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照料者团体护理技能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王兆香;孙红艳;梁洪波

关键词:照料者, 团体护理技能训练, 阿尔茨海默病,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照料者团体护理技能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照料者30对,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对.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护理技能训练.两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ADL,QOL-AD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11;t =4.64,P=0.038);MMSE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1,P=0.004).结论 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技能,使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程进展延缓,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车祸发生后中学生急性应激的症状反应特点

    目的 探讨经历车祸班级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症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有效样本为经历车祸班级的49名学生,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PCL-C)、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为工具采用一对一面谈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该班学生中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创伤提示异常心理痛苦(34.69%),闯入性回忆(32.65%),回避创伤相关思考(22.45%),回避创伤提示物品或境遇(22.45%)和过度警觉(20.41%);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为16.33%,PCL-C阳性组与阴性组学生在社会支持(t=4.105,P<0.01)、应对方式(t=3.627,P<0.01)及防御方式(t=5.428,P<0.01)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历车祸创伤后的中学生急性应激发生率较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王新燕;张桂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羞怯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羞怯的关系,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倾向量表》和《羞怯量表》对湖南省某高校5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F=6.149,P<0.01);②大学生羞怯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各因子均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39,0.34,0.33,0.36,0.28;P<0.01).结论 大学生羞怯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网络成瘾.

    作者:唐海波;朱传文;罗黄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设计出一套心理教育、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案,并考察其对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10名存在学习倦怠的大学生进行干预实验,采用李永鑫等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自编《干预效果反馈表》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后测在情绪耗竭(t=2.465,P<0.05)、成就感低(t=3.161,P<0.05)上低于前测,追测在情绪耗竭(t =2.313,P<0.05)、成就感低(t=2.555,P<0.05)上低于前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测中不存在差异,但两组的后测在情绪耗竭(t =-2.422,P<0.05)、成就感低(t=-2.746,P<0.05)上,追测在情绪耗竭(t=-2.149,P<0.05)、成就感低(t=-2.337,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对干预的主观评价较好.结论 干预方案较为有效,但尚需改进和完善.

    作者:刘彦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服刑中期男性服刑人员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 了解服刑中期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基本情况条目对289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服刑人员的心身症状评定量表总体上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较高的心身症状水平(t =7.764,P<0.001),其主要问题是强迫.SCL-90总均分、各因子分均与神经质(N)存在密切正相关(β =0.029~0.580,P<0.001);精神质(P)仅与偏执(β =0.204,P<0.01)和敌对(β=0.131,P<0.05)密切正相关,内外向(E)仅与抑郁(β=-0.135,P<0.01)和敌对(β=-0.124,P<0.01)密切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总均分(β=-0.005,P<0.05)和人际敏感(β=-0.156,P<0.01)、偏执(β=-0.130,P<0.05)、精神病性(β=-0.170,P<0.01)呈密切负相关,已服刑期的长短与躯体化(β=0.106,P<0.05)和敌对(β=0.138,P<0.01)密切正相关.结论 服刑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身症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高神经质的人格和低社会支持水平,人格的内倾性、高精神质以及服刑时间长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作者:江琴;张晓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分析与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外走的临床特征、原因、方式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6年5月-2012年3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且有外走行为的64例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总结了外走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外走原因及外走形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64例发生外走行为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年龄在30岁以下者居多,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占68.75%;常见的外走原因是牵挂家庭、工作、学业,常见的外走形式是利用外出机会外走.结论 应针对患者外走的原因、方式和特点,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外走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防范或杜绝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

    作者:时德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加强术前心理干预.方法 53例在骨科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袁进行心理评定.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的SD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模(t=2.812,P<0.046).SA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模(t=5.395,P<0.0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阿地拉·阿吉;热娜古丽·艾买江;邹韶红;阿力甫·吾甫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青少年热线咨询中反移情现象和影响因素

    青少年是热线咨询的一个主要群体,热线咨询有其情境特殊性,会经常唤起咨询师的内在冲突,产生反移情现象,文章从热线的未知性、沉默的处理、青少年的特点、咨询师自身的特点等几个影响因素探讨了这一现象;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展望.

    作者:陶君;杨蓓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调查

    目的 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842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暴力风险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在性别、年级、户籍、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等的分布差异,并从家庭、个体、心理压力的角度分析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大学生自杀风险检出率为16.5%,暴力风险检出率为15.4%.自杀意念者在性别(x2=11.92,P<0.01)、家庭结构(x2=4.49,P<0.05)和年级(x2=7.97,P<0.05)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暴力风险在性别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x2=4.17,P<0.05).家庭、人格、心理压力与自杀意念、暴力风险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父母对子女的干涉限制、神经质倾向人格以及心理压力感会增加自杀和暴力的风险.

    作者:高正亮;童辉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学生自我概念、人格特质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版)、大五人格问卷和生涯决定量表对2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大学生在生涯自我概念、宜人性、尽责性、道德自我、家庭自我和自我概念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女大学生(t=-2.16,-3.89,4.60;P<0.05;t =-4.73,-4.67,-3.69;P<0.001);工科大学生的生涯自信心和心理自我得分显著低于文科生和理科生(F=3.29,P<0.05,F=4.62,P<0.01);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职业生涯规划三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特质对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菊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抑制与情绪调节

    本文对近年来抑郁症患者认知抑制与情绪调节方面的英文文献进行了总结,重点概述了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抑制特点、抑郁症患者认知抑制与情绪调节的关系,并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丁小斌;赵庆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首次发病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常规告知注意事项,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行为干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与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月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及研究组第1、2、3、6月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同期两组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T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末,两组WHOQOL-100各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提高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作者:彭喜娟;李莎;叶秀娟;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男性吸毒人员人格特质测查分析

    目的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分析吸毒人员的人格特质和人格类型.方法 使用16PF对长沙市吸毒人员进行人格分析,并与常模比较.选用远邻法,以欧式距离为测度距离的方法对样本进行聚类.结果 男性吸毒人员在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7个因子上低于常模(t=-15.41,-7.00,-8.21,4.26,-3.91,-8.52;P<0.01);而在持强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5个因子上高于全国常模(t=4.56,6.60,7.90,10.18,6.23;P<0.01).人格类型聚类结果:吸毒人员中兴奋型占33.75%,忧郁型占66.25%.结论 男性吸毒人员有特殊的人格特质,与全国成年男性人格特质有明显差异.男性吸毒人员可以分为兴奋型和忧郁型两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作者:王云;赵雪艳;闻素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青少年依恋对家庭动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中介效应

    目的 探讨青少年依恋对家庭动力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使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SFD)、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IP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93名中学生被试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显示,SSFD中家庭气氛和个性化维度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主效应(R2 =0.063,P=0.000;R2 =0.016,P=0.012),青少年的父母同伴依恋在家庭气氛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P<0.05,母亲、父亲及同伴依恋依次为P=0.056;P =0.040;P=0.001),青少年的父母同伴依恋在个性化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P>0.05,母亲、父亲及同伴依恋依次为P=0.746;P=0.317;P=0.125).结论 青少年家庭动力中的家庭气氛和个性化是其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陈艳;缪绍疆;赵旭东;童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年龄在33~63岁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幻觉症或妄想症)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利哌酮组)及对照组(奥氮平组),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2、4、8周末分别应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将两组结果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PANSS总分自第2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8周末帕利哌酮组显进率81.0%,奥氮平组显进率7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嗜睡、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帕利哌酮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高于奥氮平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均安全有效,应根据不同个体对不良反应的耐受等情况,选择帕利哌酮或奥氮平治疗.

    作者:苏旭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团体辅导方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辅导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区组设计把24名被试分成3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实验1组接受卡尔·罗杰斯的“会心团体”辅导方案;实验2组接受森田疗法取向的“生活发现会”团体辅导方案,各进行8次,每次2小时,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结果 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在SCL-90人际关系敏感等维度上的后测有显著差异(F=22.73,P<0.001).结论 以卡尔·罗杰斯的“会心团体”和森田疗法取向的“生活发现会”为指导的团体辅导方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干预都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李力生;郭华星;赵冬梅;朱莹;彭小燕;张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目的 对广州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使用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罗品超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5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该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t =-19.293,P<0.001),其中只有心理动力素质较高于全国常模(t=4.472,P<0.001);职业能力素质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2.271,P<0.05),在学习心理素质上,男生显著低于女生(t=-2.521,P<0.05);各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心理素质上有显著差异(F =2.760,P <0.05).结论 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低于一般大学生;男生职业能力素质优于女生,但学习心理素质不如女生;大三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比不上大一、大二学生.

    作者:邓翠芸;王德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05例广东地区制造业一线劳工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制造业一线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一线劳工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随机取样,采用自编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东地区3家典型制造业企业105例一线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所调查劳工SCL-90样本值各因子分及总分除了F1(躯体化),其余多数显著高于国内成人样本或常模(t=2.214,4.415,4.113,4.113,3.957,3.340,4.716,5.428,4.409;P <0.001);不同性别劳工在F3(人际关系)、F5(焦虑)等5个因子上差异显著(F=5.288,4.509,4.726,6.702,7.309,10.713;P <0.05);不同制造业劳工在F6(敌对)和F10(其他)因子上差异显著(F=3.287,3.433;P<0.05).结论 一线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待遇、管理方式等带来的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与和劳工自身的心理调节方式等主体因素有关.

    作者:钟琼瑶;李康;李国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军人对同性恋者及其在军队中服役的态度

    目的 评价军人对同性恋者及其服役的态度,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某部1285名军人,采用团体匿名测试的方法发放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同性恋者的态度量表(ATLG)、对军队中的同性恋者的态度量表(ATHM),共获得有效问卷1221份.结果 ATLG总分为(45.7±7.9),ATHM总分为(29.3±6.6),两量表得分相关性较高(r=0.49,P<0.001),ATLG总分与成长环境相关(r =-0.060,P<0.05),ATHM总分与婚姻状况相关(r=-0.067,P<0.05).没有变量进入ATLG总分的回归方程;进入ATHM总分回归方程的变量为ATLG总分、婚姻状况(β=0.40,-1.54).结论 军人对同性恋者及其服役持轻度否定态度,成长于农村可能与对同性恋者的否定态度有关,对同性恋者的否定态度、未婚可能与对同性恋者服役的负性态度相关.

    作者:程祺;过伟;张毅力;王焕林;阎同军;毕银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86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消化内镜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被试焦虑值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3.415,P<0.05).检查期间观察组SBP、HR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t=3.745,3.528;P<0.05),而检查期间两组患者的DBP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大部分患者心理指标为无反应或轻度反应(74.42%),而对照组仅为41.86%,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5.287,P<0.05).结论 消化内镜检查中实施护理干预,可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行为应对能力,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以提高消化内镜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艾青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学视角下我国积极老龄化研究进展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积极老龄化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回顾了世界卫生组织对积极老龄化概念的界定和提出的实现策略框架,透过心理学视角总结了中国近几年在积极老龄化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包括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实现策略研究以及相关实证研究.文章后针对我国积极老龄化研究的不足提出相应的研究展望.

    作者:刘双双;吴慧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