCT)或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LSV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 1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LSVC的成人患者中Ⅰ型11例,Ⅱ型1例;91.7%(11/12)经术前超声心动图确诊,漏诊1例.结论 多数PLSVC患者可经术前超声心动图检出,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的信息,可作为PLSVC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留碧丽;叶咏菊;徐子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膀胱治疗仪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及对尿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3例接受膀胱治疗仪低频电子脉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尿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及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而日均单次排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日均大尿流量、平均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与对照组相比增加明显,而膀胱压力和逼尿肌压力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膀胱治疗仪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及膀胱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作者:刘家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预防冠心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习惯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冠心病(CH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CHD为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以减轻、延缓病情,临床中依从性较差、健康知识掌握不够患者易合并发生并发症[2].本研究拟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预防CHD并发症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葛见华;张伟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耳内镜下早期鼓膜置管对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耳内镜下早期鼓膜置管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意义.方法 选取已确诊并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12例163耳,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87耳和对照组55例76耳.对照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进行预防,观察组患者采用鼓膜置管进行预防,比较两组鼻咽癌放疗患者分泌性中耳炎发生情况、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分泌性中耳炎22耳(25.29%),对照组34耳(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升,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鼓室压及恢复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耳内镜下早期鼓膜置管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和治疗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患者临床状态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黄中官;白洪亮;孙海力;林文巧;孟昭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治疗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收集8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腔镜组),35例患者采用开腹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中均未输血,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止痛剂使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并发症、切口感染率、结石清除率和结石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而开腹手术具有同样效果.同时腹腔镜术中切口小,对腹腔干扰少、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叶树位;严梅娣;刘金成;范建荣;孙华山;陈旭;杨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研究组联合应用奥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疗效、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1.7%(P< 0.05);治疗后,两组BPRS、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自治疗4周起研究组患者的BPRS、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滕军波;吕斌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