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原发肝癌34例分析

俞仲辉;陆才德;裘丰;黄静

关键词:肝癌, 射频消融, 腹腔镜
摘要: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行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34例肝细胞肝癌病人在全麻下进行了 LRFA治疗.术前经超声、CT或MRI等检查共发现瘤体42个,平均肿瘤直径(3.10±1.25) cm.肿瘤位于Ⅳ段、Ⅴ段、Ⅷ段或邻近胆囊结肠等空腔脏器.肝功能均为Child A或B级.肿瘤位于肝脏深面者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定位.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LRFA 治疗.未出现出血、胆道、胃肠道及膈肌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95%.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3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4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肝功能衰竭.结论 肝细胞癌病人行LRFA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视频硬管喉镜诊治咽喉异物4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视频硬管喉镜诊治咽喉异物的优势.方法 应用视频硬管喉镜检查常规检查不能被发现或取出困难的486例咽喉异物的诊治临床资料.结果 咽喉异物以鱼刺为主,共计379例,占78%;其余有瓜子壳、鸡骨等,占22%.异物存留部位以舌根和会厌谷、会厌舌面为多,各占36%和32.9%;其他部位占31%;首次就诊并发症为3.56%,复诊并发症为24.79%.结论 采用视频硬管喉镜检查并取出异物,盲区小,漏诊低,处理准确快速,术后患者并发症少.

    作者:张海琴;丁吉女;蒋建华;秦敏;黄鸿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原发肝癌34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行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34例肝细胞肝癌病人在全麻下进行了 LRFA治疗.术前经超声、CT或MRI等检查共发现瘤体42个,平均肿瘤直径(3.10±1.25) cm.肿瘤位于Ⅳ段、Ⅴ段、Ⅷ段或邻近胆囊结肠等空腔脏器.肝功能均为Child A或B级.肿瘤位于肝脏深面者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定位.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LRFA 治疗.未出现出血、胆道、胃肠道及膈肌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95%.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3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4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肝功能衰竭.结论 肝细胞癌病人行LRFA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仲辉;陆才德;裘丰;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宫颈癌妇女人乳头瘤病毒16 E6/E7基因变异分析

    目的 了解宫颈癌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 16 E6/E7基因变异的情况,为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从大量样本中筛选出HPV16阳性标本180例,其中宫颈癌患者10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宫颈炎症患者30例,对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PCR方法扩增HPV16 E6/E7基因,然后对反应产物采用DNA测序法获得基因序列,在GeneBank进行经BLAST分析,寻找变异位点.结果 宫颈癌患者中E6核苷酸变异率为82.00% (82/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P=0.000)及宫颈炎患者(P=0.000);宫颈癌HPV16E6频繁的序列变异为T178G (60/100),其他常见变异为T350G、C335T/A442C、T178G/G39T,年轻宫颈癌组E6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两者T178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0).宫颈癌患者HPV16 E7核苷酸变异率为74.00% (74/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P=0.000)及宫颈炎患者(P=0.000);E7频繁序列变异为A647G 32.00% (32/100),其他常见的变异为A647G/C749T/T843C/T846C、A647G/C749T/T846C、C749T/C790T、A647G/C749T;年轻宫颈癌组E7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A647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别(P=0.03).结论 宫颈癌患者明显存在HPV16E6 E7核苷酸变异,HPV E6 T178G、E7 A647G可能与宫颈癌年轻化密切相关,故对该人群的检测并及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王瑜敏;张文辉;陈洁;丁鸿燕;余方友;洪万东;潘钦石;诸海燕;林晓梅;温秀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奉化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奉化市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 抽样的方法对奉化市18岁及以上居民600例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调查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结果 奉化市居民超重率32.83%,肥胖率为10.00%,超重率男性为30.04%,女性为35.01%o,肥胖率男性为7.22%,女性为12.17%;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与超重肥胖患病率有关;超重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患病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调查人群中96.33%的人平时测量体重,体质量指数知晓率为6.50%,10.51%的超重和肥胖患者采取措施控制体重.结论 奉化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针对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患病率.

    作者:林静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资料.结果 SAP组与对照组相比,高龄(年龄≥60岁)、糖尿病病史、卒中性质、机械通气、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入院时意识障碍及肺部基础疾病等8个危险因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吞咽障碍及意识障碍为SAP发病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吞咽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患者更易患SAP,应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周哲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胰腺炎护理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1].近年来老年人胆道结石及高脂血症发病率增加,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随着上升,而老年患者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2].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胰腺炎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施淑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在血管压迫性肾积水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血管压迫性肾积水(VCC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例VCCH 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副肾动脉压迫性肾积水5例:性腺静脉压迫性肾积水4例,1/4为性腺静脉及侧支共同压迫积水;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异常髂动脉压迫性肾积水1例.2例副肾动脉于轴位未明确显示,余10例轴位可见压迫血管存在,MPR可靠显示压迫关系,MPVR清晰显示压迫血管的来源、行程.结论 MSCT在血管压迫性肾积水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雄;沈亚芝;朱时锵;葛祖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肾移植后早期转换西罗莫司治疗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药物、吗替麦考酚酯(MMF)、醋酸泼尼松(Pred)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患者,早期转换西罗莫司(SRL)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 转换时间在移植术后6个月以内27例(早期组),转换时间在移植后12个月以上31例(后期组).两组SRL转换治疗的血药浓度维持在4~10 ng/ml.随访12个月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肝功能、血脂、全血白细胞水平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应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计算治疗前后GFR水平.结果 早期组Scr及GFR在转换后12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 0.05);后期组GFR在转换后12个月有所改善,但与转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转换后12个月后24h蛋白尿均有显著性增多(均P<0.05).早期组及后期组转换后12个月GFR均好于转换前,早期组转换后12个月数值上GFR高于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转换CNI为SRL治疗后,GFR水平可得到提高,早期转换为SRL治疗对于移植肾GFR的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祁洪刚;翁锡君;任雨;黄建军;高文波;张曙伟;姜继光;姚许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胰腺癌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各个年龄段分成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与普通人群的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病率相比较.结果 本组胰腺癌患者伴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7.24%,稍高于普通人群15.5%的发病率(P>0.05),胰腺癌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5.8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9.7%的糖尿病发病率(P<0.05).结论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之一;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稍高于普通人群,对于新诊断的50岁以上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泮瑛瑛;鲍艳芳;郑云鹤;应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5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1~3 h,术后发生胆漏32例,漏液均< 100 ml/d,30例在3~7 d内停止胆漏,2例16d后好转.本组3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复查,示胆道通畅,无结石及狭窄.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不带T管、创伤小、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黄胜;王海彪;胡元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50例经“生活方式干预+多种口服降糖药联用和/或胰岛素联合治疗”效果不理想2型糖尿病病例,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观察期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血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HbA1c、FBG、PPG、血脂和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状态.

    作者:林武;於松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船舶业电焊工尘肺的CT应用

    目的 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的X线与CT征象分析,探讨螺旋CT在这类焊工尘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已明确诊断电焊工尘肺患者35例全部行标准的胸部高千伏摄片及全肺螺旋CT 扫描,观察和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变征象.结果 本组35例患者SCT能清晰显示尘肺结节、肺小叶间隔增厚、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及合并症;而X线平片在显示病变数量及细节上存在明显不足,部分仅显示肺纹理增多杂乱,结论 螺旋CT在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诊断中所提供的影像信息丰富,对于判断尘肺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的检出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缪立;龚炳昌;高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腔喂养管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胃癌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在围手术期的使用可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也为复杂手术提供了保证[1].

    作者:陆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严格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三并排除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肾心脏疾病以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100例,分为外周血管病变组(PVD) 18例和非外周血管病变组(NPVD) 8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TNF-a、脂联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TNF-a、脂联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根据简单相关分析(Spear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脂联素与腰围、IR指数、BP呈明显负相关(P<0.05),瘦素与腰围、IR指数,TG 呈明显正相关(P<0.05),TNF-a与BP、IR指数、瘦素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脂联素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瘦素、TNF-α在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BI检测无创、客观、有效、费用低廉,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卫;叶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化脓性肉芽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别使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和电离子对儿童化脓性肉芽肿进行治疗,对术中出血、术后色素沉着和瘢痕的形成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激光组除1例皮损较大(直径超过1 cm)经二次治疗痊愈,其余均一次治愈,一次治愈率为98.38%;电离组45例一次治愈,13例经二次治疗痊愈,3例经三次治疗痊愈,一次治愈率为73.8%.两组一次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不良反应出现.激光组色素沉着12例,多在半年内消退,浅表瘢痕2例;电离组色素沉着5例,浅表瘢痕25例,增生瘢痕1例.两组色素改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瘢痕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皮损去除后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化脓性肉芽肿在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于电离子.

    作者:黄应;王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28例经上肢静脉置管障碍或穿刺失败的肿瘤患者,选择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导管留置时间为62~228 d,5例正在使用中.目前无一例出现出血、感染、堵管及滑脱等并发症,无一例中途拔管.结论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简单易学、更为安全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可作为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的一种补救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旭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43眼)采用人羊膜移植治疗的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顺利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43例(43眼)羊膜移植术后未发现有羊膜排斥及感染现象,结膜及角膜上皮覆盖良好,无新生血管.羊膜植片早期有水肿,10d后表面基本球结膜上皮化;术后3个月后角膜透明无血管翳,结膜侧羊膜在裂隙灯下与结膜不能区分.结论 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具有安全及有效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周亚波;赖晓明;陆勤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官,而且是一个高度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一系列可溶性脂肪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PAI)-1、及C反应蛋白(CRP)等,这些激素通过旁分泌和内分泌途径,在各种复杂的代谢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龚清海;应焱燕;吴艳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孕期增重和孕前体质量指数对妊娠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增重(GWG)对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方法 932例足月单胎妊娠初产妇女在孕24~28周常规行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完整记录年龄、孕前体质量及分娩前体质量等临床资料,按孕前BMI分为偏瘦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4组孕妇在不同GWG情况下GDM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GDM发病率依次为1.2%、3.3%、10.5%及33.3%(P<0.05).GWG超出IOM推荐范围的孕妇,GDM发病率增加(P<0.05);在同一孕前BMI组别内,GWG超标亚组GDM发生率高于未超标亚组,但仅在孕前超重、肥胖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BMI是GDM很强的风险预测因子,超出推荐范围的GWG增加GDM风险,这种风险的增加在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妇女中尤其显著,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度是GDM重要的协同风险因子.在孕前体质量基础上合理的管理GWG是防治GDM的重要途径.

    作者:俞孝芳;汪银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急诊科内呼吸停止的预测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蛛性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在急诊期间呼吸停止高危因素,并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预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呼吸停止.方法 27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在急诊时是否发生呼吸停止分为A 组及B组,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晕厥、CT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临床分级为早期急诊时呼吸停止高危因素;根据高危因素所建立的函数,阴性预测值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0.9%,判别准确率为88.89%.结论 晕厥、CT分级、临床分级为早期急诊呼吸停止高危因素,由此建立的函数模型,可以较准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呼吸停止进行预测,临床有预后参考价值.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