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自我概念、人格特质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

张菊红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概念, 人格特质, 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版)、大五人格问卷和生涯决定量表对2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大学生在生涯自我概念、宜人性、尽责性、道德自我、家庭自我和自我概念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女大学生(t=-2.16,-3.89,4.60;P<0.05;t =-4.73,-4.67,-3.69;P<0.001);工科大学生的生涯自信心和心理自我得分显著低于文科生和理科生(F=3.29,P<0.05,F=4.62,P<0.01);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职业生涯规划三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特质对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年龄在33~63岁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幻觉症或妄想症)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利哌酮组)及对照组(奥氮平组),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2、4、8周末分别应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将两组结果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PANSS总分自第2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8周末帕利哌酮组显进率81.0%,奥氮平组显进率7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嗜睡、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帕利哌酮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高于奥氮平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均安全有效,应根据不同个体对不良反应的耐受等情况,选择帕利哌酮或奥氮平治疗.

    作者:苏旭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军人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及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军人职业倦怠、特质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减轻官兵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情境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南京军区某部512名陆军官兵进行调查,分别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及路径分析等方法处理.结果 ①已婚官兵成就感显著低于未婚官兵(t =-2.32,P<0.05),躯体化程度显著高于未婚官兵(t=-2.56,P<0.05);②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与职业倦怠(r=0.535,-0.452;P<0.01)及社会支持(r =0.365,;-0.315;P <0.01)均呈显著性相关.③积极应对方式可以减少社会支持不良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社会支持、特质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路径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x2/d=3.26,GFI=0.975,AGFI=0.941,NFI=0.971,RFI=0.946,IFI=0.980,TLI=0.962,CFI=0.979,RMSEA=0.070.结论 社会支持和特质应对方式可引起职业倦怠,军人特质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间起中介作用.

    作者:孙欣羊;钟爱芳;张理义;徐长军;陈春霞;姚高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分析与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外走的临床特征、原因、方式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6年5月-2012年3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且有外走行为的64例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总结了外走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外走原因及外走形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64例发生外走行为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年龄在30岁以下者居多,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占68.75%;常见的外走原因是牵挂家庭、工作、学业,常见的外走形式是利用外出机会外走.结论 应针对患者外走的原因、方式和特点,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外走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防范或杜绝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

    作者:时德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及其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健康讲座对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掌握CHD防治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入选127例老年CHD患者,在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健康讲座.进行健康讲座前评估及出院前评估患者对CHD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健康讲座效果.数据资料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健康讲座,使94.5%的老年CHD患者掌握了CHD的规范用药,93.7%的患者掌握了CHD发病时自我救护的知识和方法,92.1%的患者认识到CHD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85%以上的患者掌握了CHD的原因、危险因素、主要症状、治疗方法、H日常保健知识及随诊复查的指标.出院1个月后随诊,92.9%的患者进行了门诊复诊,95.3%的患者规律服药.结论 针对老年CHD患者的健康讲座,能够提高患者在CHD防治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作者:刘艳清;周建芝;穆树敏;赵丽娜;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学生自我概念、人格特质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版)、大五人格问卷和生涯决定量表对2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大学生在生涯自我概念、宜人性、尽责性、道德自我、家庭自我和自我概念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女大学生(t=-2.16,-3.89,4.60;P<0.05;t =-4.73,-4.67,-3.69;P<0.001);工科大学生的生涯自信心和心理自我得分显著低于文科生和理科生(F=3.29,P<0.05,F=4.62,P<0.01);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职业生涯规划三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特质对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张菊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现状,为培养其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方便整群抽样法抽取陕西省3所院校297名临床医学生,采用自行编制的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和宁维卫修订的塞普洋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医学生职业道德在性别变量上,男生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行为3项指标的平均分低于女生(t =-2.951,-2.937,-3.590;P <0.01);在年级变量上,低年级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职业行为3项指标的平均分高于高年级(t=3.285,2.637,3.143;P<0.01);在学历变量上,本科生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指标平均分高于研究生(t=3.043,3.251;P<0.01).临床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在15个因素排序中,位于前5位的因素为利他主义、生活方式、成就、同事关系、声誉,排在后5位的因素为工作环境、经济报酬、安全性、变动性、管理;在学历变量上,本科生外在报酬指标的平均分高于研究生(t=-2.114,P <0.05).结论 临床医学生职业道德观水平总体较好;女生比男生更重视职业道德,低年级比高年级更重视职业道德,本科生比研究生更加重视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加重视外在报酬.

    作者:张艳梅;王锐安;王雯;孙程程;李娅楠;胡竞;吕衡;杨群;曹宝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05例广东地区制造业一线劳工心理健康状况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制造业一线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一线劳工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随机取样,采用自编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东地区3家典型制造业企业105例一线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所调查劳工SCL-90样本值各因子分及总分除了F1(躯体化),其余多数显著高于国内成人样本或常模(t=2.214,4.415,4.113,4.113,3.957,3.340,4.716,5.428,4.409;P <0.001);不同性别劳工在F3(人际关系)、F5(焦虑)等5个因子上差异显著(F=5.288,4.509,4.726,6.702,7.309,10.713;P <0.05);不同制造业劳工在F6(敌对)和F10(其他)因子上差异显著(F=3.287,3.433;P<0.05).结论 一线劳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待遇、管理方式等带来的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与和劳工自身的心理调节方式等主体因素有关.

    作者:钟琼瑶;李康;李国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背景音乐对大学生短时记忆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类型的背景音乐对大学生短时记忆的影响.方法 采用2 ×3双因素混合设计,包括3种背景条件(无音乐,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以及被试的性别.60名大学生被随机分配到三种背景条件下进行无意义和有意义汉字的学习,然后进行再认测试.结果 经方差分析得出:在再认正确率上,无音乐和古典音乐、无音乐和流行音乐条件下的差异均显著(F=18.528,P<0.05).在反应时上,无音乐和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条件下的差异均显著(F=11.172,P<0.05).结论 ①古典音乐不能促进大学生的短时记忆;②在学习时听流行音乐会对大学生短时记忆效果造成干扰;③在听相同音乐时,男女大学生在记忆方面所受的影响基本相同;④学习时不听音乐的学生反应要快于听音乐学生的反应.

    作者:刘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加强术前心理干预.方法 53例在骨科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袁进行心理评定.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的SD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模(t=2.812,P<0.046).SA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模(t=5.395,P<0.01).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阿地拉·阿吉;热娜古丽·艾买江;邹韶红;阿力甫·吾甫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男性吸毒人员人格特质测查分析

    目的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分析吸毒人员的人格特质和人格类型.方法 使用16PF对长沙市吸毒人员进行人格分析,并与常模比较.选用远邻法,以欧式距离为测度距离的方法对样本进行聚类.结果 男性吸毒人员在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7个因子上低于常模(t=-15.41,-7.00,-8.21,4.26,-3.91,-8.52;P<0.01);而在持强性、敢为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5个因子上高于全国常模(t=4.56,6.60,7.90,10.18,6.23;P<0.01).人格类型聚类结果:吸毒人员中兴奋型占33.75%,忧郁型占66.25%.结论 男性吸毒人员有特殊的人格特质,与全国成年男性人格特质有明显差异.男性吸毒人员可以分为兴奋型和忧郁型两种不同的人格类型.

    作者:王云;赵雪艳;闻素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学视角下我国积极老龄化研究进展

    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积极老龄化研究取得的相关成果,回顾了世界卫生组织对积极老龄化概念的界定和提出的实现策略框架,透过心理学视角总结了中国近几年在积极老龄化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包括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实现策略研究以及相关实证研究.文章后针对我国积极老龄化研究的不足提出相应的研究展望.

    作者:刘双双;吴慧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比较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齐拉西酮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注意力划销测验(CT)评定.结果 两组PANSS总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利培酮组(t=9.22,P=0.00),齐拉西酮组(=11.63,P=0.00);两组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在再认(利培酮组t=2.62,P=0.01,齐拉西酮组t=4.74,P=0.00)、联想(利培酮组t=3.88,P=0.00,齐拉西酮组t=4.21,P=0.00)、理解(利培酮组=3.59,P=0.00,齐拉西酮组t=4.92,P=0.00)、背数(利培酮组t=3.31,P=0.001,齐拉西酮组t=4.99,P=0.00)及记忆商数因子分(利培酮组t=4.35,P=0.00,齐拉西酮组t=5.09,P=0.00)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但齐拉西酮组积累因子分(t=2.86,P=0.005)治疗后显著提高,在利培酮组积累因子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比较,利培酮组有3个指标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测查完成总应答数(RA)(t=2.33,P=0.02)、错误应答数(RE)(t =2.43,P=0.02)、完成需应答百分数(RF%)(t=2.20,P=0.03);齐拉西酮组治疗后9个指标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完成分类数(CC)(t=2.70,P=0.01)、正确应答数(RC)(t=2.61,P=0.01)、正确应答百分比(RC%)(t=2.52,P=0.01)、错误应答数(RE)(t=2.70,P=0.008)、完成需应答百分数(RF%)(t=3.02,P=0.003)、持续性应答数(RP)(t=4.08,P=0.000)、持续性错误(RPE)(=2.12,P=0.03)、持续错误的百分数(RPE%)(=2.47,P=0.02)、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FM)(t=3.77,P=0.000);治疗后两组注意力划销测验(CT)总分均增加,利培酮组(t=2.33,P=0.022),齐拉西酮组(t=2.74,P=0.008).结论 利培酮和齐拉西酮与均能有效缓解首发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但齐拉西酮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功能.

    作者:常余善;尤加永;孙凯;徐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与情感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大学生情绪智力在社会支持与情感幸福感间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情绪智力问卷和积极与消极情感问卷对359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社会支持、情绪智力、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均两两显著相关(r=0.13 ~0.42,P<0.01);②中介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与积极情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Z=4.79,P<0.001);③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与消极情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Z =-3.64,P<0.001).结论 社会支持是情绪智力与情感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变量.

    作者:王力;何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团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44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4组,1组采用家庭治疗,另3组患者或家属采用团体心理治疗,使用SAPS、SANS、PSP在心理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对4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阳性症状改善率患者团体组5.56%,患者-家属团体组12.5%,均与家庭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家属团体组0%,与家庭治疗组有(x2 =5.53,P <0.05)显著性差异;阴性症状改善率患者团体组27.78%,家属团体组26.47%,患者-家属团体组34.38%,与家庭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个人和社会功能改善率患者团体组33.33%,家属团体组41.18%,均与家庭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家属团体组65.63%,与家庭治疗组(x2 =4.4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社会康复方式.

    作者:吴菁;章三斌;唐义莲;谭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青少年暴力罪犯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青少年暴力罪犯父母养育方式的特点.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47名青少年暴力罪犯(研究组)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70名青少年非暴力罪犯(对照组)加以比较.结果 暴力罪犯组在父亲惩罚严厉(t=4.78,P<0.01)和拒绝否认(t=3.69,P<0.01)因子上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青少年暴力犯罪形成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父亲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影响更大.

    作者:赵山;孔德志;崔中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复发再入院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复发再入院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了解患者在5年内复发再入院情况,比较复发入院者和未复发者基本情况的差异.结果 5年内患者复发入院率达33.70%,患者性别(x2=4.84,P=0.028)、年龄(x2=13.89,P=0.000)、婚姻(x2=11.31,P=0.001)、受教育程度(x2=4.83,P=0.028)对其复发住院情况有显著影响.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高的复发入院率,应及早进行复发干预.

    作者:吴洪军;张伟娟;丁跃庆;谢振强;林桂红;吴红东;岳增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青少年热线咨询中反移情现象和影响因素

    青少年是热线咨询的一个主要群体,热线咨询有其情境特殊性,会经常唤起咨询师的内在冲突,产生反移情现象,文章从热线的未知性、沉默的处理、青少年的特点、咨询师自身的特点等几个影响因素探讨了这一现象;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展望.

    作者:陶君;杨蓓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学生EPQ人格特征稳定性的追踪研究

    目的 探讨中学生人格特征随年龄增长的变化与稳定性.方法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48名的初一、高一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在自然升学条件下追踪18个月后进行再次调查.结果 ①相关分析(r):初中男生神经质(N)18月前后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r高为0.351.高中生3个人格维度18个月前后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0.01),其中男生N分的相关系数高,为0.613.②吻合度分析(k系数):高中男女生人格内外向(E)、N得分≥61.5检出率k检验18个月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男女生的N吻合系数分别为0.599和0.444,其次是男女生的外向为0.408和0.337.结论 高中生神经质中度稳定,初中生不稳定,因此,初中阶段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作者:王丽敏;代鹏;张振峰;尹慧;陶雨春;劳鑫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童对自我报告和教师报告两种特质信息源的选择性信任

    目的 考察6岁、7岁和10岁儿童对自我报告和教师报告两种特质信息源的选择性信任.方法 研究设置了4种评价条件:自己肯定老师肯定、自己肯定老师否定、自己否定老师肯定、自己否定老师否定.让240名被试判断各条件中人物的心理特质.结果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显示①所有任务成绩均不存在年龄差异.②高评价性特质任务成绩由高到低依次为:自己肯定老师肯定、自己否定老师肯定、自己否定老师否定、自己肯定老师否定.其中自己肯定老师肯定与自己否定老师肯定之间、自己否定老师否定和自己肯定老师否定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余两两之间皆存在显著差异(x2=43.02,28.33,30.24,14.52;P <0.001).③中性特质任务的成绩由高到低依次为:自己肯定老师肯定、自己肯定老师否定、自己否定老师肯定、自己否定老师否定.其中自己肯定老师否定与自己否定老师肯定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余两两之间皆存在显著差异(x2=14.24,22.01,36.61,22.69,12.19;P <0.001).结论 对高评价性特质,儿童认为教师报告比自我报告更可信;而对中性特质,儿童对自我报告和教师报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取舍.

    作者:刘娟;李红;张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降低其工作倦怠,提高精神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改进招聘选拔标准.方法 通过随机取样,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Luthans心理资本问卷(PCQ-24)及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某地区精神卫生中心的1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的精神科护士自我价值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3.95,P<0.05;F=4.47,5.37;P<0.01),月收入不同的护士之间的希望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1),职称不同护士的韧性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4.96,P<0.01).工作年限不同的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中疲劳感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36,P<0.01),职称和月收入不同的精神科护士的成就感降低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84,6.83,P<0.01).除了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与工作倦怠的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之间相关不显著外,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的其他维度与工作倦怠的其他维度都呈负性相关(P<0.01).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程度密切相关,心理资本可以显著改善工作倦怠的负面影响作用.

    作者:何珊;赵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主管:健康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