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应;王建芳
目的 探讨视频硬管喉镜诊治咽喉异物的优势.方法 应用视频硬管喉镜检查常规检查不能被发现或取出困难的486例咽喉异物的诊治临床资料.结果 咽喉异物以鱼刺为主,共计379例,占78%;其余有瓜子壳、鸡骨等,占22%.异物存留部位以舌根和会厌谷、会厌舌面为多,各占36%和32.9%;其他部位占31%;首次就诊并发症为3.56%,复诊并发症为24.79%.结论 采用视频硬管喉镜检查并取出异物,盲区小,漏诊低,处理准确快速,术后患者并发症少.
作者:张海琴;丁吉女;蒋建华;秦敏;黄鸿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双源CT(DSCT)对冠状动脉各类不同性质斑块的判断及其所致管腔狭窄诊断准确性,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对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前后2周内进行了CAG检查的41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将冠状动脉斑块分为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三类,按冠状动脉15分段标准,与CAG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估DSCT对于冠状动脉不同性质斑块所致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 41例患者共显示605个节段,其中图像质量1~4级共586个节段为可评估节段,DSCT检查可评估率为96.9%.DSCT发现冠状动脉共192节段存在斑块,占32.8%;其中钙化斑块123个节段,混合斑块49个节段,非钙化斑块为20个节段.以冠状动脉节段为判断标准,DSCT在显示冠状动脉节段病变方面其总体敏感性为91.1%(173/190),特异性为95.3%(387/406),阳性预测值为90.1%(173/192),阴性预测值为95.8%(387/404).发现各类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分别为钙化斑块88.6%(109/123),混合斑块93.9% (46/49),非钙化斑块90.0% (18/20),总诊断准确率为95.6%(560/586).结论 DSCT对于冠状动脉不同性质斑块的判断与其所致管腔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治提供重要价值.
作者:张宏彬;陈国平;闫昆;郑建军;陈斌;沈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2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随访观察3~5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对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相互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能耐受治疗.结论 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血糖,且有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BMI作用.在用药初期,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程度为轻到中度.
作者:江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结核杆菌TB-DNA的方法对诊断淋巴结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62例淋巴结结核病例进行细针穿刺,涂片HE染色和抗酸染色,用细胞学剩余材料或重新穿刺材料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TB-DNA.结果 162例标本中117例TB-DNA阳性,阳性率为72.2%,抗酸染色阳性71例,占43.8%,抗酸染色阳性的病例TB-DNA均阳性,对照组病例全部阴性.162例细胞学涂片,Ⅰ型17例,Ⅱ型67例,Ⅲ型78例,其中TB-DNA阳性率分别为11.8%、70.1%、88.5%,抗酸染色阳性率则分别为0%、41.8%、55.1%.两者阳性率在Ⅱ型Ⅲ型明显高于Ⅰ型(P<0.01).结论 FNAC 结合PCR扩增检测TB-DNA的方法在诊断淋巴结结核的应用中,具有敏感而特异,简便而快速的独特优势.
作者:王利霞;朱芳;朱以军;袁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50例经“生活方式干预+多种口服降糖药联用和/或胰岛素联合治疗”效果不理想2型糖尿病病例,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观察期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血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HbA1c、FBG、PPG、血脂和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状态.
作者:林武;於松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后发生急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手术后发生卒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27例年龄52~88岁,平均(75.2±7.5)岁,缺血性脑卒中占26例(96.3%),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围手术期血压波动和心房颤动病史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具有脑卒中发生危险因素患者,手术前要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围手术期要减少血压波动、控制血糖及对新发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蔡亦强;吴赛珍;王旭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的X线与CT征象分析,探讨螺旋CT在这类焊工尘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已明确诊断电焊工尘肺患者35例全部行标准的胸部高千伏摄片及全肺螺旋CT 扫描,观察和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变征象.结果 本组35例患者SCT能清晰显示尘肺结节、肺小叶间隔增厚、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及合并症;而X线平片在显示病变数量及细节上存在明显不足,部分仅显示肺纹理增多杂乱,结论 螺旋CT在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诊断中所提供的影像信息丰富,对于判断尘肺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的检出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缪立;龚炳昌;高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各个年龄段分成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与普通人群的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病率相比较.结果 本组胰腺癌患者伴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7.24%,稍高于普通人群15.5%的发病率(P>0.05),胰腺癌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5.8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9.7%的糖尿病发病率(P<0.05).结论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之一;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稍高于普通人群,对于新诊断的50岁以上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泮瑛瑛;鲍艳芳;郑云鹤;应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Pipkin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Pipki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平均2年.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优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5.0%.结论 早期诊断并根据Pipkin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是使Pipkin骨折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贺振年;顾杰;胡家华;陈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EZH2基因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EZH2在96例前列腺癌(PCa)、45例上皮内瘤变(PIN)及4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EZH2在PCa、PIN及BPH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92%、57.78%和46.34%,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ZH2表达的强度与患者的年龄和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及肿瘤有无转移相关(P< 0.05).结论 EZH2在PCa中的异常过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判断PCa及其预后的标记物.
作者:仇玲玲;翟梅娟;陈立江;杨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增重(GWG)对妊娠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方法 932例足月单胎妊娠初产妇女在孕24~28周常规行75 g口服糖耐量试验,完整记录年龄、孕前体质量及分娩前体质量等临床资料,按孕前BMI分为偏瘦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4组孕妇在不同GWG情况下GDM的发生情况.结果 4组GDM发病率依次为1.2%、3.3%、10.5%及33.3%(P<0.05).GWG超出IOM推荐范围的孕妇,GDM发病率增加(P<0.05);在同一孕前BMI组别内,GWG超标亚组GDM发生率高于未超标亚组,但仅在孕前超重、肥胖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BMI是GDM很强的风险预测因子,超出推荐范围的GWG增加GDM风险,这种风险的增加在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妇女中尤其显著,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度是GDM重要的协同风险因子.在孕前体质量基础上合理的管理GWG是防治GDM的重要途径.
作者:俞孝芳;汪银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宫颈癌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 16 E6/E7基因变异的情况,为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从大量样本中筛选出HPV16阳性标本180例,其中宫颈癌患者10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宫颈炎症患者30例,对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PCR方法扩增HPV16 E6/E7基因,然后对反应产物采用DNA测序法获得基因序列,在GeneBank进行经BLAST分析,寻找变异位点.结果 宫颈癌患者中E6核苷酸变异率为82.00% (82/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P=0.000)及宫颈炎患者(P=0.000);宫颈癌HPV16E6频繁的序列变异为T178G (60/100),其他常见变异为T350G、C335T/A442C、T178G/G39T,年轻宫颈癌组E6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两者T178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0).宫颈癌患者HPV16 E7核苷酸变异率为74.00% (74/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P=0.000)及宫颈炎患者(P=0.000);E7频繁序列变异为A647G 32.00% (32/100),其他常见的变异为A647G/C749T/T843C/T846C、A647G/C749T/T846C、C749T/C790T、A647G/C749T;年轻宫颈癌组E7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A647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别(P=0.03).结论 宫颈癌患者明显存在HPV16E6 E7核苷酸变异,HPV E6 T178G、E7 A647G可能与宫颈癌年轻化密切相关,故对该人群的检测并及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王瑜敏;张文辉;陈洁;丁鸿燕;余方友;洪万东;潘钦石;诸海燕;林晓梅;温秀姝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患病率逐年增加,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寻找基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新的预防和治疗靶点.
作者:李霖;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行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34例肝细胞肝癌病人在全麻下进行了 LRFA治疗.术前经超声、CT或MRI等检查共发现瘤体42个,平均肿瘤直径(3.10±1.25) cm.肿瘤位于Ⅳ段、Ⅴ段、Ⅷ段或邻近胆囊结肠等空腔脏器.肝功能均为Child A或B级.肿瘤位于肝脏深面者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定位.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LRFA 治疗.未出现出血、胆道、胃肠道及膈肌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95%.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3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4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肝功能衰竭.结论 肝细胞癌病人行LRFA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仲辉;陆才德;裘丰;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同顾性分析43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的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病理学检查确诊42例:肺转移性鳞癌15例,腺癌1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乳房癌、胃癌转移各1例,急性亚急性脓胸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例.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理报告为纤维组织,抗结核治疗后治愈.15例肺癌转移性胸腔积液患者存活时间为6个月至3年零7月,平均14个月;腺癌14例存活8~19个月,平均11个月;乳房癌及胃癌转移患者1年内死亡;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2例分别于术后10、14个月死亡,1例已存活8年余.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能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反复穿刺不愈、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吴进;邬松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胃窦黏膜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前后环氧化酶-2 (COX-2)、P5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OX-2、P53表达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经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及不典型增生(Dys),快速尿素酶试验(HPUT法)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均证实Hp阳性的206例患者,在根除Hp前后取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P53表达情况.结果 CSG、CAG、IM、DYs的Hp阳性率分别为28%(28/100)、51%(51/100)、73%(73/100)及54%(54/100).其中CAG、IM及DYS 的Hp阳性率均高于CSG(均P<0.05).各类型胃疾病患者Hp根除后的胃窦黏膜虽COX-2阳性率与根除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Hp根除后P53阳性率与根除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Hp感染和COX-2、P53阳性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Hp感染可能是终向胃癌发展的多步骤过程的主要诱发因子.
作者:王昌雄;麻妙群;林维勤;沈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的重症、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状况.方法 选取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手足口病轻症和重症患儿各163例,比较其入院后1~5d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组血清IgG (8.302±2.692 g/L)、IgM (1.608±0.647 g/L)、C3(1.197±0.196 g/L)、C4(0.409±0.088 g/L)水平分别高于轻症手足口病患者IgG(7.679±2.292 g/L)、IgM(1.394±0.645 g/L)、C3(1.133±0.176 g/L)、C4 (0.386±0.09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时间为2d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血清IgM水平为1.602±0.704 g,/L,高于轻症手足口病患者IgM水平(1.292±0.611 g/L),P<0.05;轻症组血清IgM水平,发病时间为4d组(1.782±0.804 g/L)高于发病时间为1、2d组(1.230±0.466、1.292±0.61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时间为5d组(2.024±1.120g/L)高于发病时间为1、2、3d组(1.230±0.466、1.292±0.611、1.489±0.516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重症组血清IgM水平不同发病时间组间无明显区别.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在发病第2d即出现了过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可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
作者:周杰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髂股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经腘静脉插管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的髂股静脉并支架置入术治疗,伴下肢浅静脉曲张5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同时行患肢大隐静脉及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3例下肢溃疡患者通过换药后点状植皮.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肺栓塞发生,治疗2周后,治愈和显效14例,有效6例.5例伴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经腔内激光治疗术后浅静脉曲张消失,3例伴下肢溃疡的患者溃疡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经清创后行溃疡点状植皮痊愈.结论 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见效快等优点,其近期效果较好,但需长期抗凝治疗,并穿循序减压弹力袜.
作者:徐武能;胡松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长期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检出情况.方法 对12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5年以上,年龄在60~85岁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研究组)及122例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离退休体检职工(对照组)的心脏超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研究组SDHVD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中服用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氯氮平的患者SDHVD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及对照组的男性SDHVD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患者,特别是服用氯丙嗪、氯氮平的患者SDHVD发生率高,且男性患者SDHVD发生率比女性患者高,应引起临床用药重视.
作者:沈卫清;顾琰颖;陈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1].近年来老年人胆道结石及高脂血症发病率增加,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随着上升,而老年患者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2].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胰腺炎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施淑钧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