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2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EZH2基因的表达与意义

仇玲玲;翟梅娟;陈立江;杨俊杰

关键词:前列腺病变, EZH2, 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 探讨EZH2基因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EZH2在96例前列腺癌(PCa)、45例上皮内瘤变(PIN)及4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EZH2在PCa、PIN及BPH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92%、57.78%和46.34%,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ZH2表达的强度与患者的年龄和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及肿瘤有无转移相关(P< 0.05).结论 EZH2在PCa中的异常过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判断PCa及其预后的标记物.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前后胃黏膜环氧化酶-2、P53表达的变化

    目的 检测胃窦黏膜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前后环氧化酶-2 (COX-2)、P53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OX-2、P53表达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经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及不典型增生(Dys),快速尿素酶试验(HPUT法)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均证实Hp阳性的206例患者,在根除Hp前后取胃窦黏膜活检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P53表达情况.结果 CSG、CAG、IM、DYs的Hp阳性率分别为28%(28/100)、51%(51/100)、73%(73/100)及54%(54/100).其中CAG、IM及DYS 的Hp阳性率均高于CSG(均P<0.05).各类型胃疾病患者Hp根除后的胃窦黏膜虽COX-2阳性率与根除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Hp根除后P53阳性率与根除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Hp感染和COX-2、P53阳性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Hp感染可能是终向胃癌发展的多步骤过程的主要诱发因子.

    作者:王昌雄;麻妙群;林维勤;沈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上腹正中加右胸切口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清扫在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上腹正中加右胸切口(Ivor Lewis)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清扫在中下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方法 对中下段食管癌患者96例,采用Ivor Lewis食管切除术二野淋巴清扫,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围手术期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18例,胸胃排空障碍6例,胃食管反流6例,吻合口狭窄5例,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12例,声音嘶哑1例,乳糜胸1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90% (55/60).结论 Ivor Lewis切口行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术野暴露充分,肿瘤切除率高,淋巴结清扫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作者:田辉;沈韦羽;余凯忠;贺靳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与消化性溃疡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与消化性溃疡(PU)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115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检查,分为AP伴PU组和AP不伴PU组,首先单因素比较两组吸烟史、饮酒史、病史、腹部手术史、用药史、血液指标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 Ⅱ)评分;然后,以是否并发PU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差异变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探讨AP患者并发PU的危险因素.结果 AP伴PU组吸烟及饮酒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P不伴P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伴PU组APACHE Ⅱ评分>6分患者比例显著大于AP不伴P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PACHE Ⅱ评分>6是AP患者并发PU的独立危险因素(OR=7.22,95%CI=1.963~28,77).结论 AP患者易并发PU,APACHE Ⅱ评分是AP患者并发PU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玲玲;颜海帆;毛君梁;陈振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胰腺癌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各个年龄段分成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与普通人群的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病率相比较.结果 本组胰腺癌患者伴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7.24%,稍高于普通人群15.5%的发病率(P>0.05),胰腺癌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5.8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9.7%的糖尿病发病率(P<0.05).结论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之一;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稍高于普通人群,对于新诊断的50岁以上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泮瑛瑛;鲍艳芳;郑云鹤;应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内镜下肠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

    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多属疾病晚期,由于大多数患者全身一般情况差,伴有水、电介质紊乱,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工作不理想,外科急诊手术具有较高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1].肠道内金属支架置入术是通过内镜及X线引导下,将支架引入梗阻的肠道,使消化道再建立的非手术的微创治疗方法,是治疗恶性肠梗阻的理想方法.

    作者:方夏英;王维红;翁杏花;丁小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急诊科内呼吸停止的预测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蛛性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在急诊期间呼吸停止高危因素,并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预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呼吸停止.方法 27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在急诊时是否发生呼吸停止分为A 组及B组,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晕厥、CT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临床分级为早期急诊时呼吸停止高危因素;根据高危因素所建立的函数,阴性预测值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0.9%,判别准确率为88.89%.结论 晕厥、CT分级、临床分级为早期急诊呼吸停止高危因素,由此建立的函数模型,可以较准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呼吸停止进行预测,临床有预后参考价值.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28例经上肢静脉置管障碍或穿刺失败的肿瘤患者,选择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导管留置时间为62~228 d,5例正在使用中.目前无一例出现出血、感染、堵管及滑脱等并发症,无一例中途拔管.结论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简单易学、更为安全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可作为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的一种补救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旭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原发肝癌34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行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34例肝细胞肝癌病人在全麻下进行了 LRFA治疗.术前经超声、CT或MRI等检查共发现瘤体42个,平均肿瘤直径(3.10±1.25) cm.肿瘤位于Ⅳ段、Ⅴ段、Ⅷ段或邻近胆囊结肠等空腔脏器.肝功能均为Child A或B级.肿瘤位于肝脏深面者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定位.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LRFA 治疗.未出现出血、胆道、胃肠道及膈肌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95%.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3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4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肝功能衰竭.结论 肝细胞癌病人行LRFA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仲辉;陆才德;裘丰;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和地佐辛组(B组),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B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A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术后血浆皮质醇浓度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术后血浆皮质醇浓度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华汤锋;陈珊;盛绚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Pipkin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附12例报告)

    目的 探讨Pipkin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Pipki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0年,平均2年.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优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5.0%.结论 早期诊断并根据Pipkin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是使Pipkin骨折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贺振年;顾杰;胡家华;陈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误诊分析.方法 对28例超声诊断为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引产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8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中超声误诊2例,1例胎儿枕部颅骨缺损伴脑脊膜膨出和1例胎盘囊肿误诊为水囊状淋巴管瘤,诊断符合率92.9%,误诊率7.1%.结论 超声诊断是产前诊断该病的唯一影像学手段,且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及评估胎儿预后、指导临床处置有重要意义.

    作者:留碧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及新进展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眼眶病的20%,且近几年在我国有增高趋势.表现为突眼、眼睑退缩、球结膜水肿,眶周水肿和眼球运动障碍等,严重时会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复视、及视神经受压等,成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

    作者:汤玮;石勇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 30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采用提高旋转中心、患侧股骨头造盖及特殊髋臼钢板重建髋臼等方法重建髋关节活动中心.结果 3例失访,2例在术后半年内因内科疾病死亡.25例随访时间1年至6年,平均3.5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1.5分,术后下肢短缩一2~2.5 cm,平均1.0 cm;术后X线检查显示髋臼容关系良好,植骨块融合.3例骨盆倾斜习惯术后未能纠正,行走时感患肢过长.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需根据髋臼的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季一焕;朱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5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1~3 h,术后发生胆漏32例,漏液均< 100 ml/d,30例在3~7 d内停止胆漏,2例16d后好转.本组3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复查,示胆道通畅,无结石及狭窄.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不带T管、创伤小、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黄胜;王海彪;胡元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50例经“生活方式干预+多种口服降糖药联用和/或胰岛素联合治疗”效果不理想2型糖尿病病例,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观察期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血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HbA1c、FBG、PPG、血脂和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状态.

    作者:林武;於松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43眼)采用人羊膜移植治疗的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顺利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43例(43眼)羊膜移植术后未发现有羊膜排斥及感染现象,结膜及角膜上皮覆盖良好,无新生血管.羊膜植片早期有水肿,10d后表面基本球结膜上皮化;术后3个月后角膜透明无血管翳,结膜侧羊膜在裂隙灯下与结膜不能区分.结论 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结膜缺损具有安全及有效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周亚波;赖晓明;陆勤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中药汽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中药汽疗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信封法“双盲”随机分为两组,单用NB-UVB(对照组)和NB-UVB联合中药汽疗(治疗组)治疗,各45例,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PASI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UVB联合中药汽疗治疗银屑病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希聪;叶冬桂;张为;林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三腔喂养管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护理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胃癌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在围手术期的使用可改善其营养状况,降低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也为复杂手术提供了保证[1].

    作者:陆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82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EZH2基因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 探讨EZH2基因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 EZH2在96例前列腺癌(PCa)、45例上皮内瘤变(PIN)及4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EZH2在PCa、PIN及BPH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92%、57.78%和46.34%,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ZH2表达的强度与患者的年龄和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病理学分级及肿瘤有无转移相关(P< 0.05).结论 EZH2在PCa中的异常过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判断PCa及其预后的标记物.

    作者:仇玲玲;翟梅娟;陈立江;杨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船舶业电焊工尘肺的CT应用

    目的 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的X线与CT征象分析,探讨螺旋CT在这类焊工尘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已明确诊断电焊工尘肺患者35例全部行标准的胸部高千伏摄片及全肺螺旋CT 扫描,观察和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变征象.结果 本组35例患者SCT能清晰显示尘肺结节、肺小叶间隔增厚、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及合并症;而X线平片在显示病变数量及细节上存在明显不足,部分仅显示肺纹理增多杂乱,结论 螺旋CT在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诊断中所提供的影像信息丰富,对于判断尘肺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的检出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缪立;龚炳昌;高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