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夏英;王维红;翁杏花;丁小云
目的 评估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各类不同性质斑块的判断及其所致管腔狭窄诊断准确性,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前后2周内进行了CAG检查的41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将冠状动脉斑块分为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三类,按冠状动脉15分段标准,与CAG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估DSCT对于冠状动脉不同性质斑块所致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41例患者共显示605个节段,其中图像质量1~4级共586个节段为可评估节段,DSCT检查可评估率为96.9%.DSCT发现冠状动脉共192节段存在斑块,占32.8%;其中钙化斑块123个节段,混合斑块49个节段,非钙化斑块为20个节段.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判断标准,DSCT在显示冠状动脉节段病变方面其总体敏感性为91.1%(173/190),特异性为95.3%(387/406),阳性预测值为90.1%(173/192),阴性预测值为95.8%(387/404).发现各类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分别为钙化斑块88.6%(109/123),混合斑块93.9% (46/49),非钙化斑块90.0% (18/20),总诊断准确率为95.6%(560/586).结论 DSCT对于冠状动脉不同性质斑块的判断与其所致管腔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治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张宏彬;陈国平;闫昆;郑建军;陈斌;沈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的一组综合征.ADHD临床可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国内报道ADHD的患病率为1.5%~10%,一般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约为(2~9):1,早产儿童患病更多.
作者:邹莹;赵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药物、吗替麦考酚酯(MMF)、醋酸泼尼松(Pred)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患者,早期转换西罗莫司(SRL)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 转换时间在移植术后6个月以内27例(早期组),转换时间在移植后12个月以上31例(后期组).两组SRL转换治疗的血药浓度维持在4~10 ng/ml.随访12个月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肝功能、血脂、全血白细胞水平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应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计算治疗前后GFR水平.结果 早期组Scr及GFR在转换后12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 0.05);后期组GFR在转换后12个月有所改善,但与转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转换后12个月后24h蛋白尿均有显著性增多(均P<0.05).早期组及后期组转换后12个月GFR均好于转换前,早期组转换后12个月数值上GFR高于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转换CNI为SRL治疗后,GFR水平可得到提高,早期转换为SRL治疗对于移植肾GFR的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祁洪刚;翁锡君;任雨;黄建军;高文波;张曙伟;姜继光;姚许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辅助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腹部手术中的疗效脱察.方法 择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啶镇静,B组静脉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内脏牵拉反应、寒颤反心、不同对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中牵拉痛发生率、寒颤发生率明显减少(P< 0.05);A组患者HR在使用右美托咪啶15min后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A组OAA/S评分在用药15min后与术前及同一时间点B组相比均有下.降(P<0.05).结论 手术开始前经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啶辅助硬膜外麻醉可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减轻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时的牵拉反应和寒颤反应,呼吸抑制轻微,但应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护.
作者:周冬娜;路健;周清河;肖旺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各个年龄段分成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与普通人群的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病率相比较.结果 本组胰腺癌患者伴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7.24%,稍高于普通人群15.5%的发病率(P>0.05),胰腺癌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5.8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9.7%的糖尿病发病率(P<0.05).结论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之一;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稍高于普通人群,对于新诊断的50岁以上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泮瑛瑛;鲍艳芳;郑云鹤;应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临床证明,恰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可以大限度地减少病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吞咽及肢体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普遍、突出的表现,康复训练对吞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极其重要[1].
作者:顾建春;方佩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胃癌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在围手术期的使用可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也为复杂手术提供了保证[1].
作者:陆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 30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采用提高旋转中心、患侧股骨头造盖及特殊髋臼钢板重建髋臼等方法重建髋关节活动中心.结果 3例失访,2例在术后半年内因内科疾病死亡.25例随访时间1年至6年,平均3.5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1.5分,术后下肢短缩一2~2.5 cm,平均1.0 cm;术后X线检查显示髋臼容关系良好,植骨块融合.3例骨盆倾斜习惯术后未能纠正,行走时感患肢过长.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需根据髋臼的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季一焕;朱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确立肝硬化诊断时,已有60%的失代偿期患者和30%处于代偿期的患者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形成静脉曲张的低门静脉压力梯度值或与此相当的肝静脉压力梯度值(HVPG)的阈值,为10~12 mmHg (l mmHg≈0.133 kPa).
作者:徐馨;魏思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负压式微创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采用负压吸引式微创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均一次性碎石清石,碎石时间为2~25 min,平均10.2min;术中及术后无膀胱穿孔、大出血及水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项技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微创、高效率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对患者及器械带来的损伤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球;翁责茗;杨崇一;孔晓雅;王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宫颈癌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 16 E6/E7基因变异的情况,为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从大量样本中筛选出HPV16阳性标本180例,其中宫颈癌患者10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宫颈炎症患者30例,对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PCR方法扩增HPV16 E6/E7基因,然后对反应产物采用DNA测序法获得基因序列,在GeneBank进行经BLAST分析,寻找变异位点.结果 宫颈癌患者中E6核苷酸变异率为82.00% (82/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P=0.000)及宫颈炎患者(P=0.000);宫颈癌HPV16E6频繁的序列变异为T178G (60/100),其他常见变异为T350G、C335T/A442C、T178G/G39T,年轻宫颈癌组E6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两者T178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0).宫颈癌患者HPV16 E7核苷酸变异率为74.00% (74/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P=0.000)及宫颈炎患者(P=0.000);E7频繁序列变异为A647G 32.00% (32/100),其他常见的变异为A647G/C749T/T843C/T846C、A647G/C749T/T846C、C749T/C790T、A647G/C749T;年轻宫颈癌组E7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A647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别(P=0.03).结论 宫颈癌患者明显存在HPV16E6 E7核苷酸变异,HPV E6 T178G、E7 A647G可能与宫颈癌年轻化密切相关,故对该人群的检测并及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王瑜敏;张文辉;陈洁;丁鸿燕;余方友;洪万东;潘钦石;诸海燕;林晓梅;温秀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进行性增加.房颤的治疗有电复律治疗、药物治疗及介入射频消融治疗[1],前两种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复律后维持时间短.近年的临床研究表明,介入射频消融术可以有效防止房颤复发,可明显减少心力衰竭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前两种.
作者:马应君;王春明;鲍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手术后发生卒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27例年龄52~88岁,平均(75.2±7.5)岁,缺血性脑卒中占26例(96.3%),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围手术期血压波动和心房颤动病史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具有脑卒中发生危险因素患者,手术前要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围手术期要减少血压波动、控制血糖及对新发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蔡亦强;吴赛珍;王旭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恶性高热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分析、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例恶性高热的尸检材料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 尸检所见四肢肌肉僵直,心脏增大,心外膜见多数出血点,高度肺水肿,小脑扁桃体疝形成.镜检;骨骼肌及心肌细胞肌浆凝聚,横纹消失,肌浆筛网状空隙伴少数肌纤维凝固性坏死;大脑呈缺血、缺氧性表现.结论 恶性高热主要发病机制是罗丹纳受体基因异常,引起细胞内严重钙超载;其主要死因是严重缺氧、酸中毒以及钙超载引起的心力衰竭及重度肺水肿和脑水肿.
作者:张岳灿;于纪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前艾滋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奈韦拉平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物一线治疗方案中常用药之一[1].现报道一例服用奈韦拉平后引起的全身性药疹,旨在使防治艾滋病的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能够增加对服用奈韦拉平引起药疹的了解,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钱秀娟;林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CT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异位胰腺的CT表现.结果 4例均为单发病灶,胃窦前壁黏膜下2例,胃窦后壁、十二指肠球部项壁黏膜下各1例;3例呈类圆形、边缘清晰,1例略呈分叶状、边缘欠清晰;大病灶直径约1.8 cm,小病灶直径约1.0 cm;平扫病灶呈等密度,2例密度均匀,2例病灶内见少许条片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见病灶动脉期明显持续强化,3例可见“导管征”.结论 上消化道异位胰腺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导管征”对异位胰腺的诊断具特征性.
作者:蒋廷宠;毛小明;林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视频硬管喉镜诊治咽喉异物的优势.方法 应用视频硬管喉镜检查常规检查不能被发现或取出困难的486例咽喉异物的诊治临床资料.结果 咽喉异物以鱼刺为主,共计379例,占78%;其余有瓜子壳、鸡骨等,占22%.异物存留部位以舌根和会厌谷、会厌舌面为多,各占36%和32.9%;其他部位占31%;首次就诊并发症为3.56%,复诊并发症为24.79%.结论 采用视频硬管喉镜检查并取出异物,盲区小,漏诊低,处理准确快速,术后患者并发症少.
作者:张海琴;丁吉女;蒋建华;秦敏;黄鸿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资料.结果 SAP组与对照组相比,高龄(年龄≥60岁)、糖尿病病史、卒中性质、机械通气、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入院时意识障碍及肺部基础疾病等8个危险因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吞咽障碍及意识障碍为SA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吞咽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患者更易患SAP,应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周哲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髂股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经腘静脉插管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的髂股静脉并支架置入术治疗,伴下肢浅静脉曲张5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同时行患肢大隐静脉及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3例下肢溃疡患者通过换药后点状植皮.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肺栓塞发生,治疗2周后,治愈和显效14例,有效6例.5例伴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经腔内激光治疗术后浅静脉曲张消失,3例伴下肢溃疡的患者溃疡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经清创后行溃疡点状植皮痊愈.结论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见效快等优点,其近期效果较好,但需长期抗凝治疗,并穿循序减压弹力袜.
作者:徐武能;胡松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原发蛛性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在急诊期间呼吸停止高危因素,并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预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呼吸停止.方法 27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在急诊时是否发生呼吸停止分为A 组及B组,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晕厥、CT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临床分级为早期急诊时呼吸停止高危因素;根据高危因素所建立的函数,阴性预测值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0.9%,判别准确率为88.89%.结论 晕厥、CT分级、临床分级为早期急诊呼吸停止高危因素,由此建立的函数模型,可以较准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呼吸停止进行预测,临床有预后参考价值.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