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耀;尹凤英;谢世英
我院1999年4月~2001年3月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儿童眼外伤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 已引起眼科界的关注.但对儿童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报道却较少.现就我院1989~1999 年收治的31例儿童眼外伤继发青光眼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89年至1999年共收治眼外伤患儿145例,其中继发青光眼31例(右眼19例、左眼12例),占2.14%.患儿男28例,女3例.年龄:2~6岁5例,7~10岁13例,11 ~14岁13例,平均9岁.入院视力:无光感1例,光感15例,<0.1者5例,<0.3者3例,>0.3 者3例,患儿不合作4例.眼压:3.86~7.23kPa,平均4.59kPa.
作者:应月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以WHO指南为基础的结核病细菌学耐药监测系统,掌握宁波市初治涂阳肺结核的耐药水平.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选择全市所有新发涂阳病例,并对其全部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4种抗结核药物(INH、SM、RFP、EMB)的耐药测试. 结果初治耐药率为17.87%,初治耐多药率为3.40%;耐药率高低与病人的性别、年龄无关( P>0.05). 结论宁波市结核病的初治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须进一步加强全市的结核病控制工作.
作者:许国章;安东明;赵敏捷;何蓉蓉;王军明;杨薇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皮肤瘘管(以下简称皮瘘)是指连接体表与脏器之间的一种病理性管道,管的内腔为肉芽组织并有上皮衬里.口腔颌面部皮肤瘘管多数是牙源性感染引起, 因皮肤表面有瘘管口,患者常先就诊皮肤科或外科,常因误诊致瘘管长期不易愈合,加重了患者的痛苦.本科自1995年6月至2001年2月诊治成人牙源性皮肤瘘管患者23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叶国勤;杨斌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急性病毒性肝炎并发心电图异常屡有报道,但不同肝炎病毒引起心电图改变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选择261例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对其心电图变化作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2000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病毒性肝炎261例,均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特别注意排除了慢性乙肝首次急性发作),根据不同肝炎病毒分成4组(采用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其中甲型肝炎1 06例,乙型肝炎81例,戊型肝炎5例,未定型20例(丙型肝炎因当时未查HCV RNA,不作入选 ).无黄疸型30例,黄疸型231例(其中胆红素> 100μmol/L 62例).全部病例均系单一病毒感染,重叠感染均未列入统计.男156例,女105例;年龄<30岁108例,30~60岁148例,> 60岁5例.入院时病程3~20天,平均9.8天.住院时间21~50天,平均31.2天.出院时心电图均恢复正常,并达到临床治愈.所有病例于入院时及出院时各查心电图一次,恢复期心电图异常仍持续存在者不予统计在内.
作者:郁霞芬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复杂,常迁延日久,反复难愈.作者于199 8年10月~1999年10月,用自拟舒肝理脾饮治疗本病60例,与乙肝益气解郁冲剂作对照,疗效较为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与分型标准,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1~57岁,平均35.1岁;病程1~12年,平均4.2年;HBeAg阳性者47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26例,中度34例.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51岁,平均33.8岁 ;病程0.8~10年,平均3.9年;HBeAg阳性者21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4例,中度16例.
作者:王碧芬;王邦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心脏停搏的诊断对意识消失、无心电监测的病人,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即应诊断为心脏停搏 .有心电监测的病人,心电图显示心搏停止、心室颤动(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在临床实践中当有血压低或血压测不出,脉搏、血氧或呼吸末CO2突然消失,即使是有心电活动存在(如:无脉性心电活动)也可能表示心搏停止的征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骨折手术引起病人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预后.目前,健康教育已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用于临床,为使健康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可行性,作者对78例骨折手术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国英;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近年有上升趋势.当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肌瘤合并存在时, 术前易致子宫内膜癌漏诊.为减少其漏诊率,特将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中术前漏诊子宫内膜癌的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关德;蔡红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0~1999年,宁波市麻疹的发病率一直控制在2.5/10万以下,但2000 年麻疹发病率有明显升高.为及时掌握麻疹流行特征,给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作者对 200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倪红霞;许国章;董红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评估前囊膜夹持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45例(45只眼)因外伤、手术误伤及手术切除引起晶状体后囊膜有较大破孔的病例,采用晶状体前囊膜夹持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人工晶状体的位置、晶状体囊膜的混浊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术后随访3~56个月,矫正视力≥0.5者37例(82.2%),人工晶状体位置无偏位,无后发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和顽固性色素膜炎并发症. 结论对于晶状体后囊膜有较大破孔、前囊膜存在的病例,用前囊膜夹持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简便安全、有利于固定人工晶状体和阻止后发白内障形成的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周伟;陈桂文;周奇鸣;曹晟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的第三位致死因素,其中缺血性脑疾病占56.6%~80%.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及老龄化程度加重,其发病呈上升趋势.脑缺血患者不仅要渡过急性期的各种并发症,还有可能要面对未来长期病残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经济负担.因而对脑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脑保护和脑复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曾因明;颜学军;王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胎儿唇裂是胎儿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如何在产前尽早做出诊断,对围生医学优生优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超声检查能观察胎儿唇部的结构,是筛选及诊断胎儿唇裂的重要手段.1 资料与方法观察了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常规产前检查直至妊娠结束的孕妇1 627例,检查孕周为20~40周,孕妇年龄为23~38岁,其中有异常胎儿出生史者19人.应用HP200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孕妇平卧位,行常规检查后着重检查胎儿颜面唇部结构.
作者:林琳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医疗照射是全民所受电离辐射的大人为因素,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剂量水平又是整个医疗照射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1].结合受照频率情况,它对于公众集体剂量负担的估算与评价,施行X射线诊断正当性判断和优化分析以及搞好医用辐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选自X射线中常用的摄影和群检胸透检查项目,对301 名受检者的皮肤吸收剂量进行了调查.
作者:蔡耀章;柳兴权;丁锬桂;董文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X线、电子线的过程是不同的.对于X线而言 ,空间任何一点的输出量率与该点至射线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子线并非是由加速器治疗头中实在的放射源辐射产生,而是由加速管中一窄束加速的电子束经扩展而成.为了校正电子束限光筒与患者皮肤之间空气间隙对输出剂量的影响,用电子束有效源皮距的概念,较为适合临床实际[1].
作者:赵春亚;王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急性阑尾炎通常依据临床体征及血液检验作诊断.近年来,高频超声也逐渐成为诊断此病的理想手段之一.本文对我院近3年来53例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超声诊断资料作一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福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997年1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患儿528例,均符合文献[1]的诊断标准,经粪培养,其中210例有痢疾杆菌生长,阳性率为39.8%.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10例中男135例,女75例.年龄:<1岁54例,~3岁96例,~7岁42例,>7 岁18例.发病季节:1~6月22例,7~9月142例,10~12月46例.发病前有82例(39%)曾生食海鲜.临床表现:均有发热,体温≥38℃68例(32.3%)、≥39℃102例(48.6%);粘冻样便、脓血便分别有98例(46.6%)和164例(78.4%);腹痛145例(69.0%);里急后重123例 (58.6%).病初伴抽搐12例(0.6%).有22例入院前已在外院治疗3~7天,但粪便性状未改善.
作者:章国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近年来,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而就医的病人增多.我院自2000年开展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以来,已成功地为多例OSAS病人解除了痛苦, 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天儿;黄长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病毒性肝炎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血液净化室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血透病人及工作人员面临着医院感染的威胁.为了防止肝炎病毒在血透中的传播,我院从1995年起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1995年1月~1999年12月行维持性血透患者154例,男119例,女35例;年龄27~76岁. 透析时间3个月~8年,每周透析1~3次,每次4~5小时.每位患者分别于透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采血,以第二代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2 结果透析治疗前:HBsAg阳性率4.5%(7/154),抗-HCV均阴性.透析间期:HBsAg阳性率10.4 %(16/154),抗-HCV阳性率15.6%(24/154).与国内资料(丙型肝炎发生率为30%~40%, 乙型肝炎发生率为30.9%)[1]比较,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王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 RA)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探讨糖尿病视网膜血流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66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CRA收缩期高血流速度(Vm ax)、舒张末期低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用免疫凝集抑制法测定全部患者的HbA1c. 结果糖尿病患者CRA的Vmax、Vmin 均低于正常组(P<0.05),RI高于正常组(P<0.05). HbA1c与糖尿病患者CRA的血流速度呈负相关,与RI呈正相关. 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且与血糖水平有关,控制血糖有益于改善视网膜缺血及缺氧状态.
作者:麦一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