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不植骨同期植入ITI种植体的临床疗效评估

钱智溢;董陈;李幼华;应于康

关键词:上颌窦内提升术, 牙种植, 上颌窦黏膜
摘要:目的 评价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不植骨同期植入ITI种植体临床效果.方法 14例上颌后牙缺失,牙槽嵴顶距窦底骨高度为6~9mm.经(summers上颌窦提升器械)行上颌窦内提升术,提升高度<3mm.共计植入ITI种植体27枚.结果 术后当天X片显示上颌窦底平均抬高(1.7±1.6) mm.所有病例未发生上颌窦炎、上颌窦口腔漏等并发症,种植体稳固.术后3月X片示种植体穿入上颌窦部分骨结合良好,抬升上颌窦黏膜连续性完整.所有种植体术后3~6月完成修复,正常负重,种植体存留率100%.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术中不植骨同期植入ITI种植体能有效的应用于上颌后牙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少量不足的牙种植修复,获得良好的疗效.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移植后早期转换西罗莫司治疗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药物、吗替麦考酚酯(MMF)、醋酸泼尼松(Pred)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患者,早期转换西罗莫司(SRL)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 转换时间在移植术后6个月以内27例(早期组),转换时间在移植后12个月以上31例(后期组).两组SRL转换治疗的血药浓度维持在4~10 ng/ml.随访12个月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肝功能、血脂、全血白细胞水平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应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计算治疗前后GFR水平.结果 早期组Scr及GFR在转换后12个月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 0.05);后期组GFR在转换后12个月有所改善,但与转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转换后12个月后24h蛋白尿均有显著性增多(均P<0.05).早期组及后期组转换后12个月GFR均好于转换前,早期组转换后12个月数值上GFR高于早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转换CNI为SRL治疗后,GFR水平可得到提高,早期转换为SRL治疗对于移植肾GFR的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祁洪刚;翁锡君;任雨;黄建军;高文波;张曙伟;姜继光;姚许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 30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采用提高旋转中心、患侧股骨头造盖及特殊髋臼钢板重建髋臼等方法重建髋关节活动中心.结果 3例失访,2例在术后半年内因内科疾病死亡.25例随访时间1年至6年,平均3.5年.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1.5分,术后下肢短缩一2~2.5 cm,平均1.0 cm;术后X线检查显示髋臼容关系良好,植骨块融合.3例骨盆倾斜习惯术后未能纠正,行走时感患肢过长.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治疗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需根据髋臼的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季一焕;朱其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利拉鲁肽治疗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21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随访观察3~5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对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相互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能耐受治疗.结论 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血糖,且有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BMI作用.在用药初期,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程度为轻到中度.

    作者:江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在血管压迫性肾积水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血管压迫性肾积水(VCC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例VCCH 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副肾动脉压迫性肾积水5例:性腺静脉压迫性肾积水4例,1/4为性腺静脉及侧支共同压迫积水;腔静脉后输尿管2例;异常髂动脉压迫性肾积水1例.2例副肾动脉于轴位未明确显示,余10例轴位可见压迫血管存在,MPR可靠显示压迫关系,MPVR清晰显示压迫血管的来源、行程.结论 MSCT在血管压迫性肾积水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方雄;沈亚芝;朱时锵;葛祖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50例经“生活方式干预+多种口服降糖药联用和/或胰岛素联合治疗”效果不理想2型糖尿病病例,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观察期治疗前、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血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HbA1c、FBG、PPG、血脂和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状态.

    作者:林武;於松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45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30min,平均15 min.术后3~7 d出院.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12例术后仍有尿频、尿急,但排尿通畅,经药物治疗后1~3个月明显好转.术后病理检查显示纤维组织或平滑肌增生42例,其中伴有慢性炎症39例,腺瘤样增生3例.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魏巍;冷江涌;邵宏祥;王伟东;方浙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负压吸引式微创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负压式微创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采用负压吸引式微创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均一次性碎石清石,碎石时间为2~25 min,平均10.2min;术中及术后无膀胱穿孔、大出血及水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项技术治疗膀胱结石具有微创、高效率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对患者及器械带来的损伤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球;翁责茗;杨崇一;孔晓雅;王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船舶业电焊工尘肺的CT应用

    目的 通过对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的X线与CT征象分析,探讨螺旋CT在这类焊工尘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已明确诊断电焊工尘肺患者35例全部行标准的胸部高千伏摄片及全肺螺旋CT 扫描,观察和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变征象.结果 本组35例患者SCT能清晰显示尘肺结节、肺小叶间隔增厚、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及合并症;而X线平片在显示病变数量及细节上存在明显不足,部分仅显示肺纹理增多杂乱,结论 螺旋CT在舟山群岛新区船舶业电焊工尘肺诊断中所提供的影像信息丰富,对于判断尘肺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的检出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缪立;龚炳昌;高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上肢静脉置管困难改行颈外静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28例经上肢静脉置管障碍或穿刺失败的肿瘤患者,选择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导管留置时间为62~228 d,5例正在使用中.目前无一例出现出血、感染、堵管及滑脱等并发症,无一例中途拔管.结论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简单易学、更为安全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可作为肘部血管条件差、置管失败的一种补救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旭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临床证明,恰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受损功能的恢复,可以大限度地减少病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吞咽及肢体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普遍、突出的表现,康复训练对吞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极其重要[1].

    作者:顾建春;方佩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严格选择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三并排除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肾心脏疾病以及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100例,分为外周血管病变组(PVD) 18例和非外周血管病变组(NPVD) 8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TNF-a、脂联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R指数、瘦素、TNF-a、脂联素、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根据简单相关分析(Spear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脂联素与腰围、IR指数、BP呈明显负相关(P<0.05),瘦素与腰围、IR指数,TG 呈明显正相关(P<0.05),TNF-a与BP、IR指数、瘦素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脂联素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瘦素、TNF-α在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BI检测无创、客观、有效、费用低廉,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卫;叶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奈韦拉平引起药疹一例报告

    目前艾滋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奈韦拉平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药物一线治疗方案中常用药之一[1].现报道一例服用奈韦拉平后引起的全身性药疹,旨在使防治艾滋病的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能够增加对服用奈韦拉平引起药疹的了解,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钱秀娟;林素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生活质量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治疗后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1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进行常规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分为痊愈组58例,显效组45例,好转组10例,在治疗后应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对上述患儿进行评价.结果 3组精力与睡眠、饮食与健康、学习能力及态度、负性情绪、活动机会性、生活便利性、生活质量满意度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痊愈组与显效组相比,饮食与健康、负性情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痊愈组较好转组在精力与睡眠、饮食与健康、学习能力及态度、负性情绪、活动机会性、生活便利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显效组与好转组在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总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患儿在总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项评估中,在生理健康方面男患儿得分高于女患儿(均P< 0.05),但在心理健康方面女患儿高于男患儿(均P<0.05).结论 重视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情况评估及疏导,针对不同性别的患儿采取相应措施.

    作者:蔡兰富;陈金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原发肝癌34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行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34例肝细胞肝癌病人在全麻下进行了 LRFA治疗.术前经超声、CT或MRI等检查共发现瘤体42个,平均肿瘤直径(3.10±1.25) cm.肿瘤位于Ⅳ段、Ⅴ段、Ⅷ段或邻近胆囊结肠等空腔脏器.肝功能均为Child A或B级.肿瘤位于肝脏深面者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定位.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LRFA 治疗.未出现出血、胆道、胃肠道及膈肌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95%.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3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4例死于肿瘤复发及肝功能衰竭.结论 肝细胞癌病人行LRFA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仲辉;陆才德;裘丰;黄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预混胰岛素联合长效胰岛素与三速一长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联合睡前长效胰岛素的注射方案(两预混一长)与三餐前速效胰岛素联合睡前长效胰岛素的注射方案(三速一长)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初诊伴有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三餐前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Ⅱ组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联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比较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用量、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人次.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Ⅱ组较Ⅰ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预混胰岛素联合长效胰岛素与三速一长方案治疗治疗效果、安全性相当,胰岛素用量减少.

    作者:林仿;姚亚强;褚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胰腺癌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各个年龄段分成血糖正常组、糖尿病前期组及糖尿病组,与普通人群的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发病率相比较.结果 本组胰腺癌患者伴糖尿病前期的比例为17.24%,稍高于普通人群15.5%的发病率(P>0.05),胰腺癌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5.86%,明显高于普通人群9.7%的糖尿病发病率(P<0.05).结论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之一;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率稍高于普通人群,对于新诊断的50岁以上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有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泮瑛瑛;鲍艳芳;郑云鹤;应素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肝小静脉闭塞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

    目的 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多层螺旋CT(MSCT)的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资料完整HVOD患者的MSCT表现,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 HVOD的MSCT表现有肝脏肿大,弥漫性密度不均,肝动脉主干及分支增粗或扭曲,三期增强扫描呈“斑片状”或“地图状”不均匀强化.17例中,急性期、亚急性、慢性期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8%(7/8),75%(3/4),20%(1/5).结论 HVOD急性期、亚急性期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异性,诊断正确率较高;而慢性期影像表现特异性差,诊断正确率较低.

    作者:姚利娣;何剑;祝跃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胰腺炎护理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1].近年来老年人胆道结石及高脂血症发病率增加,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随着上升,而老年患者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2].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医院老年急性胰腺炎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施淑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雷帕霉素在移植后自体肾细胞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在移植后自体肾细胞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例移植术后发生自体肾细胞癌的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未行白介素-2和α-干扰素免疫治疗,术后转换为雷帕霉素方案.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个月,均未复发及转移.1例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外,余3例患者蛋白尿阴性;发生口腔溃疡1例;4例患者血肌酐维持基础水平;其间均无移植后排斥反应及肺部感染发生.结论 对于移植后发生的肾细胞癌,雷帕霉素方案可能是一种有效、合理的免疫方案.

    作者:张曙伟;翁国斌;祁洪刚;任雨;楼江涌;翁锡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及误诊分析.方法 对28例超声诊断为胎儿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临床、引产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28例胎儿颈部囊性包块中超声误诊2例,1例胎儿枕部颅骨缺损伴脑脊膜膨出和1例胎盘囊肿误诊为水囊状淋巴管瘤,诊断符合率92.9%,误诊率7.1%.结论 超声诊断是产前诊断该病的唯一影像学手段,且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及评估胎儿预后、指导临床处置有重要意义.

    作者:留碧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宁波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